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

?

第六十章 大軍過臨潁

從崇禎十四年十月中旬到十一月下旬。

這一段時間,張軒過的充實之極。雖然短短一個半月的時間,但是臨潁百姓有明顯的歸心之意,最少,在張軒主政臨潁的這一段時間之內,沒有再餓死人了,縣城附近的死屍再也不是無人收斂的了。張軒在城南建了一座義冢,將這些無人掩埋的屍體統統掩埋掉了。

張軒忙於政務的時候,臨潁地面也不是完全的平靜,羅岱所部的騎兵,時常與官軍的探馬,還有各地鄉紳的寨兵交手,大規模的交戰沒有,許州,鄢陵之地,也沒有多少兵力,鎮壓本地的暴亂尚且不夠,沒有大舉攻臨潁的意思。而張軒忙臨潁之事,還忙不完的,也沒有時間去碰官軍的意思。不過,這種情況,在是十一月下旬打破了。

打破的還不是官軍,而是義軍。義軍西征大軍回來了。

李自成與羅汝才的主力部隊,先攻葉縣,襄縣,然後一路南下,攻南陽府諸縣,再次攻陷南陽,再往南,襄陽守備森嚴,左良玉也從東邊調過來了,李自成沒有心思碰左良玉,北返。

不過,這一次都設置了各地官員,當然都是當地饑民的領袖,能不能守住城池,李自成並不在意。

李自成在十一月下旬回到郾城,隨即大軍北上,在十二月初三來到了臨潁。在臨潁之中,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歡迎。

臨潁城內清掃一新,所有的道路都用黃土墊過。張軒所部分,分列兩邊,而百姓都跪在地面之上,而大軍的營盤早已打造好了,一部分在城中,一部分在城外,如今闖營本部人馬,與曹營本部人馬,加起來有十萬之衆,能不能打,暫且不說,但是氣勢卻是擺開了,讓人望而生懼,小小的臨潁縣之中,根本裝不下這十萬人馬。

“拜見李大將軍,拜見羅將軍。”無數百姓高呼,聲音整齊之極。

李自成只覺得有一種熏熏欲醉之感。他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禮遇,這樣的禮遇是張軒翻出來迎接欽差的禮節,稍稍簡化一些,舉城三萬多百姓,全部來迎接了。李自成雖然麾下將士超過了十萬,但是很多百姓還是視之爲賊,即便有饑民擁護,也不過是爲了一口吃的,而且他麾下也沒有這樣能規劃禮節的屬下,這種組織能力,卻是李自成部下缺乏的。

“如果僅僅有大將軍。就好多了。“李自成心中暗道。這是他唯一感受到不舒服的地方。

“傳令下去,賞。”李自成大喜說道。

無數銅錢灑了下來,一時間氣氛喜慶之極,大人沒有多少動的,但是小孩子好像是小耗子一樣,到處撿錢,一時間其樂融融,讓人忘記了好像是在亂世之中。

大軍各歸營中,休息一日,明日還要繼續北上。羅汝才一進城,就帶着羅玉龍,王龍都親眷與張軒夫婦一起吃一頓飯。

“你們過得不錯嗎?”羅汝纔看到碗中的魚塊說道。

“如果沒有爹爹支持,我又怎麼能在臨潁做得住啊。”張軒說道:“我這裡有萬斤魚乾送與爹爹,充足軍糧,還往爹笑納。”

張軒對此早有準備,他不可能不給主力部隊提供食物。其實李自成之所以要在各地設官,也就是這個意思,現在的河南是越來越難弄到糧食了。

“爹,這些魚乾都給我吧。”羅玉龍一邊狼吞虎嚥,一邊說道:“我都包了。”

不要以爲流寇四處劫掠,就有什麼好吃的,恰恰相反,爲了養這麼多張嘴,他們能吃飽就不錯了。羅汝才還好一點,從來不自苦,有收穫的時候。山珍海味過得,如果沒有收穫的時候,勒緊褲腰帶,也過得。

而李自成卻不一樣了,李自成所吃的與普通士卒一樣,常常是野菜拌飯,就是張軒所吃的那種除卻苦澀沒有別的滋味的野菜。

“胡說。”羅汝才說道:“軍中必須一碗水端平,怎麼能都給你啊?”

羅玉龍也不搭話努力吃魚。王龍坐在一邊,目光時不時的看向微笑的羅玉嬌,心頭有幾分黯然,只是不說話。

“爹。”張軒問道:“闖王與您有什麼打算?”

羅汝才說道:“老李的意思是一定要打下開封,準備以開封爲基業。攻略四方。這是牛金星的意思,不過,李信有幾分不以爲然。李信勸老李南下,不過老李軍中的謀士多是河南出身。都勸老李攻下開封,以開封爲基。”

張軒心中暗道:“闖王身邊還有一些明白人。”

開封不是一個多好地方。開封即便有千百個好處,但是隻要有一處不好,就不是建立基業之地,那就是河患。

黃河早已變成了地上懸河了。只需扒開黃河,百萬之衆都成魚鱉了。 如何能成爲一個大勢力的根基所在。

不過,開封也不得不打,不打下開封,官軍就以開封爲據點,將義軍限制在開封以南,襄陽以北一片地方之內。故而開封不得不打,開封一下,中原大地,任義軍馳騁。

有些問題在飯桌上不好多說,只是泛泛而談,說些征戰趣事。 在酒足飯飽之後,羅汝才才與張軒單獨相處。

“你準備怎麼辦?”羅汝才說道:“還準備鎮守區區一縣嗎?”

“爹,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張軒說道:“不治一縣,如何治天下,馬上得天下,總不能馬上治天下。臨潁之地,古之潁川郡所在,沃野千里,我準備明年在此地屯田,只需一二年,就能供應大軍數萬石糧食。到那時候,這裡義軍就不是無根之萍了。”

臨潁其實不是沒有缺點的,地勢一馬平川,乃是四戰之地。官軍大軍來攻的,根本無險可守,只能退守城池,將城外都棄於官軍。不過,有時候任何選擇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只能硬挺着向前走了。

羅汝才說道:“好吧,既然你這樣想。我沒有不成全的意思,不過如今,雖然義軍一帆風順,但是並不是說官軍就不行了,官軍還有秦軍,左軍,鳳陽軍,都堪稱勁旅。他們一時半會兒不敢來,但並不是不會來。我估計今年或許明年,左良玉就從南邊攻來,到時候,這臨潁能守則守,不能守的話。就帶玉嬌一起過來,記住,不要逞能。”

張軒說道:“是。我定然不會讓玉嬌不受到任何傷害的。”

羅汝才語氣凝重的問道:“你執意在臨潁,是不是棄我投靠李自成之心,纔會如此?”

張軒一聽此言,額頭微微見汗,立即說道:“絕非如此,我與爹爹,骨肉至親,又怎麼會另投?我只是培養一些人才,比如臨潁張質是我族兄,不是府縣之才,將來到了江南就能大用。”

張軒有沒有找退路的想法,只有張軒自己知道。只是此刻萬萬不敢明言的,否則即便是女婿,就以爲羅汝才就下不去手了嗎?

羅汝才深深的看了張軒一眼,說道:“既然這樣,你就好好在臨潁待着吧,多培養一些人才,將來到了江南,你就是我的蕭何。”羅汝才這一番話,也不知道看出張軒的心思沒有,張軒只是覺得背後衣服都微微有些潮。

是冷汗。

張軒心道:“岳父啊岳父,不是我要如此,而是你在關鍵問題上如此猶豫,實在是不該,我不過是想活下來而已。這怨不得我。”

羅汝才的感覺很靈敏,張軒是有了離心,不過,張軒沒有投奔李自成之心,卻是真的。

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二十章 風起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十章 凌濛初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十六章 拔營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十五章 鐵模?第三十二章 餌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七章 攻城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九章 初戰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三章 奪麥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十二章 作坊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五十一章 立營
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二十章 風起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十章 凌濛初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十六章 拔營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十五章 鐵模?第三十二章 餌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七章 攻城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九章 初戰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三章 奪麥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十二章 作坊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五十一章 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