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

?

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

龍擡頭剛過,天氣還暖的厲害,遠遠的看去,地面上有一抹綠色,但是靠近了卻看不清楚,正是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時節。剛剛出了臨潁城還有耕種的痕跡,只是走出四五里之後,卻又變成了一片荒蕪。

張軒沒有騎在馬上,而是與士卒一樣步行,李自成賞張軒的三百匹馬全部用來拉車了,在羅岱說來,都有幾分暴斂天物的意味。

不過,張軒卻覺得合適。

只是張軒現在的心理不同了,之前他有炮車做憑依纔有野戰堅守之心,但是此刻張軒卻沒有將車陣當做憑依,再者他手中沒有火炮,這些廂車不過紮營快一點而已。

臨潁以西近百里的地方。就是襄城。

襄城此刻在汪喬年的嚴令之下,大軍也開拔了。

不過,秦軍的行動就沒有張軒所部那麼利落了。連續數日的行軍奔馳,更不要說洛陽與襄城之間,雖然稱不上羣山環繞,其實並不平坦,並不是說凡是河南都是一馬平川。而秦軍飢寒疲憊,士氣不振的確是事實。

只是汪喬年卻不在乎這些士卒到底怎麼樣,他的兵法,也不過是從書上讀的,決心是有,但是從來沒有實踐過,而汪喬年之前的所任的官,也沒有真正接觸到軍事的職務,他的軍事才能,只限於好言兵事而已。

也僅僅是好言兵事而已。

在日上三杆之後,秦軍大隊人馬總算是開拔了。浩浩蕩蕩的向東南方向而去。

郾城城下,義軍一隊隊在城下列陣,陣勢嚴謹之極,各營分別有分工,有封鎖各城門,警惕城中左軍出來偷襲的,又在拔營的,有四處巡邏的,可以說萬無一失,不過速度比較慢。直到忙活了整整一個上午,大軍才緩緩的向西北而去了。

左良玉在城頭之上,看了整整一上午。

“他們分明懼了父親軍威,”左夢庚說道:“我們要不要出兵追擊?”

左良玉心中嘆息一聲,如果問出這個問題的是別的將領,左良玉非要好好教訓一番不可,只是左夢庚畢竟是自己就的兒子。他說道:“賊軍陣勢嚴謹,如果此刻出戰,與賊軍野戰嗎?”

左良玉言外之意,如果他有野戰擊敗賊軍的把握,又何必龜縮在着郾城之中。

“難道賊軍是想引誘我軍出戰嗎?”左夢庚腦洞大開。

左良玉卻不想回答了。

因爲在左良玉看來事實已經夠明顯了。

如果李自成想引左軍出戰,定然要露

出一些破綻來,不下餌哪裡釣到魚,而李自成現在這個樣子擺明來了無懈可擊。這說明李自成也無意在郾城之下打上一仗,只能說是有援軍來了。

但是從哪裡來的援軍?

這讓左良玉想不明白。

左良玉心中明白的很,現在各地將領,都不想與賊軍交鋒,更不要說爲了救別人,將自己的本錢與闖營硬拼,左良玉自己都不幹這樣的事情,又怎麼指望別人這麼做嗎?只是現在這個樣子。卻不知道是那個冤大頭到了。

“傳令下去,令全軍的夜不收全部灑出去,我要知道外面究竟發生了什麼?”左良玉說道。

之前,闖營曹營將整個郾城圍得水泄不通。左良玉派出的夜不收,十之八九就死在城下,只有一二人能自由來往。

而夜不收是全軍精銳,即便是左軍之中也沒有多少,是左良玉的心尖子,他可捨不得這樣的耗損,於是乎就放棄了夜不收出城,不過看今天的意思,賊軍真得要走了,對郾城的封鎖也解除了。故而左良玉就想知道,到底是何方神聖來援。

一天的時間在艱苦的行軍之中很快就過去了。

張軒並沒有驅逐士卒走得多快。

畢竟隨時都可能遇敵的情況之下,保持體力,隨時保持可以作戰的體力,是尤爲重要的一件事。

他大軍剛剛出了臨潁縣的地界,就已經是下午時分了。

大軍安營紮寨。張軒對這一點尤爲注意,比較臨近戰場,這裡很可能就是堅守的最後據點。而且對方都是騎兵。有營寨保護,與沒有營寨保護,是完全不同的情況。羅岱自帶着四五個人離開營寨,去四周探測。

在天色完全黑了的時候,回到了營中。

“什麼?”張軒大吃一驚,說道:“你是說在南邊十幾裡的地方,有大隊官軍紮營?”

羅岱說道:“對,大多都是騎兵,少說有過萬之多,不過分成了四個營地,三個營地在東,一個營地在西。看上去西邊那個營地好像是有大官駐紮,我不敢離得太近。”羅岱一邊大口大口的喝水,一邊看着張軒的反應,目光之中,顯露出他還沒有說出口的三個字:“怎麼辦?”

一仗仗打下來,張軒在自己的部下心中已經有相當的威信了,即便是桀驁不馴的羅岱,遇見此等大事,首先要想到的是讓張軒拿主意,而不是自己擅自決斷。

張軒起身來回踱步。

十幾裡距離遠嗎?

一點都不遠。張軒今天沒有被官軍發現,簡直是老天庇護,但

是明天早上,想不被發現,卻不大可能,張軒不覺得自己的運氣會好到如此的地步。

很可能,明天一早,他就會面對大隊騎兵的圍攻。

這倒也罷了。

張軒別的信心沒有,守壘的信心倒也建立起來了,他如果連夜加固營寨,不過外面有多少人來攻,張軒都有信心,堅持一陣子。

但是僅僅憑藉堅持就夠了嗎?

張軒牢記自己的任務,是牽制汪喬年一天。

羅汝纔給他這個命令,一定是有原因的,也就說主力大軍需要這一天的時間。如果,他放過汪喬年過去,讓他完成與左良玉的前後夾擊,大敗曹營闖營主力的話,義軍經此大敗,張軒就能獨全?

“不能,很可能是義軍倉促向東逃竄,大隊步隊,後營全部拋給官軍,也包括我與臨潁。”張軒暗暗想到。一想到這裡,他身上就有一些發冷。

張軒踱步的速度越來越慢了,他意思到今日的決定,並不僅僅影響他自己,還影響很多的人,他越發不敢草率決定。

“將軍,我們到底該怎麼辦?是進是退?”羅岱有些等得不耐煩了說道。

張軒心頭一震,他忽然明白,不管什麼決定,猶豫不絕決不是一個好決定。張軒說道:“退是絕對不能,且不說夜間行軍動靜不小,說不定被發現,單單是大帥哪裡就過不去。如果固守,倒也安全,但是如果官軍根本不理會我們,我們是安全了,但是大軍受到襲擊,我們就百死莫贖了,如今只有一條路了。”

羅岱整個人都興奮起來,說道:“將軍準備夜襲敵軍。”

張軒咬着牙說道:“是。”

夜襲是一個危險度極高的軍事行動,不過,張軒也不是看不到勝利的希望的,官軍雖然有萬人之衆,但都是騎兵,騎兵固然比步卒在很多時候,都有用,但是騎兵比步卒在紮營之時,有一大不安全因素,那就馬匹。

他們的馬匹雖然都是戰馬,都是經過訓練的,但是並不說經過訓練的戰馬就不會夜驚。再加上汪喬年,讓士卒分開紮營,分做四個大營,每一營寨之中,只有三千人上下。兵力反而分散了。

其實大軍紮營大多都是分營的,畢竟數萬人駐紮在一起,給營地帶來很大的負擔。分營也是一種解決辦法。

但是汪喬年分得太散了。這樣給了張軒可乘之機。

張軒下定決心之後,只覺得渾身一鬆,反而沒有那麼緊張了,剩下的只有一點了,狹路相逢勇者勝。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三十二章 餌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四章 岳陽二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三十二章 餌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五章 大軍開拔
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三十二章 餌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四章 岳陽二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三十二章 餌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五章 大軍開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