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理智感情

“聖人有嫡出的長兄,更有庶出的弟弟。”秦琬略加思考,就明白事情的前因後果,“嫡長子都能被廢,同樣用‘沉迷女色’這個藉口將嫡次子拉下馬,似乎也不那麼費力。鍾婕妤雖被利用,若她無‘上進’之心,也做不成這一局。但我覺得,這構不成她至今仍是個婕妤的理由,問題應當出在她的女兒,皇七女樂平公主身上。”

背主的奴才固然讓人討厭,但不可否認,成爲太子的女人,一步登天,這是絕大多數出身低微的女子都無法抗拒得誘惑,與之相比,忠誠實在算不得什麼。鍾婕妤爲旁人所誘,目光短淺歸短淺,可後宮之中,這種女人還少麼?若只是這麼一件事,斷不至於讓裴熙將“魏王生母不好”拿出來當魏王無法當太子的理由。

與魏王如何出生的相比,秦琬對樂平公主的出生更有興趣。

穆皇后有孕後,聖人爲證明自己的決心,後宮之中再無嬰啼,樂平公主是唯一的例外。秦琬不認爲鍾婕妤有這本事,能勾得聖人忘記穆皇后,只能證明她用了卑鄙下作的手段,連累兒子一生。

“不錯,樂平公主的出生,實在是聖人的恥辱。”裴熙輕蔑一笑,鄙夷道,“後宮一向以聖人的喜怒爲自身的喜怒,自穆皇后有孕、誕下太子、太子滿月、週歲這兩三年的時間裡,聖人不是開心就是擔心。你說,在這種時候,誰敢說自己病了,讓聖人覺得晦氣?偏偏宣賢妃生了齊王之後,外表看着還行,內裡卻有些虛。她的宮殿雖囤了些藥材,也架不住時間的推移。舊病復發卻強自忍耐,熬了年餘,還是去了。聖人知曉後,十分傷懷,見齊王哀毀過度,對齊王越發親厚,恩賞不斷,提攜甚多。不知怎得就有謠言,說聖人允了齊王,會追封宣賢妃爲皇后。”

秦琬聽了,只覺荒謬:“這怎麼可能?穆皇后還在世,斷沒有生死兩皇后的道理,縱穆皇后不在,爲了嫡子地位的穩定,聖人也不會追封宣賢妃,多給齊王和宣家一些賞賜,封些實權官職,已是極限了。”自己怕得罪聖人,熬着不敢看病,生生將身體拖垮,還給皇后之位做補償?想都不要想!

她雖腹誹着宣賢妃,心中卻有些唏噓。

超品的皇后之下,便是正一品的三夫人,她們能坦然地受公主郡主的全禮,地位尊崇無比。賢妃身爲三夫人之一,有地位,有寵愛,有兒子還有女兒,見聖人高興,自己病了都不敢請太醫,唯恐別人說她故意帶來晦氣,實在是……

裴熙笑了笑,淡淡道:“這謠言看似粗糙,不經大腦,卻是恰到好處——宣賢妃是聖人心中僅次於穆皇后的可心人,爲了她,穆皇后醋了好幾回。故在得知她生病卻強自忍耐時,穆皇后爲了孩兒不沾病氣,也爲了出一口氣,裝聾作啞,故作不知。待宣賢妃過逝後,穆皇后自知理虧,悔恨不已,心中不安得緊,就追問聖人此事是真是假,得到否定的答案後,還要確認一把。聖人覺得穆皇后信不過他,心中不悅,拂袖而去。穆皇后見狀,也來了脾氣,堅持不與聖人說話。”

不知爲何,秦琬忽然有些羨慕穆皇后。

阿耶的脾氣這麼好,阿孃都不敢和他頂着來,何況夫婿是殺伐果斷的九五之尊呢?到了這份上,什麼家世底氣都沒用,願意小心討好奉承聖人的女子從海角能排到天涯。穆皇后之所以這麼硬氣,所依仗得,無非聖人愛她。

“世間最尊貴的夫妻鬧彆扭,上頭又沒太后,竟是無人可勸。穆皇后性子倔,聖人拉不下臉,一個暗自垂淚,一個借酒澆愁。”裴熙冷笑道,“鍾婕妤趁着聖人醉酒,給自己梳了一個穆皇后獨有,後宮妃嬪學不來的髮髻……聖人醒來之後,氣得要杖斃她,穆皇后亦惱得不輕。看在魏王的面上,又爲了給太子積福,帝后才饒了她的性命。即便她運氣好,生下了樂平公主,那又如何?聖人不喜,整個後宮也不敢忤逆,有這麼個母親……”

“有這麼個母親,魏王還能做親王而非郡王,可見穆皇后對他提攜有加。”秦琬微微一笑,溫言道,“只可惜,成也穆皇后,敗也穆皇后。爲了兒子的地位穩固,穆皇后願意提攜出生卑微的庶子,破例贈個親王之位,但此時此刻,穆家未必樂意讓魏王登基。”聖人的孃家是穆家的奴婢,這名聲,要多不好聽有多不好聽。哪怕他們將鍾家人悉數放良,那又如何?多少人心胸寬闊到能容下見過自己寒微之時的人好好活着?

太子造反,魏王沒被連累,可見這對兄弟,一開始可能走得近,後來卻遠了。穆皇后見狀,能不對魏王心生惱意,覺得他和他生母一般,皆是翻臉不認人的白眼狼麼?雖說魏王沒受太大責罰,就證明這事是太子的過失,但對天下的母親來說,只有別人帶壞自己孩子的,斷沒有自己孩子不好的道理。可想而知,魏王與穆家的關係,未必就一團和氣。

話都說到這份上,秦琬終於明白裴熙爲什麼說,魏王想登基很困難。

鍾婕妤的兩次出頭,皆是後宮爲下一任皇位繼承人爭鬥的結果,暗流涌動自不必說,鍾婕妤不過是被人挑出來當槍使了而已,但她的人品和見識實在讓人不敢恭維。聖人對她十分膈應,若非萬不得已,絕不會挑魏王來做繼承人。縱百般無奈,非選魏王不可,聖人也不會封鍾婕妤做皇后——光是想到這麼個女人將會與自己心愛的妻子同尊,聖人就覺得噁心。

別說讓鍾婕妤和穆皇后並肩,就是張淑妃、宣賢妃的位置,聖人也不願讓鍾婕妤坐。能給鍾婕妤九嬪之一,好讓魏王這個親王之位名正言順,已經是聖人能容忍的極限了。

聖人不吝於寵愛出身卑微的女子,卻對鍾婕妤這樣心術不正的人,異、常、厭、惡。

“鍾婕妤當不了皇后,魏王就當不了太子。”秦琬細細梳理這其中的厲害關係,緩緩道,“諸王之中,以阿耶最長,趙王的政治意義最重要,韓王生母最尊貴,魯王最受聖人寵愛。魏王非嫡非長,還有個讓聖人厭惡到極點的親孃拖後腿,‘名正言順’四字與他無緣。哪怕得了聖人遺詔,也有好一番折騰。”

與聰明人說話就是方便,故裴熙點了點頭,斷言道:“聖人若屬意魏王,勢必會對曲成郡公一提再提。若三年之內,曲成郡公仍舊鎮守劍南,魏王便沒什麼指望;若是三年之內,曲成郡公就任安西大都護,儲君之事,便已定下。只可惜,這有什麼用呢?”到了最後,還不是刀兵相見,看誰的拳頭大?

秦琬隱隱猜到什麼,便問:“鍾婕妤若死了呢?”

裴熙搖了搖頭,異常篤定地說:“不會的!”

“爲何?”

“若她死了,聖人爲了魏王,勢必將鍾婕妤追封成皇后。如此一來,鍾婕妤的棺槨就要葬入帝陵,與穆皇后並尊,打擾他們一家三口在地下的安寧,聖人怎麼會肯?若是魏王登基,鍾婕妤縱成爲太后,也無甚用處了。”裴熙輕蔑笑道,“鍾婕妤也莫要做着成了太后,作威作福的春秋大夢,以咱們這位聖人的手段,能容她當三個月的太后,已經是給新君面子了。”

按聖人的意思,送靈之後,帝陵肯定是要徹底封住的。待帝陵一封,新太后愛怎麼死就怎麼死,誰讓從古至今都沒有“以卑動尊”的道理呢?如此一來,厭惡的人死了,他們一家三口也落了個永世安靜,豈不妙哉?至於太后,從來都是另起陵墓的,難不成爲了太后與先帝合葬,生生將先帝的陵墓挖開,驚擾先帝的安寧?

秦琬沉默許久,忽然笑了起來:“旭之,你我一向無話不談,最最緊要的那句,你爲何忽然不說了呢?”

聖人八成不願封任何一個女子爲繼皇后,如此一來,無論趙、魏、魯、韓四王誰繼位,若想爭一個“名正言順”,就得取得長兄的支持。

秦恪沒有兒子,只有一個視若珍寶的嫡出女兒,在這種情況下,有什麼辦法能比“聯姻”更好用?

裴熙拉下臉,明眼人都能看出他的不痛快:“心中不樂意,自然不說。”

他對婚姻本來就是排斥的態度,對政治聯姻更是厭惡得緊,自己兩相權衡取其一,不得不栽進坑裡,本來就讓他不悅得很,想到秦琬要步他的後塵,不由更加鬱悶。

“聖人對阿耶多有愧疚,阿耶對我極盡寵愛,下明旨怕是不大會,多半得看我自己喜歡。”秦琬微微一笑,不羞也不惱,饒有興趣地說,“你不覺得,看那些世家子弟爲了得到我的青睞,爭奇鬥豔,賣力表現,十分有意思麼?”被她這麼一說,裴熙也樂了,光是想想那副場景,他就眉飛色舞起來:“的確有意思,我來替你把關!”

第四章 嫡庶第四百七十三章 一心唯癡第三百七十六章 政見分歧第四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章 卑鄙無恥第三百五十六章 創辦女學第二十六章 敲打第四百五十九章 唯我獨尊第三百九十四章 刀鋒森寒第四百七十三章 一心唯癡第三百六十三章 女學秩序第三十五章 天神第二百九十五章 意識萌芽第二百五十八章 着手反擊第三十六章 盤算第二百零七章 冷酷薄情第三百六十五章 魚米之鄉第一百三十三章 陽奉陰違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心人性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喜有憂第四百七十章 國之儲貳第三百五十七章 升降起伏第九十六章 充儀藍氏第九十章 當利公主第一章 無奈第二百二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三十一章 糊塗第二百四十五章 平夷首策第四百三十一章 直闖宮城第七十章 初見魏王第九十九章 以德報德第二百一十二章 馮歡生死第一百一十五章第四百八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三十一章 自怨自艾第一百零五章 永寧首日第二百二十三章 眼界不同第四百七十章 國之儲貳第四百一十三章 見龍在田第一百六十章 無知是福第二百五十七章 鮮卑盟友第一百七十八章 冰雪聰明第四百二十八章 富貴誘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舉棋不定第三百五十八章 女學之師第一百四十六章 自卑與否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部郎中第二百章 卑鄙無恥第二百六十四章 一鳴驚人第十八章 成長第二百零二章 消災弭禍第四百六十二章 情理之間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到失去第二百四十六章 代王心思第一章 無奈第二百四十八章 投石問路第三百六十一章 千里江山第十章 趙九第一百八十三章 西域玉遲第二百四十四章 初次議政第六十七章 背主之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陳氏修儀第二百一十五章 後宮寵妃第四百七十五章 天下四方第二百一十九章 子嗣傳承第四百二十八章 富貴誘人第二百二十章 勢力初成第六十七章 背主之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九十八章 廟號裁定第三百五十二章 格局不同第四百五十一章 父母之心第四百五十四章 情深似海第三百六十四章 弊端初顯第二百七十七章 平步青雲第三百零五章 身爲人父第八十五章 盛氣凌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特立獨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磨刀之石第一百七十五章 有來有去第十四章 折衝第四百四十四章 導師人選第三百八十九章 趁亂潛入第八章 拒絕第三百八十二章 血脈之存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生緣定第一百七十章 家事難斷第二百三十二章 走投無路第四百八十章 巧撥千斤第四百一十六章 隔空過招第七十二章 傲骨奴性第三百六十七章 兩難抉擇第三百七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三百五十三章 上黨事宜第三百二十章 狼顧之相第一百一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九十七章 用人之道第二百一十七章 誠國公府第三百八十三章 誅殺三族
第四章 嫡庶第四百七十三章 一心唯癡第三百七十六章 政見分歧第四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章 卑鄙無恥第三百五十六章 創辦女學第二十六章 敲打第四百五十九章 唯我獨尊第三百九十四章 刀鋒森寒第四百七十三章 一心唯癡第三百六十三章 女學秩序第三十五章 天神第二百九十五章 意識萌芽第二百五十八章 着手反擊第三十六章 盤算第二百零七章 冷酷薄情第三百六十五章 魚米之鄉第一百三十三章 陽奉陰違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心人性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喜有憂第四百七十章 國之儲貳第三百五十七章 升降起伏第九十六章 充儀藍氏第九十章 當利公主第一章 無奈第二百二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三十一章 糊塗第二百四十五章 平夷首策第四百三十一章 直闖宮城第七十章 初見魏王第九十九章 以德報德第二百一十二章 馮歡生死第一百一十五章第四百八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三十一章 自怨自艾第一百零五章 永寧首日第二百二十三章 眼界不同第四百七十章 國之儲貳第四百一十三章 見龍在田第一百六十章 無知是福第二百五十七章 鮮卑盟友第一百七十八章 冰雪聰明第四百二十八章 富貴誘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舉棋不定第三百五十八章 女學之師第一百四十六章 自卑與否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部郎中第二百章 卑鄙無恥第二百六十四章 一鳴驚人第十八章 成長第二百零二章 消災弭禍第四百六十二章 情理之間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到失去第二百四十六章 代王心思第一章 無奈第二百四十八章 投石問路第三百六十一章 千里江山第十章 趙九第一百八十三章 西域玉遲第二百四十四章 初次議政第六十七章 背主之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陳氏修儀第二百一十五章 後宮寵妃第四百七十五章 天下四方第二百一十九章 子嗣傳承第四百二十八章 富貴誘人第二百二十章 勢力初成第六十七章 背主之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九十八章 廟號裁定第三百五十二章 格局不同第四百五十一章 父母之心第四百五十四章 情深似海第三百六十四章 弊端初顯第二百七十七章 平步青雲第三百零五章 身爲人父第八十五章 盛氣凌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特立獨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磨刀之石第一百七十五章 有來有去第十四章 折衝第四百四十四章 導師人選第三百八十九章 趁亂潛入第八章 拒絕第三百八十二章 血脈之存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生緣定第一百七十章 家事難斷第二百三十二章 走投無路第四百八十章 巧撥千斤第四百一十六章 隔空過招第七十二章 傲骨奴性第三百六十七章 兩難抉擇第三百七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三百五十三章 上黨事宜第三百二十章 狼顧之相第一百一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九十七章 用人之道第二百一十七章 誠國公府第三百八十三章 誅殺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