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

張軒看着老河長,心中已經有幾分思量了,暗道:“今年黃河水情恐怕沒有危機到什麼地方?這大堤看上去不惜工本,未必比現代的大堤差多少。這一次很大機率有驚無險。”

不過,張軒也很明白,老河長的擔心。

黃河不出問題是最好的,但是隻有一出問題就是大問題。他寧可將人叫過來,沒事的話,最多殺他一個人,如果有事的話,恐怕要有徐州十萬百姓都要遭殃了。

故而張軒看出了幾分端倪,也不準備挑破,不過將張素叫過來,讓他調配徐州民夫,令徐州百姓一戶出一丁,全部上堤。這防洪畢竟是徐州人的事情,張軒也不可將所有精力都放在這裡了。

“噹噹噹。”的銅鑼之聲,從上游傳來,隱隱約約的聲音說道:“走-----龍-----了。”

聲嘶力竭的聲音在滾滾洪流之中並不醒目,卻見一色白色漂浮物,上面有一個伏在上面大聲說道。

這就是所謂的羊舟,就是將活羊殺了,往裡面吹棄紮好,就好像是一個救生圈一樣。人將自己綁在上面順流之下。簡直就是在玩命。

湍急的黃河水,推着羊舟,羊舟轉瞬即逝,不知道被衝到什麼地方去了。

天空之中,不知道什麼時候又下去了雨,稀稀疏疏的好像是一道道絲線垂下來,不過片刻越來越密。

此刻天光已然大亮,張軒也能隱隱約約的看見對岸的輪廓,不過更讓張軒吃驚的是,上游湍急的水流迅速上漲,黃河邊上有一根石柱,上面水痕迅速上漲,一時間時候漲了好幾米。

張軒心頭一震,他知道,洪峰來了。

就在張軒爲了洪峰而着急的時候,陝西孫傳庭纔剛剛鬆了一口氣。

孫傳庭鬆這一口氣,不是爲了別的,就是渭河的洪峰剛剛過去了,孫傳庭在陝西所經營的屯田大多都在渭河兩側,這一次大水可以說是有驚無險。否則大水沖垮了屯田,孫傳庭就不知道大軍秋後吃些什麼了。

不過,這也不是沒有影響的。

至少,原定於七月的出關擊賊之事,被這一件事情耽擱了。

督師衙門,孫傳庭長長鬆了一口氣,還沒有休息一下,就聽說道:“大人,蘇大人來了。”

一想到蘇京,孫傳庭就皺起眉頭,他豈能不知道蘇京所來何事,心中嘆息一聲,說道:“請他進來。”

蘇京一進來,行禮過後,說道:“督師,卻不知道督師準備何時出師?”

孫傳庭說道:“蘇大人,不是不知道,這一段時間道多泥濘不堪,不是行軍的時候,最好等到秋高氣爽,到時候秋收一過,軍糧也就有了。再大舉擊賊不遲。”

蘇京帶着幾分苦笑說道:“孫大人,下官知道大人的難處,但是大人也要體量一下我的難處。而且如今各地議論紛紛,大人如果不早做決斷,恐怕就不用做決斷了。”

孫傳庭眼睛猛地一瞪,說道:“蘇大人這是何意?難道在威脅我孫白谷不成?”

“在下豈敢。”蘇京說道:“這樣的事情,又怎麼是我蘇京一人之力可行,我跟隨大人也有一段時間了,知道督師文韜武略,各督師巡撫之中,不做第二人想,而且秦軍是大人一手操練的,也只有大人統領,纔有足夠的勝算。只是京中的情況卻不是我能左右的,我只能告訴大人,遲不得了。”

孫傳庭暗道:“這蘇京難道聽到了什麼小道消息了?”臉色稍稍緩和一下,說道:“蘇大人可是聽到了什麼?直說無妨。”

蘇京沉吟一會兒,說道:“京中有人說大人縱敵玩寇,大人再不做些什麼事情自明的話,恐怕京中緹騎就要到了。”

孫傳庭的臉色微微一變,又恢復如長了,沉默了好一陣子,才說道:“我知道了,不過,如今的大水你也看見了,是天不與我,非我不願意出兵,即便我現在想出兵,恐怕也在八月,我答應你,八月初一出關。”

蘇京聽了這一句話,才鬆了一口氣,說實在這一段時間,蘇京也承受了不知道多少壓力。其實蘇京在經歷過上一次柿園之敗後,也想明白了一些事情,不想再督促孫傳庭倉促出戰。但蘇京在大明體系之中,也不過是小小一環,很多事情豈是他能左右的。

蘇京見孫傳庭答應下來之後,整個人好像疲憊了不知道多少,心中也微微不忍,說道:“督師好生休息,在下告退。”

在蘇京走後,孫傳庭冷笑一聲道:“休息,又怎麼能休息啊。”

隨即孫傳庭從一邊拿出一卷圖紙緩緩的打開,卻是一副戰車的設計圖,這戰車的形狀與張軒在臨潁設計的戰車大同小異,每一輛戰車之上,都有一門小炮。上面有幾個士卒做出推車開炮的示意。

“現在也只有這個辦法了。”孫傳庭帶這幾分無奈的想到。

上一次柿園之敗損失最慘重的是什麼?是馬匹。

上一戰是騎兵對決,結果被李自成與羅汝才合力擊敗,不知道多少馬匹落到了闖營與曹營手中。而大明國勢傾頹,根本不可能在區區一年時間之內,爲孫傳庭再提供數萬匹戰馬。

而孫傳庭很明白,李自成的騎兵是相當厲害,不想辦法剋制李自成的馬隊,根本沒有辦法擊敗李自成。

但是對付騎兵,以騎對騎纔是正道,只是騎兵不足,只能以戰車做補充了。

有這個作爲補充,在平原之上,可以不懼賊人的馬隊,但是有一個致命的缺陷,行動不便。如果李自成想要逃走,絕對沒有辦法追上的。

只是現在孫傳庭有選擇嗎?

他沒有選擇。

孫傳庭隨即將這圖紙放在一邊,招呼一聲親兵,帶着數百騎,冒着淅淅瀝瀝的小雨,踩在泥濘的道路之上,準備巡營。首先要去的就是高傑與白廣恩的大營。

高傑就不用說了。

上一次柿園之敗,也只有高傑所部戰力保存的最爲完整。也是孫傳庭可以依靠的幾支精銳之一。而白廣恩,卻是剛剛從邊關調過來的。

白廣恩與高傑一樣,都是流寇出身,諢號,翻天猴。在邊關與東虜做戰的時候,也有所戰獲,不過有幾分桀驁不馴,不聽山西督師吳牲節制,回到陝西,孫傳庭愛惜人才,上書爲之求情,並留在身邊聽用。

孫傳庭所建造的兩萬輛戰車也調給白廣恩來節制,並取一個名號,叫做火車營。作爲大軍的主力。

除卻白廣恩與高傑之外,還有牛成虎,這三人是這一次孫傳庭所倚重的三員大將,孫傳庭準備這一次與他們一一談過,做好思想工作,準備好八月初一出潼關的準備。

畢竟這樣的大事,即便是孫傳庭這個督師也不可能一言可決。

蘇京得了孫傳庭的承諾之後,立即向上面報了過去,只是大明官方就好像是一個篩子一樣,什麼消息都保密不了,不過數日的功夫,這個消息就跑的到處都是,不僅僅跑到了北京,也跑到了遼東,襄陽,壽州,九江,江南,傳到了無數默默關注這件事情的有心人耳朵之中。

牽一髮而動全身,這個消息傳開,好像是一股風吃過去,水面看上去依舊是那麼平靜,卻不知道水底下早已暗潮洶涌了,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就演變成濁浪滔天,就好像是滾滾的黃河水一樣。

大勢如此不可逆轉,所有人都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二章 家事二第五十六章 病第九十章 拼死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七章 軸承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十六章 決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十七章 行軍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十六章 拔營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五章 高鬥樞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三章 奪麥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三章 授田二第五章 取士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二十九章 宜城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二十章 黑夜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十八章 紮營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
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二章 家事二第五十六章 病第九十章 拼死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七章 軸承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十六章 決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十七章 行軍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四十三章 渡河三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十六章 拔營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五章 高鬥樞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三章 奪麥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三章 授田二第五章 取士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二十九章 宜城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二十章 黑夜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十八章 紮營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