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趁亂潛入

弘農楊氏之所以兵行險招,也是不得已。

按照楊延的計劃,本該是由他們的人尋個機會,開了城門,迎楊家黑騎衛入弘農縣。偏偏曹瑞不是個省油的燈,早就提防了這一招,城門官的家眷全去他府上做客,其餘的兵卒呢,五人一組,家眷臨時遷到一條街裡頭,派兵“保護”,膽敢違逆的,視作亂黨,連下獄的機會都不給,直接處死。誰想作亂,互相檢舉,若被旁人發現,五家一起連坐。

榮華富貴再誘人,也沒有闔家老小的性命重要,何況曹瑞說了,前事不究。不管你與楊家有多親的關係,只要守好了城門就行,未來有他罩着,斷不會委屈,大家也就安定下來了。

說句不中聽的話,楊氏族人,哪裡瞧得上守城小吏的位置?縱與楊家有什麼親,也是前者七拐八拐,想盡辦法攀上的,逢年過節,禮品一樣不缺,楊家卻連管事的都未必會看上一眼,何苦爲他們拼命呢?

城門嚴嚴實實地守住了,弘農楊氏的計劃就算廢了一半。

按理說,以弘農楊氏的勢力,明目張膽起事也不是什麼難事。偏偏楊家是典型的世家作風,既要面子,也要裡子,三百黑騎衛是他們的主力,不希望有什麼折損。家主又頗有股文人心性,總得將你的名聲給破了,才能將你踩在腳下。

楊家塢堡固然嚴嚴實實,但折衝府裡頭可有好幾架粗糙的投石車,岑越的手段又不弱,麾下人心聚攏得不錯,楊家自然要先對付他。偏偏常青不走尋常路……這也怪不得楊延無腦,實在是騎兵在戰爭中的地位太高,瞧見整齊劃一的三百鐵騎,膽子小的早就投降了,膽子大一點的,充其量是閉門不出。折衝府的軍士又不是什麼百戰之師,也不是他岑越的家丁,士氣統共就那麼點,見到騎兵先短一層,避而不出再短一層,被騎兵叫陣,三魂能去兩魂,七魄會沒六魄。若是主官還有個三長兩短就更妙了,人心惶惶,可不就手到擒來了麼?誰會想到對方非但有膽子反抗,還早有準備呢?

黑騎衛若是經歷了幾場勝仗倒還好,一出動就被打了個悶棍,火光映着夜色,殺聲四起,不知敵人在哪,只見處處都是斷肢殘骸,不免有些心慌,馬兒也沒被訓練到家,頗有些控制不住。有幾個機靈的,想要趁夜色退走,冷不防馬蹄嘶鳴,昔日溫馴的馬兒卻不服繮繩的管束,人已經被掀了下來。

常青扒了這身鐵甲,飛快往自己身上套,張三和田九等人有學有樣,其餘的人手不夠快,加上暗算的黑騎衛不夠多,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就聽常青問:“馬有損傷麼?”

“只是驚着了!”田九曾做過幾年富貴人家的馬伕,雖沒伺候過這等好馬,卻能大抵看出幾分端倪,“統領,這馬兒烈着呢,恐不好收拾。”

“不用收拾。”常青壓根就不管馬兒的性命和生死,一刀將黑騎衛給抹了脖子,伸出手往創口一探,溫熱的鮮血沾了滿手,又被他塗滿了臉,“用得上就行了。”

說罷,一躍上馬,提着馬刀,調轉馬頭,毅然衝進戰局。一刀下去,劈翻一個折衝府的輕騎,反手再一刀,又殺了一名騎兵,硬生生開了條血路,衝到楊開身邊,聲嘶力竭地說:“情況不妙,護主子離開!”

張三和田九見狀,也扯開嗓子,跟着吼了起來:“主子快走,吾等斷後!”表忠心之餘,不忘殺幾個敵人,砸實自己的滿腔“誠意”。

楊開也知道情況不怎麼好,礙於一腔意氣,本想繼續往前衝,忽然被常青這麼一喊,一拉,一拽,便有些恍惚——情況已經到這等地步了,非撤不可?

他尚存着幾分判斷,手下的機變卻是不夠的,一聽見有人喊話,立刻往回撤,不想再打了。楊開見到這等情形,也有些回不過味來,稀裡糊塗就跟着後撤了,等跑了十幾里路纔想明白,不對呀,剛纔那情形,可以繼續打下去的啊!

天已破曉,露出幾分微光,楊開環顧四周,三百騎出去,回來的不過百餘騎,臉上有些掛不住,心中卻有些後怕。思慮再三,終究是覺得自己的命比別人金貴許多,咬了咬牙:“回去!”

常青跟在楊開的身邊,血污沾滿了臉,盔甲上都是斑斑血跡,馬刀已經快捲了刃,看上去很是兇悍。

黑騎衛平素在一塊訓練,彼此都是熟的,換做別的時候,他的僞裝只怕片刻就能拆穿。可剛纔一場敗仗打下來,統領又是一副惱羞成怒的樣子,大家悶着往楊家塢堡趕,也不敢交頭接耳,便令常青有了混進楊家塢堡的天賜良機。

弘農縣城究竟如何,常青不清楚,哪怕真出了事,憑他一人之力,也沒辦法力挽狂瀾,還得岑越帶兵去平亂。他自己幹得是暗衛的活兒,自然有暗衛更適合乾的事情。

朝廷早就盯住了弘農郡,麗竟門的密摺一天三封往長安飛,秦琬取過密信,瞧了幾眼,不由笑了:“他們家可真是瘋了。”

“三百甲冑,這可都是錢吶!”裴熙嘖嘖稱奇,“昔年趙庶人慾求良馬而不可得,弘農楊氏……光這一條,就能按死他們。”

秦琬沉默半晌,才道:“大義公主已經被我接到宮中來了,駿馬的事情,我需再想想,看看如何才能護住她。”

裴熙聽見秦琬這麼說,挑了挑眉,也沒說什麼。

弘農郡不適合養馬,楊家的三百駿馬哪來的,很多人定是第一反應就想到大義公主,定會讓這位本就尷尬的女子再添幾分艱難。旁的倒也罷了,大義公主是蘇沃養母這一點,卻是不能不顧忌的。

秦琬有青雲之志,自然要早早考慮到繼承人的問題,就是男子,說是說兒女一視同仁,立繼承人的時候,總要繼承人的身份好看一些。畢竟皇帝登基,怎麼可能不追封母族?生母是奴隸,是奴婢,是罪人,好看麼?更不要說秦琬是女子,她的繼承人登基,若不冊封父族,怎麼也說不過去,那不是讓蘇家再度起來了麼?縱只是神廟列在一起,秦琬也覺得膩歪透頂。

正因爲如此,秦琬權衡了許久,還是打消了將蘇沃養在宮裡,和他的妹妹秦晗一般養在沈曼膝下的念頭,反爲蘇沃尋了一位身份高貴、有勇有謀、膽略出衆,待他也盡心盡力的養母。

這等時候,大義公主的地位萬萬不能動搖,否則蘇沃定會讓人看輕……秦琬歷盡辛苦才爬到如今的位置,難道是讓自己的兒子受委屈的麼?

“岑越和曹瑞都是能臣,皇祖父早防着楊家呢!”秦琬取過兩人的冊子,又研究了一番弘農郡的土地,下了評語,“弘農郡隱沒的田地,應當有如今所知的一到兩成。”若非如此,聖人也不至於盯得那麼緊。

裴熙對世家的作風十分了解,想了一下,才說:“前朝世家至少要佔全郡七八成地,還有約莫全郡土地四五成的田地、山林甚至是荒地,都是不報的。本朝雖收斂許多,卻也不會太有眼色。你括戶的時候,也要看着辦,世家的勢力倒不是很大,可他們的名望還在。這是數百年積累下來的威望,一時半會改不過來,萬萬不可將他們逼到極處。”

秦琬嘆了一聲,沒說什麼。

世家之所以名望極高,歸根到底,還是因爲他們曾經一度統治了知識,代表着文化。寒門子弟想要讀書識字,就要去拜師。師傅呢,十有八九*都是世家出身,哪怕是叛逆子弟,也不會輕易說祖宗的壞話。加上前朝唯有出身世家才能做官,寒族想上升太難,自然而然就造成了世家的崇高地位。

正如裴熙所說,這等情況,非得用人制度改了,再用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纔能有所好轉。也就是說,哪怕要括戶,也要給世家留一畝三分地,不能將全部的隱地,隱戶都給清出來,從而造成整個階級的排斥。

每每想到這一情況,秦琬就覺得,憋屈,實在是憋屈。

兩人正談論世家的時候,陳玄將最新的密信送到。

秦琬一拆信,便一掃陰霾,笑道:“常青攜血影潛入楊氏塢堡,擊殺楊氏家主楊延的嫡長子後逃離。楊延瘋狂之下,命令黑騎衛趕赴他縣,如今已下了華陰、新安等縣,並欲撰寫檄文,討伐‘無道’的朝廷。好在岑越救援及時,弘農縣雖有幾場火,卻沒有被攻下。”

裴熙挑了挑眉:“岑越不錯。”這個不錯,非但指的是沒令弘農郡治失陷,還有一點,他沒及時去救別的縣。造反麼,總要一方先挑個頭,他們纔好還擊不是?小打小鬧的,外人看了,還以爲我們故意害你呢!

“手段不錯,但功利心有些重。”秦琬想了想,說,“此事畢了,調他來長安。若將此人放到邊疆,輕則生出怨懟,重則邊境不穩。”胡人每年都會來犯一兩次,小股騎兵未必滿足得了岑越的胃口,若他殺良冒功,那就不好了。

第三百五十七章 升降起伏第三百五十章 同姓不婚第十六章 裴熙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厥來使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五章 變局第一百零三章 棋局初顯第三百六十三章 女學秩序第一百二十三章 赤子之心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部郎中第十三章 得見第六十八章 良師益友第九十七章 莊園出事第三百八十章 處置方案第一百四十九章 鮮明對比第一百三十章 居高臨下第八十九章 平輿侯爺第四百二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改變命運第三百七十八章 君臣之間第三百四十六章 東宮妃嬪第二百七十九章 計劃未來第兩百五十六章 酒酣耳熱第七十一章 姻親故舊第一百五十三章 春日雷霆第十二章 官爵第三百零七章 劃粥割齏第三百零一章 平地驚雷第一百三十三章 陽奉陰違第一百六十七章 愚不可及第四百二十八章 富貴誘人第四百五十一章 父母之心第一百零五章 永寧首日第二章 代王第一百六十九章 以史爲鏡第一百六十九章 以史爲鏡第六十二章 驚世駭俗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成郡公第四百二十一章 何患無辭第一百三十八章 飛來橫禍第三百七十六章 政見分歧第三百五十九章 意義重大第四百七十二章 事難兩全第二百零二章 消災弭禍第二百三十八章 誤會甚深第八十九章 平輿侯爺第一百零三章 棋局初顯第二百九十七章 兄妹情深第一百八十二章 胡人西席第二百二十三章 眼界不同第十二章 官爵第三百七十章 新安之變第三百三十一章 衝出重圍第一百六十一章 冤假錯案第二百六十一章 少年將軍第二百七十七章 平步青雲第三百七十九章 無奈現狀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逸難求第四百一十四章 北境風起第三百六十章 土地之弊第二百零三章 懷獻太子第二百六十章 前朝舊事第三百二十七章 以酒爲媒第四百零八章 資源互換第一章 無奈第一百零四章 略施小計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平郡王第一百零一章 早已下注第三百六十一章 千里江山第四十八章 諸王爭雄第四百三十七章 風向之變第四百二十九章 勝者爲王第二百九十章 風流韻事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監手段第二百六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幕揭開第三百二十一章 論功行賞第三百四十九章 得勢便狂第二百一十七章 誠國公府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三百六十一章 千里江山第四百三十八章 解開心結第四百五十三章 張弛有度第三十章 可憐第二百二十二章 盧氏遭貶第五十七章 草菅人命第三百零三章 悔不當初第二章 代王第十二章 官爵第二百六十三章 騎射比試第二百二十三章 眼界不同第三十二章 蕭譽第二百四十八章 投石問路第一百三十三章 陽奉陰違第九十五章 郡主教女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下鹽政第三百四十九章 得勢便狂第二百四十七章 功利庶女第一百七十五章 有來有去第三百七十七章 弘農官員
第三百五十七章 升降起伏第三百五十章 同姓不婚第十六章 裴熙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厥來使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五章 變局第一百零三章 棋局初顯第三百六十三章 女學秩序第一百二十三章 赤子之心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部郎中第十三章 得見第六十八章 良師益友第九十七章 莊園出事第三百八十章 處置方案第一百四十九章 鮮明對比第一百三十章 居高臨下第八十九章 平輿侯爺第四百二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改變命運第三百七十八章 君臣之間第三百四十六章 東宮妃嬪第二百七十九章 計劃未來第兩百五十六章 酒酣耳熱第七十一章 姻親故舊第一百五十三章 春日雷霆第十二章 官爵第三百零七章 劃粥割齏第三百零一章 平地驚雷第一百三十三章 陽奉陰違第一百六十七章 愚不可及第四百二十八章 富貴誘人第四百五十一章 父母之心第一百零五章 永寧首日第二章 代王第一百六十九章 以史爲鏡第一百六十九章 以史爲鏡第六十二章 驚世駭俗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成郡公第四百二十一章 何患無辭第一百三十八章 飛來橫禍第三百七十六章 政見分歧第三百五十九章 意義重大第四百七十二章 事難兩全第二百零二章 消災弭禍第二百三十八章 誤會甚深第八十九章 平輿侯爺第一百零三章 棋局初顯第二百九十七章 兄妹情深第一百八十二章 胡人西席第二百二十三章 眼界不同第十二章 官爵第三百七十章 新安之變第三百三十一章 衝出重圍第一百六十一章 冤假錯案第二百六十一章 少年將軍第二百七十七章 平步青雲第三百七十九章 無奈現狀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逸難求第四百一十四章 北境風起第三百六十章 土地之弊第二百零三章 懷獻太子第二百六十章 前朝舊事第三百二十七章 以酒爲媒第四百零八章 資源互換第一章 無奈第一百零四章 略施小計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平郡王第一百零一章 早已下注第三百六十一章 千里江山第四十八章 諸王爭雄第四百三十七章 風向之變第四百二十九章 勝者爲王第二百九十章 風流韻事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監手段第二百六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幕揭開第三百二十一章 論功行賞第三百四十九章 得勢便狂第二百一十七章 誠國公府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三百六十一章 千里江山第四百三十八章 解開心結第四百五十三章 張弛有度第三十章 可憐第二百二十二章 盧氏遭貶第五十七章 草菅人命第三百零三章 悔不當初第二章 代王第十二章 官爵第二百六十三章 騎射比試第二百二十三章 眼界不同第三十二章 蕭譽第二百四十八章 投石問路第一百三十三章 陽奉陰違第九十五章 郡主教女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下鹽政第三百四十九章 得勢便狂第二百四十七章 功利庶女第一百七十五章 有來有去第三百七十七章 弘農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