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女帝師一(30)

【第二十一節 削之弱之】

我俯身拾起皇后裙上的白玉櫛,恭恭敬敬放在鏡前:“這正是臣女要恭賀娘娘的,太后主張立二殿下爲太子。”

皇后又驚又喜:“此話當真?”

我笑道:“太祖登基三年不曾立後,與其說是在選皇后,不如說是選太子。只有嫡長爲嗣,方纔名正言順。太后必定秉承太祖遺志,主張立二殿下爲太子。臣女斗膽直言,二殿下本當生來就是太子,只因陛下偏愛皇長子,所以即位十年,儲貳不定。如此僵局,自是因爲太后一直反對的緣故。”

皇后的臉由紅轉白又轉青:“不錯,本宮的曜兒生來就應當是太子。”

我寬慰道:“娘娘也不必太憂心,太后既然向着二殿下,只要二殿下無大過,陛下遲早會立二殿下爲太子的。”

大約是我的安慰太過虛無縹緲,皇后竟聽得意興索然。她轉身對鏡嘆道:“天長日久,難免有變故。他如此偏愛高顯,將來會怎樣,誰知道。”

我微微一笑:“依臣女淺見,娘娘當秉持孝道侍奉太后,又常使二殿下承歡膝下,如此方能長久留住太后的心。只要太后不鬆口,陛下就不能立皇長子。”

皇后閉目道:“正是如此。”

惠仙示意我將妝臺上的羊角篦子遞於她。我趁勢起身退後一步,望着鏡中微帶憤恨的面孔,用七分惋惜、三分譏諷的口氣道:“娘娘既知該如何行事,卻又爲何南轅北轍?”

皇后蹙眉道:“本宮如何南轅北轍了?”

我嘆道:“娘娘不是將太后宮中的宜修問罪了麼?”

皇后的眉心鬆了七八分:“太后素來不喜歡亂嚼舌根子的奴婢,處置宜修,是太后首肯的。”

我微微冷笑:“娘娘手握後宮權柄,太后又向來以大局爲重,怎會庇護宜修,使娘娘失了威嚴?可娘娘嚴懲宜修,卻是不顧太后的顏面了。問宜修的罪,便是問太后管教不善的罪。宜修在濟慈宮多年,是佳期姑姑以下第一個得力的奴婢,娘娘將宜修趕出宮去,太后倘或一時不自在了,娘娘又到哪裡去找一個知冷知熱的奴婢給太后使?且太后未必不知道她的這些勾當,只懶怠去管。恕臣女直言,太后的心是向着娘娘的,娘娘的心卻並沒向着太后。”

皇后恍然:“不錯,太后的心是向着本宮的。本宮卻只顧着與遇喬宮爭短長,實是失策了。”又轉身埋怨我,“你怎麼不早來言明?”

我捧起兌了搗爛的核桃仁和首烏的刨花水,笑道:“臣女笨嘴拙舌,哪裡有別人的嘴快。”

皇后失笑:“舜英倒也沒有做錯,只是她終究比不得你思慮周全。”

我放下刨花水,又拿起一面菱花鏡在皇后腦後比照:“兩宮議立太子之事,於錦素只對史易珠和臣女提起過,若不是臣女告訴車大人的,那便只有史易珠了。”

皇后奇道:“她和於錦素同是西宮的,這倒奇了。”

我笑道:“史易珠向來深恨自己不能服侍皇子,若於錦素被罷了官,她必然求周貴妃讓她轉去永和宮。周貴妃也需要一個可靠的人去服侍大皇子,自然無不應允。”

皇后大驚道:“小小女孩,竟有這樣的心思!舜英只是收到了一封告發於錦素的信,倒並不知道是誰寫的。”

我一連換了幾支步搖比在皇后鬢邊,一面笑道:“於錦素輕信於人,口舌飛禍,不過是個書呆子。史易珠從小掌家,計利權益,自是熟稔。娘娘若罷了於錦素的官,最高興的反倒是她。昔日齊宣王欲封田嬰於薛地,楚威王大怒,因欲伐齊。公孫閈勸楚威王道,‘齊削地而封田嬰,是其所以弱也。’[52]”

皇后聽得入神,持簪的手擡起又落下:“你是說,於錦素便是弱齊的田嬰?”

我笑道:“娘娘英明。後楚威王的兒子楚懷王欲送甘茂入秦爲相,範蜎卻說,甘茂是個賢人,決不能讓他做秦相以害楚,楚懷王深覺有理,便保舉向壽做了秦相。[53]娘娘再請細想,史易珠和於錦素,究竟誰是甘茂,誰是向壽?”

皇后恍然道:“本宮要將這個史易珠攆出宮去!”

我搖頭道:“如此雖解氣,卻不妥當。”

皇后道:“爲何?”

我笑道:“一來並無真憑實據。二來,揭發惡行乃是忠君之舉,娘娘何忍逐她出宮?”

皇后不耐煩道:“依你看當如何?”

我見皇后的心已鬆了七八分,心下一寬:“宜修姑姑自是好說,賞一頓板子,只說她昔日服侍太后有功,就不用攆出宮去了。改日娘娘再親自去謝罪,太后自是不忍再惱。杜衡是買信的罪魁禍首,往日也沒什麼功勞,且她纔是於錦素最得力的臂膀,必得按律處置。至於於錦素,若無杜衡在身邊,不過就是個沒頭腦的傻丫頭,娘娘也賞几杖,開恩留着她。且看她和史易珠兩人鬧得周貴妃日夜不安,倒也有趣。如此大事化小,陛下回朝了定然贊娘娘情理兼顧,處事得體。”

皇后自鏡中凝視片刻,眼中泛起猶疑的冷光:“怨不得長公主執意送你進宮,你的心思果然較尋常姑娘深了許多。”

我心中一跳,忙跪下道:“娘娘這樣說,臣女死無葬身之地。”頓了一頓,半是自嘲,半是開解,“臣女自幼在長公主身邊長大,心思再深,也逃不過殿下的量度。”

皇后這才釋然:“起來吧。你們果然很要好,你到底還是在爲她求情。”

右膝擡起一半,復又墜地。我坦然道:“臣女不敢以私心害了娘娘的大計,更不敢以朋友之情壞了忠孝之義。臣女以爲,如今最要緊的是二殿下立太子的事情,凡事當以兩宮爲先,不應爭一時之氣。”

皇后長嘆一聲,轉過身親自扶起我:“本宮知道你的忠心,也知道你與於錦素交好,因不想你爲難,纔不忍心宣你來對質。你心明眼亮,籌謀善計,有你在本宮身邊,本宮的日子,比從前放心多了。”

心中竟生出一絲感動,連我自己都有些驚異。“心明眼亮,籌謀善計”這八個字,我是萬萬當不起了。我至今不敢將皇帝即將廢后的猜想告知於她,分明是心有不明、眼不敢亮,兼之一籌莫展、束手無策。我嘆道:“娘娘謬讚,臣女愧不敢當。”

皇后笑道:“你來爲本宮戴花。”

惠仙聽了,忙去偏殿外端了一盤子月季和木芙蓉進來,我隨手選了一朵水紅色月季花,別在皇后的鬢邊。皇后對鏡端詳片刻,不禁搖頭:“你的學問固然很好,可是妝扮的功夫還需要多學學。”

但見皇后鬢邊的月季,俗豔突兀似紅腫的癰囊。我雙頰一熱:“臣女向來不擅長這些,請娘娘恕罪。”

皇后笑道:“你無罪。若總想着穿衣打扮,還怎麼教導本宮的曜兒呢。”

第二日,宜修果然沒有被趕出內宮。錦素因年幼無知,被嚴厲申斥了幾句,依舊做永和宮的女巡。然而杜衡卻在掖庭屬被狠狠打了五十杖,拋入掖庭獄中等死。不過兩日,脛臀上的傷口潰爛至骨,終於熱毒攻心,慘死在冰冷的黑屋中。

那一日去向太后請安,太后說起北燕國都盛京被圍多日,兩國都已力竭,如今已經議和,皇帝十月初便可回京。當時錦素得了皇后的赦命,滿懷日後與母親重聚的希望與衆人一道參拜太后,分享兩國休戰、皇帝回朝的喜訊。然而不過兩日,便聽聞母親的死訊,頓時暈倒在地。又過了兩日,史易珠的繼母入宮稟告,說自從史易珠進宮,她祖母日夜思念,如今沉痾在身,特請旨接史易珠回家看看,恐怕要到明春才能回來。皇后自是無不應允。

自從杜衡死後,錦素除了送高顯上學,便不大出門。即使是清晨和午間短暫的會面,她亦不與衆人交談。對於杜衡的死,我心中有愧。我一心想保住錦素的官位,卻挑動了皇后對杜衡的殺心。在九月剩下的日子裡,我每天晚膳前都去永和宮看望錦素,錦素不是昏睡,便是閉門不見。比起如今的處境,也許她更願意和母親一道被逐出內宮,也許她心裡正深深地怨恨我。

我一心都在錦素身上,宮裡是如何迎接皇帝回朝,如何大赦天下,如何歌功頌德,如何歌舞飲宴,我一概不曾留意。直到月圓以後,錦素才慢慢好起來。

入冬以來,時日漸漸短了。晚膳提前了,人也睡得早些,我便棄了午歇的習慣。十一月初二這一日午後,趁高曜睡覺的工夫,我正要往永和宮去看望錦素,卻見錦素攜若蘭來了。我又驚又喜,連忙迎上去道:“難得妹妹竟肯出來走走了。”只見她披着一件潔白的雲錦大氅,內中仍是素服。

錦素笑道:“悶了這些日子,也該出來走走了。”於是一道攜手入內。

靈脩殿的正中擺了一隻白瓷熏籠,炭火正盛,午膳時扔進去的香橙飄出甘香氣息。小西上前揭開熏籠,用鐵鉗將烤熟的橙子夾了兩個出來,盛在瓷盤中,笑嘻嘻道:“二位大人可要吃橙?”

錦素笑道:“我從沒見過這樣吃法的。”

錦素的手冰涼,我一面拉過她的手在熏籠上烤着,一面吩咐小西:“都切了請於大人嚐嚐。”又向錦素道,“香橙橘子一類的果子,烤過再吃,可以止咳。一到冬天,母親便這樣做——”

錦素眼中一黯,我頓時說不下去了,於是訕訕地道:“我這裡還有上好的滇紅,妹妹嚐嚐。”

錦素微笑道:“姐姐不用忙。我是特地來謝謝姐姐的,另外還有個消息要告訴姐姐。”

我笑道:“若是謝我在皇后面前爲你求情,你已謝過很多次了。”

錦素勉強忍淚意道:“妹妹要謝謝姐姐多日來的關懷。”

我鼻子一酸:“既知我擔心你,爲何十次去了,九次都不肯見?”

錦素低頭道:“我累死母親,無顏面見世人。”頓一頓,又道,“昨日聽貴妃說,史……大人的祖母去世了,她要在家守孝三年,恐怕不能進宮了。”

我點頭道:“那是周貴妃體諒你,故意使她母親將她接出宮了。”

錦素道:“事到如今,我還是不能相信她向車大人告發了我。總是我太傻了,有時我倒想去問問她,難道服侍皇子真的這麼要緊?若她出聲,我未必不願意和她換。”

小西端了一盤子切好的橙子過來,我用銀籤子穿了一片遞於錦素:“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錦素右手一顫,銀籤子叮的一聲落在地上,小西忙彎腰去尋。錦素忽而含淚,“姐姐說得是。防人之心不可無……我們姐妹會不會也有相害的一日?”

我一怔,銀籤子上的香橙啪的跌落在熏籠上,濺出幾絲淡黃汁液。隨後掙扎滑落,重重地摔在地上。炭火啵的一響,一室飄香。

自那夜始,汴城連日大雪。長寧宮執事白原本命人掃去積雪,無奈高曜不肯,只得作罷。初四清晨,推窗一看,庭院中的積雪足有一尺多深。高曜見了直叫好,晨起因貪戀雪景,險些上學遲到。午後又下起了雪,高曜想出去滾雪球,李氏怕他沾了溼氣,不許他下雪時出去。高曜一時無聊,我便哄他到靈脩殿來繪畫。高曜坐在我的書桌前,我站在他身後,把着他的右手照着門外大瓷缸子裡的紅梅畫了一樹梅花。

殿門大開,雪光照進靈脩殿,血色紅梅染上溶溶浮光。殿中靜謐,只餘紫竹羊毫筆在紙上掠過的含糊聲響。高曜初時還有些不情願,但見斜逸的枝條自他的手中隨點隨綻,遂漸漸安靜下來。

忽然清逸的梅香之中滲出一縷淡淡的龍涎香。我擡眼一看,一泓亮麗的明黃色緩緩走近。我連忙下案,行禮如儀。高曜丟了筆歡叫一聲,雀躍着撲入父親懷中。皇帝抱起高曜向我笑道:“你們在畫梅花,倒是清雅。”說着在案前落座,將高曜抱在膝上。

我從芳馨手中接過一盞滇紅,親手奉與皇帝。皇帝輕輕一嗅:“這是滇紅?”

我低頭道:“是。”

皇帝漫不經心道:“滇紅產於西南瀾滄江的高山峻嶺之中,雖說並不是很難得,可是今年時氣不好,御用的滇紅不足,想不到你這裡倒有。”

今年滇紅的確奇缺,除了太后與帝后宮中,便只有兩宮貴妃還有一些,連升平長公主都不曾分到,更別說各宮女巡。長寧宮的滇紅是入冬時節皇后專門從內阜院撥了一點賞給我的。我屈膝道:“臣女蒙皇后娘娘恩典,得了些許。”

皇帝緩緩飲了一口:“好茶。”高曜聽了,叉手叉腳地也嚷着要喝,皇帝笑道,“小孩子不可飲濃茶。”又道,“怎的朕一來如此淘氣?倒不如朕不來的時候,還能安安靜靜的。”

高曜哼了一聲道:“父皇許久都不曾來看兒臣了。”

皇帝笑道:“朕纔回宮不久,朝中事情太多,一時分不開身。”

高曜恭敬道:“玉機姐姐說,父皇上馬治軍,下馬治國,每日裡有許多事情忙碌,故此不得閒。兒臣只是太思念父皇了,失禮之處,還請父皇不要怪罪。”

皇帝將高曜的小腦袋埋入懷中:“你這樣懂事,朕怎捨得?”高曜的雙臂環住皇帝的腰,將臉龐緊緊貼住皇帝的胸膛。

好一會兒,皇帝看了看門外的天色道:“朕看長寧宮的積雪一點不曾掃過,是留着給你玩耍的麼?朕陪你滾雪球可好?”

高曜歡喜道:“好!”說罷跳下皇帝的膝頭。守在門外的李氏連忙拿了一件厚實的棉袍趕上來道:“好殿下,穿上件袍子再出去,小心凍着。”

皇帝卻脫了一件外袍,拉着高曜出了靈脩殿。我慢慢踱出殿去,只見父子倆一人團了一個雪球在雪地裡滾來滾去,不一時,已有一人來高。皇帝將大雪球推到場心,讓高曜騎在自己肩上,親手將小雪球放在大雪球頂端。又摘了許多梅花嵌入雪中,父子倆一上一下,一一將雪團拍實。兩人笑成一團,那兩個雪球活像兩顆巨大的玫瑰湯糰。

忽聽定乾宮的執事良辰笑道:“自回宮以來,陛下還從未如此開懷過。”

副都知李演接口道:“今天倒也奇了,竟來了長寧宮。”

芳馨聽了低聲道:“自打二殿下搬入長寧宮,聖上還沒有獨自來過。奴婢記得上一次來還是四月裡和周貴妃一起的呢。這一來已經半年多了。”

我垂下眼簾以遮擋刺目的雪光,輕呵一口氣,霎時冰冷了舌尖:“事出反常。”

芳馨覷着我的神色道:“聖上來看殿下是好事,姑娘怎麼不高興?”

我攏一攏氅衣,轉頭一笑:“誰說我不高興了?”

不一時,皇帝回到廊下,將高曜交給李氏,一面吩咐李演擺駕。高曜正在李氏懷中擦汗,聽說擺駕,掙扎出來,拉着皇帝的袍角道:“父皇纔來了沒一會兒,這就要走麼?”

皇帝笑道:“朕要議政。你就在宮裡和朱女巡讀書作畫,不許淘氣。”

高曜雖不情願,也只得恭恭敬敬地行禮:“兒臣恭送父皇。”

皇帝一怔,蹲下身子將高曜擁入懷中,柔聲道:“曜兒很好。”

我拉着高曜的手將皇帝送到長寧宮門口,皇帝向前走了幾步,忽而駐足回首:“日後仍要勞煩朱大人多多費心。”

高曜上有皇后,下有太傅,我一個從七品侍讀女官不過是閒時塞責而已。“多多費心”這四個字,實不知從何說起。我心中一跳,倉促應道:“臣女遵旨。”皇帝一笑,轉身沿東一街緩緩向南而去。不知不覺又飄起了雪,明黃色九龍袍在點點雪光中化作一筆模糊的石黃色。

第233章 女帝師四(27)第57章 女帝師一(57)第39章 女帝師一(39)第37章 女帝師一(37)第38章 女帝師一(38)第128章 女帝師二(57)第200章 女帝師三(62)第226章 女帝師四(20)第66章 女帝師一(66)第66章 女帝師一(66)第284章 女帝師五(9)第260章 女帝師四(54)第120章 女帝師二(49)第13章 女帝師一(13)第211章 女帝師四(5)第121章 女帝師二(50)第181章 女帝師三(43)第290章 女帝師五(15)第313章 女帝師五(38)第228章 女帝師四(22)第182章 女帝師三(44)第350章 女帝師五(75)第304章 女帝師五(29)第175章 女帝師三(37)第247章 女帝師四(41)第30章 女帝師一(30)第73章 女帝師二(2)第60章 女帝師一(60)第55章 女帝師一(55)第251章 女帝師四(45)第223章 女帝師四(17)第110章 女帝師二(39)第48章 女帝師一(48)第70章 女帝師一(70)第109章 女帝師二(38)第192章 女帝師三(54)第55章 女帝師一(55)第230章 女帝師四(24)第279章 女帝師五(4)第117章 女帝師二(46)第78章 女帝師二(7)第252章 女帝師四(46)第85章 女帝師二(14)第14章 女帝師一(14)第125章 女帝師二(54)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305章 女帝師五(30)第315章 女帝師五(40)第158章 女帝師三(20)第14章 女帝師一(14)第139章 女帝師三(1)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121章 女帝師二(50)第212章 女帝師四(6)第157章 女帝師三(19)第14章 女帝師一(14)第269章 女帝師四(63)第99章 女帝師二(28)第286章 女帝師五(11)第137章 女帝師二(66)第60章 女帝師一(60)第343章 女帝師五(68)第300章 女帝師五(25)第7章 女帝師一(7)第190章 女帝師三(52)第189章 女帝師三(51)第13章 女帝師一(13)第226章 女帝師四(20)第79章 女帝師二(8)第4章 女帝師一(4)第46章 女帝師一(46)第283章 女帝師五(8)第263章 女帝師四(57)第208章 女帝師四(2)第25章 女帝師一(25)第195章 女帝師三(57)第294章 女帝師五(19)第226章 女帝師四(20)第153章 女帝師三(15)第235章 女帝師四(29)第89章 女帝師二(18)第82章 女帝師二(11)第112章 女帝師二(41)第182章 女帝師三(44)第287章 女帝師五(12)第57章 女帝師一(57)第190章 女帝師三(52)第302章 女帝師五(27)第279章 女帝師五(4)第324章 女帝師五(49)第120章 女帝師二(49)第83章 女帝師二(12)第346章 女帝師五(71)第307章 女帝師五(32)第122章 女帝師二(51)第110章 女帝師二(39)第91章 女帝師二(20)第227章 女帝師四(21)第238章 女帝師四(32)第83章 女帝師二(12)
第233章 女帝師四(27)第57章 女帝師一(57)第39章 女帝師一(39)第37章 女帝師一(37)第38章 女帝師一(38)第128章 女帝師二(57)第200章 女帝師三(62)第226章 女帝師四(20)第66章 女帝師一(66)第66章 女帝師一(66)第284章 女帝師五(9)第260章 女帝師四(54)第120章 女帝師二(49)第13章 女帝師一(13)第211章 女帝師四(5)第121章 女帝師二(50)第181章 女帝師三(43)第290章 女帝師五(15)第313章 女帝師五(38)第228章 女帝師四(22)第182章 女帝師三(44)第350章 女帝師五(75)第304章 女帝師五(29)第175章 女帝師三(37)第247章 女帝師四(41)第30章 女帝師一(30)第73章 女帝師二(2)第60章 女帝師一(60)第55章 女帝師一(55)第251章 女帝師四(45)第223章 女帝師四(17)第110章 女帝師二(39)第48章 女帝師一(48)第70章 女帝師一(70)第109章 女帝師二(38)第192章 女帝師三(54)第55章 女帝師一(55)第230章 女帝師四(24)第279章 女帝師五(4)第117章 女帝師二(46)第78章 女帝師二(7)第252章 女帝師四(46)第85章 女帝師二(14)第14章 女帝師一(14)第125章 女帝師二(54)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305章 女帝師五(30)第315章 女帝師五(40)第158章 女帝師三(20)第14章 女帝師一(14)第139章 女帝師三(1)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121章 女帝師二(50)第212章 女帝師四(6)第157章 女帝師三(19)第14章 女帝師一(14)第269章 女帝師四(63)第99章 女帝師二(28)第286章 女帝師五(11)第137章 女帝師二(66)第60章 女帝師一(60)第343章 女帝師五(68)第300章 女帝師五(25)第7章 女帝師一(7)第190章 女帝師三(52)第189章 女帝師三(51)第13章 女帝師一(13)第226章 女帝師四(20)第79章 女帝師二(8)第4章 女帝師一(4)第46章 女帝師一(46)第283章 女帝師五(8)第263章 女帝師四(57)第208章 女帝師四(2)第25章 女帝師一(25)第195章 女帝師三(57)第294章 女帝師五(19)第226章 女帝師四(20)第153章 女帝師三(15)第235章 女帝師四(29)第89章 女帝師二(18)第82章 女帝師二(11)第112章 女帝師二(41)第182章 女帝師三(44)第287章 女帝師五(12)第57章 女帝師一(57)第190章 女帝師三(52)第302章 女帝師五(27)第279章 女帝師五(4)第324章 女帝師五(49)第120章 女帝師二(49)第83章 女帝師二(12)第346章 女帝師五(71)第307章 女帝師五(32)第122章 女帝師二(51)第110章 女帝師二(39)第91章 女帝師二(20)第227章 女帝師四(21)第238章 女帝師四(32)第83章 女帝師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