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

?

第四十三章玉帶編

歷數張軒遇見過大明文官。

楊嗣昌被張獻忠隨手陰死,雖然之前聽老人說,張獻忠與羅汝才被楊嗣昌趕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但張軒沒有經歷過。至於洪承疇,盧象升,張軒更是沒有接觸過。顏日愉,乃至一些其他低級文官,根本沒有讓他感受到壓力,但是爲了對付傅宗龍,李自成又是斷後詐敗,又是讓張軒做誘餌。張軒好幾次與死神撞個滿懷。印象可謂深刻,也是如此,才覺得傅宗龍的難纏之處。

“大人,這人懷裡面有一份文稿。”一名侍衛說道。

跟着張軒時間長的人,都知道張軒的習慣,收集書籍,不管是什麼書,張軒都看着津津有味,那怕是私人的信件。而信上所寫不過是家長裡短的小事。張軒也能看進去,原因無他,寂寞啊。

沒有電腦,沒有手機,沒有電視劇,沒有電影,連避孕措施都不齊全,守着一個老婆,大半夜都要守空牀,張軒不找點東西打發時間怎麼行?而且這個時代的節奏很慢,即便打仗也是如此,一場大戰從佈局到開打,少則一月,多則一年,但是真正決定勝負的,也就一兩天,或者是幾個時辰而已。其中有大把空虛時間,讓張軒這個極度手機控覺得受不了。

他已經飢不擇食,到什麼東西都能啃下來了。

張軒隨手接過書稿,還沒有看,只是輕輕一掂量,他就知道,這不是唐宋古籍,而是手抄本。張軒看書多了,對各種古籍熟稔之極,一掂量就分清楚。不過,這年頭即便是唐宋刻本,也不值一斤米,遠不如後世百萬身價,張軒早已習慣了。

“玉帶編。”張軒讀出來,說道:“好奇怪的名字。”打開一看,張軒悚然而驚,只不過看上兩三眼,就有一種茅塞頓開之感。

張軒帶兵也有幾個月了,都是憑藉前世所學的一點知識,還有在這個時代打出來的經驗,本質上還是一個野路子。而張軒雖然只看了幾頁,已經從這本書之中,看出來這正是他需要的東西。

如果張軒沒有親身操練過人馬,給他這一本書,他決計不會有這樣的體會,正是有練兵時候的種種困惑,纔有張軒看書之時,融會貫通的感覺。

“你是什麼人?”張軒努力將自己從這本書上抽了出來,將書揣進懷裡。

“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乃傅督師麾下親衛,楊從義,今日落到賊寇手中,情願一死,只求讓我安葬了督師,督師的屍首我已經找到了,請讓我將督師的首級送上城中,合體安葬,要殺要刮,悉隨尊便。”楊從義說道。

此刻的楊從義與當初戰場上的楊從義大大不同,渾身被泥土與血污覆蓋,根本看不出本來面目。

“我會放你走。”張軒說道:“我得傅督師此書,也算是傅督師半個弟子,你想安葬傅督師,我自然願意成全,你走吧。”

張軒一示意,親衛立即將楊從義放走了。

楊從義想開口要回《玉帶編》,但也知道是絕對不可能了,他張張嘴說道:“還請留下姓名,讓我知道你是誰?”楊從義心中還存了要回此書之事,先記下姓名,反正來日方長,他後半生就花在這一件事情上,也再說不惜。

“我乃曹營張軒。”張軒說道:“你應該很快能從朝廷塘報之中,得到我的消息。”

張軒想改變歷史,如果連朝廷塘報都登不上,也就稱不上什麼成功了。

張軒放走楊從義之後,回到大營之中,立即細細品讀《玉帶編》,這本書帶着一點回憶錄的性質。傅宗龍用行軍,攻戰,守城,等等篇幅,先提出戰法,然後寫出的具體事例,都是傅宗龍當初平定安氏之亂時候所遇到的。如果僅僅看前面的正文,與尋常兵書也沒有什麼區別,與孫子兵法,吳子兵法一樣,提出的不過是一些戰略戰術的原則,甚至傅宗龍這本書,好不過孫吳之書。

而這本是的精華在什麼地方,就是在後面的事例之中,傅宗龍用冷峻的文字寫出當年的戰事,寫得尤其的詳細,行軍也好,打仗也好,紮營也好,都有圖例,幾乎可實際操作。而且這本書成書實際太近了,近到書中很多武器,張軒在營中就能找到。

張軒對兵法大道理,懂的太多了,但是戰術細節之上,他卻茫然的很,即便是問那些百戰餘生的將士們他們也說不清楚,去請教羅汝才,羅汝才也很茫然,他是那一種打出來的將領,如果羅汝才能將自己的作戰經驗之中,提取出戰術原則,羅汝才就不是羅汝才了。至少是戚繼光,俞大猷一般的名將了。

對很多人來說,這本《玉帶編》也就那回事。他們可能對其中平定安氏之亂的種種細節感興趣,或許對傅宗龍在書中評價某人感興趣,比如玉帶編之中,就很多評價楊嗣昌的文字,張軒細細讀來,總覺得傅宗龍在含沙射影,表明對北京那位的不滿。

不過,對張軒來說,這本《大明陸軍實用操作手冊》解開了他太多的迷惑了。只要按上面說的做,別的不說,進攻,行軍,撤退,紮營,防守,旗語,號角都能有章法可依,雖然發揮不出什麼創造性的才能,但是張軒足以做一員庸將。

有了這一本書,張軒對其他事情也都不感興趣了,他每天手不釋卷,每天處理營中事務,參考書中的事例,每次都有新的收穫。

不過,時間不會因爲張軒而停留,大軍在項城之下修整數日之後,在崇禎十四年,九月二十五日,正是開始攻城,張軒主持的投石機,石如雨下,劉宗敏帶隊先登,不過一日功夫,就攻克了項城。

大軍殺入項城之後。張軒受到了一個接收不了的命令。

“屠城。” 張軒震驚無比,暗道:“李自成不能得天下,也不是沒有原因,不過,我總就不能眼睜睜看着這慘劇發生。”

“爹。”張軒來找羅汝才說道:“闖王想要屠城?是真是假?”

羅汝纔沒有怎麼在意,說道:“有這個意思。項城抗拒大軍,不曉以顏色,難道今後每一座城池都這樣打下來嗎?”

誰也不是傻子。

亂世之中,萬萬心慈手軟不得,比如南明之時,清軍打過來,城池往往投降,而明軍打過來,往往堅守,爲什麼,因爲清軍凡下城池,莫不屠城,而明軍卻不屠城,如果投降明軍之後,清軍再打過來,城中就會被屠殺一空。所以百姓想抵抗明軍,想着打不過再投降。反而不敢抵抗清軍。

張軒說道:“可是爹,你可是有意天下,如果每戰屠城,將來壞了名聲,沒有人來投奔您了?”

張軒心中還是有底線的。

羅汝才說道:“我的好女婿,你以爲現在城中還有什麼人?破城不殺人,拿什麼來供養大軍,我們這十幾萬大軍,喝西北風啊?”

“可是---”張軒心中還是不忍。

羅汝才斜眼看了張軒一眼,心中暗道:“我這女婿什麼都好,就是太過婦人之仁了。”不過這樣的人卻能讓羅汝纔信任,正因爲張軒的婦人之仁,才讓羅汝才覺得,這女婿做不出什麼絕情絕性的事情。羅汝才也決定給張軒一個面子,說道:“你說的也有些道理,這天下總就要靠讀書人治理的。從今以後屠城之事,我不參與便是,只需讓闖將屠城之後,分我一杯羹便是了。”

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十章 綠帽子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十章 收兵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十五章 鐵模?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十六章 決戰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三章 岳陽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二十四章 餌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八章 立威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
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十章 綠帽子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八十九章 老對手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十章 收兵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十五章 鐵模?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七十二章 何英再至第十六章 決戰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三章 岳陽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二十四章 餌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八章 立威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