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

此刻的侯方域並沒有在自己的住處,而是再與李香君在一起。

李香君不愧爲香扇墜之名,爲人嬌小玲瓏,似乎能做掌上之舞,又溫柔體貼,讓侯方域幾乎忘記了,父親被囚北京之事,兵臨城下之事。

只是兩人的溫柔鄉很快被打破了。

魏國公徐弘基的排場很大,他其實並不是估計耍排場的,而是他已經習慣這樣出行,不覺得有什麼不對的,而此刻,大隊士卒進入秦淮河旁的小巷之中。

李香君所在院落,有曲徑通幽之感,院落並不大,但是精緻非常,而且在重重疊疊的院落之中,非熟悉的人引路,否則是進不來的。當然這一點小花樣,根本難不到魏國公府的人。

但是大隊人馬進入這幽靜的地方,不知道驚動了多少人大官小吏了。

這是很多官員所置別院之地,如果用一個比較現代的名詞,那就是二奶村了。

“快開門,魏國公拜見侯公子。”砰砰的敲門之聲,以及大聲通報之聲傳來。

魏國公本人或許知道禮下於人。但是魏國公府的家丁,卻從並不知道這一點,看上去不想是拜訪的,反而像抄家的。

李香君的小丫鬟們,根本不敢去開門,侯方域一皺眉,從後院走了出來,親自過去,打開院門,眼睛一掃,卻見門外不大的小巷密密麻麻的站滿了人,說道:“學生侯方域,卻並不知道各位所來何事?”

聽侯方域出來,徐弘基也下了轎。說道:“侯公子,久違了。”

侯方域與魏國公沒有什麼交集,但也見過一兩面,畢竟侯方域是世代官宦出身,父親,祖父都是東林大佬,即便侯恂下了詔獄,但是東林之中還是有些人脈。這些人脈兜兜轉轉,就能轉到魏國公身上。

見一面倒是有,至於更深的接觸,就少了。

侯方域心中犯嘀咕,臉上從容鎮定說道:“國公真是折煞學生了,有什麼事情,派人傳一句話,學生自然會趕過去。何須如此。”

“我還真有一件事,讓你辦。進去說話。”徐弘基說道。

隨即他當仁不讓進入侯方域的小院之中,隨即有不少護衛也跟着進去了,有一種反客爲主之勢。似乎魏國公徐弘基纔是這裡的主人。

其實這種感覺並不算太差,整個南京城之中,魏國公稱客,沒有幾個人敢稱主家。

徐弘基三下兩下,將情況說清楚了,說道:“還請侯公子寫一封書信,呈給左將軍。”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侯方域根本沒有拒絕的可能,於公於私他都必須給左良玉寫這一封書信。侯方域思忖片刻,李香君磨墨,侯方域揮筆。一揮而就,這樣的文字,對侯方域來說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徐弘基看過之後,只覺得入情入理,感人肺腑,說道:“好文章,既然如此就不打擾了。”

徐弘基說走就走,他纔沒有時間在這裡久耗,侯方域立即送魏國公出去,目送魏國公離開之後,有兩個擡着一個小箱子進來說道:“這是國公給侯公子的潤筆之資。”

說完隨即就走了。

李香君掀開箱子,只覺得眼睛一亮,金光閃閃,只見裡面一個個金錠子碼在一起,耀眼之極。李香君並不是沒有見過錢的人,但一時間也爲之心驚。

這才知道,怪不得小小的一個箱子,就需要兩個人擡。

“公子。”李香君說道:“這個----”

“收下吧。”侯方域根本沒有注意力放在金子上面,皺眉回到書房之中,許久不說話。

李香君也不言語,就站在侯方域身後,微微侯方域輕輕的揉肩。侯方域忽然抓住李香君的手說道:“讓人面的人收拾東西,我們馬上離開南京。”

李香君大驚說道:“爲什麼,左將軍一到,南京不就無恙了?”

侯方域冷笑道:“家父前年督師黃河上,屢召左良玉,他都沒去,更何況是現在了。左良玉來,我不敢貪天之功爲己有,但是如果不來,南京還真的危險了,總之這不是久留之地。速走爲妙。”

如侯方域一樣的機靈人都開始事先準備了,一封封書信如雪花一樣,飛到了左良玉軍中。

武昌城內,左良玉看着侯方域寫的書信。冷笑一聲:“孺子也敢言事。”

不管怎麼說,侯方域的文字也觸動了左良玉。

侯方域從正反兩個方面來說,先說江南的重要性,一旦保全江南,朝廷不吝重賞,定然爲左良玉爭一個世襲罔顧的爵位。反過來說,一旦江南有失,左良玉的處境可就大大不妙了。

東有曹操,西有大順,南有張獻忠。幾乎被包夾在一起。朝廷也會怪罪,到時候該如何自處?

左良玉不得不多想一點。

其實左良玉一直不東進,倒也不是有意拖延,而是士卒易散難收,本來左良玉所部的軍紀就不好,裡面可以分左良玉本部與降兵兩部分,這兩部分之中,也是山頭不少。

這放出去了,再收回來,可就不容易了。

而且左良玉這一段時間也沒有閒着,除卻他坐鎮武昌的人馬之外,一部分正在與白旺交鋒,白旺倒也不負李自成的信任,打得有攻有守,雖然沒有佔據上風,但是也沒有讓左良玉站了便宜去。

還有一部正追在張獻忠後面。

這時候張獻忠已經跑到長沙去了。這一部分人馬也跟着跑到南邊了。這天南地北的,想要將人馬收攏過來,更不要說,正在交戰的部隊撤下來,還真不是一天兩天能辦下來的。

退得急了,說不定會有一場大敗。

至於爲什麼不帶着武昌的軍隊東進。

左良玉早已知道自己的本錢就是手中的軍隊,故而他只肯打勝戰,如果覺得打不贏,就想辦法避開,這是從朱仙鎮之戰後面,得到的教訓。武昌人馬是左良玉的老班底,數萬士卒東進與曹操做戰,勝了好說,但是不勝,會怎麼樣?

這樣很可能損兵折將的仗,左良玉不打。

當然了,左良玉內心深處,未免有另一個心思,那就是富庶的江南,如果讓曹操站了江南,然後再將曹操趕出去,那麼是不是能狠狠的在江南撈上一筆了。

這樣將流寇趕在前面,官軍在後面收割一邊民財的事情,不要太多了,左良玉雖然覺得有些不安,但奈何江南這一塊肥肉實在是太誘人了,讓左良玉有些忍不住了。

“拖延不得了,不管怎麼說也要動一動了。”左良玉心中暗道。

他要動一下,並不是侯方域的緣故,而是因爲何騰蛟。

爲了救援南京的事情,何騰蛟已經與說過好幾次,幾乎要翻臉了,如果左良玉再不動一下,恐怕何騰蛟真要翻臉,左良玉倒是不怕何騰蛟,一個沒有兵權的文人,有什麼好怕的。

但是何騰蛟背後的是朝廷。左良玉還是不敢與朝廷翻臉,畢竟北京那一位御極十幾年了,不是少年天子了。一些君威還是有的。

左良玉就趁着侯方域書信過來,給侯方域,以及侯恂,乃至後面的東林大佬們一個面子,他下令大軍開拔,沿江而下。當然了,開拔是一回事,要多久能走到南京,卻是另一回事了。

不過,即便是這樣,左良玉東進,也是崇禎十六年深秋之際,一件影響重大的事件。

首先影響到的不是別人,而是被左良玉一直追着打的張獻忠。張獻忠立即感受到後面的壓力沒有了。 讓他有一絲喘息之機。

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九章 初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九章 攻城三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四十章 瑣事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四章 鄖陽第七章 下蕭縣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二十章 伏擊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十章 裝備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
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九章 初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九章 攻城三第三十一章 高傑之心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四十章 瑣事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四章 鄖陽第七章 下蕭縣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二十章 伏擊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十章 裝備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