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

此刻張先壁暗暗埋怨馬鑾行事猶豫,磨磨蹭蹭的,他請求援兵之事,是昨日就派人過去了,馬鑾猶豫了一夜,在今日這邊打起來之後,纔派出援兵。

如果早早的派出援兵,決計不會弄得如此狼狽。

一夜的時間能改變很多事情。

他本意是先讓援軍支援城陵磯。因爲他看的很沒明白,夏軍進攻的重點,就是城陵磯。而城陵磯一失,就丟失了遏制洞庭湖與長江相連水口。恐怕也無法限制夏軍水師進入洞庭湖。

這樣對戰事影響就太大了。

而此刻,他不得不希望楊從義能再堅持一會了。

畢竟城陵山居高臨下,城陵山不守,城陵磯就不足以守了。引城陵磯面對山上居高臨下的炮擊,再加上三面圍攻,怎麼想都保不住。只能兩全其害取其輕了。

很快本來就要與楊從義所部一起圍剿王進才的援兵,忽然調轉方向想東而去,支援城陵山。

王進才大出一口氣,只覺得後背被冷汗打溼了,他看的分明,明軍的援軍來的不少,最少有萬餘之衆,他身邊的只有兩千出頭,又多有帶傷的,面對萬餘大明軍,結局幾乎可以判定的。

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到了這裡,明軍忽然轉頭向別的地方去了。

王進才心中暗道:“我的時間不多了,定然是大將軍猛攻,別的地方支撐不住了,纔有我現在的喘息之機,而不乘着這個機會,拿下城陵磯恐怕等一會兒就沒有機會了。

此刻王進才衝鋒在前,搏殺了小半個時辰了,死在他手中,少說也有十個出頭了。

也不知道是王進才這麼多年來,養尊處優。體力比並不上當初。還是他的年齡有些大了。不必年輕時候了,他也不是毫髮無損的。此刻身體沉重之極,輕輕一動,就酸脹-疼痛。

他依舊鼓動疲憊之軀,繼續戰鬥。

好在,援兵的來而復返,給楊從義所部的士氣極大的打擊。

如果說援兵從來沒有來過,或許他們還能堅持下去。但是給了希望,又將希望撲滅,給人的打擊就太大了。士氣衰落直接導致楊從義所部的戰鬥力下滑,這一點不僅僅是王進才感受到了。

鄧和也感受到了。

楊從義終於堅持不住防線,臨潁士卒衝上城陵磯。

城陵磯半邊深入江中,半邊在陸地之上,王進才終於與鄧和會師了。

王進才一件鄧和,瞬間感受到渾身上下堅持不住,說道:“鄧老弟,我堅持不住了,剩下的就交給你了。”

鄧和的樣子要比王進纔好多了。鄧和雖然也是攻堅,但是鄧和手中的籌碼多,讓部下輪番上陣,根本輪不到鄧和親自上陣,鄧和一把攙扶住王進才,說道:“王將軍放心,這裡就交給我了。”

只是兩人還沒有說怎麼拔出最後城陵磯上最後的據點的時候。天地之間風雲突變。

一陣北風亂衝,無數雲朵聚集在一起。越聚越多,顏色越來越深。

雲彩也從白雲變成了烏雲。似乎這烏雲的重量越來越重,壓得越來越低,在北風奮力的推動之下,不過片刻,就由北到南覆蓋了整個天空。

能見度頓時暗了下來。

在大風吹拂之下,張軒頓時感受到一陣清涼,似乎一直以來的悶熱被吹散了一樣。

但是這樣的清涼,不能給張軒半點歡喜的感覺。反而如烏雲壓頂一般的沉悶。

“我最討厭的就是變數。”張軒心中暗道。但是同樣知道,這世界上最不少的就是變數。

處理突然情況,是每一個將領的必備的能力。

張軒壓制心中的心思,看着幾乎壓在額頭之上的烏雲,知道一場大雨一定會到了。

夏天的天氣本就是這樣的,天氣突變也是很正常的情況。

他心中迅速分析大雨突至的利弊,首先要面對就是火器大量的失效。

不過現在的情況的雙方陷入短兵相接,火器的作用已經不大了。

大雨之中的搏殺雖然困難,但是我難敵亦難。

張軒並不覺得,他本部人馬的作戰意志會比不上明軍。只是張軒心中一沉,想道:“地面上的戰鬥或許沒有問題。但是江面上的戰鬥卻不好說了。”

夏軍的水師戰鬥力從來是以火器爲核心的。不管是火炮還是火銃。而今的火器還沒有做到能夠放水的,大面積降雨肯定會對戰事有影響。

不過此刻,張軒也管不了這麼多了。

“轟隆隆。”的雷聲傳了過來在。噼裡啪啦的雨滴滴落下來,一開始雨滴就很大,每一滴雨打在地面之上,都能打溼乒乓球大小的地面。

鄭廉立即將一把黑色的油紙傘,蓋在張軒的頭上,張軒一把將這傘給推開,說道:“將士們都在冒雨廝殺,我要這傘幹什麼嗎?”

大雨傾盆。瞬間將張軒給打溼,雨水將衣服貼在張軒的身上,順勢下流。讓張軒有一種久違的衝淋的感覺。

視線被大雨遮擋了。

張軒所能看見的,只有接天聯地的雨柱。遠處的山巒都隱藏在雨水之中。什麼也看不見。

甚至其他的聲音也隱藏在雨聲之中,什麼也聽不見了。

但是張軒依然努力看想南方,似乎努力看到正在奮力搏殺的部下。

在如此大雨之下,能見度很低。

雙方將士都陷入各自爲戰的窘境之中,幾乎所有的指揮手段都被限制了。

令旗什麼的,根本不就看不清楚。幾乎大聲呼喊,一張嘴就灌滿嘴的雨水。即便喊出來,也傳不了多遠。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很快就分出勝負了。

許都所部最厲害的就是就是基層組織能力,即便在大雨的干擾之下,他們還能保持最基本的組織。

而明軍卻不一樣了。

明軍各部,不管是張先壁所部,還是黃朝宣所部。都是緊急擴編,除卻核心三四千人之外,其餘的都是擴編而來的。

在張先壁核心不散,還能堅持的住,但是在現在大雨之下,彼此看不見彼此,自然堅持不住了。

隨着一處崩潰,很快就引起了連鎖反應。

在大雨之中,張先壁渾身浴血,雨水衝着血水,雖然在大雨之下,視線不明。但是張先壁的耳朵之中,能夠依稀的聽見喊殺之聲,漸漸的低落下來。

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喊殺之聲低沉下來,意味着有很多地方戰鬥已經結束了。但他面對敵人越來越多,就知道爲什麼了。

“撤。”張先壁說道。

事不可爲,張先壁自然知道該怎麼做了。畢竟他打勝仗的經驗或許不多,但是打敗仗的經驗可是不少。

不管是傅宗龍之敗,宋一鶴之死,這樣大敗之下,張先壁與黃朝宣兩人都逃了出來。其中種種的手段可想而知。他們纔不是大明的忠節死臣。

如果能打勝的話,他肯定賣力。但是而今這局面。事不可爲。張先壁自然選擇撤退。

大雨雖然給張先壁帶來很多的麻煩,但也有不少便利,至少這個時候。張先壁想要走,一時間被大雨遮蓋的蹤跡。根本追不上。

不過,即便有大雨的遮掩,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走得了的。有人就走不了,比如楊從義。

楊從義已經走到絕境之中。

楊從義帶着部下被逼到了城陵磯最頂端,這裡深入江水之中,三面都是江水。

烏雲壓頂,大雨傾盆之下,風雨交加。一浪翻過一浪。江水拍打着城陵磯,碎成了無數玉片。

楊從義身邊只有數十個人簇擁着,這是就是楊從義最後的班底。

第五章 猛鎮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十五章 離京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十章 萬石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一章 樊城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九章 初戰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七章 軸承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六章 蕭縣第四章 填壕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九章 初戰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一章 汝寧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
第五章 猛鎮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十五章 離京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八十六章 夜談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十章 萬石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一章 樊城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九章 初戰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七章 軸承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六章 蕭縣第四章 填壕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九章 初戰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一章 汝寧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