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陣戰

陣戰

“轟。”陣前的佛郎機炮也開始最後的齊射。

王大炮開了最後一炮之後,曹宗瑜部與王進才部立即大步向前,通過火炮之間的通道。長槍如林,盾牌如牆。似乎眨眼之間一座城池向前邁出兩步,將這些火炮全部吃了下去。

最後一次齊射,是一場兩敗具傷的對轟,百餘騎轟然到底,但是官軍三眼火銃的抵近射擊,也將在密集的方陣之中,開出了不少口子。

張軒死死的握住的拳頭,心中暗道:“曹大哥,也真是善財難捨。”

按張軒的本意,這百餘門小炮,都不要了。只要炮手跑回來便是了。這種後世非常常見的辦法,在明代人眼中卻是難以想象的奢侈。所以曹宗瑜最後還是忍不住向前移陣,遮擋火炮。

不過,張軒再也沒有心思想這個了。

因爲騎兵與步陣已經撞在一起。

一時間無數士卒大聲呼喊,再夾雜着無數臨死之時的慘叫之聲。

這種大喊是人無法控制的,是人體在遇見極度危險的本能反應。

張軒所部的士卒,即便有長槍直刺,有盾牌遮掩,但是他們很明白,對面如果死心想要撞過來,這一點點手段,其實並沒有什麼用處。而官軍騎兵同樣知道,這些長槍或許擋不住大隊騎兵,但是扎死衝在最前面的自己卻是搓搓有餘的。

但是軍令在身,誰也不敢後退半步。

哪怕是死。

數百騎重重的撞了上去,一時間將張軒的步陣打出一個大大凹陷。張軒在後面只能聽見喊殺之聲,看不見具體細節,用千里鏡去看,只見長槍亂晃,無數人馬倒地,似乎地面之上,有一個無底深淵。將所有人都吞了下去,不論是官軍還是義軍。

張軒隨即又看着曹宗瑜的旗幟。看這面旗幟紋絲不動,似乎根本沒有受到一點影響。

“我信得過曹大哥。”張軒將千里鏡放下來,緩緩的閉上了眼睛,不去看,只是聽。努力將自己的心靜下來。

張軒沒有理由不相信曹宗瑜。

曹宗瑜與王進才這一千多人,是他最精銳的部下,而曹宗瑜更是他麾下精通指揮的將領,特別是這種小規模配合作戰的時候,張軒也不認爲自己比曹宗瑜厲害。

王進才部更是多是老兵。久經戰陣,只是不肯拼命而已,現在將他們放在必死的境地之中,自然爆發出強大的力量。

就在這裡刀刀見血,以命搏命的廝殺的時候,李自成也在做自己的事情。

有了張軒的掩護,闖營的潰兵也就有了整頓的時間。

郝搖旗舉起闖王大旗過來,不知道誰說了一聲,“闖王來了。”一時間,無數士卒頓時看了過去。李自成目光所至,所有人都看了過來。

李自成猛地在戰馬之上站立了起來,說道:“兄弟們,這一陣我們敗了,是我疏忽大意,中了狗官的圈套。只是我不甘心,你們誰願意跟我殺回去。”

李自成一人一旗,就有一種千軍萬馬的氣勢。

“我。”好像如何火山爆發,有一個士卒先開口,頓時有無數士卒大聲高呼:“闖王,我跟你殺回去。”

“殺了那些官狗子。”

“闖王,你去哪。我就去。”

“好。”李自成立即將混在亂軍之中的將領挑選出來,李自成知道他的時間有限的很。

第一,他並不覺得張軒能夠頂多長時間,第二,即便能頂住,但是張軒所在的地方,也不是什麼險要關卡,隨時都繞過來,故而,他不敢似乎浪費。

他根本來不起重新整頓,直接一名將領領百餘騎兵,匆匆將潰兵編成數十百人隊,再加上一些將領的親兵,李自成這才鬆了一口氣,這樣一來不管怎麼說,闖營大軍有了最起碼的組織。

而有了組織,就有了一戰之力。

此刻李自成回望一眼,居然發現張軒所部,依然在堅持着。心中不由暗歎:“羅汝才真是有一個好女兒。不過,你有張軒,我有李信。”

只是這個時候,曹宗瑜也堅持不住了。

終於向張軒發出了求救信號,張軒立即下令,鄧和,秦猛,隨即帶着本部人馬衝了上去。

此刻騎兵與步兵陷入混戰之之中,張軒所部的生力軍一衝,頓時將局面掰過來了。

騎兵終於退了下來。

張軒立即上前,

卻見原本列陣的地面之上,出現一道很明顯的屍線,無數屍體都倒在這裡,人屍馬屍橫陳,而軍陣向東面整整齊齊的挪移了好幾步,這幾步之中,步步是血。

官軍騎兵在數步的距離之中倒下數百人,而張氏所部也投入了幾乎同樣的人數。

這一片並不寬大的地方之上,倒下了千餘具屍體,無數鮮血幾乎要匯成血河了。

張軒先看見曹宗瑜,曹宗瑜手中握刀,刀鋒染血。顯然曹宗瑜未必了張軒給他定下的禁令了。

“怎麼樣。”張軒說道。

“三次。”曹宗瑜在張軒身邊輕聲說道

:“我們最多能支撐三次這樣的衝擊了。”

張軒看從大片大片的屍體上移開,看向曹宗瑜與王進才的部下,王進才還能保持冷靜,但王進才的部下之中,有些人看張軒的眼神就有些不對勁了。畢竟王進纔不是張軒的嫡系,這一戰派他們上場,在王進才部下之中,未嘗沒有人覺得是張軒有意消弱他們。

張軒所部總共五千上下,這一戰最少折損五百多人,將近十分之一。具體到王進才,與曹宗瑜部下,將近二分之一,曹宗瑜所部是張軒的鐵桿心腹,此刻也有一些意志消沉。而王進才部,沒有當初譁變,已經是給了張軒面子了。

張軒甚至覺得曹宗瑜的判讀太樂觀了一點,這一戰,曹宗瑜部,與王進才部決計不能再用了。這是張軒最精銳,也是最信任的部下,剩下各部實力都不如這兩部,如何能抵擋得住官軍的再次衝擊。

“大人,末將請戰。願爲第一陣。”張軒正思索下一次將誰放在第一陣的時候,一個人大聲說道。張軒一看不是別人,正是廖大。

張軒眉頭一皺。

如果說,張軒所部之中,那一個訓練最少,軍紀最差,那一定是剛剛徵召入伍的汴兵。

這些汴兵看上去死氣沉沉的,好像誰都欠他們幾吊錢一樣。對軍紀也缺乏足夠的尊重,想來也是,他們當初也是省城討生活的,見多識廣。怎麼可能如鄉下農民那麼容易管。

周輔臣甚至悄悄的來向張軒訴過苦。覺得這些汴兵根本就是爛泥扶不上牆。

張軒說道:“你也看了,第一陣九死一生。危險之極。”

廖大嘴角一勾,說道:“大人,我什麼都怕,就是不怕死,因爲我們都是死過一次的人了。現在活着就是爲了報仇。”

張軒說道:“你確定,我可不確定陳永福就在對面。”

“無所謂,只要是官軍就行了。”廖大說道:“請大人,將我們汴兵派上來吧。”

“好。”張軒說道。

廖大的請戰甚至有幾分正合張軒心思,曹宗瑜所部折損太多,張軒都有幾分心疼了,正好派這些汴兵過去,反正這些人訓練還沒有多長時間。即便全部折損在這裡,張軒也不心疼。

就在張軒緊急調轉陣勢,用來抵擋下一次進攻的時候。

這個時候官軍也在商議下一次進攻。只是比起張軒在這裡一言可決的情況,官軍那邊就複雜多了。遠遠不如張軒這邊的效率高,現在還在扯皮之中。

原因無他,孫傳庭沒有跟上來。

.。www

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六十章 叛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六十章 鑄炮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十章 伏擊第三章 岳陽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八章 立威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十章 裝備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
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六十章 叛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六十章 鑄炮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十章 伏擊第三章 岳陽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八章 立威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十章 裝備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