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

?

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

羅玉嬌帶着田大娘一行人出了縣衙,卻見縣衙鐘鼓樓之下,密密麻麻的跪着一地人,一眼看過去,大該有數百人之多。

數百人其實並不多,但是要知道此刻的臨潁城之中,男女加在一起,不過三萬口上下,數百人就顯得多了。

羅玉嬌淡淡掃了一眼,說道:“繁城的回回,與賈家的人,都在這裡了嗎?”

“一個不少,全部在這裡了。”吳自蘭說道。

羅玉嬌說道:“昭告全城,賈家與回回陰謀造反,全部斬殺。”

吳自蘭嚇了一大跳,說道:“夫人,”他話音未落,羅玉嬌就瞪過來,他立即改口說道:“將軍,這些人都殺了,那些回回倒也罷了,但是賈家。”

“賈家怎麼了?”羅玉嬌冷笑一聲,說道:“如果不是賈家,我纔不殺的。殺得就是賈家。”

賈家是臨潁士紳之首,即便是張家與賈家相比,也是瞠目結舌,不能相比,無他,就是賈家出了一個閣老,雖然時代有些遠了。但是卻是臨潁縣在明代所出最大的官,那就是賈詠。

賈詠是弘治二年解元,弘治九年中進士,正德元年擔任講官。正德十六年擔任禮部左侍郎。嘉靖三年改任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入閣,修《武宗實錄》。加文淵閣大學士。《武宗實錄》修成之後,又加武英殿大學士。後致仕,鄉居二十多年,八十三歲染疾去世。

賈詠雖然沒有做到內閣首輔,但是也是大明最頂尖一撮人之中的一個。致仕之後二十年足夠他將賈家的影響力深入臨潁,賈詠去世到如今大抵百年上下,賈家的影響力自然大不如前,但是依然是臨潁鄉紳首屈一指,號稱官宦人家。家大業大,義軍來時,大部分賈家人都逃到鄉下了臨潁城東,賈家莊就是賈家的。也有不少家丁人馬。但依然有不少留在縣城之中。張軒一視同仁,並沒有爲難他們的意思。

如果現在局勢平穩,羅玉嬌也不會這樣做的,但是如今城內人心惶惶,如何安定人心,別的辦法,羅玉嬌不會,她只會用羅汝才的辦法,就是殺人。殺到所有人都害怕。而如果迅速達到這個效果,就是殺有威望的人。比如賈家。

“是。”吳自蘭是臨潁本地人,對賈家有一分敬意。但是此刻羅玉嬌目光之下,他只覺得渾身冷透了,不敢不答應。

羅玉嬌一聲令下,數百顆人頭落地,這些人頭全部掛在了南城牆之下,幾乎每一個女牆之外就掛着一個,一時間舉城上下都被嚇住了。

“諸位鄉親。”羅玉嬌登上鐘鼓樓上,將全城百姓都聚集在一起,一是鐘鼓樓附近都擠得滿滿的,說道:“張將軍對大家如何?”

一時間所有人都靜了下來,誰也不說話。好一陣子,說道:“張將軍是一個好人。”

“對。張將軍是一個好人。”一時間議論紛紛。

百姓很樸實,不會用華麗的辭藻,但是張軒這個冬天在臨潁所做的一切,都被人看在眼裡。不論是收集野菜,攔河捕魚,還是打井,幫匠作營幹活,發放錢糧。在他們的心中都可以擔上一個好人之稱。

“左良玉是什麼樣的人,大家知道嗎?”羅玉嬌說道。

左良玉這三個字一出,全城百姓猛地一驚,左良玉的又不是沒有路過這裡,臨潁在河南中間,也算是四通八達所在,對左良玉所部的傳聞,更是聽太多了,民間消息傳播都有擴大的現象,左良玉只是做了十,傳出來就能到一百。

百姓聽到了左良玉這三個字,首先想到的就是,吃人肉,喝人血,將人刨開胸腔腹腔,塞入草料來餵馬。所過之地,男的全部拉壯丁,女得全部入軍營,拉走的壯丁,從來沒有回來過,而進入軍營之中的婦女,也全部沒有再出來過,據說都被吃掉了。

左良玉本人,更是非黃花閨女不食。

“左良玉已經破了郾城,郾城上下沒有一個活口。”羅玉嬌說道。

人羣之中立即有人開始哭了。

臨潁與郾城相距六十里,其實是鄰居,相互嫁娶之事從來不少,一聽郾城上下沒有一個活口,自然知道自家親人已經慘遭不幸了。

“如今爲了不讓左良玉進臨潁城,張將軍已經率領士卒與左良玉數萬大軍奮戰於城南,無暇顧及到臨潁城頭,城防空虛,城中只有士卒一千二百人。尚不足站滿了城頭,一旦有事,不能保全城中周全,故而賈家想要獻城於左良玉,保全家小。如此賈家家小可保全,但是滿城百姓恐怕無遺類。故而我爲爾等殺之,誰願意與我同上城?”

“我。”張家的人先行高呼,一時間引得羣情激奮,紛紛說道:“願意爲張將軍上城。”

羅玉嬌立即將張素叫過來,令其以幹活時候是甲裡編制,男丁全部登城,女子在城中收集滾石擂木,燒水做飯。一時間舉城百姓,除卻老人與孩子之外,沒有一個閒着的。。

這其實是張軒留下的制度,當初幹活,填河捉魚的時候,就是這樣做的。軍制與民制,有時候是分不開的

張素本意不想將張家全部壓在張軒這一條船上,但是羅玉嬌與張軒不同,張軒威脅只是話語而已,但是羅玉嬌直接白刃相加,如果膽敢說一個“不。”字,張家的人與賈家的人一樣都要身首異處。

不過,一兩個時辰的功夫,全城整肅。而這個時候,金聲桓也準備攻城了。

他小小的與張軒交鋒一二,發現張軒立足以穩,隨即將圍困張軒之事,就交給常國安,他摔數千騎兵在臨潁南門下馬,先派一名士卒,在城下大聲呼喊,說道:“城上的人聽着,立即開城投降,我軍寬宏大量,既往不追,否則一旦開城,舉城上下盡爲焦土。”

羅玉嬌站在“臨潁保障”的大匾之下,冷笑一聲,隨即從田大娘手中接過一張硬弓來,隨即彎弓一箭,這一箭越過百步距離,直接將這個騎兵釘死在地面之上。一時間城上大呼,“羅將軍威武。”

金聲桓也不由讚歎說道:“好箭法,卻不知道這位羅將軍是誰?”

金聲桓左右都搖頭,一人說道:“莫不是羅汝才族人?”

“羅汝才族人?”金聲桓輕笑一聲,說道:“看來,曹操很看重中他這個女婿嗎?我就讓他痛徹心扉,攻城。”

數千士卒向南門撲去,一時間喊殺之聲驚天動地而來,這些士卒雖然沒有什麼攻城器械,只有不知道從哪裡現做的長梯。上面的樹皮還沒有被剝乾淨。即便這樣的長梯,也不過十來架而已。

羅玉嬌說道:“王大炮。”

“在。”王大炮大聲說道。

此刻城中什麼人手都缺乏,所以王大炮往鐵匠此刻被羅玉嬌拉過來,當炮兵來用。

“所有火炮都交給你了。”羅玉嬌說道。其實城中並沒有多少火炮,只有幾門樣炮,還有幾門需要翻修的火炮。連之前城頭的火炮都被重鑄了。

“放心吧,姑娘。”王大炮說道:“他們這樣攻城的辦法,不會有一個人登城的。”

無數騎兵在百步之外,來回奔馳,每人彎弓射箭,一時間箭如雨下,直撲城中。

城中百姓居多,根本不曉得怎麼避箭,一時間有不少中招的,羅玉嬌不顧箭雨,提着一柄長劍大聲呼喊,提醒城頭上的百姓防箭。長箭過後,金聲桓的部下都衝了過來。

“放。”王大炮一聲大喊,所有工匠將自己身邊的火炮點燃,一陣轟鳴驚天動地,十門炮一起發射,無數鐵沙散彈打了出去,頓時將所有士卒掀翻了一大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十章 裝備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二十四章 餌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九章 搶收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五十六章 病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
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十章 裝備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二十四章 餌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九章 搶收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五十六章 病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