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胡澹

南昌城之中,人心惶惶。

方國安大軍並沒有全部回到南昌城,而是僅僅是他身邊數千騎兵而已,其餘的人都沿着鄱陽湖駐守。

方國安徹底沒有了東出之念,一心想守住南昌城。一回來,就拜見萬元吉。

事已如此,萬元吉還能說什麼?他手中的一點兵,全部折在白沙河南了。沒有實力,就沒有發言權,萬元吉只能好生安撫方國安。之前的事情,不了了之,還替他在左良玉那邊疏通。

隨即萬元吉給袁繼鹹寫了書信一封,讓袁繼鹹給他疏通關係。

雖然左良玉大軍在左良玉的掌握之中,不符合以文統武的原則,並非大軍之中,就沒有文官了。袁繼鹹駐節九江,主持大軍的輜重。乃是軍中文官最高之人。

萬元吉與袁繼鹹之間,還是有一些關係。

比較萬元吉當初在楊嗣昌麾下的時候,與袁繼鹹也有過接觸。

萬元吉送走了方國安之後,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一身青衫過來拜見。因爲是熟人,管家沒有怎麼通報,就將此人引了進去。

“學生拜見萬公。”這個人不是別人,是胡以寧的侄子胡澹。

胡家人丁單薄,胡以寧兄弟死後,是胡以寧將這個侄子拉扯大的,兩人名爲叔侄,情同父子。

“明臺。你來了。”萬元吉說道,他開了口,卻不知道該怎麼說下去了。

胡澹的來意,萬元吉不用想也明白。但是他不知道該怎麼給胡澹說。

但是有些事情,不是逃避就可以逃過去的。

“大人,卻不知道我叔父現在如何?”胡澹說道。

萬元吉長嘆一聲,還沒有說話。胡澹心中就猛地一寒。

“以寧請命爲方總兵斷後,而今生死不知。”萬元吉說道。

胡澹聽了,神色不變。卻忘記了向萬元吉告辭,轉身之間,趔趄一下,差一點摔倒在地面之上。

“你要去哪?”萬元吉問道。

“去饒州。”胡澹頭也不回,他知道這樣做很是失禮,但是此刻也顧不得了,說道:“叔父養育我這麼大,生要見人,死要見屍。”

“罷罷罷。”萬元吉心中暗道:“是我對不住胡以寧。”

隨即他命人爲胡澹開了路引,否則如今鄱陽湖上戒嚴,尋常人根本不能渡過鄱陽湖。

胡澹再次謝過,隨即離開了南昌城,一日過後,就來到了饒州府之中。

胡家在江西,雖然不是什麼名門望族,但是在當地還是有些人脈的,胡澹用足了銀子託人打聽,很快就打聽到了胡以寧的下落。同樣也打聽到了胡以寧落敗的原因。

胡澹心中咬牙切齒,暗道:“方國安。”

相同的事情,在不同的人眼中,就有不同的理解。故而胡澹覺得,如果不是方國安將胡以寧丟下來,胡以寧即便大敗,也不至於落到流寇手中。一想到流寇的種種傳言。胡澹心中一顆心就按捺不住。

他思量半日,終於決定前去府衙拜見張軒。

當張軒聽說,有士人登門求見的時候,心中還微微吃驚。

一來,江西士大夫大多都在觀望。沒有多少人下注。倒不是,他們對大明朝有多忠心。而是湖口勝負未分。他們纔不會提前下注。二來,文人士大夫都是愛面子的,即便有意投靠。也沒有這麼直白的上門。

這讓張軒有一點驚訝。

張軒隨即請胡澹進來。

“不知道,先生此來有何教我?”張軒問道。

胡澹雖然看上去比張軒還小一些,但是自有一番氣度在身,讓張軒不敢小看。

胡澹說道:“在下胡澹,草字明臺,特地爲解將軍之困。”

“哦。”張軒微微一笑說道:“我何困之有?”

胡澹說道:“將軍乃吳王愛婿,深受吳王信重,而今吳王於湖口,激戰正酣,而將軍在此地,進,連鄱陽湖水不得寸進,退,則饒州不保,吳王側翼有險,是進不成,退不能。何以說無困?”

張軒臉色微微一變。

張軒現在說是困境,倒也不是,但是的確是有力用不上的尷尬。

他數萬大軍,沿着鄱陽湖佈置,防止方國安再次跨湖東進,但是他面對鄱陽湖天險,根本無力進去南昌。

張軒此刻在思索一件事情,那就是要不要繞道撫州府,跨越贛江,然後圍攻南昌。

但是張軒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在江西這地方,佔據水軍優勢。不僅僅是能夠阻擋張軒越過鄱陽湖。還有快速調兵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將數萬兵馬,用出十幾萬兵馬的效果。

張軒就擔心,他大軍進入撫州之後,方國安會不會避實就虛,再來攻打饒州城。

這幾乎不是猜測,是肯定了。

方國安在南昌,張軒就被牽制住了。

這種感覺實在難受。

“那麼先生有什麼辦法,可解我之困?”張軒說道。

張軒尷尬處境,幾乎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但是看出來,並沒有什麼,重要的是有沒有解決辦法。

胡澹說道:“張將軍之困境,我沒有辦法。但是我有辦法解吳王之困。而張將軍的困境,就迎刃而解了。”

“哦。”張軒有些不相信,但是依舊讓胡澹說,說道:”先生請講。”

胡澹說道:“鄱陽湖如葫蘆,而湖口爲其口,最爲狹小不過,然長江與鄱陽湖之間,未必僅僅有湖口可以相同,有些地方相距不過數十里而已,吳王發數十萬之師,困頓於此,何不開掘一渠,連通長江與鄱陽湖,鄭家船隻由此入鄱陽湖,則鄱陽湖在手,可專攻南昌,仰攻九江。左良玉未足慮也。”

張軒一聽,只覺得豁然開朗。立即說道:“鄭廉,拿地圖來。”

隨即鄭廉將一卷地圖拿了過來,在案几上鋪開。

只見上面正是鄱陽湖地圖,上面的山河地理,各具形態,不過,以胡澹看來,卻是鄱陽湖之東比較詳細,而西側大爲粗略了。

張軒雖然一力培養,並在江南尋了不少畫師。他所過之地,那怕僅僅是行軍,都會讓他們畫地圖,越是駐紮時間越長,這地圖就越詳細。

胡澹只是微微吃驚一下,隨即一手攬住袖擺,伸出手指,點在湖口縣東數十里之處,說道:“這裡最合適。”

鄱陽湖越往北,越是收緊。好像兩隻手掌對接,而湖口這個地方,就是兩個手指錯開的一點位置。

西邊的不用說,單單說東邊,東邊多山,但是湖口附近這一片地方,卻沒有什麼山丘,即便地勢高一些,也不過是土方多一點而已,更不要說,湖口縣城,南邊有一道河灣,深入陸地十幾裡,如何從長江邊上挖出一條水渠,與這一道河灣連接在一起。

還真是用不了多少裡。也就是幾十裡了。

幾十裡的土木工程,在這個時代,也是一個大工程了。

但是也要看什麼時候,現在大軍停頓在彭澤,可以說是日費千斤,數十萬人一起動手的話,這幾十裡的河道,也不過是一兩個月的功夫。

胡澹見張軒有些意動,心中鬆了一口氣,心中雖然有些內疚之意,但是天下如此局面,已經不可挽回了,爲了叔父,他只能咬着牙做下去了,隨即如此如此,與張軒細說一番。

張軒的眼睛越來越亮,躬身行禮說道:“先生一計,定此戰勝負,我定然將先生舉薦給吳王,吳王斷然不會虧待有功之臣的。”

胡澹說道:“學生別無所求,唯有一事有求於將軍。”

“哦,什麼事。先生儘管吩咐。”張軒大包大攬的說道。

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二章 家事二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十九章 敵襲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四十章 瑣事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九章 初戰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二十章 風起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
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二章 家事二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十九章 敵襲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四十章 瑣事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九章 初戰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二十章 風起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