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

一陣風吹過,打開窗戶,寒風灌進房間之中。

牛金星頓時覺得有一些冷,小冰河季的冬天,還是相當寒冷的。

但是李自成卻覺得熱。很熱,胸中一股燥意翻騰涌動,久久不能平息,他一直問自己一個問題,當日出賣自己的人,是李信嗎?

他耳邊似乎依舊在迴盪張軒所說的話。 是李軍師告訴我的。

之前,李自成是不信的。但是現在李自成卻有一點相信了。

這一件事情,一直是李自成心中的一根刺,一直不能拔出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對這件事情調查,特別是每一次聽到曹營勝利的消息,他就忍不住想起這一件事情。

甚至現在他還在想:“如果當日吞併了曹營精銳,一片石之戰,是不是就不會打成這個樣子了?”

越是如此,他對這一件事情越是不放鬆,一定要查一個水落石出而已,而負責這一件事情的人,就是顧君恩。

但是顧君恩將當日可以知道消息的,也不過十幾個人而已,全部查了一遍又一遍。但是沒有查出來任何問題。而什麼事情都沒有,在李自成心中就是一定有問題。

闖營高層之中,有一個羅汝才埋下的棋子。

這幾乎成爲了李自成的心病。

之前李自成沒有懷疑過李信,而是第一個排除的就是李信,就是因爲張軒近乎明目張膽的栽贓陷害。但是此刻想來,卻不由的疑惑起來,張軒當日如此說,焉知不是張軒之計。用意就是保全李信?

李自成越想越懷疑,特別是曹營發展的如此之好,而他又落到現在的局面,當日張軒設想的用東虜牽制他的計劃,完美的實現了。

一時間這疑心病更重,總覺得闖營之中,有一個人暗中佈置,否則難道是張軒料事如神不成?

李自成是決計不相信的。

其實此刻李自成心態不穩了。

如果李自成有平常心,細細思考之下,信與不信,不去說,但是決計不會顯露出一絲半點。但是李自成經過大起大落之後,心中對自己未必沒有一絲狐疑:“難不成我真沒有天命不成?”

再加上四方叛亂不斷,太多投降闖營的降官紛紛投降東虜,或者自立一方。要不然陽奉陰違。

李自成疑心病更加重了。

不過李信畢竟是重將,李自成不會輕易下手。沉吟良久,臉色恢復平常,伸手關住窗戶,說道:“這件事情,誰也不準說,否則立斬。”

“是。”牛金星大喜過望。

“大軍要南下潼關,諸事繁雜,朕就不留你了。”李自成說道。

“臣告退。”

牛金星迴去之後,立即找來親信,對他說道:“去見了宋大人就說,火候到了。”

“是。”

宋獻策得了牛金星的報信,摸着老鼠鬍子,眼睛之中閃過一絲精芒。

宋獻策在闖營之中的日子並不是太好過的。

宋獻策不過是一個算命先生而已,在口才之上,還是有一些長才,但是其他本領就稀疏平常的很。而闖營大發展之後,投奔的各路人馬,談不上車載斗量,也相差不大。

他在闖營之中,立下的功勞,不過是幾句箴言,如十八子主神器,以及大明遇順則止,這樣的語言。當初鼓舞人心,還有些用處,但是到了現在這個階段,就沒有什麼用處了。

宋獻策在闖營的地位急速下降。不過,因爲從龍比較早。還算是有些虛名。

而且李信非常看不慣宋獻策,覺得宋獻策不過是裝神弄鬼之輩,李信作爲正統的儒生看不管宋獻策,是自然而然的,卻不知,他數次在李自成之前說宋獻策的短處,已經深深的得罪了宋獻策。

宋獻策早已準備了毒計,想要除掉李信。但是與牛金星暗地商議過後,牛金星覺得時候不到。讓宋獻策按捺,此刻傳信過來,自然是時候到了。

宋獻策立即拜見李自成。

好一陣子,纔得到李自成接見。

宋獻策見了李自成立即行禮道:“臣拜見陛下。”

“免禮。”李自成說道:“有什麼事?”

宋獻策說道:“臣道行淺薄,一直以來,不明天意。今日纔算是揣測出一些天機,雖然有不諱之言,但陛下待臣,有天高地厚之恩,臣即便拼了這一條命,也要說出來。”

李自成有些莊重的說道:“何事?”

宋獻策說道:“推背-圖雲;十八子主神器,是斷斷不會錯了,我推算之下,也是應在陛下身上,可以陛下龍身不全。”

李自成頓時大怒,他最討厭人說他眼瞎了,幾乎是觸及他的逆鱗了。他一隻手按在長劍之上,似乎宋獻策不給他一個合理的解釋,宋獻策今後就並不用說話了。

宋獻策倒也有一點道行,在李自成的壓力之前,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說道:“聖天子百靈護體,而聖天子也有百劫。真正能成就大事之人,都有千百次磨鍊,可惜陛下在開封城下受損,真龍之氣外泄,這纔有今日之敗。”

“是嗎?”李自成一時間心中也有一些狐疑。有些事情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說道:“如何破解?”

宋獻策沉吟片刻,說道:“陛下在開封受損,真龍之氣外泄,會立即附身在當地李姓之身,此人當有諸侯之命。只要查查開封本地,李姓,在崇禎十四年之後,飛黃騰達。大概就是此人。殺了此人,就能收回真龍之氣。”

宋獻策這一套說辭,聽上去言之成理。卻是他精心準備的。

李自成在開封城下瞎了眼,這是事實。而李信是哪裡人,是杞縣人,杞縣在什麼地方,就是開封附近,而當時崇禎十四年的時候,李信估計還在家中。

至於崇禎十四年後飛黃騰達更是將李信往上面套。

宋獻策估計,符合條件的就李信一個人而已。

李自成想了片刻,瞳孔微微一縮,說道:“這樣的話,出去之後,不許與外人說。”

“是。”宋獻策說道:“臣自然知道其中利害,不過臣還沒有說完。”

“彼此真龍之體不全,而遼東之勢,已傳三代,已經是一條水龍。陛下承明社稷,卻是火龍,水火不容,必分出一個高下來,而且容納陛下真龍之氣的人,如果,臣說如果----”

說到這裡,宋獻策有幾分吞吞吐吐了。

“如果什麼?”李自成厲聲說道。

“如此奪取陛下的真龍之氣,也是有天子命格的。”宋獻策說道。

李自成獨眼微微一眯,說道:“朕知道了。”

一時間無數念頭在李自成的大腦之中轉悠,他瞬間相信了牛金星的話,李信有不軌之心,因爲只有李信在河南自立,才能對應宋獻策所言的諸侯之命。而且李信是自己麾下大將,也只有李信將來犯上作亂,殺了自己,纔有角逐天下的資格。

宋獻策與牛金星的話,看上去毫不相干,但是對應起來一聽,李自成心中頓時浮想聯翩。心也漸漸冷了下來。再想李信入營之中所做所爲,怎麼看,怎麼可疑。

這就是所謂疑鄰盜斧。

李自成此刻本就存患得患失之心,將宋獻策與牛金星的話聽進去,先入爲主之後,再審查李信的所做所爲,不管他做的是對是錯,李自成總是能挑出可疑之處。

不過,李自成心中還有幾分理智的。

他將宋獻策趕走之後,立即派人將李信請過來。他決定給李信最後一個機會,讓他解釋一下。如果解釋不清楚,就不要怪他無情了。

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三章 授田二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四十章 瑣事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六章 匠作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八章 立威第九章 搬家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十章 萬石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三十二章 餌第二章 樊城二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五十章 雜務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五章 高鬥樞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十五章 夜宿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三十章 說高傑
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三章 授田二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四十章 瑣事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六章 匠作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八章 立威第九章 搬家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十章 萬石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三十二章 餌第二章 樊城二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五十章 雜務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五章 高鬥樞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十五章 夜宿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三十章 說高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