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會師

?

第四十七章 會師

“好。”周黨的臉上陰晴不定,說道:“不過,我有話說在前面,我只是投奔老鄉,與曹賊沒有任何關係,我想走的時候,不得以任何原因阻攔。”

張軒說道:“好,一言爲定。”張軒心中暗道:“這人一旦走了第一步,就會不知不覺的走下去。”

周黨這一低頭,他身後的家人都過來。

周黨妻子還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已經成年娶妻生子,名周輔明,小兒子就是剛剛冒出頭的孩子,名叫周輔臣。還有幾十名周家子弟家丁。

不過,除卻周黨之外,其他的人並不是那麼好招攬的,一來,很多人都與義軍有血海深仇。

家國,家國。

明代士大夫從來是將家放在國之前的,國仇還可以放在一邊,但是家仇卻很少有人能忘懷的。顏日愉也是有能力之人,他將滿城士紳都綁在了自己的船上。像周黨一樣,沒有沾上義軍的血,義軍也沒有沾上週家的血,這樣的人,算是少了。

所以除卻周家之外,曹宗瑜的其他努力都吃了閉門羹。

這種收集人才的舉動,不過是曹宗瑜與張軒的私下舉動,其他時間。其他時間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維持城中紀律,讓城中秩序不置於大壞。義軍將士有犯禁之人,張軒也只能睜一支眼,閉一隻眼,或者扯起羅玉嬌與羅汝才的旗幟嚇人,讓他們收手,至於趁火打劫的地痞流氓,則被張軒一律斬首,掛在城牆之上。

一時間,城中安定下來,雖然還是很蕭條,但是與大明朝廷在的時候,別無二至。

這個時候,吉先生傳下命令。獻營來南陽與我軍會師,掌盤子在唐王府大宴張獻忠,讓各位管事都去。

言下之意,張軒也在陪客之列。

這就明顯的顯示出張軒地位的上升。之前在鄖陽山區之中,張軒只能在外面自娛自樂,而現在已經進入羅汝才核心層了,雖然還在外圍之中。

不過,張軒先被吉先生安排去羅戴恩麾下,去接引獻營大隊人馬,入城,安排駐地安營紮寨,一口氣忙到了傍晚時分,纔算是鬆了一口氣,有人來請,張軒與曹宗瑜作爲功臣,在宴會上都有一席之地。

地點就在唐王的承運殿之中。

此刻承運殿已經大變模樣了,一副金碧輝煌的樣子。

無數金銀珠寶將承運殿裝飾着蓬蓽生輝。而且毫無品味可言。

唐王近十代傳承下來,早就養成自己的品味,本來大殿是唐王府的正殿,以莊嚴大氣爲主,但是現在什麼珍珠,珊瑚,乃至於金銀工藝品,看得人眼睛發直。反倒是書畫瓷器擺件很少。

好一副暴發戶的品味。也正是羅汝才的品味。

大殿上的佈局也不知道是誰安排的,坐北朝南的王座位置上,擺着兩個座椅,並肩而坐,正是羅汝才與張獻忠的座位。從他們的座位到門後,有一條通道。羅汝才所有部將,以羅玉龍,王龍,張應元,楊氏兄弟爲首都安排到東邊,所謂之東道主是也。而西邊安排的都是張獻忠的部將,以張獻忠的四大義子爲首,其他都安排到西邊。

張獻忠,羅汝才所用的都是案几,擺滿整整一座菜,臨近通道的第一排,如羅玉龍,王龍,乃至張獻忠的義子等人,東西相對,也都是用得案几,而在他們身後,全部擺上大圓桌,好像是農家辦事的席面一樣。

張軒與曹宗瑜就安排在後面角落之中,分庭抗禮的意味非常之明顯,張軒不用人說,都能品出來一點。

“小弟祝羅兄,攻下南陽城。先乾爲敬。”張獻忠首先向羅汝才敬酒。

羅汝才說道:“這如何比得上張老弟,一夜破襄陽,殺藩王,我連一個唐王都沒有抓住啊。”

張獻忠與羅汝才客氣幾句,就算是開席了,隨即有無數鶯鶯燕燕上來,幾乎每一個人身邊都有一個美人。羅汝才寡人有疾,但從來知道獨樂樂不如衆樂樂,不將女子當一回事情,常常將美人賞賜給將士們。這些美人大多是達官貴人家的小姐,經不住長途跋涉的顛簸,常常在路上就挨不住了。

不過,羅汝才每破一城都有新人加入。這些美人幾乎就是消耗品。

張軒與曹宗瑜身邊也都坐了一個美人。

也有一些美人當庭歌舞。

但是張軒什麼舞蹈沒有看過,對於這些歌女的舞姿,看了一眼,也就不看了。張軒與身邊的女子說起話來,這女子雖然是來陪酒的,但是坐在哪裡,不只覺得的流漏出一絲端莊之態。臉色濃妝豔抹,非但沒有畫得好看,反而掩藏自己本身的容姿。

張軒問道:“姑娘如何稱呼啊?”

“奴婢名叫朱兒。”這女子低頭斂眉的說道。。

張軒說道:“可是國姓?”

朱兒爲之一抖,立即說道:“不是,奴婢只是一個侍女而已,沒有名姓。主人取名叫朱兒。”

張軒還要再問,卻被曹宗瑜輕輕一拉衣角。張軒看過去,卻見曹宗瑜眼中有一絲不忍之態。張軒心中了悟,這朱兒身份一定不簡單,或許曹宗瑜已經認出來了。

卻不知道是那家大戶人家的女兒,忽然被踩進了泥土之中。他心中頓時生出幾分不忍之心。也就不再刨根問底了。

“報。”一個士卒忽然過來,說道:“闖將的信使到。”

熱鬧的喧譁之聲,忽然低了下來,所有人都將目光放在羅汝才與張獻忠身上。

張獻忠心中咯噔一下,暗道:“該來的,還是要來的。”

“請他進來。”羅汝才說道。

不一會兒,就有一個風塵僕僕的進來,他身上穿着一身破舊的革衣,頭上帶着一頂范陽帽。 一進來就拱手行了一禮說道:“在下何英奉闖將之命,拜見羅大王,張大王。”

羅汝才說道:“你是老李的部下,聽聲音不像是陝西人?”

“在下是河南寶丰人,得闖將信重,命在南下來尋兩位。”何英說道。

羅汝才說道:“好壯士,看座,上酒。”

立即有人搬上來一個椅子,然後有人上酒,不過,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意給何英一個下馬威,一下子弄過來一罈子酒,何英只做不知道,拎起酒罈,舉過頭頂,居然一飲而盡。

“好。”不知道誰高喊一聲,一時間所有人都在高聲吶喊。義軍大多都是草莽之輩。就喜歡這樣豪邁的漢子。

不一會兒,何英放下酒罈,將酒罈空懸,只有涓滴流下來。

“好。”叫好之聲,再次響起來了。很多人都站起來看。

羅汝才伸出手來向下面一按,聲音頓時停住了。羅汝纔看向何英,此刻的何英臉上有些紅潤,更顯得英氣勃發。

“闖將現在在什麼地方?”羅汝才問道。

“闖王現在在洛陽。”何英說道。

此言一出,所有人頓時大驚,洛陽,可是大城,比襄陽與南陽更勝一籌。而且天下第一大藩王,福王就在洛陽城之中。羅汝才大吃一驚,他以爲張獻忠破襄陽,他破南陽,已經不錯了,卻不想李自成居然攻破了洛陽城。

張獻忠早就知道這個消息,臉上不過微微一沉就恢復本色,顯得波瀾不驚。

“闖將是什麼時候攻破洛陽的?”羅汝才問道:“正月二十。”

羅汝才說道:“闖王是如果攻破洛陽城的?”

何英微微拿捏說道:“在下問曹營大軍攻破南陽,連夜趕來,如今腹中空空---”

“來人上菜。”羅汝纔不等他說完,就立即招呼,他一聲令下,立即有人擡上一座席面,周圍的人也都圍過來,聽何英說。

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十章 收兵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三章 奪麥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九章 初戰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十七章 行軍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十五章 鐵模?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
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十章 收兵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五十章 一厥名王四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三章 奪麥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九章 初戰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十七章 行軍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十五章 鐵模?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