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

上游有火船,旁邊有炮臺,水師被夾在水情複雜的水道之中,周輔臣一時間很難受。

不過雖然很難受,周輔臣對此還是早就準備的。能做到有條不紊的應對。

但是王進纔此刻就在罵娘了。

對於現在這個任務,王進才接到的時候,心裡就犯嘀咕。原因無他,根本沒有打過,王進才也算是老油條了,但是這種登陸戰,他還是沒有嘗試過。

不過,張軒挑選他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首先就是王進才這個人,王進才這個老油條,雖然滑頭。但是最惜命不過了,將他逼到危險的地步,反而有上乘的表現。每個人不同的性格,就要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比如羅岱就要悠着點。否則你不知道羅岱給你捅什麼窟窿。

但是王進才就要逼着點,否則他只會打醬油。

其次,就是兵員因素。

寧波軍是新建的軍隊,比起原來的老部下要差太多,真損失慘重,張軒也不心疼,也正是新組建的軍隊,故而軍隊之中南方人比較多,大多會水。雖然北方人不一定都是旱鴨子,但是旱鴨子的比例還是比較高的。

而跟隨張軒的老部下,雖然最近補充了本不少南方人,但是北方人還是佔絕大多數的。

不管怎麼看,就是王進才所部最爲合適了。

王進才已經決定夠棘手了,但是萬萬沒有想到,戰事還會有這樣的變化。一時間並不知道該怎麼做了。

“轟。”的一聲,讓王進纔有種震耳欲聾的感覺,一時間失去了所有聽力,只能聽見嗡嗡嗡,好像是蚊子的聲音。

他扶着木製牆壁,站了起來,卻發現滿眼的狼藉。

大片鮮血,幾乎到處都是。還有一具具屍體,幾乎要堆積在一起。

周圍的人好像沒頭蒼蠅一樣。還有幾個人圍繞正王進才大聲喊道:“大人,大人-----”

王進才聽過來,卻好像很遠很遠的地方傳來。此刻他才知道,或許是一枚炮彈打了過來,或者船上的火炮炸膛了。一時間王進才也沒有心思去想到底是怎麼回事。

他卻能確定一點,那就是繼續待在船上,並不是什麼辦法。

“登船。”王進才說道:“登船。快,登船。”

王進才聽別人的聲音,都是非常細弱,所以他拼命大喊,在別人聽來,就好像是咆哮一樣。

所以人立即執行王進才的命令。

一艘艘小船從大船隻上吊了下來。這些船不大,按規格來說,應該叫做快蟹。

呈長條狀,不用帆,用槳。數十人坐在船上,幾十根木漿伸入水中,就好像是蜈蚣的腳一樣。

用力划船的話,速度很快的,再加上這一片水域本就不寬,城陵磯本就是渡口,幾乎可以直接靠岸。

衝過去登陸,就行了。

看上去很容易做到的時候,但實際操作起來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因爲炮擊和火船的原因,船隊有些混亂了。放下的小船也有一些混亂。

一艘一艘前前後後的,亂成一團。

甚至還有不少船隻碰撞在一起的事故。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原本在船上的時候,還能保持聯繫,是借用了周輔臣船隊上旗語。而放下小船之後,王進才所部之中,可沒有這樣的人才。

其中混亂可想而知了。

王進才忽然覺得自己從一個大將,成爲一個小軍官,所能管轄的,也只有這小船隻中,三四十人而已。

他對他麾下所有軍隊,都失去了控制。

王進才心中暗罵:“張軒你這個王八蛋,老子現在已經大將軍了,你還讓老子給你當小兵拼命。”

不管王進才心中如何腹誹,但也知道現在的情況,已經是沒有退路。只有前進,不能後退。

水師陷入激戰之中。勝負暫且不論,王進才本人絕對不會將自己的小命寄託在別人手中。

在水面之上,作爲一個北方人。王進才只覺得渾身上下不自在,只有腳踏實地才能讓他安心。

“給老子衝。”王進才踩在船邊上,大喝道。

王進才所在的座船,很快就衝到了最前方。畢竟王進才身邊的人,都是他保定老兄弟,合作默契。一個個都是精銳,而且與王進才一樣,在水面之上非常不自在。

“轟轟轟。”一枚枚炮彈砸進水中,迸射的水柱將王進才從頭到尾,澆的溼透。

不過一會功夫,炮臺上的人,就感覺到這樣的效率太差了,這個時代大炮準頭,轟擊周輔臣那些速度慢的大船都有些吃力,更不要說是這些速度很快的小船了。

幾乎沒有命中的,都是空對空。僅僅是打一些水漂而已。

不過,城陵磯上面也不是一點準備都沒有的,王進纔看過去,已經有數隊士卒下來了。遠遠的看不清楚他們有多少人。但是數量上最少有千餘人,看樣子要在岸邊列陣。

想要登上江岸,恐怕要有一場惡戰。

王進才面目猙獰,忽然想起了很多年前一戰。那就是盧象升戰死的一戰。

那時候他不過是一小卒,拼死殺出來之後,又被收攏進其他官軍之中,好幾年打打轉轉的。

也是那一戰,讓王進纔有了深刻的印記。讓他知道,在戰場之上,敢拼命固然重要,但是命是自己的。

保命也很重要。

“老子當初也拼過命。”王進才目眥欲裂,熱血上頭。臉色都變得通紅起來。

在王進才的眼睛之中,整個江岸向他撞了過來,高出水面的城陵磯,上面有不住噴火的大炮,就好像一頭會噴火的巨獸一樣。

隨即一聲聲木槳敲擊水面的頻率,越來越快。力度越來越大,船頭看上去微微擡起,就好像是要起飛一樣。

王進才衝在最前面,身後的數十隻船都跟在他後面。似乎是王進才本身聚集了部下的士氣。

而他也成爲明軍攻擊的目標。

一時間無數箭矢向王進纔打了過去。

王進才長刀出鞘,來回遮擋。不過依舊不能全部擋下來。不過王進才數十年拼殺的經驗不是蓋的。

避開要害,或者讓箭矢射在盔甲之上。

不過,雖然箭矢被盔甲擋住了,但是長箭力道卻不能減弱。每一箭的力道就好像是重重打了一棍。

王進才依舊屹立不倒。看着距離江岸越來越近,大喝一聲道:“夥計們,操傢伙。”

所有船槳一瞬間都扔到水裡面了。

所有水手都抽刀在手,大聲喘息着,也不知道拼命之前的緊張之感,還有努力划船,消耗了他們太多的體力。

一時間激烈的擊水聲平息,只剩下所有人沉重的喘息之聲。

“轟。”的一聲炮聲,瞬息打破了這種寧靜。

這些炮聲不是一聲,而是很多門大炮一起發射,並不是轟擊江中的大炮,而是很多門岸邊的小炮。

一瞬間,就好像一陣暴雨一樣打了過去。

慘叫之聲此起彼伏,不知道多少艘船被擊中,這些小船,製作非常容易,也同樣經受不起轟擊。哪怕僅僅是小炮。

頓時有幾艘船掀翻在地,無數士卒在水中掙扎。

還好這些人大多都是浙江,湖廣人士,生於水鄉倒也不怕水。不過人在水中,幾乎沒有戰鬥力,這些人就不用指望了。

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江岸上面的箭雨炮矢也越發密集,還好這片堤壩有二千多長,千餘士卒蔓延在這麼長的江岸之上 ,也不足以封堵住所有想要登岸的士卒。

“咚。”的一聲,王進才的座船重重的撞在岸邊的石頭之上,由於這裡天然的地形,幾步不用涉水,就登上了岸。

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十二章 撤軍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八章 立威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三十一章 鐵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八章 攻城二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十章 凌濛初第十五章 夜宿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二十四章 餌第四章 填壕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五章 猛鎮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
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十二章 撤軍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八章 立威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三十一章 鐵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八章 攻城二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十章 凌濛初第十五章 夜宿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二十四章 餌第四章 填壕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五章 猛鎮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