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女帝師三(65)

[24]《論語·季氏》:“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25]《詩經·國風·鄭風·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偕臧。”

[26]《論語·先進》:“‘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27]《論語·陽貨》:“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28]《九州春秋》:“(沮)授諫辭曰:‘世稱一兔走衢,萬人逐之,一人獲之,貪者悉止,分定故也。且年均以賢,德均則下,古之制也。願上惟先代成敗之戒,下思逐兔分定之義。’紹曰:‘孤欲令四兒各據一州,以觀其能。’授出曰:‘禍其始此乎!’”

[29]《論語·述而》:“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30]《漢書·淮南衡山濟北王傳第十四》:“竊聞大王剛直而勇,慈惠而厚,貞信多斷,是天以聖人之資奉大王也甚盛,不可不察。”

[31]《後漢書·明帝紀第二》:“侯王設醬,公卿饌珍,朕親袒割,執爵而酳。祝哽在前,祝噎在後。升歌《鹿鳴》,下管《新宮》,八佾具修,萬舞於庭。”

[32]岑參《送王大昌齡赴江寧》:“對酒寂不語,悵然悲送君。明時未得用,白首徒攻文。澤國從一官,滄波幾千裡。羣公滿天闕,獨去過淮水。舊家富春渚,嘗憶臥江樓。自聞君欲行,頻望南徐州。窮巷獨閉門,寒燈靜深屋。北風吹微雪,抱被肯同宿。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時。舟中饒孤興,湖上多新詩。潛虯且深蟠,黃鵠舉未晚。惜君青雲器,努力加餐飯。”

[33]《莊子·盜跖》:“孔子曰:‘丘聞之,凡天下有三德:生而長大,美好無雙,少長貴賤見而皆說之,此上德也;知維天地,能辯諸物,此中德也;勇悍果敢,聚衆率兵,此下德也。’”

[34]《漢書·武帝紀第六》:“秋九月,詔曰:‘仁不異遠,義不辭難,今京師雖未爲豐年,山林、池澤之饒與民共之。今水潦移於江南,迫隆冬至,朕懼其飢寒不活。江南之地,火耕水耨,方下巴、蜀之粟致之江陵,遣博士中等分循行,諭告所抵,無令重困。吏民有振救饑民免其厄者,具舉以聞。’”

[35]衛恆《四體書勢》:“是故遠而望之,焉若岸崩崖;就而察之,一畫不可移。纖微要妙,臨時從宜。略舉大較,彷彿若斯。”

[36]《詩經·小雅·出車》:“既見君子,我心則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37]杜安世《虞美人》

[38]謝朓《移病還園示親屬詩》:“疲策倦人世,斂性就幽蓬。停琴佇涼月,滅燭聽歸鴻。涼薰乘暮晰,秋華臨夜空。葉低知露密,崖斷識雲重。折荷葺寒袂,開鏡眄衰容。海暮騰清氣,河關秘棲衝。煙衡時未歇,芝蘭去相從。”

[39]《梁書·列傳第二·昭明太子》:“暫勞永逸,必獲後利。未萌難睹,竊有愚懷。”

[40]羊祜,西晉將領,滅吳的首倡者之一。陸抗,東吳名將。羊祜與陸抗在荊州對壘時,雙方常有使者往還。一次陸抗生病,向羊祜求藥,羊祜馬上派人把藥送過來。吳將怕其中有詐,勸陸抗勿服,陸抗不疑,仰而服下。陸抗死,羊祜上表伐吳。

[41]子反率楚軍攻打宋國。宋國主將華元防守頑強,雙方都精疲力竭。一天深夜,華元潛入到子反營帳,登上臥榻,將他叫起,“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炊。雖然,城下之盟,有以國斃,不能從也。寧以國斃,不從城下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聽。”子反第二天將華元的話報告了楚莊王,退兵三十里,立盟。盟約上寫着:“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42]《史記·淮陰侯列傳》:“夫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也。時乎時,不再來。願足下詳察之。”

[43]《梁書·列傳第六·韋睿傳》:“會司州刺史馬仙琕北伐還軍,爲魏人所躡,三關擾動,詔睿督衆軍援焉。睿至安陸,增築城二丈餘,更開大塹,起高樓,衆頗譏其示弱。睿曰:‘不然,爲將當有怯時,不可專勇。’”

[44]《梁書·列傳第十九·徐勉傳》:“於是門人慮其肆情所鍾,容致委頓,乃斂衽而進曰:‘僕聞古往今來,理運之常數;春榮秋落,氣象之定期。人居其間,譬諸逆旅,生寄死歸,著於通論,是以深識之士,悠爾忘懷。……’”

[45]《孝經·喪親章第十八》:“子曰:‘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慼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聖人之政也。喪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爲之棺槨衣衾而舉之,陳其簠簋而哀慼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爲之宗廟,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時思之。生事愛敬,死事哀慼,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

[46]《論語·鄉黨》:“迅雷風烈,必變。”

[47]張籍《酬朱慶餘》:“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齊紈未是人間貴,一曲菱歌敵萬金。”

[48]王維《洛陽女兒行》:“洛陽女兒對門居,纔可容顏十五餘。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膾鯉魚。畫閣朱樓盡相望,紅桃綠柳垂檐向。羅帷送上七香車,寶扇迎歸九華帳。狂夫富貴在青春,意氣驕奢劇季倫。自憐碧玉親教舞,不惜珊瑚持與人。春窗曙滅九微火,九微片片飛花瑣。戲罷曾無理曲時,妝成只是薰香坐。城中相識盡繁華,日夜經過趙李家。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49]《論語·子罕》:“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匱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50]《梁書·列傳第二十·傅昭傳》:“(袁粲)每經(傅)昭戶,輒嘆曰:‘經其戶,寂若無人,披其帷,其人斯在,豈非名賢!’”

[51]宋之問《冬宵引贈司馬承禎》:“河有冰兮山有雪,北戶墐兮行人絕。獨坐山中兮對鬆月,懷美人兮屢盈缺。明月的的寒潭中,青松幽幽吟勁風。此情不向俗人說,愛而不見恨無窮。”

[52]《詩經·小雅·穀風》:“習習穀風,維風及雨。將恐將懼,維予與女。將安將樂,女轉棄予。習習穀風,維風及頹。將恐將懼,寘予於懷。將安將樂,棄予如遺。習習穀風,維山崔嵬。無草不死,無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53]《梁書·列傳第二十四·裴子野傳》:“或問其爲文速者,子野答雲:‘人皆成於手,我獨成於心,雖有見否之異,其於刊改一也。’”

[54]《後漢書·桓譚馮衍列傳第十八》:“蓋聞明者見於無形,智者慮於未萌,況其昭晢者乎?凡患生於所忽,禍發於細微,敗不可悔,時不可失。”

[55]《莊子·內篇·人間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56]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57]《後漢書·桓譚馮衍列傳第十八》:“夫決者智之君也。疑者事之役也。時不重至,公勿再計。”

[58]《史記·吳太伯世家第一》:“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也。季歷賢,而有聖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以避季歷。季歷果立,是爲王季,而昌爲文王。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爲吳太伯。”

[59]《後漢書·桓榮丁鴻列傳第二十七》:“至夫鄧彪、劉愷,讓其弟以取義,使弟受非服而己厚其名,於義不亦薄乎!君子立言,非苟顯其理,將以啓天下之方悟者;立行,非獨善其身,將以訓天下之方動者。言行之所開塞,可無慎哉!原丁鴻之心,主於忠愛乎?何其終悟而從義也!異夫數子類乎徇名者焉。”

[60]《晉書·列傳第六十八》:“(桓)溫自江陵北伐,行經金城,見少爲琅邪時所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條,泫然流涕。”

[61]《漢書·王貢兩龔鮑傳第四十二》:“故曰山林之士往而不能反,朝廷之士入而不能出,二者各有所短。春秋列國卿大夫及至漢興將相名臣,懷祿耽寵以失其世者多矣!是故清節之士於是爲貴。”

[62]《論語·子張第十九》:“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爲也。’”

[63]陸賈《新語·懷慮》:“故管仲相桓公,詘節事君,專心一意,身無境外之交,心無欹斜之慮,正其國如制天下,尊其君而屈諸侯,權行於海內,化流於諸夏,失道者誅,秉義者顯,舉一事而天下從,出一政而諸侯靡。故聖人執一政以繩百姓,持一概以等萬民,所以同一治而明一統也。”

[64]陸令萱,北齊女官。陸令萱與兒子穆提婆在高緯在位時,禍亂朝政八年,導致北齊亡國。

[65]五代十國時期,南海地區的割據政權南漢的末代君主劉繼興重用宦官和宮女,讓宮女盧瓊仙和黃瓊芝參政。

[66]《晉書·列傳第三·何曾傳》:“臣聞先王制法,必全於慎。故建官受任,則置副佐;陳師命將,則立監貳;宣命遣使,則設介副;臨敵交刃,又參御右,蓋以盡思謀之功,防安危之變也。是以在險當難,則權足相濟;隕缺不豫,則才足相代。其爲國防,至深至遠。及至漢氏,亦循舊章,韓信伐趙,張耳爲貳;馬援討越,劉隆副軍。前世之跡,著在篇志。”

[67]《漢書》作者班固因受竇憲牽連,冤死獄中,《漢書》沒有修完,妹妹班昭補完。蔡邕因哭董卓,被王允殺害,所修漢史中絕。范曄因參與劉義康謀反被處死,《後漢書》沒有修完,司馬彪補入八志。

[68]《論語·子路》:“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恆其德,或承之羞。’”

[69]《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70]《後漢書·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勢得容奸,伯夷可疑;苟曰無猜,盜跖可信。故樂羊陳功,文侯示以謗書。願請中常侍一人監軍財費。”

[71]《詩經·蜉蝣》

[72]《晉書·列傳第七十·蘇峻傳》:“(蘇)峻曰:‘臺下雲我欲反,豈得活邪!我寧山頭望廷尉,不能廷尉望山頭。往者國危累卵,非我不濟,狡兔既死,獵犬理自應烹,但當死報造謀者耳。’於是遣參軍徐會結祖約,謀爲亂,而以討(庾)亮爲名。”

[73]《史記·周本紀》:“大雅曰‘陳錫載周’,是不布利而懼難乎,故能載周以至於今。今王學專利,其可乎?匹夫專利,猶謂之盜,王而行之,其歸鮮矣。”

[74]《後漢書·黨錮列傳》:“後張儉事起,收捕鉤黨,鄉人謂(李)膺曰:‘可去矣。’對曰:‘事不辭難,罪不逃刑,臣之節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將安之?’乃詣詔獄。考死,妻子徙邊,門生、故吏及其父兄,並被禁錮。”

[75]《道德經》:“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僞;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76]《漢書·眭兩夏侯京翼李傳第四十五·夏侯勝傳》:“(夏侯)勝、(黃)霸既久系,霸欲從勝受經,勝辭以罪死。霸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勝賢其言,遂授之。系再更冬,講論不怠。”

[77]《孟子·公孫丑》:“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芳馨把“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改成“君子有不落難,落難有助矣”。

[78]《周易·既濟卦》:“《象》曰: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79]《後漢書·張衡列傳第四十九》:“伏惟陛下宣哲克明,繼體承天,中遭傾覆,龍德泥蟠。今乘雲高躋,磐桓天位,誠所謂將隆大位,必先倥傯之也。”

[80]杜甫《絕句》

[81]《晉書·列傳第二十二·郤詵傳》:“夫賢者天地之紀,品物之宗,其急之也,故寧濫以得之,無縱以失之也。”

[82]《漢書·匡張孔馬傳第五十一》:“大逆無道,父母妻子同產無少長皆棄市,欲懲後犯法者也。夫婦之道,有義則合,無義則離。”

第303章 女帝師五(28)第300章 女帝師五(25)第46章 女帝師一(46)第85章 女帝師二(14)第187章 女帝師三(49)第106章 女帝師二(35)第79章 女帝師二(8)第288章 女帝師五(13)第263章 女帝師四(57)第342章 女帝師五(67)第221章 女帝師四(15)第119章 女帝師二(48)第235章 女帝師四(29)第177章 女帝師三(39)第208章 女帝師四(2)第58章 女帝師一(58)第87章 女帝師二(16)第294章 女帝師五(19)第281章 女帝師五(6)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302章 女帝師五(27)第129章 女帝師二(58)第166章 女帝師三(28)第78章 女帝師二(7)第96章 女帝師二(25)第155章 女帝師三(17)第136章 女帝師二(65)第172章 女帝師三(34)第135章 女帝師二(64)第130章 女帝師二(59)第27章 女帝師一(27)第17章 女帝師一(17)第148章 女帝師三(10)第183章 女帝師三(45)第26章 女帝師一(26)第264章 女帝師四(58)第149章 女帝師三(11)第305章 女帝師五(30)第51章 女帝師一(51)第197章 女帝師三(59)第299章 女帝師五(24)第84章 女帝師二(13)第136章 女帝師二(65)第250章 女帝師四(44)第52章 女帝師一(52)第245章 女帝師四(39)第119章 女帝師二(48)第199章 女帝師三(61)第251章 女帝師四(45)第14章 女帝師一(14)第238章 女帝師四(32)第110章 女帝師二(39)第260章 女帝師四(54)第168章 女帝師三(30)第253章 女帝師四(47)第114章 女帝師二(43)第198章 女帝師三(60)第192章 女帝師三(54)第318章 女帝師五(43)第50章 女帝師一(50)第29章 女帝師一(29)第352章 女帝師五(77)第265章 女帝師四(59)第219章 女帝師四(13)第330章 女帝師五(55)第243章 女帝師四(37)第334章 女帝師五(59)第12章 女帝師一(12)第156章 女帝師三(18)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338章 女帝師五(63)第124章 女帝師二(53)第89章 女帝師二(18)第317章 女帝師五(42)第127章 女帝師二(56)第255章 女帝師四(49)第89章 女帝師二(18)第35章 女帝師一(35)第170章 女帝師三(32)第146章 女帝師三(8)第223章 女帝師四(17)第343章 女帝師五(68)第37章 女帝師一(37)第346章 女帝師五(71)第166章 女帝師三(28)第188章 女帝師三(50)第335章 女帝師五(60)第188章 女帝師三(50)第305章 女帝師五(30)第153章 女帝師三(15)第325章 女帝師五(50)第92章 女帝師二(21)第76章 女帝師二(5)第260章 女帝師四(54)第103章 女帝師二(32)第63章 女帝師一(63)第13章 女帝師一(13)第201章 女帝師三(63)第258章 女帝師四(52)第249章 女帝師四(43)
第303章 女帝師五(28)第300章 女帝師五(25)第46章 女帝師一(46)第85章 女帝師二(14)第187章 女帝師三(49)第106章 女帝師二(35)第79章 女帝師二(8)第288章 女帝師五(13)第263章 女帝師四(57)第342章 女帝師五(67)第221章 女帝師四(15)第119章 女帝師二(48)第235章 女帝師四(29)第177章 女帝師三(39)第208章 女帝師四(2)第58章 女帝師一(58)第87章 女帝師二(16)第294章 女帝師五(19)第281章 女帝師五(6)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302章 女帝師五(27)第129章 女帝師二(58)第166章 女帝師三(28)第78章 女帝師二(7)第96章 女帝師二(25)第155章 女帝師三(17)第136章 女帝師二(65)第172章 女帝師三(34)第135章 女帝師二(64)第130章 女帝師二(59)第27章 女帝師一(27)第17章 女帝師一(17)第148章 女帝師三(10)第183章 女帝師三(45)第26章 女帝師一(26)第264章 女帝師四(58)第149章 女帝師三(11)第305章 女帝師五(30)第51章 女帝師一(51)第197章 女帝師三(59)第299章 女帝師五(24)第84章 女帝師二(13)第136章 女帝師二(65)第250章 女帝師四(44)第52章 女帝師一(52)第245章 女帝師四(39)第119章 女帝師二(48)第199章 女帝師三(61)第251章 女帝師四(45)第14章 女帝師一(14)第238章 女帝師四(32)第110章 女帝師二(39)第260章 女帝師四(54)第168章 女帝師三(30)第253章 女帝師四(47)第114章 女帝師二(43)第198章 女帝師三(60)第192章 女帝師三(54)第318章 女帝師五(43)第50章 女帝師一(50)第29章 女帝師一(29)第352章 女帝師五(77)第265章 女帝師四(59)第219章 女帝師四(13)第330章 女帝師五(55)第243章 女帝師四(37)第334章 女帝師五(59)第12章 女帝師一(12)第156章 女帝師三(18)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338章 女帝師五(63)第124章 女帝師二(53)第89章 女帝師二(18)第317章 女帝師五(42)第127章 女帝師二(56)第255章 女帝師四(49)第89章 女帝師二(18)第35章 女帝師一(35)第170章 女帝師三(32)第146章 女帝師三(8)第223章 女帝師四(17)第343章 女帝師五(68)第37章 女帝師一(37)第346章 女帝師五(71)第166章 女帝師三(28)第188章 女帝師三(50)第335章 女帝師五(60)第188章 女帝師三(50)第305章 女帝師五(30)第153章 女帝師三(15)第325章 女帝師五(50)第92章 女帝師二(21)第76章 女帝師二(5)第260章 女帝師四(54)第103章 女帝師二(32)第63章 女帝師一(63)第13章 女帝師一(13)第201章 女帝師三(63)第258章 女帝師四(52)第249章 女帝師四(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