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

五月的天氣很熱,但是進入大順皇宮正殿之中,卻有一股涼意。

好幾個冰盆擺放在大殿之中,將大殿之中的溫度一下子拉下來的好幾度,外面的知了之聲,似乎也低沉起來。

在登基大典之上,李自成啓用了不少襄王府的太監了操辦禮儀之事,有幾個太監有功勞,再加上李自成不耐襄王府的庶務,高氏也沒有管理高門大戶的經驗,就提拔了幾個太監協助高氏。

真應了那一句話,小人甜如蜜。

就那些這些冰盆來說,李自成本不想要,不過耐不過太監的說法,他們說,這些冰塊都是去年冬天備下來的,即便不用,也是會化掉的。如此一來,還不如陛下用了。

再說,陛下不用,又怎麼能分給其他將領。

李自成聽得有道理,也就在自己身邊擺了幾盆,其餘的都分給了大臣將領們,每一個人分到都不多。

只是此刻這些人都覺得這大殿之中,很是陰冷。

不知道是這幾盆冰塊的問題,還是李自成的問題。

自從李自成看了顧君恩從汝寧送過來的書信之後,臉色就陰沉之極,好像是誰欠他多少萬兩銀子一樣,一支獨眼之中,寒光閃爍,幾乎要殺人的樣子。

“陛下,不知道顧大人傳來的是什麼消息?”牛金星沉吟了一會終於忍不住發問了。

“你自己看。”李自成隨即將手中的書信扔了下去。

牛金星看過之後,眼睛之中精光閃爍,隨即遞給了李信。

“陛下。小不忍者亂大謀。”李信看完之後,立即說道:“事有輕重緩急,只需擊敗孫傳庭,收西北之兵,席捲九邊,勢壓天下,到時候羅汝才如何能抵擋大軍,到時候再報此仇不遲。”

“李軍師,未必太過分了,所謂主辱臣死,身爲臣下,豈能讓主上受如此大辱,臣以爲當盡起襄陽之兵,逼近汝寧府,曹操不過聲厲色荏而已,在我大軍之下,他定然不會有其他辦法,只有乖乖的撤走。”牛金星朗聲說道。

“陛下,如此一來,曹營與我們的矛盾也就大白於天下了,到時候天下人如何看襄京朝廷。陛下恐怕也會威望掃地啊。事已至此,當戒急用忍。”李信說道。

“李軍師此言差矣---”牛金星說道。

“好了。”李自成說了一聲,他的聲音猶如低吼一般,說道:“羅汝纔想要的,朕給他,不過,他總不至於讓朕去汝寧當面道歉吧。叫過兒來,我手書一封,讓他代我走一趟吧。”

李信說道:“陛下英明。”

牛金星咬牙切齒說道:“悔不當初在襄陽結果了羅汝才。”

李自成沒有說話的興致了,隨即拂袖而去。

牛金星心中暗暗得意。

他接到書信的第一時間,就知道,這一件事情不能用強,最好答應下來,但是他也感受到李自成的情緒,李自成此刻就好像是一座即將噴發的火山,無數怒氣都在地下流淌。

他立即決定,不能自己去觸李自成黴頭,故而讓李信先開口,隨即扮演一個忠心耿耿,主辱臣死的忠臣形象。

“等着吧。”牛金星心中暗道:“李信,總有一天,我會讓你好看。”

隨着闖營勢力擴大,牛金星也慢慢的揣摩到李自成的一些心思,牛金星身後代表的是士林一脈,而李信身後卻是河南諸寨人馬。即便上闖營在河南地面上的統治,都是通過李信建立起來了的。

李自成似乎有意讓他與李信相互制衡。

牛金星想通這一點之後,就知道想扳倒李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不管多漫長的過程,都要從一點一滴做起,牛金星暗道:“李信自以爲忠言逆耳的行爲不改,總有一天,會讓闖王厭棄的。到時候就是我機會。”

李自成不知道牛金星的心思,他心中早已被怒火填滿了。

他來到後院的一片竹林旁,忽然拔出了腰刀,一刀砍在一根竹子之上。兩指寬的竹子擋不住李自成的刀鋒,被一刀砍倒。

“我如今已經是天子,區區羅汝纔敢如此對我?”

李自成步伐不變,長刀反手再次斬下, 這一次長刀輪圓威勢想當之大,一連數根竹子全部被砍翻。

“羅汝才,縱然你之前對我有恩,但是敢如此對我,這件事情我記住了。”

李自成一邊走一邊揮刀。心中無數念頭在迸發着。

“我本想給你幾分面子,將來也給你一個善終。不想你卻不領情。”

這片竹林本就不大,是後院園林的一部分,但是在李自成這個不懂園林藝術的手中,卻砍成一地狼藉,硬生生從中間劈出一條路來。噼裡啪啦的竹子到底之上,無數枝枝葉葉遍地都是。

“你記住,我必殺你。”李自成長刀歸鞘,長出一口氣。覺得心中雖然還有塊壘,但是隱隱約約能自制了。

此刻李自成鬧出來的動靜,已經被不少太監侍女看到了。

“收拾一下。”李自成面無表情吩咐一聲,大步走開了。

不過李自成私下是如何發脾氣,但是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的。

李過接過李自成的親筆書信,快馬加鞭來到汝寧,在崇王府正殿之上,將書信呈給了羅汝才。

羅汝纔打開一看,不由哈哈一笑,隨即扔在一邊了。李過見狀頓時怒火大做,身子一震就想上前,卻被顧君恩一把按住了。羅汝才目光掃了一眼李過,說道:“雖然李闖寫的文縐縐的,想來他心中很是彆扭,你說的事情,我答應下來了,本月出兵南直隸。”

“東王高義。”顧君恩說道:“陛下爲表信重,特別加封大王爲吳王,天下兵馬大都督。”

羅汝纔不在乎這個虛名,隨手打發兩人走了之後,立即整頓兵馬,準備出征。

他沒有派人去夏邑救張軒的意思,決定大軍沿着淮河一路東進,水陸並進。兵鋒直指鳳陽府,以圍魏救趙之計,解夏邑之圍。

不過,羅汝才準備雖然多,但是這一次出征與之前不同。之前打仗是打到哪裡算哪裡,而今羅汝才既然準備爭霸天下,一路之上所有的府縣都準備佔領,故而將汝寧府之中所有官員都抽調的差不多了。

只有王度因爲是本地人,故土南離,不願意離開汝寧府。被張質推薦爲汝寧知府,總管汝寧事務。

羅汝纔對汝寧的態度,與張軒相差不大,故而喜愛張軒在汝寧留下的良好根基,但是也知道汝寧不是久留之地,大軍離開之後,汝寧只剩下數千屯兵,內未必能壓得住低頭蛇,外未必能抗得住李自成與朝廷的壓力,幾乎等同棄地,故而羅汝纔對張質推薦一律照準。

於是乎,王度從年前還是一即將餓死的窮秀才,在不到一年的時間之中,就一躍爲一府之尊,並掌管數千屯兵。幾乎能比得上一地諸侯了。

王度有如此際遇,自然是對曹營上下,特別是張軒感激涕零,他對張質指天發誓道:“王某在一日,這汝寧一府十二縣,就是曹營的天下。”

張質對王度並不是多看中的,他畢竟是進士出身,覺得王度的文章太過差勁了,不過勉勵幾句,將大軍帶不走的東西,統統留給了王度,讓王度一一接管。

就在崇禎十六年或者是大順永昌元年,五月下旬,大軍水陸並進向南直隸而來。

如此大事,根本瞞不了人,曹營大軍剛剛進入南直隸地界,消息就好像是飛一般的來到了夏邑城外。

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五十六章 病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十章 綠帽子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三章 奪麥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八章 立威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
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五十六章 病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七十六章 大夏軍制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一百零四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十五章 八旗不能敗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十章 綠帽子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三章 奪麥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八章 立威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能大能小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