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

投名狀。

李養純立即想到這三個字。

不過,他也不敢拒絕。

背叛李自成,他已經將李自成給得罪透了。想要活下去,也只有依靠孫傳庭了。否則他的下場如何,他自己不明白,他每每一想起李自成對付敵人的酷烈手段,頓時背上冷汗直冒。

心中恍惚之間有一絲悔意。

“李闖連曹操也容不下,今後定然也容不下我。”李純養心中暗道。

其實在當日他就有想跟着羅汝才一起離開的想法,不過,他麾下的兵馬不多,周圍都是闖營,一時間,他也不敢輕舉妄動。之後就沒有機會了。

李養純種種想法雖然繁雜,其實不過一瞬之間,他就想明白了,他已經沒有回頭路了,不管是什麼樣的投名狀,他也只能獻了。

不管從汝州間道奔赴唐縣有多危險,屠了唐縣又讓大順那邊多麼恨他,他也只能做下去了。

“是。三五之內,請大人聽我捷報。”李養純說道。

孫傳庭打發李養純帶着本部人馬,還有孫傳庭添進的一些官軍,走小道,向南而去。

不過,隨即孫傳庭要面對他的大麻煩。

“什麼後面的糧草跟不上了。”孫傳庭說道:“陳永福是怎麼做事的?”

“大人,”蘇京說道:“這一段時間雨水較多,再加上一路上有不少山路,泥濘難行,本地民夫也徵召不夠,而且秦中的糧食也不多了。”

孫傳庭皺眉說道:“新糧不是已經下來了?怎麼會糧食不夠?”

蘇京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回到。

今日的收成,固然不是一個豐年,但是也不至於連大軍一兩個月的糧草都支撐不了。

孫傳庭是何等聰明的人,不用蘇京說,就已經猜到了幾分,冷笑說道:“見過蠢人,沒有見過如此蠢的人?蘇御史,你敢代我走一遭嗎?”

蘇京說道:“有何不敢。”

孫傳庭說道:“好,給你寫一封手令,不管什麼人,都可先斬後奏,出了什麼事情,即便是官司打到京城,我也給你撐着。”

孫傳庭之所以要將這一件事情,交給蘇京,是因爲蘇京是北邊那位的心腹,如果孫傳庭派自己的親信過去,恐怕那些當地士紳會給皇帝上書,不知道會說些什麼,但是派蘇京過去,蘇京本身就是皇帝特簡的人才,想來皇帝也會多相信蘇京一些。

從某種程度上,孫傳庭恨不得蘇京在陝西大殺特殺一番。

因爲孫傳庭在陝西不歡迎程度,已經到了極點,很多士紳都私下說,寧可讓闖王進陝,也不想讓孫傳庭回來了。

李自成進陝,不過改朝換代,但是孫傳庭回來,很多的積累數百年的家財,就爲之一空了。

故而保家與保國之間,很多人選擇都不一樣的。

否則他們再無知也不會不知道,在糧道之上做文章,孫傳庭會有什麼下場。

派蘇京去做這個,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孫傳庭只能下令,在汝州修整一日,繼續進軍,攻寶丰。預備就糧於敵。

寶豐縣也如汝州這樣堅守,一連攻了兩日終於拔下來了,不過區區寶丰之糧,根本不可能支撐大軍,即便是傾盡寶丰之糧,也不過支撐大軍十幾日而已。

而十幾日之內,孫傳庭能否大敗李自成啊?

孫傳庭自己也不知道,只是知道,現在的局面,已經容不得他有半點猶疑了。只能有進無退了。

大軍前進郟縣,正是當初柿園之敗的地方。

而李自成也得到了消息。

他得到的,不是正是孫傳庭大舉東進的消息。可以說兩軍交戰之時,大軍行止,很少有密可保的,不敢說孫傳庭的一舉一動,李自成都瞭如指掌,不過,孫傳庭大軍行蹤,一直在李自成的視線之內。

反之也是一樣的。

李自成得到的是唐縣的消息。

李自成低頭一看,頓時臉色鐵青無比。厲聲說道:“李養純,朕不殺你,誓不爲人。”

牛金星接過情報一看,立即說道:“殿下,立即封鎖消息,否則軍心難免動搖。”

“不。”李信看過之後,眼睛閃閃發亮,說道:“孫傳庭大軍壓境,勝負就在這數日之內,我軍已經不可能退了,應該將這消息傳來,以示官軍卑劣,與斬盡殺絕之意,取哀兵之勢。”

“上下同仇敵愾可勝。”

李自成大軍從南陽而來,其實並沒有深入洛陽之間,只是李自成親率大軍,作爲誘餌,一步步將孫傳庭從洛陽引出來,而闖營大軍在襄城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甚至在襄城之外,別立四城。

這四城都是小城,但四城猶如衆星捧月一般,將襄城護在中間,而襄城也經過李信的修繕之後,也是一座不錯的堅城。這數座城池相互呼應,成爲一個堅固的防禦體系。

而闖營主力就分駐在襄城一帶。

這是李信爲孫傳庭的預定的戰場。

李信對他給孫傳庭準備的東西,可是信心十足,孫傳庭想要拔襄城,恐怕要在襄城之下,磕得滿頭包,不過,最重要的並不是這個,而是糧食。

“如果孫傳庭有在襄城之下耗上三個月的糧食,就算我輸。”李信心中冷笑。

李自成心中一聽,暗道:“在軍略之上,牛金星還是不如李信。”

其實唐縣之屠,固然慘烈,但是事實對李自成所部打擊並沒有那麼大。李自成賴以縱橫天下的不是那些老弱,而是他身邊的十幾萬大軍,這些大軍在,殺一縣老弱,對李自成打擊並不是很大。

而且義軍高層的家眷,現在都在襄陽。

真正被殺的人,反而是一些普通士卒的家眷。

李自成說道:“就按軍師的意思來辦。”

李自成一聲令下,就這樣決定了。

不過半日功夫,唐縣之屠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大營,大營之中頓時一片哭聲。

李自成大帳之前,一個時辰之內,跪滿了人,一個個痛哭流涕,哭聲一片。

李自成出來大帳,將這些人一一扶起來,說道:“諸位兄弟,唐縣的消息我也知道了,是我安排不周,沒有想到孫傳庭會如此狠毒,也沒有想到四天王一點舊情都不講。”

能跪到李自成帳前的,都是闖營中層軍官了,沒有一定身份,根本來不到這裡。

“陛下,請陛下爲我們報仇?”

不知道誰喊了一聲,剩下的人紛紛重重的磕頭,大聲說道。

李自成將聲音平息下來,說道:“諸位兄弟,請放心,你們的仇,就是我李自成的仇,決計不能放過孫傳庭,而今孫傳庭就在郟縣之中,每日我就命李過帶來危險先鋒,與官軍決戰。我會將你們全部調進前鋒之中,報仇雪恨。”

“多謝陛下。”

這些人一個個都紅了眼睛,好像是想要擇人而食的猛獸一樣。

“軍心可用。”李自成心中暗道。

李自成之所以將李過擔任前鋒,也是因爲羅汝才與張獻忠的影響。

李自成雖然在主持對孫傳庭的戰事,但也不是瞎子聾子,各方的消息都傳到了李自成的耳朵之中。

張獻忠不用說了,他打仗都是靠幾個義子,而羅汝才現在也在培養自己的兒子與女婿了,只有李自成軍中外姓將領太多了,外姓將領多,未必不好,但是李氏如果太弱了,恐怕會出問題。

李過作爲親族後輩之中傑出之輩,自然落入李自成的眼睛之中,要竭力培養了。

培養一個將領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多打仗了,打的仗多了,自然就知道該怎麼下手了。

第十三章 老營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二章 樊城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六十章 叛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十章 萬石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三十一章 鐵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十六章 決戰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九章 攻城三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十八章 紮營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十章 裝備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九章 搶收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
第十三章 老營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二章 樊城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六十章 叛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十章 萬石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三十一章 鐵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十六章 決戰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九章 攻城三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十八章 紮營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十章 裝備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九章 搶收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