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

“殿下,臣有負殿下所託,我毛利家,我毛利家---”毛利就元跪在大內義興面前,聲音哽咽,不住的落淚。

“好了。”大內義興說道:“像什麼話。毛利家先下去修整。最近不用出戰了。”

毛利就元心中鬆了一口氣,但是滿臉通紅,表現出羞慚的樣子,說道:“殿下----”好像是爲不能爲大內氏效勞十分慚愧。

每一個政治人物都是一等一的好演員。

“殿下。敵軍準備攻城。”一個人高喊道。

大內義興顧不得毛利就元了,立即去城頭上看去。

卻見雍軍火槍手排城橫列,正在整整齊齊的向這裡而來。而起在城門處還有一些長矛手,刀盾手,遙遙防守城門,隨時準備抵制突然的進攻。

“啪”的一聲。

這不是一聲,是很多聲疊加在一起,無數子彈瞬間打在城頭之上,將站在城頭上的士兵全部打倒。但是這些火槍的準頭是實在太過感人了。

更多的子彈全部打在城頭之上,一時間打的青煙亂冒,塵土亂飛。也將大內義興弄他一頭灰塵。

大內義興說道:“上弓箭手。”

立即有人高喊道:“弓箭手上城。”

沉重的腳步聲,順着後面的臺階上了城。

無數弓箭手都登上了城頭之上。

日本弓特別長,甚至比一些日本人身高更長一些。

這是因爲日本人缺少足夠的材料來製作角弓,他們的長弓大多數是用竹子做成了,用好竹子的不同部位合成在一起,就成爲了現在的弓箭。

日本的弓力並不弱,但是前提是能將整個弓給拉開,由於日本弓特別長,所有一半射箭的時候,只用半弓,根本沒有多少人用滿弓。畢竟日本人的身高限制,很少讓他們將弓拉滿。

這樣一來,一般來說日本弓的力道不如角弓。

這些弓手一上城牆就立即開弓射箭,長箭向城下射去。

不得不說,不管怎麼樣的兵器都是有殺傷力的,即便是日本弓再弱,還是能射死人的。

雖然朱厚煌爲雍軍準備了很好的防具,比如鐵甲,而帶上了斗笠。面對高處射來的長箭,只需微微低頭,斗笠就會擋住射向頭的長箭。

不過斗笠也能擋住所有長箭,不過一會功夫。

已經有十幾個被射傷了。

有的人是被射中手臂,大腿這些位置上了。

朱厚煌給他們準備的盔甲,都是用來保護軀幹的,一來手臂大腿上也穿上盔甲,會行動不遍,二來就是製作有些麻煩。

現在東雍的鐵匠不足。所以少府都大量的運用水力,對於軀幹上的甲冑,朱厚煌的安排其實不過一塊大鐵片,打上孔,讓士卒自己穿戴便是,但是手臂,大腿上的甲冑,就不能這樣做了,就需要大量的工匠。

朱厚煌只好將這個給省略掉了。

不過,朱厚煌軍隊嚴苛的訓練不是鬧着玩的,即便是在箭雨之中,他們還是一心一意的開火,裝彈,開火,裝彈。

城頭上的損失也不少。

相比之下,弓箭的殺傷力遠遠比不上火槍,即便一箭射中了,只要不是要害位置,還能活下去,但是對於火槍來說,打到任何地方都要命。

打到軀幹部位不必說了,即便一時半會兒,死不了,但時間一長還是要一死的,鉛彈是有毒的。而且對於這種傷害,很少人能醫治,至少在現在的日本,很少有這樣的醫生。

打在四肢之上,一般來說都要截肢。

截肢可不是一個小手術。最少對這個時代而來,如果至少砍下手臂來,恐怕這個人會失血過多而死。

當然了這一點,現在大內義興還不知道。

不過,即便是這樣大內義興也感覺到,在交換比上來說是自己吃虧了。

一個個傷員被擡下城頭,城頭的弓箭手們來了一陣快箭之後,射箭的速度都變慢了。

不得不慢下來。

因爲射箭也是一個力氣活,沒有誰能一口氣射上成百上千箭。

但是火槍卻不需要。

只是火槍的射擊的頻率也低了下來。

無他,城頭上沒有敢露頭了,齊射的話,太過浪費了,改成三五隻火槍一起射擊,看誰露頭,就集火打擊什麼地方。

火藥也是要錢的。

朱厚煌看城頭的弓箭越來越少了,連露頭的人也少了,而且十幾門火炮也大多到位了。朱厚煌也下令撤退了,不再與他們做無意義的糾纏了。

一門門火炮都固定在土堆上,用巨大的鐵釘釘在地上,然後用鐵鏈子將炮車固定在鐵釘之上,並且留好餘量。

否則火炮的後座力,就能將整個鐵釘給拔起來,倒是不知道會砸到哪裡,說不得要出人命的。

這鐵釘,甚至可以說說鐵柱子,並不是用來鎖死火炮的,而是鎖死火炮倒退的方向。否則一開炮,炮車亂跑,說不定撞死誰了。

帶着火炮後坐力的炮車,沒有個幾千斤分量,也差不多,撞到誰,可不是一個死嗎?

朱厚煌擡起頭看天色不算早了,下令道:“分批休息,吃飯。”

雍軍這邊慢條斯理的吃着飯。

後方營地裡面將大量的飯菜給帶過來,由於後勤補給從朝鮮來的,所以,大家只能吃饅頭加泡菜。

很多老兵覺得這是他們從軍以來吃的最不舒服的飯菜。

行軍打仗的時候,朱厚煌從來是以身作則,士卒吃什麼,他也吃什麼。但是面對後世韓國的國寶,他實在是沒有胃口。

朱厚煌也萬萬沒有想到從朝鮮弄來的補給,也就是這些東西,只能長嘆一聲,暗道:“畢竟是在打仗,有的吃就不錯了。”

但是他已經下令,讓後放送一批肉罐頭來。

就在朱厚煌吃飯的時候,城中毛利就元可沒有一點吃飯的心情。

“哎吆,哎呀。”此起彼伏的呻吟之聲傳開。

毛利就元神情緊張的看着一個僧人。

這個僧人鬍子都已經花白了,他將一個人的包裹的槍傷打開了,看着血肉模糊的傷口,猶豫了一陣子,說道:“拿刀了。”

一柄巴掌長的匕首放在了僧人的手中,僧人讓人按住這個傷員,他輕輕將傷口切開。

在切開傷口的時候,這個傷員好像是殺豬一樣的慘叫起來。隨即又變成了悶哼之聲,原來他們怕傷員咬住舌頭,讓他咬住了僧人的診袋,也就是診脈的時候,墊住手腕的東西。

好一陣子,僧人才大汗淋漓的將一枚鉛彈從傷口之中取出來了。

毛利就元立即說道:“大師,請問他怎麼樣了?”

“阿彌陀佛。”僧人說道:“老衲已經盡力,這樣的傷勢在日本少見,但是在大明卻是常見的,每一箇中統子的,必須先將子取出來,然後再加以包紮,但是即便是這樣,也會有惡疾產生,能不能挺過去,就要看他們的命了。”

這個僧人是大明僧人,不知道怎麼的流落在日本,就在長崎落腳。在醫術上有所特長,被強留下當軍醫了。

他說的話,毛利就元還是相信的。

只是這樣一來毛利就元的心就往下面一沉,因爲能逃回來的人,有好幾十個都中了槍子。都在這裡哀嚎不已,按這個和尚的來說,他們活下去的可能性恐怕也高不到什麼地方去。

這都是毛利家的子弟兵,更讓毛利就元擔心的是,城外一戰,他們幾乎沒有給對方帶來一點點損失。

毛利家的子弟兵,不敢說多強,但是也自信不差大內氏軍隊多少,他們都打成個這個樣子,那麼,大內氏有什麼能力抗衡雍王?

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十章 長史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十三章 狩獵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二十章 經緯【3】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八百章 餘波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九百章 影響
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十章 長史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十三章 狩獵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二十章 經緯【3】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八百章 餘波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九百章 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