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

鄭芝龍皺眉,對鄭彩說道:“這些事情,一行是你負責的,你說說,該怎麼辦?”

“最好與曹營談談。”鄭彩說道:“如今曹營將江南佔據優勢,想要做買賣,不能不與曹營接觸。”

鄭森皺眉,想要說什麼,卻被鄭鴻逵一把拉住,鄭鴻逵說道:“我們將與曹營之間的戰事怎麼辦?”

“打仗歸打仗,生意歸生意。”鄭彩說道:“打仗是應付朝廷,但是生意纔是我們鄭氏的根本,今年雖然去南洋的船隻還沒有回來,但是因爲江南的戰亂的緣故,這一批利潤最少翻一倍,幾十萬兩銀子,這不是一個小數目。”

“我倒是不反對與曹營做生意。”鄭鴻逵說道:“只是大哥與曹營談的僅僅是生意?”

“哈哈哈。”鄭芝龍自然知道鄭鴻逵的言下之意,他的意思是鄭芝龍會不會與轉投曹營。說道:“自然僅僅是生意了。”

鄭芝龍說得是真話,最少現在來說,鄭芝龍並沒有聽投降曹營的意思。

“如此弟弟就放心了。”鄭鴻逵說道。

鄭芝龍定下來之後,就由鄭彩出面與曹營談判。至於在什麼地方談,談什麼,還要一些扯皮,這事情快不了。

鄭鴻逵帶着鄭森出來之後,鄭森有些沉不住氣說道:“四叔,你剛剛拉我幹什麼?”

“福鬆你當時想說什麼?”鄭鴻逵問道。

鄭森說道:“自然是勸阻父親,不要做如此不忠不義之舉。”

“哈哈哈。”鄭鴻逵大笑,他越看越覺得鄭森就像當初的自己一樣,他說道:“大伯如何不忠不義了?”

“身爲人沉,擅自與賊人暗通。”鄭森說道:“這難道不是嗎?”

鄭鴻逵說道:“天下各路將領有多少與賊人沒有私下的聯繫,自從遼東李成樑養賊,官與賊之間,就分不開離開。”

當初,鄭鴻逵在劉振飛的指點之下,想做大明的忠臣良將。但是出仕之後,才知道,天下將官無人不與賊人相通,想想吧,張獻忠爲了詔安一事,買通了薛國觀,當時的薛國觀可是大明內閣的一員,可以說是大明體制之中,最頂層的人了。幾乎可類比現在九大長老之一,他都與張獻忠有私下交易,可見官賊之間聯繫之廣泛。

鄭鴻逵將這些事情一五一十的該鄭森說了出來。

鄭森聽過大吃一驚,但是依然嘴硬說道:“即便是這樣,父親也不該與曹營暗通。”

之前,鄭芝龍一心想讓鄭森讀書進取,考一個進士出來。如果不是天下亂到維持不下去,鄭森的人生軌跡,比如他是數次考進士,最後得中,成爲士大夫的一員。讓人南安鄭氏也從武將轉換爲書香門第。

所以這些陰暗面的東西,鄭森還沒有接觸過,還是一個熱血中二青年。

正如鄭鴻逵當初一樣,只是鄭鴻逵天南地北任職數年,見識過這世界的真實之後,早已將底線向後面挪移了不少,在鄭鴻逵看來,只要鄭芝龍不公然投賊,他都不在意。

與賊人,與東虜有生意來往的又不是鄭家一個,大家半斤八兩而已。

鄭鴻逵聽了鄭森的話,說道:“福鬆,你覺得朝廷看中的是鄭家的忠誠,還是鄭家的實力?”

“這-----”鄭森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

鄭鴻逵拍拍鄭森的肩膀的說道:“或者說,我鄭家沒有這一分實力,朝廷又會怎麼對我們?而我們鄭家這一分實力又是怎麼來的,你是大哥的長子,將來的鄭家的家主,這些事情,你需要好好想一想。”

鄭森一時間有些失魂落魄。

鄭家的實力是怎麼來的?鄭森又怎麼能不知道,而朝廷看中的就是鄭家的實力,而維持這一分實力,就要做一些暗地裡面的事情。這些與鄭森一直讀的聖賢書是不一致的。

一時間鄭森覺得混亂之極。天地好像以別樣的姿態,重新在他的眼前展開。

雖然僅僅是一會兒,鄭森卻覺得自己忽然成熟了不少。

鄭森的心理活動,不過是一個小插曲。

張軒與鄭氏的第一部試探,只是書信來往,而且不是張軒與鄭芝龍的,而是張素與鄭彩兩人的書信來往,在書信來往的同時,雙方交戰從來沒有斷過。

阮進也是一個有能力的人。他在十幾日之內,就駕馭着七艘戰船,與官軍的水師在象山附近打了一仗,大獲全勝,並奪下一艘戰船。象山一帶狹長的水道,落入了阮進的控制之中。

水戰第一次勝利,雖然是一場微不足道的勝利,僅僅是十幾艘船的交鋒,但是代表了曹營海上勢力的第一步,雖然之後鄭氏水師大舉來而,將阮進逼到港口之中,如果不是張軒調集了不少大炮,阮進所在的港口也是重兵把守。初戰告捷的阮進就要翻車了。

羅玉龍接到張軒的書信之後,也有所動作。

蘇州,杭州,常州,松江,這幾個人最繁華的府縣之中,所有大戶都被打過招呼了,不能與鄭氏交易。

自然有人覺得可做得天不知地不覺。畢竟曹營在江南的實力,都是以兵鎮壓而得來的,沒有深入到民間角落之中,故而想瞞過羅玉龍自然不是不可能的。

但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自然有一部分漏出馬腳來,被羅玉龍抓住了痛腳,羅玉龍自然毫不留情,將這大戶舉家上下,全部扔到菜市口,少不了吃上一刀。

如此酷烈的手段,讓江南士紳爲之寒,他們深刻的認識到了,他們的大明已經沒有了。

羅玉龍如此強力的手段之下,敢私下於鄭氏交易的人自然少了。而鄭氏似乎是爲了反撲,對各地的騷擾更是加強了,甚至鄭氏與沈廷揚聯手,攻克淞滬所,寶山所,措不及防之下,羅玉龍折損千餘士卒,其中有不少了老兄弟,而溫臺之間,義軍通知的薄弱環節,更是有不少官軍活動。

風起雲涌之下,雙方似乎打得越來越激烈。

但是私下裡,張素與鄭彩書信來往脣槍舌戰之下,終於確定了談判地點。在蛟門山上。

蛟門山在定海城之東,出了蛟門山之外,就是大海,此地與寧波的距離也不遠,與舟山的距離也不遠,便於消息傳遞,而是山中又不能埋伏太多人手。

蛟門山在當地又是一處名勝所在,上面也有不少建築,也好安置雙方的談判人員。

這個地方,雙方都很滿意,即便是雙方翻臉了,雙方的使者想走,都不可能留下來。

張軒這邊談判的人,不是別人,就是張素。

去談判這個人,必須得到張軒的絕對信任,畢竟爲安全着想,張軒是不能去的。一旦所託非人,可要耽擱羅汝才的大業的。數來數去嗎,也只有張素合適。

而鄭氏負責外事的一直是鄭彩,這一次當然也不例外。

就在上千裡的海岸線上,處處烽火,雙方似乎打得着急上火的時候,在蛟門山之中,一座清幽的寺廟之中,裡面的和尚都被管起來,雖然沒有晨鐘暮鼓,僧人做早課的聲音,但是在初春的山中,萬物萌發之際,本身就有一股禪意。讓人不由的靜下心來,似乎忘記了山外數千裡的烽煙,只要這山中的靜謐之色。

雙方各帶百人,遍佈寺廟之中,幾乎是勢均力敵。而張素更是與鄭彩相對而坐。

在這樣的環境之中,雙方在大雄寶殿之中,如來佛祖之前,相對而坐,曹營與鄭氏第一次接觸,就在這裡展開了。

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九章 攻城三第十七章 行軍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三章 授田二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二十章 伏擊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六章 王度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
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九章 攻城三第十七章 行軍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三章 授田二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二十章 伏擊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六十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四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六章 王度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