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

侯恂的困境

似乎是社兵的覆滅,打掉了開封守軍的精氣神。還是闖營日日猛攻消磨了開封城的精氣神。

總之,進入七月之後,似乎誰都能看得出來,開封城破依舊是指日可待了,就要看陳永福能夠堅守到什麼地步了。

侯恂卻做不住了。

這一段時間也沒有閒着,他先是給左良玉寫了一封信,其中簡直是聲淚俱下,想請左良玉北上救援開封城。但是左良玉哪裡肯啊,他現在正着急招兵買馬,大造聲勢,號稱有數十萬大軍,但是其中真正能打的有多少,也只有左良玉自己知道。

他纔不肯北上,他非但不肯,他反而期望,李自成能在開封城下拖延的越久越好。即便當初賣屁股的恩情,也不能讓左良玉用命來還吧。

左良玉置之不理。

侯恂只能換一個人求,就是孫傳庭。

其實孫傳庭也難。

孫傳庭是在汪喬年戰死之後,才被崇禎皇帝從詔獄之中,提出來的。當時崇禎皇帝問,需要幾萬人馬才能平賊?孫傳庭說要三萬精銳。崇禎皇帝答應下來了。

但是孫傳庭出去之後,才發現流寇已經今非昔比了。三萬人根本不夠,再請兵也沒有用,對崇禎皇帝來說,給多少兵都沒有問題,但是銀子卻一兩沒有。自從孫傳庭三四月間到了陝西之後,先殺賀人龍立威,隨即整頓兵馬,就發現,現在三邊的兵馬比之他在的時候差遠了。沒錢沒糧沒兵,什麼都必須自己解決,孫傳庭滿打滿算,他也必須等陝西收了一季糧食之後,才能出兵東進,救援開封。

不僅僅侯恂來求孫傳庭,崇禎一封封聖旨督促,也讓孫傳庭不勝其煩。但是他硬頂着,必須在秋收之後出兵。

侯恂不得不上書皇帝,說什麼,說放棄河南,棄河南以限賊。

這簡直是無稽之談。

河南是什麼地方,是天下之中,四通八達所在。放棄河南,義軍就有四面八方進軍的主動權,有得中原者得天下,雖然並不一定對的,但是也說明了中原的重要性。

放棄中原,有眼之人,就知道斷斷不可行。

侯恂被重重訓斥一番,如何不是崇禎夾帶裡面已經沒有人才可以代替侯恂,侯恂恐怕要再入詔獄之中了。

但是侯恂不知道不對,而是他對眼前的局面根本無能爲力了。

手中之兵,不過一兩萬,其中劉澤清新敗,也就王漢與卜從善兩部可用,但王漢所部,是新募的。而卜從善所

部也是剛剛有過營嘯,這些殘兵敗將能派上什麼用場。

侯恂日日在河堤之上徘徊不定,看着黃河水一日日上漲,聽着耳邊若隱若現的炮聲,恨不得跳入這黃河之中,不再爲眼前之事煩惱。

“大人,公子有書信至。”有個僕役說道。

侯恂伸手接過,打開一看,卻是侯方域寫過來報平安的。前面所說的,都是侯家依舊在南京安頓下來,其中種種瑣事,讓侯恂聽來心中也微微一緩。但是看道侯方域最後寫得大有深意的幾句話,侯恂猛地一愣。卻見上面寫道:“以如今的局勢,開封已經無救,爲大人計,開封城決計不可落入賊手。”

前面說開封城救不了了,後面說開封城決計不能落入賊手,豈不是自相矛盾。

而侯恂卻知道,侯方域是他最喜愛的兒子,對侯方域的才智也是深知的,知道他萬萬不可能說這樣自相矛盾的話,一定有什麼話,不能落於紙筆,但又要告訴他知道。

這件事情是什麼啊?

侯恂的目光掃向黃河,卻見夏季雨水繁多,黃河漲了起來。

“黃河,黃河。”侯恂心中如黃鐘大呂猛地敲響,暗道:“是了,是黃河。”

王賁灌大梁之事,對侯恂來說根本就是常識,想不起來,只是沒有往那個方向想而已,被侯方域一點,再看這黃河就好像是看到了百萬雄兵。隨即心中一滯。暗道:“真的要這樣做嗎?”

這個時代的黃河是經過歸德的,可以說侯恂根本就是在黃河邊上長大的。對黃河的危害豈能不知道啊。

掘黃河,不管是誰做了這事情,今後的前程可就絕了。侯恂正在權衡利弊的時候,卻聽僕役說道:“大人,卜從善卜總兵,已經在大帳等候多時了。”

如果之前,侯恂根本不在意一個區區總兵,但是現在侯恂麾下大貓小貓三兩隻。每一個總兵都是很重要的。侯恂說道:“我這就過去。”

一進大帳之中,侯恂就看見卜從善行禮道:“下官拜見督師。”

侯恂臉上帶笑,說道:“坐,卜總兵此來所謂何事?”

如果單單看侯恂的笑容,任何人都覺得侯恂胸有成竹。絲毫不爲眼前之事所在意。

“大人。”卜從善說道:“在下有一計,可以滅賊人百萬大軍。”

wWW● тtκan● c ○

“哦。”侯恂說道:“卻不知道是何計?”

雖然如此說,侯恂心中已經有所預料,能一下子滅掉百萬大軍,還能是什麼計謀?不過水火兩計而已。

從善左右看看,侯恂會意,一擺手將身邊的侍從全部趕下去了,卜從善這纔將決河之計,細細說來。

侯恂聽着,心中暗道:“果然如此。”

只是他很快就感覺不對了。卻聽卜從善說道:“之前黃河水位不夠,故而屬下不敢來煩大人,而今河水上涌,已經足夠淹沒開封城外的流寇了。”

“你準備怎麼決河。”侯恂問道。他心中卻是疑惑道:“此人怎麼知道黃河水情?”

“可以用船載火藥,邁入大堤之中,引爆之後,只需炸出一個小口,河水自然會衝開一個大口。”卜從善說道:“根本不用我們多費心。”

侯恂說道:“從何處決口。”

“朱家寨,此處最佳。”卜從善說道。

侯恂臉色忽然一板,說道:“是誰讓你來給本督師說這個的?說。”

侯恂做過兵部尚書,當初也是一方大佬,如此板着臉訓斥,卜從善立即嚇住了,結結巴巴的說道:“黃大人。”

“黃大人。”侯恂的腦中迅速略過一個黃姓大臣的名字。不過片刻已經鎖定了,說道:“是黃澍。”

卜從善不敢隱瞞,說道:“正是黃大人,上次過來的時候,交代給末將的。”

侯恂心中暗道:“真是好算計。”

決河是下下之策,但不管什麼策,總算是一個有用的策略,侯恂不指望決河能將百萬流寇一古腦衝出去,但是決河總算是一個能改變局面的辦法。但是決河的罵名,身爲生長在黃河邊的侯恂豈能不知道。

黃澍爲什麼偷偷摸摸的獻計,不就是看到這一點。不想這件事情,是從他嘴裡說出來,拿這個笨蛋當傳話筒。

但是侯恂就願意承擔這個罵名了嗎?

侯恂心中暗道:“本官纔不想當你們的替死鬼。”他此刻意思到一件事情,那就是開封城這個局面,他急有人比他更急,他萬萬不肯擔當決河這個罵名的。他倒要看看,誰根沉不住氣。

侯恂板着臉說道:“本官知道了。此事切切不可外傳,你下去吧。”

“是。”卜從善驚魂未定,唯恐那個地方得罪了這位督師大人,連忙下去了。

侯恂立即召來心腹家人,讓他們放出消息來,不是別的消息,就是這位卜總兵的決河之計。

對付起賊人來,侯恂現在是束手無策,但是對付這些官員來,侯恂那是信手拈來,完全不費任何功夫。一夜之間,該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

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三十一章 鐵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五十章 平城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九章 攻城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三章 授田二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一章 成軍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二十章 風起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
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三十一章 鐵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五十章 平城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九章 攻城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三章 授田二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一章 成軍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二十章 風起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