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理通事順

意識形態別內外,確定對內對外各自的態度和行事原則。對內首先明確,這個政權是誰的政權?是所有人的政權,還是某一部分人,某一家,某一個人的政權,這是政權合法性的來源。承認天命,天子是代天而牧民,合法性來自於天,就是一個人的政權。不承認天命,則就是公天下還是私天下,私天下又分一人之天下還是一姓之永祀。

“天子兵強馬壯者爲之”,就是一人之天下,我做皇帝,是因爲我能打。所以當有人比你能打的時候,生死認命。統治者可以認命,百姓怎麼認命,亂世不可長久。

一姓之永祀,家天下,表現出來就是封建。封建社會,是家天下的時代,是要分封同姓的。同姓封國,是出於家的一員,異姓封國則爲客。周對天下分封建國,同姓和客是分得很清楚的,即二王三恪之制。客爲賓,待之以賓禮而非臣禮。異姓以功封國,是不再視爲自己之臣,而是待之以賓。一字並肩王,在家天下的時代是有可能出現的。

禮制是意識形態外化的一部分,抹掉意識形態,禮制就莫名其妙,讓人不明所以。

後人看周的分封,雖然被秦所滅,但依然還是華夏,認爲分封有利於延續文明,古人是不會這麼看的。秦爲周之客,而周亡於秦,站在周的立場上就是被外人亡了。漢朝不許異姓封王,就是鑑於這樣的教訓。同姓封國,又出現了七國之亂,漢武帝別尋出路,從天命取來了政權合法性。天命帶有公天下的一面,只是以天命授給一個人,在這個體系內天下依然是公器,不能市以私恩。天命之下的私天下意識形態,纔是終結封建的原因。

大一統的政權,意識形態只能是一人之天下或者公天下,這是中國封建時代至秦而止的內在原因。只有家天下,纔會分封,這是意識形態表現出來的政治原則。明朝分封,是從公天下回到了家天下,皇帝之下也是有臣有客。明朝嚴格說不是大一統的政權,其疆土內有封國,只是把封國弱化抗拒不了統一,是部分封建。

同樣面臨國破家亡,南明對於擁戴誰當皇帝爭得一塌糊塗,南宋隨便拉一個姓趙的就可以當皇帝。因爲明朝是家天下,官員有家臣的性質,不會像宋朝官員那麼隨便。

明亡於內憂外患,被清所代。清朝是夾雜着對滿族人內部的原始公天下,和繼承自明的家天下,又承接了大一統的大雜燴政權。表現出來,就是濃厚的奴隸制遺風。這個政權的合法性是非常脆弱的,對意識形態的討論,必然非常忌諱。王朝興替,被扔到了垃圾堆裡的天命、五德終始之說,不得不被撿了出來。

之所以會出現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來劃分歐洲的白人興起前的時代,是因爲歐洲的羅馬亡了。羅馬亡了,歐洲的公天下、私天下這樣的脈絡就斷了。入侵的蠻人,是從部落制進入家天下的,工業革命興起之後,從家天下進入了公天下,幾乎沒有出現私天下的歷史階段。換句話說,歐洲沒有大一統的意識形態基礎。公天下了,便有大一統的意識形態基礎。有了這個意識形態基礎,就有統一戰爭的外在需求,有結成歐盟求統一的行動。

把唐宋連起來,看作一個整體,才能看出來,蒙古滅宋,中原文明到那時斷了。蒙古滅宋幾乎是相當於羅馬被蠻族所滅,只是中原文明頑強,又爬了起來而已。

意識形態會外化爲政治結構,形成制度舉措,並有一系列的政治原則。

儒、墨、道、法,先秦諸子,主要是集中在政治結構的層次,涉及到意識形態的地方不多。把他們的理論分別,當成意識形態的分岐,歷史就會成爲一團亂麻。

中國傳統對社會意識形態的劃分是公天下、家天下、私天下,治亂循環,是在這個結構之內的。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及以後的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社會這種劃分包容不了中國的歷史,套到中國來,就無論如何解釋不了秦之後的歷史時期。反過來,中國對天下屬於誰的意識形態,是可以包容掉把歷史劃分出的那些時期的。

對歷史進程的劃分,是歐洲人根據自己的歷史來的,並不是必然的歷史規律。從他們的這種劃分上,會推出共產主義這個大同之世,是因爲公、家、私、公、家、私的中國歷史,和歐洲的公、家、公對上了,大家在人類的理想之世上殊途同歸。

意識形態是對歷史和現實的看法,並以此而來的對未來的展望,如果社會基礎出現了衆大轉變,意識形態的內容也會出現重大的轉變。

這種泊來的意識形態和中國歷史的不和諧,徐平前世可以不當一回事,到了真身臨其境了,做宰相了,還當成理所當然把現實向裡面套,他多大的心敢接拜相詔書。就像前世他作爲一個小公務員,講傳統文化有人就拿着《弟子規》這種連村秀才都不屑一顧的東西出來講,他可以當一個笑話一笑置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而已。自己治國理政了,那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傳統文化是先秦諸子,以及後世於其上生髮的傳、注,再加上各種政論文章,整個一大套的理論系統。通了,纔有資格來做這個宰相。不通,皇帝問政一問三不知,前言不搭後語,皇帝不會信,百官也不會服的。

原始社會的公天下,到封建時期的家天下,然後就是私天下。秦的私天下政權沒有合法性來源,很快就被漢取代。漢武帝用董仲舒,獨尊儒家,不是要用儒家那一套治國的大道理,而是要給自己的政權一個合法性來源。董仲舒爲了達到獨尊儒術的目的,改了儒家的一部分理論,後世稱其爲曲改阿附,便就是因爲此。

歷史到中唐,漢武帝和董仲舒建立起來的天命之下的私天下系統,因爲天命終不顯於世間治亂,祐民者殃,虐民者昌的歷史現實,已經難以爲系。韓愈和柳宗元爲代表的一部分文人,在削藩鎮重建大一統的現實需求下,不得不爲政權重建合法性。天命說的私天下中本就含有公天下的成分,去天命而求之於人,公天下便就應運而生。

不言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而言天下非一姓之永祀也,不是簡單的文字差別,而是因爲他們面臨的任務是削藩鎮。藩鎮類於古時之封建,柳宗元纔會斥家天下,駁封建。

到了宋朝,出於防五代重演的目的,政權開始把大政託於文人,提倡文治。對於政權的合法性,隨之而來的意識形態,宋儒不得不上追漢唐,承韓愈柳宗元之後。到了徐平所在的這個年代,公天下的意識形態,與士大夫共治之的政治結構已經呼之欲出了。

有這個背景,徐平纔會堂而皇之與趙禎如此問對。趙禎不會覺得奇怪,已經掌權的士大夫們會認可,一切才能順順利利地推行下去。

理通事順,完成了道與術的問對,對天下的改革將順利地推行。

不把道理講明白,徐平終將是另一個王安石,最後還是回到治亂循環上來。

中國歷史上的治亂循環,剝去天時、地理這些外在因素,而以國內剝削者和被剝削者這一對主要矛盾來觀察,便就是剝削烈度加深,導致社會危機出現。政權不能夠解除面臨的社會危機,便亡於內亂。或者危機導致國力大減,亡於外敵。政權之亡,有亡於內部矛盾者,有亡於外敵者。亡於內是內政的問題,亡於外是軍力的問題,兩者有相關性,但又有根本的不同,不能夠牽扯在一起,不然歷史就看不清楚了。

這種治亂循環,放到資本主義時代,換一個名字,比作經濟危機,也就通了。

周朝有天下八百年,最終秦滅六國而代周。周之八百年,雖有春秋戰國之衰,卻沒有表現出這種治亂循環來,或許可以認爲,治亂循環是大一統的特點,而不是家天下的特點。

當然,這不等於說家天下強於大一統,因爲更可能的是,家天下發展不到治而後亂的程度。家天下的上限,大約等於大一統治亂循環的下限。

在這套話語體系之下,資本主義就不再是封建社會的下一個朝代,都是剝削者和被剝削者爲內部主要矛盾的歷史時期,大同之世依然遙不可期。改革朝政,去追求什麼資本主義社會,讓資本家掌權就無從談起。改革措施,與此無關。

確定了天下屬於誰,誰是這個政權的主人,意識形態接下來面對的是國內矛盾。有剝削者和被剝削者之間的矛盾是國內主要矛盾的認識,意識形態的下一個問題是站在誰的立場上。同樣是公天下,還有一個立場問題。

朝廷必偏,是說政權必須有一個立場,沒有立場,政權也就不需要存在了。

徐平的選擇,是站在被剝削者的立場上,這是中國傳統的立場,也是這個時代能被廣泛接受的立場。天下以民爲本,是孟子理論中很重要的內容,接受孟子代表了時代的呼聲。

爲什麼使用這個時代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結構,而不是拿課本上源自歐洲的君主立憲制和議會制?因爲政治立場不同。

課本上已經講得很明白了,君主立憲和議會制,都是資產階級爲了掌握政權而出現的政治結構。徐平的立場不偏向他們那一邊,而是偏向最廣大的被剝削者,自然就不會使用這兩種政治結構。政治結構從屬於意識形態,同一意識形態會有多種政結構,但不同的意識形態則很難使用對立意識形態的政治結構。

君主立憲制和議會制,都是爲了弱化統治者對政權的掌控力而出現的,弱化的目的是利於資本家操控政權。只要統治者的權威還重,天然就有號召民衆,有把權從資產階級手中奪回來的可能。公天下的意識形態下,對於統治者來說,大義在手,天下我有。立憲以及種種措施,都是爲了斷絕這種可能,確保資產階級對政權的掌控權。

政權的獨立性就在於,在政治結構的最頂層,只有一系列的政治原則,而沒有不可更改之祖宗成法,也沒有不可更改之憲法。誰都想一勞永逸,只是政權被現實教訓了,面對內外各種錯綜複雜的矛盾,一勞永逸還只是一種夢想。或許只有寄望於科技進步,生產力大發展,用極大豐富的物質來慢慢彌合矛盾。

哪怕是在資本主義國家,在資產階級內部,而臨嚴重的危機時,有人想進行較大的改革,大義一舉,依然威力無窮。沒錯,說的就是美國,就是***。最高統治者留有較多權力的時候,揮舞着大義,把政治結構大變樣並不稀奇。你能把這一個拖下臺,後面還會再出現另一個,社會危機不解除,這種衝擊就不會結束。無他,政權有立場,但政權本身是獨立於剝削者和被剝削者之外的,危及到政權生存,這種獨立人格就體現出來了。

意識形態的結構中,立場是位於政權屬於誰之下的。爲了政權生存,統治者一人敢於挑戰整個剝削集團,這就是意識形態的威力。意識形態決定政治結構,而不是反過來。

當大潮席捲全球的時候,外部矛盾容易掩蓋內部矛盾,甚至有人把面臨社會危機時向外轉移矛盾作爲當然之理。時代不同了,這個當然之理也不是當然之理了,向外轉移矛盾而不可得的時候,每一個政權都必須想辦法對內解決社會危機。

徐平的前世,由白人掀起來的全球**潮正在退去,處於時代的尾聲,每一個文明都在舔舐自己的傷口。帝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正在退潮,全球化已經是逆大勢而行。從國際事務中抽身出來,應對內部危機已經是一種趨勢,這就是大勢。不管是自覺還是被動,各個國家、民族、文明,都不得不面對這樣一種局面。抽身得越早,損失越小。這個時候還看不清局面,去亂接全球化的大旗,在世界上就會顯得很可笑。雖爲小邦,而心懷天下,就說的是這種政權。

前世正是大潮的尾聲,徐平的這一世,正當浪潮正盛的時候。紮緊籬笆,堅定地在浪潮中巋然不動,接下來的一千年世界就是漢人的。卷身到這股洪流中,貪小利忘大義,徒然把帝主義和國際主義的反擊加到自己身上,是在浪費國力,浪費民族的發展機會。

有皇帝,就是士大夫掌控的官僚集體,與皇帝一起治理國家。皇帝的責任,就是使這個治理國家的羣體,立場永遠在被剝削者這一邊。皇帝失去了立場,則官僚集團必然就會失去立場,這種政治結構就瓦解了。立場失去了,意識形態就變了,政權性質就變了。

所以說,皇帝的義不在縱容官僚集團上,他站到官僚集團這一邊來,整個天下就非常危險了。君臣和諧,是說大家意識形態相同,但各有職責,矛盾體現在這裡。

皇帝的個人操守不可靠,無非是把皇帝換成一個集體,如同把宰相之權分成宰執集團的衆人之權而已。確定了政治立場,這種政治結構就不會改變。其間的分別,如同君主立憲制和議會制,雖有不同,卻同屬於一種意識形態。

羅馬的元老院共和制,秦漢的丞相制度,是基於意識形態的立場偏向來的。在這樣一個系統之下,會理出很多歷史的脈絡來。

上層建築是意識形態和政治結構,以意識形態爲中心。意識形態生髮出政治結構和一系的政治原則,由此又有各種各樣的行政舉措。變法,就是在確立了意識形態之後,採取的一系列政治行爲,有行政上的,也有取消舊的政治原則,建立新的政治原則。

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是公天下的意識形態生髮出來的政治結構。徐平一直講的怨歸於己,恩歸於上,則是公天下與大一統的政治原則。宰相向天下百姓示恩,就是在做王莽做過的事情。地方官向治下的百姓示恩,則是封建思想,把自己當成了郡縣的主人。

政治結構之下,宰相只可以理政,理政出了差錯,導致民怨,宰相受民怨,而不是皇帝受怨。這個政治原則,是爲了體現皇帝與士大夫的主從之分,確保政權的立場。體現在制度上面,就是政令用敕,而減刑免稅之類示恩於百姓的措施,哪怕是由宰相提出來並施行的,也不用敕,而是德音、赦制、曲赦,恩歸於皇帝。而制度性的常例減刑,因爲不是示恩之舉,又改到了宰相的敕令裡,爲疏決。

地方官是由朝廷派到地方,依朝廷的制度、命令施政的,這個範圍內,百姓受到好處只可歸於朝廷,朝廷認爲是個好官,而不可藉此讓百姓感激自己。否則就是封建思想,違反了大一統之下怨歸於己,恩歸於上的政治原則。朝廷縱然一時有行政命令錯誤,由此引起的民怨也是由地方官承擔,不可以向上推託,分辨是朝廷內部的事情,與百姓無關。挾民意而對抗朝廷,就是封建思想,不符合大一統的政治原則。如寬刑免稅興學之類,地方官提出來施行,必須是以朝廷的命令,主要是中書的敕令行下來,而不能自作主張。哪怕從頭到尾中書就是籤個名,蓋個印,這個好處也是來自於朝廷。這條政治原則,是爲了保證地方的向心力,不破壞大一統的政治結構。

所以萬民傘之類官員要當心,一個不小心,不但不會受到獎勵,還有可能受到嚴重的處罰。違反政治原則,比違反制度更加嚴重,就此被打入另冊也有可能。徐平離開邕州百姓雨夜相送,這是百姓和他的事,朝廷並不會因此獎勵升遷。如果他拿着這件事,回京之後作爲自己治理地方的功勞,反而會被別人抓住把柄。

公天下,大一統,地方官在郡縣,朝廷查的是治理成績,百姓的態度不太重要。這個職位本來就要待朝廷受怨的,百姓口中的名聲好了,朝廷就要查是你做得好,還是以朝廷職責市私恩。萬民傘之類對官員絕對加成,是封建殘餘,是有家天下的意識形態在內。

由意識形態而延伸出來的這些禁忌,在政權內部就是政治原則,在政權外部就是政治正確。官員要有政治意識,很大一個原因,就是除了法律制度,還有各種各樣的政治原則和政治正確在約束他們。不以政治原則來要求,就不在官的範圍內,是吏了。

官員不適任被貶被免不只是做錯了事,用徐平前世的話來說,有的時候是政治立場不堅定,政治原則不清楚,缺乏政治敏感性。犯了這一條,比做錯了事還嚴重,受到的懲罰也更重。歐陽修因朋黨被重貶,便是違反了政治原則。

政權的獨立意志越堅定,意識形態越強,對官員的政治立場要求就越嚴厲,違反政治原則受到的處罰就更重。徵民間賢士,給官不做的,很多人是淡泊名利,但也有一些人是不想受到政治紀律的約束。以爲古代只有忠心不忠心,被不被人賞識,做官不用講政治就想當然了,是把古代都當成家天下和私天下了。不同的意識形態,會有不同的政治。

政權內的官員要講政治,吏不需要講政治,即吏無義,這是官與吏的區別之一。

不涉及上層建築,不足以稱爲變法。有的變法觸到了意識形態,有的變法只是及於政治結構和一部分政治原則的調整,這是廣度和烈度的不同。意識形態和政治結構完全被推倒重來,可以稱爲革命。有時是別人革政權的命,政權橫下一條心,也有可能革自己的命。

政權有獨立的人格,而臨危機時,必然也就會有自救的行動。當自求必須要觸動到最深層的意識形態時,便就天下大變,進行自我革命了。延伸來說,中原王朝一次又一次的變法改革,王朝更替,廣義上就是在進行一次又一次自救,一次又一次自我革命。

(不眠不休,終於理通順了,一起發出來吧。覺得這些章節枯燥的的讀者,我只能說聲對不起了。有一本很多讀者看的書,我很珍惜,對於書中主角的行事,總覺得要理出有道理的內在邏輯來。這些內容,不寫這本書,沒有書中的主角,我根本不可能去想,去做這些沒什麼意義的事。有了這個主角,讓他正確的做事,只好做這些了。主角拜相了,我只能盡我的力量,讓他真正的做一個爲國爲民的好宰相。如果世界上真地有穿越,我想到了最後,我也會成爲主角這樣一個人吧。能力或者有限,事情做的有好有壞,但人有這樣的機會,怎麼能夠不做正確的事呢?)

第187章 時代特色第97章 流年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19章 出行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136章 近視眼鏡第243章 一日兩子第29章 政本初心,從民所欲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70章 無所不包的三司第89章 魑魅魍魎第136章 小馬蹄帶來的戰事第62章 依稀似舊年第223章 各軍持重第108章 對面的人家第212章 重回三司第181章 錢明逸第84章 沿邊入中的弊端第190章 谷口初戰第97章 雪中論兵第113章 遊騎遍佈第178章 貨幣之戰第82章 水淹三軍第166章 初戰第71章 意外第48章 私鹽販子第259章 前途未卜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67章 挖三司牆角第281章 西北同路人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74章 相互利用第9章 詠梅第204章 換相(下)第183章 演一場戲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168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62章 新場務第20章 早朝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186章 應對第8章 雪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86章 兩全其美第47章 一年一考第200章 營田務第33章 科舉第一步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269章 推開一扇門第119章夜戰第54章 將要離去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293章 敕勒川第8章 交接第9章 準備抓人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175章 火海第26章 前奏第321章 兩萬匹馬第94章 早晚要刷牙第60章 致太平(二)第52章 酒鬼亭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4章 炒花生第10章 治術(一)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195章 荒蕪的土地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193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中)第214章 蠟丸第114章 心經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111章 以假僞真第153章 順勢而爲第29章 生活不易第38章 統計學第237章 任福之死第134章 鬧事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58章 夜戰(中)第73章 童大官人第115章 開戰第41章 陳公堤徐公路第80章 契丹的壓力第305章 《景祐會計錄》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217章 王拱辰開店(下)第139章 朝爭第129章 新場務第24章 嫉妒第226章 自助餐
第187章 時代特色第97章 流年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19章 出行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136章 近視眼鏡第243章 一日兩子第29章 政本初心,從民所欲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70章 無所不包的三司第89章 魑魅魍魎第136章 小馬蹄帶來的戰事第62章 依稀似舊年第223章 各軍持重第108章 對面的人家第212章 重回三司第181章 錢明逸第84章 沿邊入中的弊端第190章 谷口初戰第97章 雪中論兵第113章 遊騎遍佈第178章 貨幣之戰第82章 水淹三軍第166章 初戰第71章 意外第48章 私鹽販子第259章 前途未卜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67章 挖三司牆角第281章 西北同路人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74章 相互利用第9章 詠梅第204章 換相(下)第183章 演一場戲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168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62章 新場務第20章 早朝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186章 應對第8章 雪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86章 兩全其美第47章 一年一考第200章 營田務第33章 科舉第一步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269章 推開一扇門第119章夜戰第54章 將要離去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293章 敕勒川第8章 交接第9章 準備抓人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175章 火海第26章 前奏第321章 兩萬匹馬第94章 早晚要刷牙第60章 致太平(二)第52章 酒鬼亭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4章 炒花生第10章 治術(一)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195章 荒蕪的土地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193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中)第214章 蠟丸第114章 心經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111章 以假僞真第153章 順勢而爲第29章 生活不易第38章 統計學第237章 任福之死第134章 鬧事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58章 夜戰(中)第73章 童大官人第115章 開戰第41章 陳公堤徐公路第80章 契丹的壓力第305章 《景祐會計錄》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217章 王拱辰開店(下)第139章 朝爭第129章 新場務第24章 嫉妒第226章 自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