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俠義

楊繩祖離開動靜如此之大,官軍那邊想不知道都不行。

黃得功立即請戰,對馬士英說道:“大人,賊人馬隊離開,末將請命追擊。”

“大人,黃大人另有大任,須臾離開不得,而曹賊的馬隊,別的不行,唯獨滑不溜秋,不好堵截。末將恐怕黃將軍一追,數日之內不得回。誤了大事,請大人將追擊賊人之責交給末將。末將即便是追到天涯海角,也一定會追到賊將。”金聲桓大聲說道。

黃得功聽了微微皺眉,也不得不承認,曹營馬隊的確是有些本事的,如果他們一心想要逃走,他想要追上,也需要數日的時間,甚至更長。

馬士英目光一掃就看出黃得功眉目之間的不悅,知道金聲桓所言,定然是真,否則以黃得功的性子,非跳出來反駁不可。說道:“既然有金將軍有此心,本官如何不成全啊?就請金將軍率領本部人馬,即可出營,追擊賊軍。”

“是。”金聲桓朗聲答道。隨即行禮退了下來。

馬士英說道:“剩下的人,與我一起出迎盧公公。”

於是馬士英帶着衆將在營門出迎接盧九德。

金聲桓帶着本部人馬從另一個營門,出了大營。

一出大營金聲桓立即將頭盔下面的帶子解開了,說道:“他奶奶的,憋死老子了。”

金聲桓覺得憋屈,不是因爲頭盔綁得緊了,而是對他來說,在馬士英的麾下當差,一直有一種壓抑感。

“大人,我們不回去了嗎?”身邊的親兵說道。

親兵與主將是一榮具榮一損具損的關係,故而金聲桓有些事情事情也沒有瞞他們,也瞞不了他們。

“老子,早就不想在馬士英麾下了。”金聲桓說道:“我們攆着這支流寇去見將主,豈不比這裡痛快,要知道將主,連敗與賊人,正需要我們這一支生力軍。”

“這最好不過了。”

“在馬士英麾下,什麼都不能敢,讓我們與勇衛營比,勇衛營有皇帝老兒關照,我們有誰關照。”

“大人,這一次不僅僅是將軍憋屈,我們也憋屈了好長時間了,不過將軍是大頭憋屈,我們是小頭憋屈,大人,能不能放兄弟們出,灑灑野火。”

“對,對,對。”

金聲桓的親兵議論紛紛。

勇衛營是官軍軍紀最好的一支了。不敢說秋毫不犯,但是也從來不大規模劫掠,如果大明官軍都有勇衛營的軍紀,天下也不會崩潰到現在這個地步。

只是不可能,馬士英也不過用勇衛營壓着其他將來收斂一點,而且長久駐紮在永城與夏邑之間,這兩地幾乎都成爲一片白地了。也沒有什麼供他們劫掠的東西了。

畢竟人頭不是韭菜,割了一茬,還有一茬。

“都老實一點。”金聲桓說道:“這才離營多遠了,等跑出一兩百里外,想做什麼都隨你們,不過現在你們都給我帶起精神了,將戲給我演完。”

“是。”金聲桓的親兵打起精神來。

在金聲桓的帶領之下,數千士卒追着楊繩祖留下的痕跡追了上去。

不過片刻,楊繩祖留在後面的斥候就將這個情報告訴了楊繩祖。

楊繩祖說道:“後面的追兵只有五千人,而且帶兵的是金聲桓,而不是黃得功。”

“將軍,放心,決計沒有錯。”

楊繩祖一揮手說道:“再探。”

“區區五千騎兵,還有一個金聲桓,就想追殺我楊繩祖,難不成張軒看不起我,你馬士英也看不起我。”楊繩祖心中怒氣上涌,暗道:“我非給金聲桓一個厲害看看,否則官軍豈不將我曹營二楊放在眼裡了。”

楊繩祖眼睛微微一眯,張軒雖然沒有說話,但是態度卻已經表露出來了。楊繩祖心中早已鬱悶不已,此刻更是怒氣大盛。

不過楊繩祖不過多怒,也知道將不因怒而興師的道理,只是下意思放慢了速度,讓金聲桓墜在後面。

剩下的不過是將金聲桓與勇衛營之間的距離拉得遠一些,然後找一個機會。

至於是什麼機會,現在的楊繩祖還不知道。

張軒此刻不知道別處的變化,而是在見沈萬登。

張軒來到沈萬登的房間之中,

這房間的採光似乎不好,有些沉悶的感覺,一進去張軒再次聞到了藥味與血腥味。

沈萬登似乎在睡覺。

整個平躺在牀鋪之上,身上只有一層薄被,已經缺少的一隻手臂,尤爲明顯。

張軒嘆息一聲,卻發現沈萬登有些不對。

沈萬登的眼珠在眼皮之下轉動。

張軒細細一看,心中也不敢肯定,畢竟常人睡覺的時候,眼睛轉動不轉動,他也沒有注意過了。

他坐在牀榻邊上,輕輕的說道:“沈兄,沈兄。”

他輕輕的掀起被子,想給沈萬登蓋好,眼睛一瞄發現被子裡面有一個東西閃光,張軒立即看去,一把抓住了沈萬登的手,此刻沈萬登右手之中有一柄匕首。

沈萬登果然是在裝睡,此刻也裝不下去了。

“張將軍,你來幹什麼?”沈萬登冷笑說道:“是看我死了沒有?”

“沈兄何出此言啊?”張軒說道:“大丈夫行事,難道只在一臂嗎?”

沈萬登冷笑說道:“一條手臂,我沈萬登還撐得住的,但是西平將士皆死,我沈某人又有何顏面活下去。但欠一死而已,張將來來得正好,來來來,治我覆軍之罪,一刀了斷,豈不大好。”

沈萬登越說越激動,揮舞着唯一的手臂,將手中的匕首砸了出來,將一個水盆砸翻,發出“砰。”的一聲聲音。

張軒的侍衛聽見裡面的動靜,吳自蘭與秦猛兩人立即闖了進來。

張軒說道:“你們出去吧。這裡沒事。”

“是。”兩人答應一聲走了出去。

“我是崇禎十三年因爲家破人亡,流浪天下,見過不少,殺人吃人,崇禎十四年被大王擄入營中,一直在想逃跑,但是我知道外面是一個什麼樣子的,手都沒有兵,如何能活下去啊。玉嬌垂青於我,說吃軟飯也好,說小白臉也好,我有一營人馬。那時候我有能力逃走了,但是我往哪裡逃,天下之大有一片淨土,北至三邊,南至兩廣,何處無賊?大賊如闖王,黃虎,還有的大王,小的有劫徑毛賊。有舉村做亂,有佔山爲王,即便是江南富庶之地,也有奴變。我能逃到哪裡去啊?”

“這些人爲什麼,要造反,或許有人想要問九鼎之輕重,但是天下人都存此心嗎?不,只是活不下去而已。”

“你根本不知道,在這個世間做一個尋常人活下去,是一間多麼辛苦的事情。那些易子而食的人,真得是一絲人性都沒有嗎?真得沒有一絲愛子之心嗎?”

“不過,是想活而已。”

張軒說道:“你生於富貴人家,所謂的挫折,不過是辦到另一個縣當地主而已。你在乎的,不過是表明的俠義而已,我少時也迷戀與行俠仗義,但是世間不平之事,一日多過一日,我即便是三百六十五日,行俠仗義,能救得了多少人嗎?”

“家中父執之輩教訓我道:‘俠之大者,爲國爲民。’天下最大俠義是什麼?就是讓這個天下重歸太平,讓更多的人能活下去。“

“你想死我勸不了。”張軒說道:“我只是想告訴你,西平剩下的千餘西平子弟,我會好好照顧的,你安心的去吧。”

“等一下。”沈萬登嘴角不住的顫抖,說道:“還有人活下來嗎?“

“當然有。”

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四十一章 夜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六十章 叛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九章 攻城三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
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四十一章 夜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十一章 裝備二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六十章 叛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九章 攻城三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十一章 城陵磯之戰二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