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

第四十四章覆軍殺將

李過的擔心,並非沒有一點道理的。

在李過看不見的地方,馬鑾眼中的神色一點點的沉澱下來,化作一片濃郁的暈不開的黑色。黑暗的好像虛無一樣。

馬鑾此刻在急速的思考。對李過的一舉一動在判斷,良久心中暗道:“李過此戰,只能能信五分而已。剩下五分就要看天意了。不過我決計不會坐以待斃的。”

馬鑾思來想後,又着急了不少將領,完善了他們的作戰計劃。

他們的作戰計劃很簡單,就是主動出擊,大敗曹宗瑜所部,再回師進攻南邊。

還有一個隱藏的計劃,那就是一旦戰事不利,就強先向東方撤退。總之讓馬鑾將自己的性命放在李過的手中,馬鑾是決計不會做的。

一夜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在天剛剛亮的時候,吹着洞庭湖上清冷的晨風。白底紅字的“夏”字大旗在獵獵張揚。

嗚嗚的號角之聲,從遠處傳了出來。在張軒的指揮之下,各部人馬依次出營。而李過也沒有半點示弱的想法,既然這一戰已經無法避免了,李過所想的,就是當如何打過這一戰。

故而他現在放棄一切別的想法。將忠貞營中最精銳的人馬一一挑出來,派到最前面去。爲的不是別的,就是能在最短的時間打崩張軒。將張軒趕到洞庭湖之中。

在李過看來,張軒佈置很成爲問題。

因爲張軒是在背水而戰。

韓信的背水一戰,固然是天下聞名,但是也並不妨礙背水之戰,是兵家大忌。雖然張軒的形式,與真正意義上的背水一戰有些差別。但是李過眼中這差別不大。

所以,李過一列陣,張軒就嗅到了強烈的,幾乎要昭告天下的,主動進攻的慾望。

張軒心中微微一笑,說道:“既然我們這位順王如此迫不及待的想進攻,我就成全他如何?”

“羅岱。”

“末將在。”羅岱說道。

張軒說道:“你將本部人馬撤到東邊,護住大軍側翼,沒有我的命令不許出動。”

羅岱說道:“是。”

他對這個命令,倒是有些預料,雖然有些不爽,但也只能接受。

大夏的騎兵在一戰又一戰大顯身手。發揮出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大夏騎兵也因爲一戰又一戰之中,折損了不少馬匹。

要知道而今大夏幾乎沒有補充馬匹的地方,所以大夏的騎兵,是死一個少一個。對騎兵的運用,就越發趨於謹慎了。這是一個大趨勢,羅岱也改變不了。不過羅岱暗地裡也有幾分憂心忡忡。

概因不管是東西,都是越用越好,不用慢慢就退化了。

大夏騎兵當初還是曹營精騎的時候,之所以那麼厲害,還不是因爲曹營騎兵從來無戰不與的,是一仗仗打出來的。而如今如此謹慎使用騎兵,恐怕時間一長,就是當初的老人,也感嘆裨肉重生,不復堪用了。 更不要說後來補充進來的新兵了。

羅岱已經遇見到了,將來清軍騎兵與大夏騎兵消長之態,卻也無可奈何。

張軒沒有去管羅岱的胡思亂想,說道:“鄧和。”

“末將在。”鄧和說道。

張軒說道:“我命你爲第一陣,不過交戰之後,只許退,不許進。”

鄧和一聽,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說道:“大將軍-----”

“對,你沒有聽錯。”張軒說道:“李過既然這麼想搶佔先手,這個先手我讓給他。”

張軒馬鞭一指說道:“等一會兒,王大炮就汝寧軍之後,三百步處下陣。你與李過交戰之後,要將這三百步讓給李過。”

張軒又轉過頭來對周輔臣,一揚馬鞭說道:“那個湖灣,你的船能到嗎?”

周輔臣本以爲這一戰和他沒有什麼關係了,一不留神,讓張軒點名了,立即集中精神看過去,說道:“大將軍,這裡距離湖岸太近了一點,小船或許能通行,大船恐怕要擱淺。”

“你就是擱淺也給我沉到那裡。”張軒說道:“我看這一處湖灣,最少能並排進入五六艘戰船,你儘量將火炮集中在幾艘船上,大戰之後,你就將船給下到這裡,不管是擱淺也好,沉船也罷,一定要到位。”

周輔臣說道:“大將軍想要以此地轟擊明軍?”

“對。”張軒說道。

他拔出寶劍,在地面上劃出一個簡單的地形圖,說道:“汝寧軍後撤三百步。就是王大炮的炮口,到時候王大炮的炮,與船上的大炮一起發射。我看忠貞營定然大亂。到時候其他軍隊一起反攻。定然大破明軍。”

胡澹站在一邊,心中猛地冒出一個名字,那就是卻月陣。劉裕以兩千士卒大破北魏數萬騎兵。

當然了張軒所佈的陣勢也算不得正宗的卻月陣,只能說是變種而已。

不過,看起來很容易,執行起來並不是太容易的,單單是一個後退決戰的戰術動作,就不是一般軍隊能做出來的,否則張軒也不會一定要讓汝寧軍來承擔這個任務。

概因除卻汝寧軍之外,其他各部,張軒多多少少有一點點並不放心。

而且張軒這個戰術,是剛剛看到了李過佈陣之後的臨機反應,在胡澹看來,不可爲不機智。暗道:“國公不愧爲本朝數一數二的名將之選。我當戰事,豈能並不親記之。”

張軒卻不知道,他自己還覺得自己與古之名將相差不少的時候,他的部下已經暗暗將他吹成古之名將的勢頭。似乎是張軒喜歡讓人寫戰後總結的緣故。張軒在世的時候,還沒有什麼。當張軒去世之後,大量的史料,一時間有琳琅滿目的感覺。

如胡澹所著《從徵記》,以及別人所著的《世祖皇帝征伐錄》《國朝一統志》等等,這些大多是文人所著。還有一些就是各級將領所寫的。比如《伏波侯紀事》《唐國公征戰本末》等等。

唯獨鄭廉沒有怎麼寫,概因鄭廉在張軒死後,被授命編撰《世祖實錄》,故而沒有私人編著。即便如此,鄭廉也寫了一本《世祖小記》,說記錄世祖皇帝不足以入正史。但卻不可不記的小事。

特別說明,世祖皇帝臨潁斬淮河龍王一事,就是從此書出,然後爲蒲松齡編入《國朝誌異》。

但是這些人所著的各種書籍筆記之中,都有意無意之間,吹噓張軒打仗之能,簡直是神機妙算,天下無雙。而且衆口一詞,史不絕書。似乎清人後裔爲了爲先入辯護,也採用了這個說法。

甚至後人評價張軒,乃是古今皇帝用兵第一人也,尤在唐太宗之上。

胡澹正在暗暗評價張軒的策略的時候,諸將已經凜然聽命,各自下去安排了。

鄭廉拿出一個小馬紮放在地上,張軒坐在馬紮之上,身後一面大旗在晨風之中,輕輕的搖動,這面大旗有兩丈見方,上面只有一個繡金的“張”字,這面大旗兩側還有兩面豎旗,分別寫道:“大夏樞密副使鄭國公。”“總督,湖,贛。廣,貴,桂,雲,川。”再加上身邊數百甲士,端是威風凜凜不可一世。

他居高臨下看過去,無數煙塵騰起,好像是兩條巨龍在緩緩的靠攏。

戰場之上一時間居然寂靜下來了,他知道,這是戰事爆發之前最後的寧靜。所有似乎都在閉住呼吸,等待着那一聲爆發的吶喊,連張軒也不例外。

張軒拿起水袋,將塞子拔下來,卻愣愣的不動了,似乎忘記了喝水這一件事情。

“殺----”李過一聲令下,忠貞營瞬間動了。

張軒這才鬆了一口氣,聽着熟悉的喊殺之聲,舉起水袋一飲而盡。好似喝酒一般。

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一章 家事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九章 羅玉嬌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十九章 敵襲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十章 收兵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十章 綠帽子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十五章 離京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三章 搶飯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二十章 風起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
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一章 家事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九章 羅玉嬌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十九章 敵襲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十章 收兵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十章 綠帽子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十五章 離京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三章 搶飯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一百二十一章 世態炎涼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二十章 風起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