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女帝師五(1)

【第一節 天子之孝】

皇太子高曜於靈前即位,改元明道。新君降居日華殿,縗絰蔬食,諒暗三旬,不能親政。於是我代他處置一切書奏往來。因着國喪,新年也沒有半分歡愉氣氛。大行皇帝遺命三十六日除服,眼見除服之期將到,卻有禮部官員上書,說父尊母卑,皇帝既然曾爲母妃守陵三載,如今父皇駕崩,至少也當守孝三年,方能除服親政。

我接書頗爲不快。慎妃與高曜固然母子情深,但當年去守妃陵卻是見疑於高思諺的無奈之舉。當年尚且如此,登基後又怎甘心默默三載,將國家拱手交給別人?我坐在小書案後,左手揉着太陽穴,右手一顫,硃筆重重頓在桌上,險些戳中了奏疏。

硃筆嬌豔,衣袖雪白。高思諺屍骨未寒,有人就這樣迫不及待了麼?

銀杏見狀,連忙收起奏疏,自炭火上提了小壺,往茶盞中添水:“姑娘累了,歇一歇,喝口水吧。”

茶煙滾滾,籠罩心頭未明的亂局。我放下硃筆,推了茶盞,“我不渴。”

銀杏微微一笑,慢慢拭去桌上的硃砂印,小心翼翼道:“姑娘有煩惱。”

我重新展開奏疏,睥睨道:“《書》雲,高宗諒暗,三年不言[1],四海之內,寂然無聲。居喪之義也。”說罷微一冷笑。

銀杏忽閃兩下大眼睛,恍然大悟,“奴婢明白了!究竟是誰想要陛下‘寂然無聲’?”我換了一本奏疏,重新拿起硃筆:“你也聽出來了?不過,議論和制訂喪儀,本就是禮部的職責。也許是我多心了。”

銀杏笑道:“既然是職責,那姑娘照規矩回覆便是了。”

我淡淡道:“我回復,便是代皇帝批示的。皇帝是萬民表率,絕不能明說不願意守孝三年。不但不能直接駁回,連婉拒也不行。”

銀杏一怔,不禁抿嘴一笑:“原來陛下不願意——”說着掩脣,改口道,“依奴婢看,這個時候,如果有大臣能針鋒相對地再上一本就好了。不但解了陛下的困局,而且在這個節骨眼上書,聖心大悅,升官發財不是近在眼前麼?”說罷自顧自地偷笑。

我瞥了她一眼:“這些年我以爲你讀書長進了,想不到都長在這些上面。”

銀杏嘻嘻一笑:“都是耳濡目染,跟着姑娘久了,多少也明白一些。”

我哼了一聲:“那你倒說說,三十六日之期將到,臨時臨尾的,我上哪裡找這麼一個人?”

銀杏笑道:“奴婢說錯了,姑娘可不準笑話奴婢。”

“你只管說罷了。”

銀杏想了想,沉吟道:“女官可以和百官書奏往來,那都是有記檔的,是公事。可是若私下遞話,便是大罪了。可是姑娘別忘了,隔壁不就坐着封大人麼?封大人的父親因災異辭官,這會兒正好上書,說不定也能像蘇大人似的,再度入朝呢。”

我微微詫異:“你是越來越詭猾了。”

銀杏笑道:“分明封大人就在那裡坐着,奴婢自然第一個想到她了。”

我垂眸一笑,將禮部的奏疏遞給她:“既這樣說,就趁她不在的時候,把這本奏疏放在封大人桌子上。我且迴避迴避。封大人若問你,你知道怎樣答麼?”

銀杏忙道:“姑娘放心,奴婢只說是中官糊塗,錯把給姑娘看的本子拿到小書房給封大人看了。封大人是個聰明人,她一定能明白姑娘的用意。”

我微微嘆息:“但願如此,否則還得想別的法子。”說罷擡頭望一望墨藍的窗紙。

窗下的龍榻空了許久,御書房已多日不聞奏對之聲了。高思諺用過的墊褥和筆墨都還在,彷彿只是回寢殿小憩一陣,依舊會回來與我遠遠地相對而坐。雖然長日不發一言,心境卻平和滿足,就像那一日在彌河邊漫步。

我起身嘆道:“天晚了,該去舉哀了。”

數日後,封羽的上書夾在蘇令的奏疏中被拿進了御書房:“庶人之孝,承順顏色;天子之孝,惟安國家,定社稷。”“欲終三年之喪,必思所以奉宗廟社稷。今天下初定,河北伺隙,故夏待釁。西南未靖,復添吐蕃、四鎮之患。邊民尚未安畝,戍士常擐冑甲,正欲陛下‘德教加於百姓,刑于四海’[2]。”云云。

消息一泄露出去,好些官員上書反對皇帝守孝三年。於是下政事堂議論,終究還是以諒暗三旬,三十六日除服收場。

銀杏得意道:“陛下能這樣快親政,得好好賞賜姑娘。三年不能說話事小,不能親政,這天下要讓給誰去?”

我淡淡道:“極小的事罷了,何必說給陛下聽。他若能早些親政,我肩上的擔子也就放下了。”

銀杏笑道:“那可不能,奴婢還想看姑娘做國師呢。”

高曜已經登基,不過數年,柔桑便能成爲皇后。熙平得償所願,我這顆棋子,若繼續留在這大好的棋局中,只會增添罪惡。新的局面,該有新的棋子,新的路數,該有新的棋手。然而新的局,卻是舊的路,不過如此。我倦意沉沉,不禁笑道:“你就愛胡言亂語。”

第三十六日,高思諺梓宮入陵。第三十七日,高曜親政。按照遺詔,史易珠在今日出宮。

天還黑着,我便坐起身來,撥開帳子,一迭聲地喚人。綠萼睡眼惺忪地從對面的榻上爬起來,拿了燈過來:“姑娘現在就起身麼?”

“今日易珠妹妹出宮,我要送一送她。”

綠萼雖然睏倦,卻不敢違拗,出去喚了銀杏和采衣進來,服侍我洗漱更衣。幸而熱水都是現成的,喪期剛過也不必搽胭脂。於是選了一身靛藍色繡青白卷草紋的交領長衣,裹了斗篷匆匆出門。

金水門剛剛啓鑰,玄武門戍士班列。天空漸漸成了墨藍,戍衛兵甲耀如曉星。晨風溼冷,懷中青瓷手爐的熱力突兀而孤寂。等了片刻,綠萼道:“姑娘本來就身子不好,何必出來得這樣早?穎嬪娘娘哪裡會這麼早就出宮?”

話音剛落,便見三個人影自迷濛晨霧中慢慢凸顯。走得近了,才辨認出是易珠、辛夷和淑優三人。易珠身穿牙白斗篷,領間鑲着金黃色的皮毛,側綰雙鬟,正中彆着一朵杏色宮花。雖是出宮,裝扮卻隆重,素雅之中依舊透着宮妃的華貴之氣。她目中悲中帶喜,神色迷離。直走到玄武門十幾步遠的地方,這才發現我站在宮牆下,於是疾步上前。未等我開言,她已端端正正行了一禮。

我連忙扶起她,嗔怪道:“妹妹怎的出來得這樣早,陛下還沒上朝呢。”

易珠微笑道:“我爲何出來得早,姐姐難道不知?若不知,也不會站在這裡等我了。況且若讓姐姐久等,着了風寒,豈非我的不是?”

我嘆道:“妹妹當真狠心,宮中多年相伴,便不准我送一送麼?若我來得稍遲,豈不是錯過了?”

易珠含淚道:“昨日昱貴妃和婉妃姐姐都說要來送我,我不願娘們哭哭啼啼的,所以早些出來。想不到姐姐比我來得更早。”說罷低了頭。

我攜起她的手,垂眸嘆息:“妹妹連我也要避開麼?”

易珠忙道:“姐姐整日忙於朝政,還要旦夕舉哀,實在辛苦。妹妹不忍——”

我嘆道:“妹妹太見外了。妹妹出宮,我若不能送一送,豈不枉顧這麼多年的情義?”

易珠哽咽:“多謝姐姐。”

“妹妹是於國有功的人,論理應該載譽出宮。只是妹妹是大行皇帝的妃嬪,出宮不好加譽,實在委屈妹妹了。妹妹放心,等過些日子,朝局安定了,陛下一定會封妹妹一個爵位的。”

易珠忙道:“今生能活着走出這皇城,已是知足。姐姐不必爲我費心。”

我握緊了她的手,微笑道:“並不是我費心。你我姐妹多年,有些話我便直說了。妹妹的父兄現不在京中,恐怕妹妹出宮後,度日艱難。若有爵位,哪怕只是一個虛爵,也會好得多。封賞妹妹,是陛下的恩澤,更是先帝的遺願。妹妹有了爵位和俸祿,也能孝敬母親,撫養弟妹了。以妹妹的能爲,史家恢復舊觀,指日可待。”

易珠先是感慨,進而好奇:“大行皇帝竟有此遺命?怎麼我卻不知?”

我忙道:“這是密詔,只有陛下一人知道。”

易珠一怔,遲緩地哦了一聲,眸中仍有疑色:“好,那我便等着姐姐的好消息。”

我忙以別話岔開:“不知妹妹出宮後,有何打算?”

易珠道:“不過是照料母親,安心等候父兄赦回京來。”

我微笑道:“妹妹有沒有想過再嫁?”

易珠一愕:“再嫁?”

我笑道:“難道妹妹還不明白麼?先帝之所以遣妹妹出宮,就是不忍心妹妹在宮中蹉跎一生。妹妹應該再嫁。”

易珠嘆道:“我不知道。一切聽父母之命吧。”

我懇切道:“初嫁從父母,再嫁由自己。似妹妹這般人才,我盼望妹妹能得一個情投意合的如意郎君,白頭到老。”

易珠甚是感動,忍不住別過頭去拭去淚水:“談何容易,實是不能強求。”又勉強笑道,“倒是姐姐,姐姐於陛下有教導之恩、定策之功,正可留在宮中,必然大有一番作爲。姐姐還是想出宮去麼?”

我嘆道:“‘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3]玉機微賤福薄,如今這樣便算極高極滿了,再下去,還能怎樣呢?”

易珠道:“只怕陛下不放姐姐出宮去。”

wωω ¸тTk дn ¸¢〇

我笑道:“有什麼不放的,這宮裡,這國家,又不是離了誰便不能度日。還記得我和妹妹的約定麼?妹妹可要等着我。”

易珠反握住我的雙手,篤定道:“好,我在外面等着姐姐。”

天色青白,南面遠遠傳來奉先殿久違的鐘鳴。晨霧散去,飛鳥離巢。新的一日,新的時代,愈加明晰。我和易珠並肩而立,默默聽罷二十四聲鐘鳴。易珠微微一笑:“新帝上朝了。”說罷退步行禮作別,“請姐姐代我向昱貴妃和婉妃姐姐作別,易珠告辭。”

我和綠萼目送她主僕三人在玄武門外登車。易珠掀開車簾,向宮內張望片刻,又環視宮牆角樓,淚珠滾滾而落。在這宮牆之中,從不少青雲之志和驚世謀略,所缺唯有真情與自由。這自由,高思諺不吝償還給她了,多少也算有幾分真情吧。

回到漱玉齋,坐在鏡前卸了釵環,預備補眠。綠萼一面摸着髮髻下的銀針,一面好奇道:“奴婢早就想問姑娘了,姑娘是如何知道史姑娘那麼早就出宮去?”

天已大亮,漱玉齋的丫頭們纔剛剛起身,許多人都不知道剛纔我出去過。趁綠萼鋪牀的工夫,我散了頭髮,自站在窗前,就着天光,側頭尋找髮梢中的銀絲:“易珠心高氣傲,怎麼肯在人多的時候出宮,讓無知之徒恥笑?何況,玉樞也就罷了,昱貴妃素來淡薄,少與妃嬪往來,卻不過人情來送一送,於易珠又有什麼趣味?不如清清靜靜的早些出宮罷了。”

綠萼嘆道:“史姑娘也太較真,便是送一送又有何妨?”

我拈起幾絲白髮:“易珠的性子就是真,也就是因爲這真性情,才能讓先帝由冷淡轉而寵愛。”說着對着菱花鏡將銀髮藏好,半邊臉在晨光中顯得蒼白而迷惘,“比起易珠,我是大大不如了。”

綠萼道:“她是妃嬪,姑娘是女官,怎能一樣?若當年姑娘也肯做貴妃,也許芳馨姑姑就……”說起芳馨,她不禁出神,指尖被新灌的湯婆子燙得微紅,手一縮,輕輕在脣邊吹着。

易珠不同於我,她便是“陷害”誰也是光明正大的。我忙坐到牀邊,把綠萼滾燙的指尖放在冰冷的手心裡握着:“都是我不好,我害了姑姑。”

手心一空,綠萼忙跪了下來:“姑娘恕罪,奴婢不是這個意思。奴婢是說——”

我笑着拉她起身,坐在我身邊:“我知道你沒有這個意思。”

綠萼道:“那大行皇帝的密詔……真的有此遺命麼?”

我微笑道:“大行皇帝並沒有這樣的密詔,但我一定會向陛下求一個爵位給易珠的。這是大昭欠她的,該償還給她。”

這一覺直睡到巳初才醒來。一睜眼,但見窗紙大亮,坐到妝臺前,鏡中明晃晃地照出一張新顏。綰了頭髮,披了衣裳,啓窗向外望去。只見丫頭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嘰嘰喳喳地說笑。開了門,整個漱玉齋從裡到外都在喁喁嗡嗡,不知在議論些什麼。寂靜多日的漱玉齋終於有了一絲活氣。直到此刻,我才覺出些新朝的意味。

正在好奇時,綠萼笑吟吟地走上樓,見寢室的門開了,不禁笑道:“姑娘醒了也不喚人。”說罷招呼樓下的丫頭們端水,又扶我坐在妝臺前。

綠萼的纖指掠過一排篦子和梳子,輕盈似玉樞的舞步。我自鏡中見她目有喜色,脣角含笑,便笑問:“什麼事這樣高興?外面都在議論什麼?”

綠萼揀起一柄白玉疏齒櫛,抿嘴笑道:“姑娘睡了一覺,外面可是翻了天。今天陛下下了朝,便曉諭六宮,要封皇太后爲太皇太后,幾位先帝的妃嬪爲太妃。”

我更是詫異:“這也平常,值得她們這樣議論?”

綠萼笑道:“姑娘,這不是議論,實在是歡喜。陛下說,昱貴妃晉爲貴太妃,婉妃、沈嬪和淳嬪,都晉爲太妃。”說罷低了頭只顧笑。

我全明白了:“那慧貴嬪呢?”

綠萼笑道:“慧貴嬪出身低微,又沒有孩子,自然是最末的太嬪了。”說罷又揀起篦子,語氣更是輕快,“咱們這位威風凜凜的慧貴嬪這下成了沒牙的老虎,咱們漱玉齋再也不用顧忌着她了。所以漱玉齋的丫頭們,自然是最高興的了。”

這樣閒閒聽着,也不覺有了一絲笑意:“可憐,後宮女人若沒有孩子,又不能像易珠妹妹一樣放出宮去,便只能如此困守在宮中一輩子。”

綠萼哼了一聲:“慧貴嬪陷害穎妃娘娘,僞造畫作陷害姑娘,又險些害得婉妃娘娘生不下小公主。還有信王府宋氏的事情,若不是世子王妃機敏,及時杖斃了宋氏,還不知先帝要如何疑心姑娘。更不用說姑娘回宮後,派了耳目在漱玉齋,讓沐芳私自接收禮物,還有那明虛的事情。樣樣踩着要害給姑娘下絆子,給了咱們多少不痛快,姑娘竟還同情她。”

щшш• t tkan• ¢ o

我笑道:“你不說,我竟不知道她做了那麼多事。”

綠萼道:“幸好姑娘給了她兩銃。若非她殘廢了,恩寵驟衰,倘若也生個皇子公主,這會兒倒是不好辦呢。”

шωш ¸тт kan ¸¢○

第55章 女帝師一(55)第204章 女帝師三(66)第29章 女帝師一(29)第101章 女帝師二(30)第17章 女帝師一(17)第16章 女帝師一(16)第193章 女帝師三(55)第124章 女帝師二(53)第271章 女帝師四(65)第351章 女帝師五(76)第54章 女帝師一(54)第212章 女帝師四(6)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287章 女帝師五(12)第338章 女帝師五(63)第316章 女帝師五(41)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4章 女帝師一(4)第241章 女帝師四(35)第173章 女帝師三(35)第343章 女帝師五(68)第252章 女帝師四(46)第70章 女帝師一(70)第206章 女帝師三(68)第226章 女帝師四(20)第99章 女帝師二(28)第19章 女帝師一(19)第266章 女帝師四(60)第121章 女帝師二(50)第106章 女帝師二(35)第131章 女帝師二(60)第151章 女帝師三(13)第48章 女帝師一(48)第209章 女帝師四(3)第118章 女帝師二(47)第339章 女帝師五(64)第137章 女帝師二(66)第353章 女帝師五(78)第183章 女帝師三(45)第85章 女帝師二(14)第18章 女帝師一(18)第319章 女帝師五(44)第39章 女帝師一(39)第219章 女帝師四(13)第352章 女帝師五(77)第290章 女帝師五(15)第195章 女帝師三(57)第269章 女帝師四(63)第150章 女帝師三(12)第256章 女帝師四(50)第324章 女帝師五(49)第214章 女帝師四(8)第182章 女帝師三(44)第103章 女帝師二(32)第130章 女帝師二(59)第25章 女帝師一(25)第275章 女帝師四(69)第17章 女帝師一(17)第128章 女帝師二(57)第239章 女帝師四(33)第261章 女帝師四(55)第267章 女帝師四(61)第205章 女帝師三(67)第25章 女帝師一(25)第257章 女帝師四(51)第344章 女帝師五(69)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267章 女帝師四(61)第185章 女帝師三(47)第218章 女帝師四(12)第9章 女帝師一(9)第120章 女帝師二(49)第194章 女帝師三(56)第220章 女帝師四(14)第219章 女帝師四(13)第219章 女帝師四(13)第290章 女帝師五(15)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71章 女帝師一(71)第250章 女帝師四(44)第257章 女帝師四(51)第251章 女帝師四(45)第22章 女帝師一(22)第10章 女帝師一(10)第86章 女帝師二(15)第120章 女帝師二(49)第154章 女帝師三(16)第64章 女帝師一(64)第205章 女帝師三(67)第277章 女帝師五(2)第178章 女帝師三(40)第22章 女帝師一(22)第11章 女帝師一(11)第152章 女帝師三(14)第259章 女帝師四(53)第75章 女帝師二(4)第247章 女帝師四(41)第35章 女帝師一(35)第154章 女帝師三(16)
第55章 女帝師一(55)第204章 女帝師三(66)第29章 女帝師一(29)第101章 女帝師二(30)第17章 女帝師一(17)第16章 女帝師一(16)第193章 女帝師三(55)第124章 女帝師二(53)第271章 女帝師四(65)第351章 女帝師五(76)第54章 女帝師一(54)第212章 女帝師四(6)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287章 女帝師五(12)第338章 女帝師五(63)第316章 女帝師五(41)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4章 女帝師一(4)第241章 女帝師四(35)第173章 女帝師三(35)第343章 女帝師五(68)第252章 女帝師四(46)第70章 女帝師一(70)第206章 女帝師三(68)第226章 女帝師四(20)第99章 女帝師二(28)第19章 女帝師一(19)第266章 女帝師四(60)第121章 女帝師二(50)第106章 女帝師二(35)第131章 女帝師二(60)第151章 女帝師三(13)第48章 女帝師一(48)第209章 女帝師四(3)第118章 女帝師二(47)第339章 女帝師五(64)第137章 女帝師二(66)第353章 女帝師五(78)第183章 女帝師三(45)第85章 女帝師二(14)第18章 女帝師一(18)第319章 女帝師五(44)第39章 女帝師一(39)第219章 女帝師四(13)第352章 女帝師五(77)第290章 女帝師五(15)第195章 女帝師三(57)第269章 女帝師四(63)第150章 女帝師三(12)第256章 女帝師四(50)第324章 女帝師五(49)第214章 女帝師四(8)第182章 女帝師三(44)第103章 女帝師二(32)第130章 女帝師二(59)第25章 女帝師一(25)第275章 女帝師四(69)第17章 女帝師一(17)第128章 女帝師二(57)第239章 女帝師四(33)第261章 女帝師四(55)第267章 女帝師四(61)第205章 女帝師三(67)第25章 女帝師一(25)第257章 女帝師四(51)第344章 女帝師五(69)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267章 女帝師四(61)第185章 女帝師三(47)第218章 女帝師四(12)第9章 女帝師一(9)第120章 女帝師二(49)第194章 女帝師三(56)第220章 女帝師四(14)第219章 女帝師四(13)第219章 女帝師四(13)第290章 女帝師五(15)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71章 女帝師一(71)第250章 女帝師四(44)第257章 女帝師四(51)第251章 女帝師四(45)第22章 女帝師一(22)第10章 女帝師一(10)第86章 女帝師二(15)第120章 女帝師二(49)第154章 女帝師三(16)第64章 女帝師一(64)第205章 女帝師三(67)第277章 女帝師五(2)第178章 女帝師三(40)第22章 女帝師一(22)第11章 女帝師一(11)第152章 女帝師三(14)第259章 女帝師四(53)第75章 女帝師二(4)第247章 女帝師四(41)第35章 女帝師一(35)第154章 女帝師三(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