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

?

第一百一十六章破陳州

不去管袁時中的疑慮。

張軒將大隊人馬由曹宗瑜掌管,而他自己帶着羅岱百餘騎兵,先到了陳州東南。

正如張軒之前所言,陳州是一座方城。

很多城池都依山靠水,修建城牆的時候,都會考慮河流山脈的走行。但是陳州坐落在大平原之中,四周說一馬平川,有些過的,但是確實沒有什麼大山,故而修建起來的是一座整整齊齊的四方城。

張軒來到東南,首先看見的是袁時中部下低迷的士氣。

誰都不是笨蛋,袁時中坐鎮城西,根本管不到這裡,故而此事他們攻城,不過是做做樣子而已。傷亡不多,畢竟小命是自己的。沒有上面的人看着,他們自然偷懶,這些頭目也不好硬逼。

逼得緊,說不得誰給他下黑手。

畢竟這是亂世,死一個人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情,指望誰給你報仇,除了你的親族,誰也不在乎你。

不過,這個樣子,正合張軒之意。

張軒越發明白,打仗其實很簡單,就有備打無備,裝備好打裝備差,吃得飽打吃不飽的,最重要的是人多打人少,不管袁時中部下再沒有用,這數萬人頭,卻也不是假的。數萬人四面圍攻,陳州兵力其實已經很緊張。

陳州西城牆之上。

“大人,喝口水吧。”一個老卒送上一碗水來。

一個棗紅臉大漢,美髯長鬚,丹鳳眼,手持一把腰刀,就在在女牆之後,眼睛死死的看着城下旗幟。

他就是睢寧兵備道關永傑。崇禎四年三甲進士。被楊嗣昌看重,委任爲睢寧兵備道。

他到任數年,河南從來沒有安寧過,他與袁時中也是老對手了,只是他從來不在乎袁時中。袁時中不過手下敗將而已,而且他看今日這個局面,再給袁時中十幾日,他也攻不下陳州。

他擔心的是李自成。

李自成覆王殺師的名聲,早已哄傳天下。關永傑雖然沒有與李自成直接交手過的,但是項城就在陳州之南不遠處,對項城之役,關永傑比別人更爲了解,又怎麼不知道,區區一座陳州城,不是李自成的對手。

更何況,看樣子袁時中與李自成義軍合流了。

他下意思的接過這碗水,一飲而盡,說道:“各處情況如何?”

老卒是關永傑的家丁,關永傑是軍戶出身,世官百戶,雖然現在軍戶早已不成樣子了,但是收刮一下,有時候還

能找到兩三個打過仗的人。這個人老卒就是。

老卒說道:“老爺守西門,知州侯老爺守北門,崔大人守東門,而王舉人守南門,我一一看過,攻得最緊,就是西門與北門,東門與南門要鬆懈多了。只要老爺這裡離,與知州老爺那邊守住,東南方向,應該沒有問題。”

關永傑也知道,陳州城也就這樣了。

連年大旱,民力匱乏,關永傑竭盡全力,也不過拉壯丁將城頭站滿而已。想再多,就不可能了。

也是城頭士卒爛,城下攻城的人也爛,彼此之間纔打成這個樣子。如果是闖營精銳來攻,這城根本就擋不住一兩日。但是關永傑又怎麼辦好,只微微一嘆,走一步看一步。

他見西城這邊攻勢放鬆了一些,他有些擔心別處,說道:“不行,我要巡城。”

關永傑不敢抽調西城士卒,就點了兩三個悍勇之士,跟着從城西向城北走去。關永傑走得不快,每到一處,就撫慰將士。剛剛到了北門,忽然聽城下鼓聲陣陣,無數士卒再次向城頭之上撲了過來。

“又來了。”關永傑不管別的,就在城頭督陣。

只是他不知道,這個時候,張軒也發動了。

城南。

張軒看了老半天,終於選中了要進攻的地方,不在東城牆,而在南城牆。

就在南門以東,與城樓之間的距離。張軒之所以選這裡,因爲他感覺南城上面的士卒素質最差,甚至城頭上面的都不能稱之爲士卒,不過是民夫而已。

在曹宗瑜的安排之下,張軒的部下,一部部的混在袁時中部下之中混過來了。

張軒一聲令下,大隊袁時中部下扛着長梯向城頭衝了過去,而張軒的部下,要麼以一伍爲一組,再加上一個炮手,擡着一門小炮向前衝過去,要麼以百人爲一隊,咬緊牙關,準備登城。

張軒帶來的五六十門火炮,一股鬧全部推出去,而且瞄準的都是一個地方。

集中火力,壓制城頭。張軒都不信了。城頭民夫,真有冒着幾十門火炮集火轟擊,還能堅持作戰。至於,肉搏登城,就交給張軒所部最爲精銳的王進才部負責,他們這些老兵油子,再怎麼說也是朝廷戰兵出身,打硬仗,或許不行,但是欺負這些民夫壯丁,卻是不甘示弱的。

而且張軒部下,現在也是王進才所部爲強悍。

本來張軒部下最爲信任的一部,乃是曹宗瑜所部,不過臨潁城南斷後一戰,曹宗瑜撿過一條小命。至於部下喪亡殆盡,現在曹宗瑜所部,

是從新訓練的,大多是從臨潁徵召的士卒,再有就是從各部徵調出來的軍官。都是新兵。

吳氏兄弟被闖營拉走,駐紮在臨潁,其餘各部要不損失太多,元氣剛剛恢復,要麼乾脆就是新建,怎麼能比得上王進才部。

也不知道,是不是張軒夜襲汪喬年,讓秦軍三軍潰敗但戰績,讓王進才起了效忠之心,還是義軍勢大,王進纔沒有了其他心思,此刻也願意爲張軒效力。張軒也用得順手多了。

“殺。”袁時中所部,還是老一套,架着長梯硬衝。而城頭上的人,也用老一套對付。不過片刻功夫,袁時中所部就在城下死傷枕藉。

“噹噹。”的鳴金之聲響起,不過片刻功夫。袁時中這些烏合之衆,就好像是潮水一般退了下來。

“殺。”這些烏合之衆退下來了,城下的將士立即變得整齊起來。

以百人爲一大隊,以五六人加一門小炮爲小隊,王進才陣前指揮,鄧和接任第二撥攻擊,雖然準備增援王進才,而曹宗瑜在陣後調度。張軒將自己手中所有的牌面全部打出去了。

是成是敗就看這一回了。

張軒騎在馬上,暗暗咬牙,似乎一副百無聊賴的樣子,其實手指死死的捏住馬鞭之上,直捏得指甲發白。

“轟。”數十門小炮一起開炮,一時間也有一種聲勢浩大之意。

數十枚拳頭大的實心炮彈打在城頭之上。

說實在,張軒即便再訓練火炮手,火炮的準頭,也就是那一回事了。這幾十枚炮彈,打得或高或低,只有少數幾枚才砸在城牆之上,不過,僅僅是這樣,就足夠城頭上的民夫喝上一壺。

血肉橫飛之下,根本沒有幾個人敢冒頭了。

一架架長梯同時架在城上。

王進才大聲呼喝,在長梯之下,督促下面的軍官士卒上城,至於,他王某人才不會貿然上城。

“快,快,將賊人打下去。”一個人大聲呼喝之下,此人就是王舉人,本名王受爵在陳州城之中,也算得上是大戶人家了,在城頭上的人大多數都是他王舉人家的家丁,在王舉人的激勵之下,數十名壯丁撲了上去。

一時間,城頭之上廝殺在一起。

本就不寬的城牆之上,站滿了人,刀槍相接。城下的火炮也不敢向這裡開炮了。唯恐誤傷自己人。

不過,義軍害怕誤傷,但是有人不怕。

王舉人臉色猙獰說道:“開炮。”一門幾百斤的大炮推了過來,對準城頭。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六章 匠作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五十章 雜務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七章 軸承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二十章 伏擊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三十二章 餌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
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六章 匠作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五十章 雜務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七章 軸承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九十四章 曹營至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五十七章 餘音渺渺第二十章 伏擊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十四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二第三十二章 餌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