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

陸完忽然向朱厚煌行了一禮說道:“老臣險誤殿下,還請殿下降罪。”

朱厚煌將陸完攙扶起來,說道:“陸師何必如此?”

陸完說道:“不,不,臣所做之事,陰私詭秘之處,是瞞不過人的。而殿下欲爲東雍立萬世成法 ,臣現在悔之晚矣。”

朱厚煌說道:“何處此言。”

“臣臨行之季,不能告訴殿下,什麼是對,什麼是多了,持天下之正以德。”陸完說道。

朱厚煌點點頭,說道:“謝陸師教誨。”

朱厚煌很明白陸完的意思,政治原則或許迂腐,但是卻需要時時刻刻的堅持,如果政治原則變成了政治潔癖,如果堅持政治潔癖都會在政治場上失敗,那麼這個國家,就已經走了下坡路。

陸完所用的手段,在大明官場之上,不過是小菜一碟而已,現在大明政治生疼在正德時期還是可以的。大明的政治生態在嘉靖朝徹底崩壞,爲了政治上的勝利,無所不爲其極。但是用在新生的,還沒有經過官場污染的東雍來說,就有一點上問題了。

朱厚煌很注重先例,或者說故事。

因爲很多故事都是後代決斷的依據。

特別是在漢唐,李世民有玄武門之變,所以唐代幾乎沒有幾個正常的皇帝交接,非要通過政變,所以大批精英被皇位之政,給捲進去絞死了,給唐代帶來極大的傷害。

所以朱厚煌在東雍每做一時都需要反覆斟酌,才下決定,就是唯恐給後人留下一個壞榜樣。

就在朱厚煌確定自己的心思。堅定自己的信念,要做到遺德後世之事。

wωω ◆тт kān ◆CO

而馬六甲的佛郎機人也在討論東雍的事務。

安南的戰事對朱厚煌來說已經平息,但是對佛郎機人才剛剛的開始。

在白藤江之中,佛郎機人的損失要比朱厚煌重得多,至少有五艘戰船全部沉在白藤江之中,故而託梅一回來,就被馬六甲總督給關押起來了。

託梅在監獄之中,待好幾日,本來帥氣的外邊,也變得不城樣子,好像是一個野人。

“咚咚”的敲門聲之後,不等託梅說話,鐵門就被推開了,陽光透過門框射在裡面,託梅一時間睜不開眼睛。

“託梅,你還有什麼話說嗎?”這聲音託梅聽來比較熟悉,他忽然明白過來了,知道是馬六甲總督。

託梅立即說道:“法庭怎麼宣判我?”

馬六甲總督說道:“戰敗,瀆職罪,很多人想處死你,不過,我替你出面,以東方法庭不事宜處理高級官員的問題,派人將押送回過審判。你知道我這樣做,到底是爲了什麼吧。”

託梅輕輕一笑,說道:“知道。這一次北上的所有問題,我都一個人抗住,至於其他人怎麼說,就不是我能知道。”

“我會安排好一切的、不用爲我擔心,只需爲你自己擔心就行了,我實話告訴你,你如果在里斯本沒有過硬的關係,根本翻不過來案。”馬六甲總督說道。

“我知道,至少回去我還有活着的希望,不回去,我將一點希望都沒有對嗎?”託梅說道。

“今天,沒有任何人來看過你,記住這一句話,我能幫助你的這隻有這些了。”馬六甲總督說道。

“等等。”託梅說道:“現在的形式如何?東雍一方有沒有新的舉動?”託梅說道。

“你現在自身難保,還關心這個幹什麼?”馬六甲總督說道。

“因爲不甘心,如果這一次回去必將死去,就什麼也不用說了,如果有生還的希望,就一點要回來,一定要征服中國。”託梅厲聲說道。還真有一些百折不撓的氣質。

“好吧。”馬六甲總督說道:“告訴你也無妨。這一次我們損失慘重,整整損失了五條船,而整個遠東的戰艦,也不過十幾艘而已。五艘戰船的損失,已經足夠讓我們傷筋動骨。所以放任東雍的任何舉動,好在東雍人也知道分寸,沒有將我們逼到非要不得不戰的地步。”馬六甲總督說道。

“東雍有什麼舉動?”託梅問道。

“他們大規模經營南洋航道,甚至有船已經繞行馬六甲航道,進入了印度洋。”馬六甲總督臉上露出一絲陰霾。

馬六甲總督作爲佛郎機帝國的最東方屏障,現在被對手逼到這個境地,讓他怎麼能甘心,但是不甘心又怎麼樣啊?

世界上總歸是用實力說話的。

“我們的生意受到影響了嗎?”託梅焦急的問道。

“怎麼能不受到影響啊?”馬六甲總督說說道。他臉上露出狠狠之色。西方的官場風氣與大明的官場風氣有異曲同工之妙。

馬六甲總督最大收入,並不是國王的賞賜。而且跑海的船隻,這是一個常態,很多在馬六甲來的雖然有這官員身分,但是真正給他們帶來利益的,並不是官職,而是他們名下的船隻。

而東雍的船隻大舉擴張,壓迫佛郎機船隻的勢力範圍,由於實力上的欠缺,所有缺乏應對措施。一步步的被逼到馬六甲附近。

如果不是朱厚煌還不想與佛郎機人撕破臉,並沒有斷絕彼此之間的貿易,沒有動佛郎機人的根本核心利益,否則即便是力不如人,佛郎機人絕不允許如此。

馬六甲總督帶着鬱悶的心思,將這些話音統統的告訴了託梅。等馬六甲總督離開之後。

託梅爬在最角落的小桌子上面,點燃一根蠟燭,並拿出一瓶墨水,用鵝毛筆在墨水之中一點,在一張白紙上面寫字。

不要看這些小東西看上並不多。但是能從牢獄之中得到這些東西,已經說明了託梅的面子大。

託梅在白紙上寫道:“東方局勢變化,已經到了帝國不得不重視的地步,大明雍國國王的艦隊,已經逼近帝國在東方最後的堡壘,一旦馬六甲有失,我們將面臨大航海以來第一次失敗,我們絕不允許如此,我們要將上帝的福音傳遍天下。戰勝一切邪惡。”

託梅頭也不擡的寫着,很多東西都是不假思索的寫了出來,甚至很多地方都是對大明與雍王的黑點。

託梅堅信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他準備寫一本關於東方,關於中國,關於大明的書籍。以此作爲登天之梯。獲得救贖。

託梅所犯的罪,如果勝利了,自然是沒有任務問題,如果失敗了,就是死罪,其實失敗纔是真正的罪過。

如果他實在過不去這一關的話,他希望將自己的所有觀點傳播出去,讓大家知道大明是如何富有且野蠻,且邪惡的。

“大明國王是不信天主的野蠻人,他自稱是上天的兒子,無視上帝的存在。而大明的雍國王是大明國王的弟弟,更是一個擴張的激進派,一年之前,我曾率領艦隊戰勝他,逼立下城下之盟,可是邪惡從不啃退卻,他再次用陰謀詭計打敗了我,讓我不得不回到里斯本,接受上帝的處罰。但我依舊相信,我心向上帝,一顆爲上帝戰勝邪惡的心,永遠不曾改變,我終究有一天,會回到馬六甲。再次向邪惡拔出自己的長劍。”

託梅寫的手中沒有墨水了,他再次在墨水瓶之中點了點,然後將一大段話下面,繼續寫道:“上帝保佑,我一定會成爲中國征服者。”

蠟燭閃了一下,原來是這一根蠟燭快要燒盡了。託梅不得不將所有東西都收拾起來,最後乘着蠟燭最後的餘光躺下來休息。他眼睛炯炯有神,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十章 長史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
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十章 長史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