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

?

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

高名衡從周王府出來,短短一段路,臉上叫已經調整好了。

讓人看不出一點端倪。似乎在周王面前的真情流露從來都沒有過,依舊是那種泰山崩於眼前,而色不變的味道。

高名衡剛剛回到巡撫衙門之中,黃澍就過來了。說社兵的車陣已經修建好了。請他去視察,高名衡哪裡有時間,立即推了,將桑開叫了過來,商議陳永福的計劃,隨即立即開工。

花了整整一夜的時間,將周王府後牆與北城牆之間的所有建築物統統拆除,而後,修建一道城牆,將周王府後牆與北城牆之間連接起來。

這個工程雖然加急,但也要用了一兩天的時間。

這一段時間之中,在小袁營又將北城牆開出一個缺口。只是開封城牆太高臺厚了,即便爆破的缺口,大多是在城牆外面砸出一個大坑來,所謂的缺口,也不過是開封城坍塌了一側而已。

往上進攻,依然是仰攻。

雙方在戰場之上鏖戰連連,闖營見小袁營的進展,居然也調過來不少步隊,似乎也想從北城這個方向突破。

而在城牆之後,無數開封民夫,也在加急工作。

修建城牆用得都是版築法,這種最古老的建築方法,也就是用兩塊木板,中間加入泥漿凝固。

這個辦法建造的土牆,即便是在八十年代,農村的一些房子還在用。

當然了想要結實,就要看你往裡面填什麼土了。

修建城牆一般用三合土,然後用巨石夯實,但是一時間他們哪裡有什麼時間,只是臨時加固而已。

等三天之後,開封城北面第二道防線,就已經建成了。

這一道防線建成之後,高名衡這才鬆了一口氣,這個時候黃澍再次來請他去觀看社兵的車陣。高名衡推脫不過,只好去看一眼。

開封城城中大校場之中。

現在在開封城之中,有這樣的大片空地可不容易了。

因爲李自成的緣故,現在的開封城之中,有幾分人滿爲患的意味。也只有校場之中,纔有大片空地。

高名衡來到的時候,李熙亮一行人早已在校場之上等候多時了。

高名衡一眼看過去,心中暗道:“這倒還有幾分精氣神。”

高名衡雖然不太懂軍事,但是見過不少軍隊了,對軍隊的戰鬥力評價也有自己的一套體系,看社兵人不多,將不多,但是守規矩,數千人在烈日之下

,等了好長一會兒時間,居然隊形沒有一點移動。

這樣軍隊,高名衡還真沒有見過多少。

雖然高名衡看得出來,這一支軍隊,還真沒有什麼殺氣,不過在高名衡心中的評價,卻是可以一用。

高名衡坐在點將臺之上,黃澍在一旁侍立,說道:“開始吧。”

“是。”李熙亮說道。

他隨即向前幾步,說道:“擂鼓。”

“咚。”的一聲,兩側幾乎等人高的大鼓被敲響。

密集的鼓聲之中,下面的士卒好像立即變了,一個個進入自己一幫停留的車子之中,這車子大概有一丈長,只有一邊釘了厚木板,車上還有種種火器,在鼓聲之聲,數百輛車子,在一通鼓之內,列出一個車陣。

這個車陣應該是算得上是一字長蛇陣。

李熙亮大喊道:“變陣。”

鼓聲隨即一變,換了另外的節奏,似乎變得密集起來。隨即無數輛車在校場之上,列出一個整齊的圓陣。

李熙亮連連下令。

每下一令,鼓聲就爲之變,各種簡單的陣勢,在校場之上變幻。

高名衡一隻手死死的握住了椅子的扶手,心中暗道:“社兵可用。”

高名衡雖然沒有實實在在練過兵,但是也知道這樣的陣勢變幻,雖然簡單,但其實卻是一支軍隊最基本的素質,特別是車陣,變幻的越快越好,高名衡見這陣勢,又想起之前黃澍說起李熙亮的計劃。頓時覺得,這個計劃似乎並不是一無是處。

“大人。”黃澍一直在高名衡身邊,暗自觀察高名衡的臉色,說道:“以社兵之能,一個時辰之內,就可以將陣勢在開封北門與朱家寨之間鋪開,可以將河北援軍迎入城中。如果大人還想再進一步,可以依託車陣,建立甬道,轉運兵糧,如此有河北的支持,開封城想要守多久都行。”

甬道在先秦時代是很多見,但在後世不多見了,項羽鉅鹿之役,渡過漳河第一件事情,就是大破秦軍甬道。

所謂的甬道可以看做古代的高速公路,只不過兩側都有圍牆,中間一條路,轉運糧食用得最多。

高名衡心中頓時有幾分意動。

“大人。學生請戰。”李熙亮抓住機會跪高名衡面前,說道:“開封城如今局面岌岌可危,而今還有一戰之力,恐怕時間長,城中士氣衰落,連一戰之力,就沒有了。”

高名衡說道:“起來吧。”李熙亮畢竟是舉人出身,而且在二攻開封之戰中,立有功

績,被崇禎皇帝聖旨嘉獎,高名衡也給他一分面子,長嘆一聲,說道:“殿臣有此報國之心,只是此事茲事體大,豈能匆匆而定,這樣吧,本官拔銀千兩,賞賜全軍士卒,你在加緊訓練,將來必有用你的時候。”

李熙亮只覺得高名衡不過是推脫之言,但是黃澍卻聽出了高名衡一絲言外之意,頓時大喜,對李熙亮說道:“還不快快謝過巡撫大人。”

李熙亮見黃澍如此,心中一動,立即說道:“多謝巡撫大人。”

高名衡沒有久留,立即回道到巡撫衙門,晚些時候,將陳永福請過來,只詢問一件事情,開封城要不要反擊,能不能反擊?

陳永福沉吟片刻,說道:“大人,久守必失之理,末將豈能不知道,只是現在四面攻城,城中但凡有戰力的士卒都已經派上城池,開封城中,敢出城與賊人野戰的軍隊,也只有在下本部人馬,只是北城攻城甚急,我走不開,而且我們人馬一旦失陷在城外,這城還能守嗎?”

高名衡雖然聽得不大舒服,但是也不得不承認,陳永福所說的是正兒八經的大實話。

高名衡隨即將李熙亮的計劃說了出來。陳永福沉吟一會兒,一半在思量高名衡的心思,一半再想這一件事情,好一陣子,說道:“這事,可以一試,不過最好能與河北方面商量一下,不單單我開封城中出兵,雙方一起出兵,裡應外合。

高名衡眼睛一亮,心中暗道:“我怎麼沒有想到啊?”

高名衡思量,現在黃河以北,大概有一兩萬之衆,指望他們大破賊人,解開封之圍,不大可能,但是讓他派一支兵馬渡河南下,與社兵會師,駐守黃河與開封城之間,爲開封城打開一條通路,應該是可以的。

高名衡立即修書一封,派出斥候,將這一封書信送到河北大營之中。

兩日之後,高名衡這封書信終於到了河北大營之中。

如果暢通無阻的話,一封書信送到河北大營之中,用不了一日光景。但是能在重重包圍之中,將一封書信送到河北大營之中,也算是一名勇士了。

侯恂將這一封,用不知道多少人性命送過來的蠟丸密書,放在桌案之上,心中也是鬱悶非常。侯恂知道自己之所以能被放出詔獄之中,還被委以重任,就是因爲自己與左良玉之間的關係,但是當年的情分,是情分,這麼多年了,區區當年之情,能剩下幾分,侯恂自己明白。沒有左良玉兵力支持,他不過是空架子而已。

不管怎麼說,該辦的事情,還必須辦。

侯恂說道:“傳令諸將議事。”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

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七章 下蕭縣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九章 搶收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二十章 火併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三十一章 鐵第四章 岳陽二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十九章 敵襲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十章 凌濛初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十五章 夜宿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十章 裝備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四章 鄖陽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
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七章 下蕭縣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七十三章 劉文秀東行記二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九章 搶收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二十章 火併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三十一章 鐵第四章 岳陽二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十九章 敵襲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五十二章 覆軍殺將九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十章 凌濛初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十五章 夜宿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十章 裝備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五十一章 多鐸撤軍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四章 鄖陽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