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

張軒卻是想差了。

這一套並不是張軒所想的,羅汝才雖然有些急了,但是最近他的身姿骨漸漸的好轉了,也沒有急切到這種地步。而是錢謙益爲羅汝才獻上的一計,無他,就是爲了安撫下面老人的心。

他們一個個頭上掛上一個某某將軍的名頭,很多沒見識的人似乎都覺得不錯,而真正有見識的人,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多說話。

順便清洗一下大順的痕跡。

錢謙益是一個聰明人。雖然在剛剛被迫上了賊船之後,心中鬱悶,連柳如是也離開他去修道了。但是時間一長,錢謙益也看出來曹營很多優點,心中的功名之心,刷刷的生了出來。

而且他成爲了首輔。

縱然這個首輔權力其實並不大,但是也是文官之首,是他多年想都不敢想的位置。

再說他也知道,他早已成爲大明的叛逆之臣了,自然是死下心來爲曹營效力。

這個時候,他纔有一些後悔。

無他,他雖然身爲內閣首輔,但是卻分管禮部。這個清水衙門權力不大,他也能看出來,其實羅氏父子對他的並不是多看中的,待江南徹底平定下來,說不定自己的位置就會被換掉。

錢謙益怎麼肯?

嚐到權力的味道,錢謙益怎麼肯放棄。

自然想辦法,挽回羅氏父子心中的地位,他似乎發現羅玉龍的對他冷冷淡淡的,一時間改不了,就想辦法討好羅汝才。

不得不說,錢謙益的賣相很好,否則也不可能討得柳如是的歡心。

有賣相有學問,又肯拍馬屁,很快就被羅汝纔看中,所以這一計,是他獻出瞭解決羅汝才的難題的。

兩封詔書讀完,小半個時辰過去了。

衆人一片歡喜,特別是下面的人。羅汝才也不留他們,就宣佈散朝。不過隨即又讓李國輔將幾個將領請回去,再加上新鮮出爐的內閣六輔一併到後面寢宮之中商議。

其實真正的大政,很少在大朝會上確定,大朝會不過是宣佈結果,很多事情都是在之前溝通好的。

“咳咳。”羅汝才目光如劍掃過所有人,說道:“去年一年,我們攻下江南,可以說在天下站穩了腳跟,而明軍我們該怎麼辦,今日我們就商議一下,玉龍。”

“孩兒在。”羅玉龍說道。

“說說江南的情況。”羅汝才說道。

“是。”羅玉龍將江南的情況一五一十的說出來了。

其實這些消息羅汝才都知道,今日讓羅玉龍說出來,不過是讓別人聽而已。

“福建,舟山,崇明。”羅汝才說道:“這些地方都是江南的隱患所在對嗎?”

“是。”羅玉龍說道。

“張軒。”羅汝才說道:“福建與舟山都是你負責的。你說說,你有什麼想法?”

“是。”張軒說道:“臣還是那個意思,海上之事,非我等所長,故而當招降鄭家,而不是強攻兩地。”

“好。”羅汝才說道:“我不管你怎麼做,總之,在明年上半年要解決這裡的隱患。行不行?”

張軒有些爲難,說道:“大王要給鄭芝龍開出什麼條件。”

“之前不就是議過嗎?”羅汝才說道:“如雲南沐家之例,世鎮福建。”

張軒其實也沒有把握,談判之事,哪裡有說得那麼輕鬆,打仗張軒還能估計個時間,但是談起來,鬼知道談到什麼時候了。但是此刻卻不能這樣說,他微微咬牙說道:“是。”

他心中暗道:“如果談不下來,我就知道攻到福州去,來一個城下之盟,相信鄭芝龍會有一個明白的選擇。”

“玉龍,崇明這邊,你準備怎麼解決?”羅汝才問道。

羅玉龍也面露難色,說道:“崇明最大的問題乃是沈廷揚的水師,不解決沈廷揚的水師,崇明很難攻下來。而解決崇明的水師,恐怕要看長江水師的能力了。”

聽了長江水師,羅汝才說道:“周輔臣來了沒有?”

“殿下,周將軍沒來。”張質說道:“不過,長江水師的戰船都是下官督辦,長江水師想打敗沈廷揚所部還需一段時間。”

周輔臣不管怎麼說,也是從張軒身邊出來的,張質與張軒之間的關係,讓張質不可能不給周輔臣一些照顧,故而對長江水師的情況,張質最清楚不過了。根本打不過沈廷揚所部。

羅玉龍繼續說道:“崇明沈廷揚是其一,現如今崇明北岸已經被路振飛所攻佔,路振飛直接支援沈廷揚,不截斷路振飛與崇明之間的關係,恐怕崇明不容易攻下來。”

羅汝才說道:“李汝桂,你說說,揚州是怎麼回事?”

李汝桂說道:“殿下,這怪不得我。我只是接管江北諸府縣,而即便當初張將軍佔據揚州的時候,在運河之東,也沒有佈置多少人馬。官軍從淮安南下,我也抽不出人馬抵擋。”

揚州的情況張軒是瞭解的,李汝桂所部人馬並不比張軒多多少,他所鎮守的地方不多但也不少,每一個地方留下幾千人,他手中的機動兵力也就萬人左右了。運河以東這些敵人丟失也在情理之中。

其實這也是曹營的現狀。

分兵駐守各地,防止叛亂,精銳軍隊都拆開了,真正聚集人馬畢竟多的地方,反而是楊承祖這裡,因爲這裡大軍要與左良玉對峙。其他地方都有兵力不夠用的情況出現。

即便是張軒這裡,如果福建出兵進攻溫州台州,恐怕張軒也是守不住的。

“玉龍,你統領長江水師,李汝桂,與王龍,在今年上半年,解決了路振飛,我不要求你一定要拿下路振飛,但不能讓路振飛拖了我們的後腿,明年梅雨過後,大軍一定要西進,解決左良玉。在此之前,一定要安頓好後方。”羅汝才說道。

“是。”羅玉龍說道。

“殿下,恐怕我們兵力不夠用。”張質說道:“我統計各部人馬,不過二十多萬而已,這要鎮守後方,又與左良玉決戰。兵馬缺口不少。”

“缺口多少?”羅汝才問道。

張質一直是曹營的大管家,對曹營上下的情況最爲了解了,而此刻他也只有苦笑道:“臣不清楚。”

“怎麼會不清楚?”羅汝才皺眉問道。

“各部將領都會擴軍之舉,而花名冊並沒有送到兵部來,故而我並不清楚,各部總共擴編了多少,但是這個缺額是一定存在的。只是到底多少,就不明白了。”張質說道。

聽了張質的話,羅汝才目光掃過所有人。

張軒都感覺有些不自在。

說起來,許都金華軍之事,也是擅自擴軍之舉。不過曹營之前是草臺班子,根本沒有人管,而今天張質提出這個問題之後,張軒知道,自己擴軍恐怕要受到限制了。

羅汝才說道:“前事不究,你們回去之後,將各部的花名冊給我報上來。缺多少兵額也給我報上來,少多少,我給你們補多少,不能再這樣不清不楚的了。“

“是。”諸將齊聲答應道。

之前曹營在羅汝才眼皮底下,羅汝纔不去管,但是誰有多少人,他心裡都有底,但是如今的曹營兵馬灑得哪裡都是,羅汝才又沒有長千里眼順風耳,又怎麼能清楚?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六部出現,是羅汝才統治的必然。否則這麼大的攤子無法處理。

“先徵兵十萬吧。這十萬新兵,用來鎮守江南各地,將各部主力抽調出來西征,明年上半年這事情要做好。”羅汝才說道:“張先生,你下去準備吧。”

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二十章 伏擊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四章 岳陽二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十章 凌濛初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二章 家事二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四章 填壕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一章 家事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十三章 老營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六十章 鑄炮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四章 填壕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八十一章 我不
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二十章 伏擊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隆武元年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四章 岳陽二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十章 凌濛初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二章 家事二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四章 填壕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一章 家事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十三章 老營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六十章 鑄炮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四章 填壕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八十一章 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