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

鄭芝龍此刻站在大營之中,咬牙切齒的說道:“不是說,寧波那邊有一點動靜,就能報過來。這是怎麼回事?”

這個時候沒有人給他解釋這是怎麼回事?

這一戰是張軒蓄謀已久。

張軒或許不能完全封鎖寧波城的消息,也不可能完全封鎖住城外的消息。但是他只需將消息封鎖一兩時辰,只要跑得比消息走快就行了。

故而這一次出征是在夜色落幕之後,纔出城。

出城之後,整個寧波城之中全部戒嚴。不管任何人都不許出城,王進才就留守寧波城。

並且沒有沿着姚河行軍,一路上也不準點火把。無數夜不收四處警戒,幾乎從威遠城到寧波城下,都是在張軒的監控之下。

或許在河裡海里,張軒拿鄭家的人沒有辦法,但是一旦上了岸,想要封鎖消息,卻是輕而易舉的。甚至鄭芝龍也習慣了,這種斥候戰的下風。畢竟他麾下從不少,敢在暴風雨之中搏擊大海的勇士,但是卻缺少能騎馬衝陣的騎兵將領。

而這一點,恰恰是曹營的特長。

或許對付別人,會有一些力不從心。但是對付鄭氏的斥候,幾乎像大人打孩子一樣。

爲了這一戰,張軒不知道埋下了多少伏兵,有用的沒有用的,可以說是處心積慮了,該因張軒太清楚了,正如戚繼光所言,一個人能在戰場上發揮出來的實力,有平時訓練的三成就是合格了。

而張軒這些準備,真正能派上用場的,有三成張軒已經很滿意了。

但是僅僅是三成準備發揮效果了,已經讓鄭芝龍疑神疑鬼。特別是不遠處定海縣城之中的熊熊大火,看上去似乎整個縣城都燃燒起來了。

“真是好毒的手段。”鄭芝龍自然將定海縣城之中的大火,也當成了是張軒埋伏下來的手段。

“父親,孩兒請命。”鄭森此刻一身戎裝,看上起意氣風發,今夜如此情況,鄭氏之中有不少人人心惶惶,但是鄭森沒有一點懼意,彷彿有什麼東西在他的身上崛起了。

“好。不虧爲鄭家兒郎。”鄭芝龍說道:“不過,現在不是打仗的時候,傳令下去,所有人上船撤離。”

“父親爲什麼?”鄭森不理解。

在他看來,雖然形勢不利,但是鄭氏的主力並沒有受到損失。

真正損失慘重的是張名振與王之仁兩部人馬,而鄭氏兵馬都是在姚江北岸立營,雖然此刻官軍大隊人馬潰敗下來。此刻再戰勝負尤爲可知。

鄭芝龍心中也猶豫了一會兒說道:“我兒的心思是好的,但是現在還是先走撤爲上。”

鄭森初生牛犢不怕虎。但是鄭芝龍卻是老江湖。

他首先想要的並不是大勝,而不是大敗,只要不把本錢折在這裡,以舟山爲基地,以他鄭家的實力,雖然可以東山再起,而此刻損失最大的是張名振與王之仁所部,鄭芝龍是一點也不心疼。甚至心中暗暗有一絲快意。

他心中想將舟山佔據爲下來的心思,從來沒有熄滅過。看停駐在舟山的張名振與王之仁兩部人馬,都有一點礙眼。

更不要說,兩人都是一心反攻浙江,時時在鄭芝龍身邊勸說鄭芝龍登陸,奪下寧波城。光復浙江城。

有這麼順水推舟的機會,鄭芝龍不介意送他們去死。

其實比起岸上的情況,鄭芝龍更擔心水面上的情況,上游的火船已經衝了下來,數量不多,不過百餘艘而已,但是在夜裡聲勢浩大之極。已經點燃了不少船隻。

鄭芝龍就是水戰的好手,更是用火船的好手。

面對這個局面,他大吃一驚,因爲他知道,現在鄭氏的船隻都在姚江內河港口之中,姚江雖然不窄,但也不是什麼大江大河,鄭氏的船隻又多,稍有不甚,就一個火燒連船的下場。

對鄭芝龍來說,這樣的損失,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當然了,鄭芝龍自己也沒有意思到,他對陸地上與張軒交戰,其實有些怯意的。

雙方糾纏了這麼長時間,彼此之間都相互瞭解了。

鄭芝龍自忖沒有三倍的兵力,未必是曹營精銳的對手。而今日這架勢,一看就是張軒蓄謀已久的攻勢。鄭芝龍寧可避上一避,不與之爭一日之短長,反正海上優勢在他手中,他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何必死磕張軒。

“可是王總兵與張將軍還在。”鄭森說道。

“派個人去通知便是了。”鄭芝龍毫不在意的說道。他隨即又叫過施琅,說道:“立即讓船隊動起了,提防火船。”

“是。”施琅大聲說道,眼睛微微一瞄鄭森,心中暗道:“真是一個公子哥。”

夜間貿然出營做戰,根本就是大忌,那麼是開營收留潰兵也是大忌,因爲誰也不知道,這接進營中的潰兵是不是敵人假扮的。這個時候持重爲上,保全自己爲上,雖然有些迂腐保守,但也算得上是兵家正道。

施琅的傲氣幾乎絲毫沒有掩飾,鄭森看在眼裡,暗暗要牙一眼不發。他對鄭芝龍很失望。

鄭森當自己是大明將門虎子,而鄭芝龍不管頭上戴上什麼頭銜,但是內心深處,依舊是那個天啓年間幹翻兩個老大的海賊王。特別是朝廷風雨飄搖的時候,他更想保存實力,不想冒險。卻不是才二十歲的鄭森所能明白的。

天亮了,

陽光從東面大海之上貼着地面線飛翔過來,首先照亮的是附近最高的招寶山上威遠城炮臺之上。

阮進看着清晨的陽光感覺到微微有一些刺眼,不過他片刻之間,就將這股刺眼的感覺拋到腦後了,因爲他看見大隊官軍狼狽的敗退下來,還想要倒衝鄭家的沿江大營。

轟轟的炮聲從鄭家的大營之中爆發出來。

不過這些炮火併不是打向張軒的所部,而是打向潰兵的。

一時間潰兵被打的哭爹喊娘。大片大片的死在鄭氏大營之前。

張軒也就收兵了。

見好就收。

張軒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一場奔襲下來,大軍的體力消耗嚴重,即便是想攻鄭氏大營,也不會選擇在今日進攻。要先養養一士卒的體力,還有救火。

張軒內心深處,終究不可能見死不救。

他在距離鄭氏大營數裡外停住了腳步,無他,忌憚鄭氏營中的大炮,不敢靠得太近。

“小官拜見大人。”阮進一身狼狽,渾身是血,身上好多地方都掛了彩,用布條纏住。向張軒下拜說道。

張軒一把將阮進給扶起來了,說道:“好,阮將軍,這一戰你是首功,戰後自然有封賞。”

隨着張軒所部的人手越來越多,張軒越發注意程序的正規化,之前一言獎賞,一言處罰的事情,也慢慢的收斂起來,畢竟賞罰都應該有一定之規,不該輕易破格。

在之前張軒所部人手的時候,張軒對大部分軍官的檔案資料,幾乎都能記下來七七八八,故而口頭提拔,一般也相差不大,但是現在人多了,張軒也不可能掌握所有下級軍官的能力,故而張軒逐漸減少,這種隨口封賞的衝動。改爲論功行賞。

“謝大人,此戰是大人神機妙算,卑職不敢據功。”阮進說道。

“我是搶屬下功勞的人嗎?”張軒說道:“你放心吧,只要你再立新功。將來的浙軍水師總兵官的位置就是你的。”

阮進心中猛地一跳,口舌發乾,一時間說不出話來。總兵官可是實打實的高級將領。 他之前還是一個見了衙役都不敢放肆的小角色,就這樣一步登天了。

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五章 峽石城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三章 搶飯第一百章 俠義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三十一章 鐵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二章 授田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九章 搶收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九十章 拼死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十九章 敵襲第四十一章 夜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九章 初戰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
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六十六章 左良玉的大撤退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五章 峽石城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三章 搶飯第一百章 俠義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三十一章 鐵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二章 授田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九章 搶收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九十章 拼死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十九章 敵襲第四十一章 夜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九章 初戰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