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

烈日炎炎,幾乎要將所有人都烤熟一樣。

張軒身披鎧甲坐在高頭大馬之上,目光掃過全場,數百人都被壓在下面。

一個個光着上身,五花大綁,跪在地面之上,後面都有一個臨潁營士卒,手中拿着長刀。陽光在刀鋒之上流轉,就好像是猛獸的目光,正要擇人而食一樣。

“時辰到了。”鄧和說道。

似乎意思到自己的悲慘的命運,這些人紛紛大喊道:“將軍,饒命,我們再也不敢了。”

“將軍,饒命。”

張軒繃着臉,努力讓自己面無表情,對鄧和說道:“該給他們的給他們,送他們上路。”

“是。”鄧和說道。

隨即鄧和下令,後面的劊子手們,都端了一碗酒說道:“兄弟,別喊了,軍法如山,我們大人從來無二令,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你們就認了吧。來,喝了這一碗酒,早點上路,搶個好胎,下輩子不要活得像現在一樣了。”

當然面對這樣的勸酒,這些人有的能喝下去,又得喝不下去,這就便宜了劊子手,畢竟酒在軍中是受管制的,等閒弄不到的。

張軒看到這裡,不想再看,轉身離去了。

隨即身後響起一聲接着一聲的慘叫之聲,開始行刑了。

張軒回到自己的大帳之中,坐在哪裡好一陣子。

其實他有一點理解這些官軍。

這些官軍之前就是這樣混日子了,從來沒有指望打過仗,投降過來之後,也不過想混口飯吃而已,但是張軒訓練行軍強度太大了,這些人受不了了。在行軍之中,還有好幾個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而死。不知道是得急病死了,還是累死的。

所以他們聯合起來鬧事,想張軒降低行軍強度。

無可厚非。

但是軍法無情。

今日這些士卒聚衆鬧事,得到寬恕,下面的士卒絕對不會感激他,反而絕對他軟弱,只會得寸進尺。

或許有其他辦法,讓他們懂的軍令,但是張軒卻沒有那個時間慢慢的教育了,只能用這個古老而實用的方法,就是殺一儆百,相信經歷過這一次之後,這是士卒寧可跑死,也不敢鬧事了。

只是不管說,也是一百多條人命了。

張軒忽然長嘆一聲,從桌案下面拎出一個酒罈子,狠狠的灌了一口酒,這酒是從歸仁鎮弄來的,聽說也是好酒,但是張軒喝到口中,只覺得滿嘴苦澀無比。

“大人。”外面有人說道。

張軒一聽,就知道是曹宗瑜來了。說道:“曹兄來了,坐吧。”

曹宗瑜見張軒喝酒,眉頭微微一皺,說道:“大人,數萬兄弟的性命都在大人手中,大人如此,有點不大好吧。”

張軒看了看手中的酒,說道:“曹兄,說得是。我錯了。”隨即將這一罈酒扔到一邊,說道:“軍中如何,可以再戰嗎?”

曹宗瑜說道:“是末將,御下不嚴,纔有此事,徐州軍中士氣浮動,最好修整幾日,否則不足以與強敵交鋒。”

張軒點點頭,他很清楚這樣的情況,張軒快刀斬亂麻的舉動,固然讓全軍上下凜然聽命,但是人畢竟不是機器,難免有兔死狐悲物傷其類之感,故而最好修整一下。說道:“既然這樣,全軍就在此地下營吧。”

曹宗瑜說道:“是。”

張軒忽然說道:“曹兄,我今日做錯了?”

曹宗瑜沉默一會兒,說道:“沒有做錯,換我做也是一樣處置。亂世須用重典。”

張軒沉吟說道:“畢竟是百餘條人命啊。”

“如果,將軍糾結於區區百餘條人命。”曹宗瑜說道:“就不要獨自領軍,因爲你現在肩負的是全軍上下,數萬人的性命。”

張軒爲之一愣,起身說道:“憑之受教。”

曹宗瑜的話給了,張軒一條開解的理由,他的確不能鬆懈,固然一時半會兒過不了淮河,該有的準備也必須有。張軒換了一身衣服,遮擋住身上的酒味,然後召集衆將。

“秦猛。”張軒說道。

“末將在。”秦猛說道。

“兩件事情,第一,我要南岸的消息,不管你用什麼辦法,南岸的消息都要弄到手。第二,派人聯繫吳王,必須與吳王取得聯繫,能做到嗎?”張軒說道。

“能。”秦猛說道:“末將準備派幾個營中老人,操舟逆流而上。想來定然能大王取得聯繫,不過,時間上就說不清楚了。”

“將這一封書信,交給大王。”張軒說道。

張軒這一封書信之上,只有一個意思,就是請羅汝纔將周輔臣以及周輔臣麾下的水師過來。助他過河。

“是。”秦猛說道。

張軒目光掃過所有人說道:“金聲桓,楊繩祖。”

“末將在。”兩人同時出列到。

“你們兩個的任務收集船隻,我就不信,淮河這麼長,就找不到足夠的船隻。我也不信馬士英能將所有船隻都弄到南岸?”張軒說道。

張軒從來不相信大明朝廷的執行能力,淮河兩岸這長的水路,說將北岸的船隻都挪移到南岸非常容易,不過是動動嘴皮就行了,但是實際行動,卻繁瑣多了,如果大明朝廷有這麼好的執行能力,也不至於落到現在這個程度。

張軒之所以讓他們兩人做這一件事情,就是他們兩部都四條腿跑得快。而且他們兩部,也是這一次兵變之中,都沒有受到影響的軍隊。可以辛苦一些。

“是。”兩人齊聲說道。

“其他諸營。”張軒說道:“砍伐樹木,做木筏,即便船不夠,也要在淮河之上搭建一座浮橋來了。”

“是。”衆人答應下來。

“三日。”張軒說道:“三日之內,這一段浮橋就要修建起來,三日之後,我要全軍渡河。”

兵貴神速,之前兵變,張軒已經耽擱了不少時間,他恐怕再耽擱下來,恐怕有其他的變數。

浮橋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最少張軒想需要的浮橋,並不需要什麼技術含量,在先秦之時,黃河之上,就已經有浮橋了。故而全軍忙碌下來,都在爲浮橋做準備。

八月初三夜。

十幾名士卒揹着麻繩,遊過了淮河。

雖然張軒軍中多爲北地之人,但是想找出幾個水性好的人,還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隨即對面的士卒登岸之後,立即將一根根麻繩給固定好了。

隨即一塊塊木筏推進淮水之中,所有木筏都固定在麻繩之上,忙碌了整整一個晚上,在天矇矇亮的時候,一座浮橋就算是建造好了。

這座浮橋,在張軒看來,相當不靠譜,在兩岸還有一些橫放的漁船,上面鋪有木板,但是到了中間,全部都變成了木筏,而且因爲水流的衝擊,中間很明顯的彎曲了。

如果可能,張軒希望能用鐵索固定,只是一時間張軒哪裡去一兩里長的鐵索,即便有鐵料,現打造,也來不及了。只能因陋就簡的用麻繩。

數十名水性好的士卒,從浮橋之上走了過去,雖然搖搖晃晃的,但並沒有什麼問題,想來只有不一次通過過大批人手,這浮橋就足以支撐。

張軒鬆了一口氣,說道:“準備渡河吧。金聲桓所部先行。”

張軒之所以先讓金聲桓過去,並不是對金聲桓有意見,而是他決定先送上一支能戰之士。

不過,他的計劃泡湯了。

“大人,船,有船。”不知道誰高聲大喊,張軒立即往東看去,卻見在晨霧之中,有一座座黑影飄動。因爲晨光的原因,晨霧變得稀薄起來,不是船是什麼嗎?

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六章 王度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四十一章 夜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四章 張青天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二章 樊城二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一百零四章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一章 家事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八章 拷餉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七章 攻城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四章 填壕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
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六章 王度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四十一章 夜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四章 張青天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二章 樊城二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一百零四章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一章 家事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八章 拷餉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七章 攻城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四章 填壕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