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

數年的時光,對襄陽城來說,不過是千餘日出日落而已,這千餘日出日落,對襄陽城幾乎一點影響都沒有。

但是人卻不一樣了。

當日李自成出兵北上的時候,雄兵數十萬,威鎮天下。而如何,襄陽城依舊,身邊只有數萬殘兵敗將,根本不堪一戰了。連他的左膀右臂之一的劉宗敏,。也死在清軍手中了。

一想到劉宗敏之死。李自成只覺得五內俱焚,不能自已。

劉宗敏從微末之時,跟隨李自成,可謂不離不棄,即便是最困難的時候,李自成被孫傳庭打的只剩下一十八騎的時候,劉宗敏就是這一十八騎之一。

兩人雖然不是親兄弟,但是感情並不比親兄弟差多少,就如張軒與曹宗瑜之間。

縱然李自成怎麼振作精神。此刻也忍不住流漏出一絲蕭索之意。

“臣拜見陛下。”白旺帶着襄陽城中數十名將領來迎接李自成。

李自成將白旺扶起來,說道:“現在還稱什麼陛下,不過一喪家之犬而已。”

白旺臉色嚴肅的說道:“陛下永遠是我心中的陛下。”

“好。”李自成說道:“進城吧,兄弟急需修整。”

“是。”白旺立即將李自成迎進去,最後進駐了襄王府之中,白旺也吩咐下去,竭盡府庫也要接待數萬大軍。有白旺的接待,這剩下數萬大軍,才能吃飽穿暖。安頓下來。

李自成帶着一行人,一一巡視了士卒的安頓情況,這才放下心來。

這已經是李自成最後的本錢了。

只是這個是時候,卻不知道什麼地方傳來一陣哭聲,隨即這哭聲擴散開來,幾乎遍地都是傳到了李自成耳朵之中,李自成的腳步微微一頓。

這數仗敗的太慘了。

很多時候,最大的傷亡,並非是雙方勝負難分的時候,而是在勝負已分之後。在追擊的道路之上,這連三次交鋒,耗盡了闖營上下的精氣神,以至於而今士氣早已到了崩潰的邊緣。

在逃亡之中,有時候連悲傷的時間都沒有。而現在安頓下來,纔想起一路上有不知道多少兄弟死在路上,連屍骨都來不及收斂。

哭聲並不大,並非那種聲嘶力竭的哭聲,而是壓抑不住低泣,從四面八方環繞着李自成,讓李自成的眼睛也微微一空,溼潤了起來。

“陛下,我去整頓軍紀。”張鼐說道。

這樣的哭聲嚴格的說,是觸犯軍法的。

李自成微微搖頭說道:“不用了。我們走。”軍心士氣如此,他即便是能阻止他們明面上的哭泣,又怎麼擋得住心中滴血嗎?

“是。”張鼐說道。

李自成回到襄王府之中,立即召見白旺,說道:“現在襄陽六府怎麼樣了?”

李自成對白旺的態度與之前不同了,之前的白旺,不過是李自成破格提拔的小字輩。在闖營之中,不過是二流將領而已,而如今闖營主力大大縮水,白旺所部在闖營之中佔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

李自成不得不安撫一二。

白旺依舊如當初一樣,說道:“陛下,臣無能,曹營兩路來攻,除卻襄陽府之外,已經紛紛陷落了,而今曹營兩路人馬,就在襄陽之東,與襄陽之南,東側的是張軒。南側的是楊承祖。兩軍加起來,有十幾萬人馬之多。”

李自成聽了這個消息,倒也不怎麼吃驚。之前這裡的情況,他早已聽說過了,只是也沒有想到局面發展如此之快。此刻,他心中微微有些後悔。早知道襄陽六府崩潰的如此之快,李自成當初就不選擇南下了。選擇西進,不管西邊多貧乏,但至少闖營還有一些根基,不會像現在在前後夾擊之中。幾乎是一處絕地了。

李自成問道:“你覺得如今我軍當如何?”

白旺說道:“上策是與曹營聯合,與清軍一戰,隨着清軍南下事態。曹營與清軍之間的窗戶紙也該捅破了。借曹營之力,在襄陽立基,一步步北上蠶食河南。”

李自成心中微微一嘆,暗道:“這是做曹操手中之刀。”

但是事到如今,李自成還有什麼想法,只能微微一嘆而已。

“或許,我軍還可以西進。”白旺揣摩李自成的心思,說道:“漢中賀錦投降清軍,但是清軍並沒有在漢中佈置多少人馬。我們可以通過鄖陽西進漢中,奪得漢中一地。西可進甘陝,南可下四川,迴旋的餘地就多了一些。”

“也僅僅是多了一些。”李自成說道:“現在我軍需要的是休養生息。只是漢中是修養生息之所嗎?”

漢中雖然與關中相隔秦嶺,但並非沒有能穿越秦嶺的道路,恐怕西進,還沒有打下漢中,就先引來多鐸了。而且西進,還有一個攔路虎,那是鄖陽巡撫徐起年。徐起年麾下乃是花關索王光恩。他也是義軍出身的老兄弟,守城之能相當不錯,羅汝才督兵進攻鄖陽,也數次爲之搓敗,李自成也視鄖陽爲心腹之患,畢竟就在襄陽附近,前後組織過五次進攻,甚至王光恩還響應過孫傳庭東征。

鄖陽軍人數雖然少,但是精銳之士,再加上地勢險要,分明是一塊硬骨頭,而且與闖營的樑子結得極深,即便闖營全盛之時,都沒有想過投降,更不要說現在了。

李自成甚至想,他麾下的將士能不能打硬仗了。

而今,即便是攻下漢中又怎麼樣,南邊是四川,是張獻忠的地盤,北邊是清軍,再往西都是不毛之地了,又有什麼用處。

“臣無能。”白旺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了。

李自成說道:“白將軍能爲我保全這一番基業,已經是勞苦功高了。我已經派顧君恩去見曹操了,想來不日就有音訊。”

“等吧。”

說曹操,曹操到,李自成這邊剛剛說了顧君恩,後腳就有人來報,說顧君恩已經到了。

李自成連忙請顧君恩過來,問道:“羅汝才怎麼說?”

“臣無能。”顧君恩見了李自成就連忙請罪道。

“有什麼說什麼?”李自成說道:“何必如此?”

顧君恩說道:“曹操的意思是,讓陛下去武昌找他談,他們寧可在與清軍交戰之前,與我們先打一仗。”

李自成獨眼微微一縮,說道:“真的如此嗎?”

“臣不敢有半句虛言。”顧君恩說道。

“曹操欺人太甚。”白旺說道:“以臣之見,莫不如將這襄陽城讓給曹操,陛下挑選精兵南下,繞過府縣,下湖廣,打下兩廣之地,未必不能東山再起。”

從襄陽往南到湖廣大片地域,曹營不過是剛剛拿下而已,控制力相當的薄弱,根本無法有效監控,如果李自成帶一兩萬人馬,迅速通過,曹營未必攔得住,只是闖營大隊人馬是絕對不行的。

如此一來就要將不少人馬,留在襄陽城之中。

李自成決計不肯如此,並不是李自成捨不得剩下的本錢,而是捨不得人心。

剩下的數萬士卒,大多士氣低落之極,不修整一段時間,萬萬不能上陣的,未必有一兩萬精銳好用。但是這些人不離不棄,不管兵敗離散多次,都跟隨李自成。

李自成一朝將他們全部拋棄。今後還有誰還會跟隨李自成。

李自成說道:“不要再說了,讓我自己想想。”

兩人見狀也不知道該怎麼說了,只能答應一聲,躬身退下去了,只是腳步上有些踉蹌,就好像是現在的闖營一樣。步履蹣跚,似乎隨時都要倒地。

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二十章 伏擊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四章 張青天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十二章 撤軍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百章 俠義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
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二十章 伏擊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四章 張青天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十二章 撤軍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百章 俠義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