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

從四月下旬到五月下旬的圍城,讓張軒所部的糧食迅速接近了警戒線。

即便張軒下令在營中所有的空地之中,紛紛種上蔬菜,並屢次派出士卒去營外挖野菜。軍中士卒伙食,也演變成了野菜粥。

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野菜粥之中,粥的成分也在慢慢的減少。

即便如此,爲了這些野菜,張軒所部也付出了不少代價。黃得功絕對不會坐視張軒所部在營外自由活動的,但凡張軒有士卒出營,黃得功也就派出士卒相對。

剛剛開始,雙方還想想花招,比如伏擊了,比如騎兵忽然突擊了。

不過,張軒與黃得功都不是笨蛋,特別是張軒謹慎慣了。根本不會讓士卒離開大營多遠,而且他還抽調了營中所有馬隊,大概有三百騎上下,由秦猛帶領隨時準備接應。

數次伏擊黃得功見佔不了什麼便宜。

也就熄了佔便宜的想法了。

張軒每每派一哨五百人出去,而黃得功也會派一個把總帶五百人迎戰。

雙方在兩軍虎視眈眈之下,奮力拼殺。直到一方不支,撤退爲止,由於後面都有大軍接應。也不能過分追擊,很容易陷入對方的埋伏之中。

這樣的制衡之下,張軒與黃得功的較量,反而有幾分春秋之風。

其實這樣的戰鬥,對張軒來說並不是太划算。畢竟他比官軍人少,而且得不到補充。死一個就少一個。

但是在整個戰事之中,卻不能如此看。

守城戰,最忌悶守。因爲很多人困在狹小空間之中,時間長了士氣就維持不下去了,在張軒的印象之中,當初開封城之中,也時不時的抽調士卒下墜城偷眼,最大一次,還斬獲闖營一百多個首級。

袁時中對此也十分清楚,他也常常抽調小袁營各部出戰,不過,與張軒所部與黃得功所部勝負近半相比,小袁營幾乎沒有打贏過什麼仗。

每次交戰的時候,大營之中不執勤的士卒紛紛站在寨牆之上,大聲喝罵,或者高聲助威。

在張軒看來,有一種看球賽的感覺。

不過,這場相當血腥,毫無花哨的比賽,即便有兩邊士卒壓陣,很少有大勝,或者大敗,一方撐不住撤退,另一方不敢追擊,但是彼此的傷亡也相當不少。

對張軒來說,並非沒有益處。

張軒對麾下將官的瞭解,大多還在營一級,至於下面哨官,只是知道人而已,對於他們的指揮作戰的風格什麼的,並不是很瞭解。

但是在這一場場細碎而密集的廝殺之中,張軒一點一點的瞭解自己麾下的將領,哨官一級,也有好幾個英才,比如張元海,張元海就不用說了,前文早就說過了。

沈茂卻是西平營的一個哨官,給張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畢竟西平營數敗之下,而今不足一千五百人了,沈萬登又因爲斷臂不能上陣了,沈茂是沈萬登的家丁出身,糾結西平營剩下的精華,居然打贏了黃得功所部一次。

不過,張軒也看得出來,沈茂之所以打贏,並不是西平營的訓練有多好,而是仇恨。

其他營中,臨潁營之中,未必都是臨潁營,南陽營之中,未必都是南陽營,保定營之中,也未必都是保定人,而西平營卻是實實在在西平人佔據了絕大多數,又是沈萬登引入軍中的,不知道多少人沾親帶故,一下子折損了將近一半,何止沈萬登傷痛不已,不知道如何面對江東父老,而西平營之中,也是哭聲一片。

沈萬登以此激勵士卒。西平營之中幾乎每一個士卒都帶着幾分報仇雪恨之心。

這股哀兵之氣,硬生生的將黃得功麾下一部給壓了下去了。

張軒見此,心中生出幾分欣喜,暗道:“如果西平營能從上次大敗之中走出來,我估計麾下又多出一支可戰之兵。”

一個營能不能戰,其實也之其中有沒有數百老卒支撐,如果有的話,只需磨礪幾戰,就能拉出來打了,而西平營之所以羸弱,就是因爲少了老卒的支撐。

保定營之中,王進才麾下的保定軍官,而南陽營之中,也有張軒支援給曹宗瑜的南陽子弟,只有西平營是以沈家家丁打造的,高下立辨。不過,如果單單訓練的話,想讓一個新兵變成老兵,是相當困難的。

但是在戰場之上,卻是效率最高的學習方法,只是太殘忍了一點。

“噹噹噹。”張軒聽到對面的鳴金之聲,隨即也將自己人撤了下來,他們一撤下來。其餘人馬紛紛接應,零散出去摘野菜的士卒,也紛紛回營。

張軒掃視這一次摘到的野菜,皺起眉頭說道:“只有這麼多嗎?”

“大人,”張素說道:“營周邊的野菜都已經拔完了,實在是沒有了,要不,今天就多加一點米?”

張軒搖搖頭,說道:“殺馬吧。”

張素大驚說道:“大人如何能殺馬?事有萬一,他們也能護送大人離去?”

“我不可能棄軍而逃的。” 張軒冷冷的說道:“最後一批糧食,我無論如何也要留住,要等到最後時刻用的,再或者野菜不多了,也沒有足夠的草料供給馬匹。時間一長,馬只會掉膘,也不能用了,既然如此,何不現在就殺了。三百匹馬,足夠軍中吃一陣子了。而且從今天開始,軍中殺馬,不在出戰,想來黃得功也會猜到我們糧食想盡了,他會不會做些什麼?”

“大人,想製造缺糧的假象,引黃得功來攻嗎?”張素說道:“這可行嗎?”

“不知道。”張軒說道:“總要試一試。”

張軒也是毫無辦法了。

張素看着張軒,不過一個多月時間,張軒鬆了一大圈,已經有幾分瘦骨嶙峋了。即便穿上衣服,也有幾分弱不勝衣之感。眼睛從來是通紅的,張素也不知道張軒晚上到底睡了幾個時辰。

張素知道張軒的壓力最大,特別是糧食越來越少的時候嗎,小袁營那邊,已經準備一日一餐了。袁時中也屢屢來問張軒,曹營援兵何時能到?

但是張軒又怎麼知道啊?

內外消息不通,張軒所知道的不比袁時中多多少。

“大人,官軍那邊有動靜,官軍撤了。”吳自蘭大聲說道。

吳自蘭這一段時間,一直在望樓之上值守。

“什麼?”張軒大吃一驚,二話不說,上了望樓,在數丈高的望樓之上,轉動千里鏡,發現官軍所有的營寨之中,都有源源不斷的士卒出來,大隊大隊的士卒向南而去,還有數支人馬,在夏邑城,與西寨之外列陣,不過張軒看他們的樣子,根本不是爲了進攻,而是防止義軍衝出來。

一座座營寨的帳篷營房也開始拆掉了,很多帳篷都裝車帶走。

遠遠看上去車麗麗馬蕭蕭,黃沙遍地,甚至揚到張軒的身上。數萬人之起行動,可見規模之大。張軒還注意到黃得功的大旗,大旗之下,卻見一員大將遠遠的看向營寨,隨即甩馬而去。

步隊在前,騎兵在後,輜重在中間。這種情況不像是做假的,能讓馬士英大舉撤軍的可能只有一個。那就是曹營出兵了。

“秦猛,秦猛。”張軒大喊道。

“屬下在。”秦猛說道。

“放出所有的騎馬當探馬,並派人去汝寧,我要知道大軍現在在什麼地方?”張軒大聲說道。

“是。”秦猛答應下來,隨即三百餘騎奔馳而去。

“幸好沒有殺馬。”張軒鬆了一口氣,心中暗道:“這一關算是過去了。”

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十二章 撤軍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五章 高鬥樞第四十章 奪門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一章 家事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五十六章 病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八章 攻城二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四十章 奪門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九十章 拼死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五章 高鬥樞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十六章 拔營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
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十二章 撤軍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五章 高鬥樞第四十章 奪門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一章 家事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五十六章 病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八章 攻城二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四十章 奪門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九十章 拼死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五章 高鬥樞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十六章 拔營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