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女帝師三(64)

我冷哼一聲:“秉公處置便是了,何須對策?姑姑將此事告訴李大人,請他務必查明何管事冒名賣畫的來龍去脈。”說罷起身上樓。

芳馨擔憂道:“只這樣便好了麼?”說着就要跟上樓服侍。

我轉頭道:“姑姑辛苦了,去歇息吧。我起身後,叫小錢來見我,我有話囑咐他。”

芳馨一怔,隨即眉間一鬆:“是。小錢這陣子正無聊,昨天還纏着奴婢要差事呢。”

我笑道:“那正好。這件差事他一定能辦好。”

轉眼過了端午,天氣已有些炎熱。數年不在宮中,這才發覺山間野外的夏日有難得的清爽從容。哪怕驕陽在背,汗水卻是暢快淋漓的。不似在宮中,每常午歇起身,發間黏黏膩膩,充滿了幽冷和焦慮的意味。遠遠聽得蟬鳴喓喓,於是開了窗。燥熱的風涌了進來,額頭的汗意澀然凝住,肌膚有些發緊。西面花圃中玫瑰被曬得蔫萎殘敗,兩隻紫灰色的斑紋蝴蝶停在花上,懶懶的,沒有半點風韻情致。

梳妝下樓,依舊去定乾宮。纔出了漱玉齋,便見小簡帶着一個小內監滿頭大汗地走上前來,行禮道:“陛下召朱大人御書房覲見。”

我領旨,忍不住問道:“往常這個時候陛下不是開經筵,便是召見大臣,今日怎麼……”

小簡笑道:“陛下得了好畫兒,專等大人去賞。且天氣太熱,便罷了經筵,也免得大臣們奔波。”

聽聞“畫”字,不由心中一沉:“什麼畫兒?”

小簡道:“這……奴婢也沒瞧見。”說着擡頭望一望烈日,焦躁起來,“大人去了不就知道了?陛下還等着呢。”說罷一伸手請我先行。芳馨一手撐着孔雀綠的蘭草紋紙傘,一手在袖中暗暗捏了捏我的手掌。幽蘭窄窄的影子微微一晃,她的掌心亦有些溫涼的潮溼。

不一時進了御書房,迎面一股冰涼的氣息撲來,夾雜着靜氣凝神的冷香。皇帝身着深青色紗衫坐在榻上飲茶,甚是閒適。想是剛起身不久,他的右頰上隱隱還有簟紋,鬢角微鬆,更顯慵懶。

行過禮,皇帝命人上了一碗冰鎮的茉莉涼茶,賜我坐在下首。我也無心飲茶,只嚐了一口,便垂首端坐。皇帝從身邊的青瓷刻花大缸中拿起一幅卷軸,拋了給我,一面笑道:“這是潭州刺史呈上來的《瑞草圖》,你善畫,也瞧瞧好不好。”

我心下一鬆,暗暗吁了口氣。展開卷軸,但見山石上畫着一本九莖芝草,瑩瑩泛紫,光華燦爛,落款是“六羊山人”。我立刻明白,這是潭州刺史獻給皇帝的祥瑞圖。我沉吟道:“恕微臣直言,此畫並未見如何高明。這六羊山人又是何人?”

皇帝笑道:“此人隱居潭州衡山六羊山,是一位故人,你當知道纔是。”

我搖頭道:“微臣從未結識過潭州人。”

皇帝笑道:“他便是徐司秩的從祖族弟,從前的徐太常——徐魯。”

我大吃一驚,失聲道:“徐嘉芑的父親?他不是被免官了麼?!”

皇帝道:“他免官以後,帶着女兒去了南方,如今已有四年,想來又有出仕之心,所以託潭州刺史李瀟上了這幅芝草圖。”

徐嘉芑是徐嘉秬的親妹妹,被過繼給了族叔徐魯。我笑道:“‘王有德仁,則芝草生’[205]‘靈芝三秀紫,陳粟萬箱紅’[206],是極好的祥瑞之兆。”

皇帝仰身斜倚在深綠色的竹枝靠枕上,雙目微合,似笑非笑:“纔剛說這幅畫並未見高明之處,聽說是徐魯所作,你便忙不迭地稱祥瑞,還把王維奉承奸相李林甫的詩拿出來說嘴,莫非你想說,朕是‘有仁德’的唐玄宗麼?”

我微笑道:“微臣不敢。不過微臣以爲,陛下若真是唐玄宗,李林甫與安祿山將何所遁形?王摩詰又何須作這些阿諛奉承的官話詩?開元盛世定不會中道而衰。”

皇帝一怔,嘆息不已:“前人不修,給了後世君臣無限談資。”說罷從我手中拿回《瑞草圖》,展開沉吟道:“‘芝草生殿前,神雀五色翔集京師’[207]……”

鹹平十三年的夏天,皇帝正在前線,陸皇后監國。太廟失火,徐魯身爲太常,被打入黃門獄,備受拷掠,慘不堪言。史易珠繪了一幅五色彩羽的神鳥立在殿頂的圖畫,而我則教嘉芑和徐魯上書申陳祥瑞,這才消弭了皇帝的怒氣,將徐魯免官出獄。皇帝既將“芝草”與“神雀五色”並列提起,想必對當年的小伎倆心知肚明。我心中一跳,低下頭訥訥不語,緩緩捲起了《瑞草圖》。

皇帝笑意淡漠:“當年徐魯就是因五色神鳥的祥瑞免了死罪的,如今他又要如法炮製,謀一官位,你說朕該不該給他?”

我一怔,道:“陛下明斷,微臣不敢擅言國事。”

皇帝又道:“說到……奸相,朕昨日讀到兩封奏疏,一封說西都洛陽大水,必是上天感召。另一封是彈劾李司政的,種種罪條中,便有洛陽的水患災異。你說,朕該不該免去李司政?”

李司政是當年封司政獲罪後,由陸皇后親自提拔起來的。陸皇后已一敗塗地,難道皇帝想罷免李司政?不,倘若他真想罷免李司政,大可在四年前皇后歸政的時候就罷免,何必等到今日?我想了想道:“李司政身犯何過,派有司覈查便是。至於洛陽水患,乃河堤失修引致,何干災異?”

皇帝詫異道:“你怎麼知道是河堤失修?”

我嘆道:“洛陽士民上書告狀,說洛陽河渠官貪污修堤的銀子,致使水患。”

皇帝道:“朕從未見你提起。”

我垂首道:“微臣也是今早纔看見的,尚未來得及稟報,請陛下恕罪。”

皇帝皺了皺眉,嫌惡道:“百官之中竟無一人奏報此事。”

我忙道:“時值盛夏,並無官員巡行天下,一時不知洛陽水患的真正原委,倒也不奇。何況官員上書不同百姓,輕重緩急、措辭口氣都要仔細拿捏,難免會慢些,哪裡比得了百姓們心直口快?”

皇帝道:“沒有官員巡行,便不能知洛陽水患的真正原委?這便是說,自司隸校尉以下,都已經同流合污,所以洛陽的地方官纔不上書回稟此事麼?洛陽士民的奏疏中,是這樣寫的麼?”

我嘆道:“是……”

皇帝冷笑道:“好得很。洛陽百姓都成了魚鱉,他們竟還拿水患攻擊異己!”

我連忙起身下拜:“陛下息怒……”

皇帝嘆息道:“幸而朕優容庶民上書,否則真要被百官矇蔽了。”

我微微一笑,誠懇道:“所謂‘天子有諍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208]。陛下繼太祖基業,奄有四海,百姓安居,蠻夷伏首,四境安寧,百業興旺,實爲有道明君。既是明君,何愁朝無諍臣?陛下靜待些時日,定有臺諫上書陳述此事。還請陛下寬心。”

皇帝稍稍釋然:“也罷!那就給徐魯一個官位,將彈劾李司政的奏疏留中。祥符瑞兆,多多益善;天災異象,不可擅稱。”

不可擅稱麼?那麼陸皇后降禮下葬的罪名“災眚兆庶”又從何而來?無非是準他用不準旁人用罷了。汗水已乾,涼意襲上背心,我微微一顫,隨口敷衍:“陛下英明。”

皇帝道:“今早朕看你的摘錄中,說到京中有人競相重金買你的畫,這是怎麼回事?”

我忙道:“回陛下。微臣雖然喜愛作畫,但從未將畫胡亂贈人,更沒有拿出宮售賣。是有人臨摹微臣的畫作,欺騙買畫之人。微臣早已向掖庭令李大人告發此人了。”

皇帝頗爲意外:“既然已經查明,又何必寫在摘錄中告訴朕?”

我恭敬道:“微臣奉聖命檢視百姓上書,自然知無不言,哪裡能因爲百姓狀告微臣,便隱匿不報?”

皇帝道:“將那封奏疏和洛陽水患的一道拿來,朕要瞧瞧。”於是我親自去小書房尋了兩封奏疏出來。

皇帝一面展開,一面笑道:“其實朕信得過你,你便不回,朕也不會怪責你。”

我欠身道:“‘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209]。”

皇帝一目十行地掃過,欣慰而讚歎:“實話說吧,前些日子就有諫官說朝中有人爭搶和攀比你的畫作而鬧出了醜事,恰好朕收藏了一幅你數年前所繪的美人火器圖——就是那一年朕偶然在如意館看到的那幅。朕命施哲拿真跡出去比對,幾個老畫師都說外間流傳的都是贗品。朕的玉機果然清潔自守,朕沒有看錯你。”

比對真跡這樣的小事,明明可以派內官或掖庭令李瑞去,但他偏偏讓施哲去,無非是知道李瑞曾受我恩惠,怕他偏私。而內官們整日在妃嬪女官中周旋,更是無法秉公持正。

而那封從民間來告發我的奏疏,是我命小錢回家讓朱雲寫的。與其待劾,不如自劾。諸葛亮曾雲:“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210]

我從沒有希冀他的信任,他待我也不過如此。

有淡淡的悲哀如薄霧漫過,轉念一想,又不覺好笑。有什麼可悲哀的?就算我真的做了他的貴妃,他也不會全心全意地相信我。陸皇后便是前車之鑑。

或許無可悲哀纔是最大的悲哀。

我暗暗嘆息,正要答話,忽聽御書房外一陣歡快的腳步聲,小簡興沖沖地跳了進來,險些絆一跤,隨即伏地叩首,歡喜得熱淚盈眶,大聲道:“啓稟陛下,粲英宮使人來報,婉妃娘娘又有孕了。報喜的人就在殿外等着回話呢。”

註釋:

[1]《漢書·張耳陳餘傳第二》

[2]《詩經·國風·邶風·穀風》:“行道遲遲,中心有違。不遠伊邇,薄送我畿。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宴爾新婚,如兄如弟。”

[3]杜甫《八哀詩·贈太子太師汝陽郡王璡》

[4]《法言義疏·吾子卷第二》:“註釋:怪屈原文過相如,至不容,作離騷,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讀之未嘗不流涕也。以爲君子得時則大行,不得時則龍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

[5]《漢書·揚雄傳第五十七》:“用心於內,不求於外,於時人皆曶之;唯劉歆及範逡敬焉,而桓譚以爲絕倫。”

[6]《孝經·聖治章第九》:“子曰:‘天地之性,人爲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

[7]《詩經·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8]《孟子·公孫丑章句上》:“齊人有言曰:‘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今時則易然也。夏後、殷、周之盛,地未有過千里者也,而齊有其地矣;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

[9]《晉書·載記第十·慕容儁傳》:“(常)煒神色自若,抗言曰:‘結髮已來,尚不欺庸人,況千乘乎!巧詐虛言以救死者,使臣所不爲也。直道受戮,死自分耳。益薪速火,君之大惠。’”

[10]《詩經·大雅·蕩之什·蕩》

[11]《論語·學而第一》:“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12]《論語·八佾第三》:“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爲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13]《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第五十二》:“弘謝曰:‘有之。夫九卿與臣善者無過黯,然今日庭詰弘,誠中弘之病。夫以三公爲布被,誠飾詐欲以釣名。且臣聞管仲相齊,有三歸,侈擬於君,桓公以霸,亦上僭於君。晏嬰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絲,齊國亦治,此下比於民。……’”

[14]《漢書·何武王嘉師丹傳第五十六·王嘉傳》:“亂國亡軀,不終其祿,所謂愛之適足以害之者也。宜深覽前世,以節賢寵,全安其命。”

[15]《南齊書·列傳第二十七·王秀之傳》:“丈夫處世,豈可寂漠恩榮,空爲後代一丘土?足下業潤重光,聲居朝右,不修高世之績,將何隔於愚夫?”

[16]《詩經·小雅·古風之什·小明》:“嗟爾君子,無恆安處。靖共爾位,正直是與。神之聽之,式穀以女。”

[17]《詩經·國風·魏風·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上慎旃哉,猶來!無止!”

[18]《詩經·小雅·都人士之什·隰桑》:“隰桑有阿,其葉有難。既見君子,其樂如何。隰桑有阿,其葉有沃。既見君子,云何不樂。隰桑有阿,其葉有幽。既見君子,德音孔膠。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19]《詩經·國風·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絲五。退食自公,委蛇委蛇。羔羊之革,素絲五。委蛇委蛇,自公退食。羔羊之縫,素絲五總。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20]《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雲: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21]《論語·顏淵》:“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22]《論語·顏淵》:“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23]《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第25章 女帝師一(25)第58章 女帝師一(58)第344章 女帝師五(69)第101章 女帝師二(30)第63章 女帝師一(63)第87章 女帝師二(16)第42章 女帝師一(42)第117章 女帝師二(46)第19章 女帝師一(19)第34章 女帝師一(34)第239章 女帝師四(33)第258章 女帝師四(52)第215章 女帝師四(9)第214章 女帝師四(8)第96章 女帝師二(25)第83章 女帝師二(12)第183章 女帝師三(45)第72章 女帝師二(1)第258章 女帝師四(52)第135章 女帝師二(64)第9章 女帝師一(9)第39章 女帝師一(39)第261章 女帝師四(55)第28章 女帝師一(28)第101章 女帝師二(30)第242章 女帝師四(36)第289章 女帝師五(14)第210章 女帝師四(4)第297章 女帝師五(22)第17章 女帝師一(17)第2章 女帝師一(2)第183章 女帝師三(45)第36章 女帝師一(36)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46章 女帝師一(46)第179章 女帝師三(41)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230章 女帝師四(24)第174章 女帝師三(36)第57章 女帝師一(57)第215章 女帝師四(9)第285章 女帝師五(10)第132章 女帝師二(61)第98章 女帝師二(27)第152章 女帝師三(14)第91章 女帝師二(20)第125章 女帝師二(54)第281章 女帝師五(6)第333章 女帝師五(58)第28章 女帝師一(28)第279章 女帝師五(4)第182章 女帝師三(44)第351章 女帝師五(76)第94章 女帝師二(23)第52章 女帝師一(52)第295章 女帝師五(20)第211章 女帝師四(5)第179章 女帝師三(41)第235章 女帝師四(29)第275章 女帝師四(69)第330章 女帝師五(55)第125章 女帝師二(54)第201章 女帝師三(63)第138章 女帝師二(67)第126章 女帝師二(55)第326章 女帝師五(51)第231章 女帝師四(25)第145章 女帝師三(7)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310章 女帝師五(35)第46章 女帝師一(46)第325章 女帝師五(50)第111章 女帝師二(40)第118章 女帝師二(47)第125章 女帝師二(54)第6章 女帝師一(6)第339章 女帝師五(64)第21章 女帝師一(21)第266章 女帝師四(60)第7章 女帝師一(7)第254章 女帝師四(48)第236章 女帝師四(30)第50章 女帝師一(50)第251章 女帝師四(45)第110章 女帝師二(39)第315章 女帝師五(40)第59章 女帝師一(59)第298章 女帝師五(23)第340章 女帝師五(65)第135章 女帝師二(64)第96章 女帝師二(25)第149章 女帝師三(11)第219章 女帝師四(13)第72章 女帝師二(1)第24章 女帝師一(24)第161章 女帝師三(23)第17章 女帝師一(17)第200章 女帝師三(62)第279章 女帝師五(4)
第25章 女帝師一(25)第58章 女帝師一(58)第344章 女帝師五(69)第101章 女帝師二(30)第63章 女帝師一(63)第87章 女帝師二(16)第42章 女帝師一(42)第117章 女帝師二(46)第19章 女帝師一(19)第34章 女帝師一(34)第239章 女帝師四(33)第258章 女帝師四(52)第215章 女帝師四(9)第214章 女帝師四(8)第96章 女帝師二(25)第83章 女帝師二(12)第183章 女帝師三(45)第72章 女帝師二(1)第258章 女帝師四(52)第135章 女帝師二(64)第9章 女帝師一(9)第39章 女帝師一(39)第261章 女帝師四(55)第28章 女帝師一(28)第101章 女帝師二(30)第242章 女帝師四(36)第289章 女帝師五(14)第210章 女帝師四(4)第297章 女帝師五(22)第17章 女帝師一(17)第2章 女帝師一(2)第183章 女帝師三(45)第36章 女帝師一(36)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46章 女帝師一(46)第179章 女帝師三(41)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230章 女帝師四(24)第174章 女帝師三(36)第57章 女帝師一(57)第215章 女帝師四(9)第285章 女帝師五(10)第132章 女帝師二(61)第98章 女帝師二(27)第152章 女帝師三(14)第91章 女帝師二(20)第125章 女帝師二(54)第281章 女帝師五(6)第333章 女帝師五(58)第28章 女帝師一(28)第279章 女帝師五(4)第182章 女帝師三(44)第351章 女帝師五(76)第94章 女帝師二(23)第52章 女帝師一(52)第295章 女帝師五(20)第211章 女帝師四(5)第179章 女帝師三(41)第235章 女帝師四(29)第275章 女帝師四(69)第330章 女帝師五(55)第125章 女帝師二(54)第201章 女帝師三(63)第138章 女帝師二(67)第126章 女帝師二(55)第326章 女帝師五(51)第231章 女帝師四(25)第145章 女帝師三(7)第348章 女帝師五(73)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310章 女帝師五(35)第46章 女帝師一(46)第325章 女帝師五(50)第111章 女帝師二(40)第118章 女帝師二(47)第125章 女帝師二(54)第6章 女帝師一(6)第339章 女帝師五(64)第21章 女帝師一(21)第266章 女帝師四(60)第7章 女帝師一(7)第254章 女帝師四(48)第236章 女帝師四(30)第50章 女帝師一(50)第251章 女帝師四(45)第110章 女帝師二(39)第315章 女帝師五(40)第59章 女帝師一(59)第298章 女帝師五(23)第340章 女帝師五(65)第135章 女帝師二(64)第96章 女帝師二(25)第149章 女帝師三(11)第219章 女帝師四(13)第72章 女帝師二(1)第24章 女帝師一(24)第161章 女帝師三(23)第17章 女帝師一(17)第200章 女帝師三(62)第279章 女帝師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