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

城頭鼓聲不斷遠遠的傳到張軒的耳朵之中。

馬光玉帶着幾分諂媚說道:“大將軍,我會日夜不聽的宣講,還準備了箭書,從今天開始,射進城中。定然讓忠貞營爲大將軍所用。”

“好。”張軒拍着馬光玉的肩膀,說道:“只有能引得忠貞營投誠,我定然稟報陛下,少不了你的功勞。”

馬光玉大喜說道:“多謝大將軍,多謝大將軍。”

張軒安撫了馬光玉之後,並沒有太在乎。

戰場之上,終究是要靠實力說話的,這些小伎倆,或許在佔據絕對優勢的時候,能發揮出大作用。但是現在,縱然能瓦解忠貞營軍心。但在張軒沒有攻破岳陽城牆之前。是沒有什麼用處的。

張軒剛剛回到大營之中,就聽鄭廉說道:“許將軍等候大將軍多時了。”

張軒說道:“快請。”

片刻之後,許都就進來。行禮過後。張軒問道:“許將軍所來何事?”

許都說道:“屬下前來獻計。”

“哦。”張軒說道:“許將軍有何高見?”

許都說道:“高見不敢當,兵法有云,制於人,而不受制於人。岳陽城城高池深,兵精糧足,攻之不足以必克,必然折損不少。而南征大軍,不過五萬之衆,雖爲精兵。但明軍衆多,頓兵於岳陽城下,師老兵疲,乃下之下策也。”

張軒一點也不驚訝,所謂英雄所見略同。

很多問題大家都能看出來,這一點不奇怪。但是解決問題的方案,卻顯露出每一個人性格不同了。

對現在的局面,張軒也有腹稿了,只是還沒有敲定,他自然願意聽聽許都所言。

張軒說道:“許將軍以爲當如何?”

許都說道:“捨棄岳陽,攻其必救,斬其首腦。”

張軒聽了,似乎想到了什麼,說道:“具體說說。”

許都說道:“是。”

許都走動兩步,來到地圖之前。這一副地圖僅僅是簡圖而已,張軒只是在地圖之上標記出幾個城市而已,其中地形高下,河流形勢,官道如何,這些消息都不是很全面的。留有大片大片的空白。

這個時代的地圖大多都是這樣。縱然張軒一力革新地圖繪製方法。但是湖南對張軒來說,也是一個陌生的地方,所以並沒有提前繪製好的地圖,這些地圖要麼是因襲前人的地圖,要麼是道聽途說而來的消息彙總在地圖之上。再加上張軒前世的印象,到底有幾分準確,張軒也不大清楚。

但是這個時代人對地圖容忍度似乎很高,他們眼中的準確地圖,與張軒眼睛的準確地圖,根本不是一個概念。這樣的地圖在他們看來已經很不錯了。

許都目光凝聚在地面上岳陽城上,隨即往下,順着洞庭湖,湘江,看到了長沙。將手點在長沙城上,說道:“末將以爲,周將軍已經大敗明軍水師,我們可以逆流直攻這裡。”

“果然如此。”張軒心中暗道。他輕輕一笑,說道:“人言姜維,膽大如斗,我看許將軍之膽,也絲毫不下於姜維。”

“大將軍繆讚了。”許都說道。

張軒說道:“一點不,尋常人根本想都不會想。”

許都說道:“大將軍亦不是尋常人。”

張軒沒有想到許都拍起馬屁來,也是一套一套。不過,許都這個想法,他真想過。不過被他自己否定了,原因無他,就是太過冒險了。

孤軍深入從來是兵家大忌,即便放在後世,無後方作戰。也是那一個將軍都敢的。

不過,張軒既然考慮過,就證明這個想法其實是有可行性的。

讀圖是後世一個軍官的基本素養。

但是地圖該怎麼讀,首先要看交通地形,乃至道路通行能力。

放在這副地圖之上,從城陵山到長沙,看上去要越過數百里,中間還有好幾座城池。但是實際上,如果沿着湘江逆流而上,幾乎能直接到長沙城下。根本沒有是阻礙。

不過,張軒明白攻打長沙,並不是突擊到長沙城下就可以結束的。 甚至打到長沙城下,纔是事情的開始。

不能長沙援兵到來之前,攻克長沙城。恐怕自己就會被四面八方的援軍給甕中之鱉了。

而岳陽城是一座堅城,長沙城就不是一座堅城嗎?

長沙從來是湖南重鎮,洪武年間的重建城垣,換城磚城,城池規模之大,還在岳陽城下。瀕臨湘江,恐怕護城河之深,也不在岳陽城下。唯一的好消息是當初張獻忠攻克長沙城,一度想以長沙城爲都。後來無奈放棄長沙城。但是老張是倔脾氣,他得不到的也不想讓別人得到,也就毀壞了一些長沙城牆。

不過建城牆是一個苦功夫,拆城牆也不是什麼好差事。除非大量的運用火藥,否則僅僅是將城牆推倒,根基還在。修復起來,很容易的。再加上隆武以長沙爲都,即便是用腳趾頭想,重修長沙城垣,應該是隆武一定會做的事情。

而今隆武在長沙也有半年,長沙城牆即便不盡復舊觀,但也不會之前的樣子了。

通過水路向南挺進數百里,將岳陽城中近十萬人馬,扔在後面不管。有太多太多的問題需要考慮了。

首先就是岳陽城之中十萬大軍。

固然這十萬大軍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規模在這裡放着,張軒大軍與之對峙的時候,是處於互相牽制的情況之下,南征軍南下,固然避實就虛,其實岳陽城中的軍隊,也有自由行動的能力。

要知道,長沙固然空虛,但是武昌駐軍也不是太多的。

張軒這次南征,本質上是一次先發制人的牽制行動,只要能牽制住南明軍的主力,讓他不騷擾武昌一帶,待明年開春之後,物資兵力籌備齊全之後,再大舉南征。

可以說,張軒那麼攻不下岳陽城,僅僅在岳陽城下對峙半年,就是大功一見。

且不說,突擊長沙城。勝算幾分。單單是這樣的行動,就有畫蛇添足之嫌。

所有都知道畫蛇添足的故事,卻不知道畫蛇添足本身就是出自一個說客勸楚將昭明退兵之語。當時楚將昭明伐魏得八城,又有轉兵攻齊,齊人派說客來說昭明,先說畫蛇添足的寓言,隨即又說,楚對敗軍之將處罰甚嚴,而今將軍功高,回師之後,必有重賞,即便繼續攻齊大勝,也不過如此。然一旦失利敗陣,魏地八城,未必能保。回師之後,必有重遣,此之謂蛇足也。

張軒如今的形式,如楚將有所差異。但是道理相同。他已經做到了出兵目的,所以他最好的選擇是保持現在的形勢,而不是用全軍存亡,搏一大勝。

這樣的舉動,實在太過冒險了一點。也很沒有必要。

故而張軒只是想了想了,就放棄了這裡想法,而是準備分兵從岳陽城南登陸,南北立營將岳陽城圍一個水泄不通。逼迫岳陽城中人馬出城做戰。如果他們不準備出城,張軒就準備來一場長達半年的圍城之戰。

天下之間很少有城池能維持半年的圍城。不是軍隊的強弱問題,而是物資儲備問題。

如果明軍沉不住氣,在水師的支持之下,可以迅速機動,圍城打援。 充分發揮出張軒本部人馬精銳敢戰之態,讓明軍形不成合力。這樣打仗,即便有意外,也很容易處理。容錯率高。

就好像是羅汝才評價張軒的風格一樣,或許不會大勝,但決計不會大敗。而許都的計策,真是膽大包天。

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三十一章 鐵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二十章 火併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二十章 火併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
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八十三章 飄然而去文安之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三十一章 鐵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四章 統領薛威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二十章 火併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二十章 火併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