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

李信匆匆而來,他此刻正與弟弟李牟商議河南之事。

李信對說服李自成有幾分自信,畢竟現在的情況,李信絕對自己的辦法是最好的辦法。故此李自成叫他過去,他絲毫沒有懷疑。立即匆匆的過去了。

見了李自成之後,立即再次說明的他的計劃,他首先提到的是李際遇。說道:“李際遇而今掌控嵩山四十八寨,盤踞河南府,汝州府,開封府之間,幾十個縣城,其勢已成,只能安撫爲要,還請陛下冊封李際遇爲制將軍,總督河南兵馬。臣願意以三寸不爛這舌,說服李際遇爲陛下所用。”

李信一邊說,心中卻有幾分淒涼,當初汝州一戰後,逼死孫傳庭的時候,李際遇來與李信拉關係,都必須在李信門外等上一個時辰,倒不是李信擺架子,而是當時他的確事務繁忙。

而當初在他門前等一個時辰,不敢喘一口大氣的人,他現在卻要登門拜訪拉攏,他內心中滿心不是滋味,卻也知道,形勢比人強。

但是聽在李自成耳朵之中,卻有幾分不一樣,暗道:“爲忘記了李際遇。”

按宋獻策的說法,這李際遇也在懷疑範圍之內的。

不過,這個年頭一閃即逝,他隨即還以李信的用意,難道不是爲了拉攏李際遇,好讓他在河南自立。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去,就立即瘋狂的成長。很難根除。

李自成打斷了李信的話,說道:“有一件事情,我一直想問你,當初羅汝才之事,是你告訴張軒的嗎?”

李信整個人都愣住了。

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是好,他甚至想不到,李自成怎麼想這個話題轉到這裡了,他隨即心中又有些惱怒,張軒對他的誣陷,李信早就知道了,他不以爲意,內心深處,甚至有一點爲榮的感覺。

無他,張軒爲什麼不去誣陷別人,而是誣陷他,是張軒對他的看中。

如果有可能,李信也會毫不猶豫的弄死張軒,但並不妨礙他對張軒的欣賞。

本就是無稽之談的一件事情,讓他如何解釋,他就是想解釋,也不知道從何說起。

“一定有什麼發生,而我不知道。”李信心中閃過,他正色說道:“陛下,此事不知道從何說起,當年之事,不是用顧大人去調查了嗎?臣可以對天發誓,當日之事,絕非臣所爲,否則臣必死於刀劍之下。”

面對李信的毒誓。李自成什麼也沒有說,只是靜靜的看着李信。

李信一時間,有一種心喪若死的感覺,說道:“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讓陛下疑我如此?”

李信自己覺得對李自成可以算是嘔心瀝血,殫精竭慮了。卻落得如此下場。

很多事情解釋是沒有用的。而李自成這個態度,也沒有給李信解釋的機會。

李自成說道:“這數年來,這件事早已成爲朕的心病。我自然是信得過軍師,卻也想軍師給我一個解釋,好讓我相信你。”

“來人,待軍師下去,好生休息。”李自成大聲說道。

“是。”張鼐走了過來,說道:“軍師請。”

李信苦笑一聲,說道:“臣明白。”

隨即被張鼐請了下去,李信被軟禁了。

李自成對李信的信任動搖,但是此時卻沒有殺他的意思,無他,就因爲李信爲闖營立下不少功勞,無罪而殺之,何以對天下人。所以李自成準備暫時將李信剝奪職權,軟禁下來。

不過,李信在闖營之中,還是有些威望的。

縱然被軟禁了,還是有很好的待遇。

只是李信一腔悲憤不知道對何人說,他回想他投靠闖營的數年之間,從來沒有回過一次杞縣,即便是數次路過,也是過而不入,談不上三過家門而不入,但也差不多了。

李自成卻這樣對他。讓他悲憤不已。

更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不是別的,就是李自成爲什麼態度突然有了變化。

是,這一段時間,李信着急局勢,多次勸諫李自成,早下決斷,集中兵力,在一路之上形成決戰態勢,語氣是不好了一點,但也不至於這樣吧。

這個時候一個小廝爲李信送來飯菜之後,卻停了下來,不曾離開。

李信頓時覺得不對,說道:“你是何人?”

“我是何人並不重要,但是我代牛丞相而來,爲李軍師講一個故事。”這個小廝低眉順眼的說道。

“故事?”李信冷笑說道:“說吧。”心中暗道:“我倒要看看,牛金星有什麼話說。”

“卻說楚漢相爭,對峙滎陽,韓信自請北上燕趙,攻其側翼。”這個小廝聲音很低,似乎很適合講故事。

李信一聽開頭,就知道是借古言今。無他,他作爲世家子弟,對歷史很熟悉,他知道,韓信北上,是在楚漢對峙滎陽之前,而不是當時,這第一句就是錯的。

“但是漢高祖猶豫了。因爲蕭何說燕趙數有威名。恐怕一去不復返,在燕趙之地自立。”

李信冷笑一聲,知道爲什麼李自成有如此變化了,他猛地端起酒杯飲了一杯酒 ,心中就多了好多辦法,如何解除李自成對他的懷疑。

李信在權謀之上,雖然不是強手,但也不是什麼也不懂的。他自信再見了李自成,可以解除李自成心中之疑。

“蕭何還說,漢高祖之所以打不贏項羽,是因爲他肢體有損,真龍之氣外泄,而真龍之氣附在同姓之人身上,如果殺了高祖,就能得到天命。而高祖與韓信同姓。”

李信的臉色陡然變了,咬着牙說道:“無稽之談,無稽之談。”他猛地一揮手,將所有飯菜都砸在地面之上了。一時間稀里嘩啦的亂了響。李信聲音低沉,帶着幾分絕望說道:“這是無稽之談。”

立即有僕役將這裡清理乾淨。所有人都退了出去。

李信愣愣的坐在椅子上,一時間好像老了幾十歲一樣。連身邊有沒有人都沒有發現。他正在思考破解之策,最終嘆息一聲,說道:“好一個蕭何,好一個蕭何。”

他能有什麼辦法?

那一番話雖然是無稽之談,但想要洗清嫌疑,卻是太難太難了。這種玄之又玄的東西,本身就沒有一個確定的地方,但是又處處的往李信頭上扣。李信自信他李自成不會殺他的。

但是他今後恐怕很難接觸到的闖營大權了。

即便他能接觸到,他的每一句話,在李自成耳朵之中,也要翻來覆去的想。任何人的話,都經不住做閱讀理解。

而且,牛金星最毒的是什麼,是將他的策略告訴李信。

恐怕這個時候李自成也知道這個消息了。

如果李信不明就裡,李自成之後或許自己能想明白,正在用人之際,重新容納李信。但是李信知道了,他難道不對李自成產生一絲懷疑。李自成又知道李信知道了,對李信信任度只會更低,閒置都是最好的處置了。

但是李信願意接受這樣的閒置嗎?

而且閒置對李信來說,不僅僅是閒置,還是地位之上的一落千丈,還是李自成眼中的隱患,還是如果兵敗之後,先行處置的人。

李自成決計不會讓李信有投奔其他的人可能。

李信掌握了闖營太多的秘密了。

“真是好一個蕭何啊。”李信忍不住再次說道。一時間李信只覺得天地之大,他無處可退,無路可走。他的目光在房間之內,沒有聚焦的巡視,忽然在一處定住了。

一柄長劍落入李信的眼簾之中。

是李信自己的佩劍。到手之後,還從未見過血。

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一章 汝寧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五章 峽石城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八章 拷餉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一章 家事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四十章 瑣事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十五章 鐵模?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五章 猛鎮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十六章 決戰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九十章 拼死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二十章 風起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十章 萬石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四章 填壕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三章 岳陽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六章 蕭縣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十章 凌濛初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
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一章 汝寧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五章 峽石城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八章 拷餉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一章 家事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四十章 瑣事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十五章 鐵模?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五章 猛鎮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十六章 決戰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九十章 拼死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二十章 風起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十章 萬石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四章 填壕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三章 岳陽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六章 蕭縣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十章 凌濛初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