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

天下鋒銳羅玉龍

羅汝才很不滿意羅玉龍這個兒子。覺得羅玉龍沒有腦子,沒有城府,就知道使勇鬥狠。根本不知道有些事情,不是光打仗打贏那麼簡單。但是對羅玉龍打仗的本事,除卻覺得羅玉龍太冒失了一點,卻沒有說別的。

此刻就看出羅玉龍的本事。

幾乎在城頭炮聲響起的時候,羅玉龍身後的馬隊瞬間擴散開來。

本來比較密集的隊形瞬間變得鬆鬆垮垮,一枚枚炮彈打在馬隊之中,根本打不中幾個人,即便打中了,他們也好像沒有看見一樣,繼續衝過去。

守在車陣後面的官軍士卒,看向東面,一瞬間有一種睜不開的感覺。

此刻太陽已經來了,初生的太陽散發出一陣陣金光,從馬隊的背後射了過來。

“放銃,放銃。”軍官大聲的吆喝之下,噼裡啪啦的放銃之聲,小型火炮的爆鳴之聲,連在一起。

不過由於大部分兵力都被李熙亮抽到前面了,後面這些地方,自然空虛起來。在李熙亮想來有城頭火力照顧,沒有人敢如此進攻,但是天下之間,沒有什麼不可能之事,急切之間再調兵遣將,哪裡來得及啊。

“拋。”

百餘名衝在最前面的騎兵,陡然拋出了繩索,這些繩索就好像是長了眼睛一樣,掛在車輛之上。用力一拉,驟然縮緊。

幾十根繩索猛地崩緊,數十匹馬兒在車陣十餘米的地方猛地轉向,巨大的力量將一輛戰車猛地拉了出來。

有一就有二,騎兵分爲數批,依次上前,分別上前,幾乎在呼吸之間,本來排列整齊的車陣,瞬息打開一個缺口。

“殺。”羅玉龍第一個衝進缺口之處,在無數箭矢彈丸之中,長刀揮舞,刀鋒雪亮,鮮血飛濺。

羅玉龍一拉繮繩,踏上了官道,沿着開封城門向北的官道,一路飛馳,所過之處,人影紛飛。

簡直是勢如破竹。

很多人只聽過勢如破竹,卻不明白什麼叫做勢如破竹。用柴刀劈竹子的話,只要劈開第一道竹節,後面的竹節就會自然破開。

就如現在一樣。順着官道將所有官軍佈置,紛紛擊破。

朱了了正帶着人馬回援。

萬萬沒有想到,他還沒有到局勢變化如此之快,他什麼都來不及做。局勢就崩壞到如此地步。

社兵都是新兵的後果也呈現出來了。

官道兩邊都有車子做爲障礙,官道本身只有兩丈左右。只能並行數騎。所以可以戰鬥的空間很小。如果有人肯拼得一死

,阻擋羅玉龍的追擊。是完全可能做到。

但是誰肯。誰敢,誰願意。

這些新兵根本沒有這個意思。

不過,朱了了有。

朱了了橫刀亂砍,但是擋不住潰兵。身邊有幾個子侄拉着他,說道:“大人,快退吧。”

“退往哪裡退?”朱了了說道:“不打通北門,我們都是死了一條,早死晚死有什麼區別嗎?”

他一擡頭,忽然發現,羅玉龍快馬如風,長刀染血,簡直如風一樣衝了過來。

他大喝一聲,向着羅玉龍衝了過去。隨即被羅玉龍一刀梟首,踏死在馬蹄之下。

似乎有朱了了的以身作則,還是羅玉龍逼得太緊。以至於兩丈官道之上,密密麻麻擠滿了人。羅玉龍也知道衝不動了。微微一示意,就有十幾個人下了馬,將路邊的車子全部推開,留出一道縫隙,羅玉龍從帶着人馬從這個衝出來。

此刻整個戰場之上,無數匹馬兒在奔馳。

看上去很是凌亂。但是實際上亂中有序。無數騎兵以百人爲隊,好像深海之中的魚羣,看上一大羣,實際上是每一小羣都將有一個領頭。

一輛輛的車子都被掀開。還有大隊騎兵從南向北,撲向社兵營中,騎兵分爲三撥,每一個騎兵都拿着好像是榔頭一樣的三眼火銃,“砰”的一聲向車陣之中開火。

李熙亮調整木車的情況,將本來面對北面的車陣,儘可能的變成一個圓陣。

這一件事並不是太困難。

因爲李熙亮列陣的時候,就三面都佈置了大車,現在只是將背後的缺口堵上而已。

只是如此一來,李熙亮也將大量的自己的給擋在外面。

眼睜睜在看着他們在外面被曹營騎兵翻來覆去的追殺,甚至有的人被套在繩子裡面,來回的拖行。直到拖死。

李熙亮說道:“朱了了,有什麼遺願嗎?”

被關在車陣之外,都是朱了了的部下,李熙亮心中有些慚愧。

“朱了了只有一個願望,就是給自己弄上一個好名字,再給自己兒子弄一個好名字,但是這事情,要上報北京宗人府。”謝爾璽說道。

對宗室弟子來說,有一個好名字有多難。

大明宗室在明末有好幾百萬之多,而太祖皇帝當初沒有想到的,姓朱是改不了的,排行也不能改,剩下的一個名字。而漢語之中,蘊含美好含義的字,有多少個?

根本輪不到旁支。

有多少底層宗室子弟,終其一生,都沒有一個名字,就好像是朱了了

一樣。

李熙亮閉上眼睛,想起一個個人。

朱了了出身不好,但是本領能夠服衆,才得以帶領這一支有很多身份貴重的宗室子弟的隊伍。

其中有浦江郡王之子,原武郡王之子,保寧郡王之子,大多都是旁系庶子,但也比朱了了的身份寶貴的多。

“會有的。”李熙亮說道:“會有的,我相信陛下一定不會讓忠勇之士,在泉下不安的。”

“這些以後再說吧。”謝爾璽說道:“我們現在被困在這裡,再不想辦法,已經沒有以後可言了。”

只是此刻,李熙亮還有什麼辦法可想,與開封城相距不過三四里而已,但是這三四里之中,馬隊來回穿梭,步隊也已經緩緩的逼了過來,很快就在這裡立下陣勢。

而李熙亮保全下來的士卒,正是驚魂未定,士氣崩潰到底,他還能做什麼?他還可以做什麼?

此刻陽光大盛,早上的一點點的寒意纔算是消散了。

這一場戰事,從太陽升起開始,大約進行了一個小時而已,就一個“快”只。快到官軍都反應不過來。

雖然張軒知道曹營的馬隊是一等一的強悍,強悍到與闖營放在一起,闖營也只好說,闖營善於攻,而曹營善於戰,所謂的攻,就是攻城,所謂的戰是野戰。

也就是說曹營野戰之能,還在闖營之上。

而野戰之中的主力,就是馬隊。

近三萬馬隊,就是羅汝才的心尖子,命-根子。賴以縱橫天下最大的本錢。

也怪不得,曹營之中,馬隊從來是鄙視步隊的,即便是一個騎兵小兵,對步隊之中的軍官,也有一種蔑視的感覺。

“大哥,三弟。”羅玉龍從遠處飛馳而來,翻身下馬,說道。說完之後,羅玉龍一伸手,立即有親兵將一個水袋遞了上去,羅玉龍伸手接過,咕咕嘟嘟一飲而盡。

張軒聞見撲鼻的酒香,就知道這酒不凡,在張軒看來,這個時代的尋常酒水,根本沒有什麼酒味可言。

袁時中說道:“曹營馬隊,真是讓我歎爲觀止。”

“我知道營中馬隊厲害,但是卻沒有相當攻寨也厲害到如此地步。”張軒說道:“不過這些吹捧的話,說多了也沒有意思,現在就趁機端了這股官軍,省的夜長夢多。”

張軒對羅玉龍倒是另眼相看了,之前知道羅玉龍是一員勇將,但是卻不知道他勇在什麼位置。

而今卻是知道了。

只是正如張軒所言,現在最重要的還是眼前的局勢。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

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二十章 伏擊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五章 峽石城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十章 綠帽子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十九章 敵襲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四十一章 夜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
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二十章 伏擊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五章 峽石城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十章 綠帽子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十九章 敵襲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四十一章 夜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