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

毛銳也算是勳貴的一員,對於正德大規模提升勳貴的權力,內心深處還是讚賞的,毛家才兩代人,尚武之風尚存,而且毛家從毛銳的父親毛忠開始,就注重子弟的培養,常常將家中自己帶上出征,讓下一輩感受一下戰爭的氣氛。

也因爲這個原因,毛忠戰死的時候,他嫡子嫡孫都在身邊毛家一下子死了好多人,要不是這一件事情,伏羌伯這個爵位,未必能輪到毛銳來坐。

不過,即便是這樣毛銳也沒有放棄,將自己的兩個兒子,毛江,毛漢帶在身邊,不過,毛銳看自己兒子,實在不成器。

心中難免覺得,毛家從他這一代之後,也變得那種自己看不起的勳貴嗎?

勳貴之中的老人,比如英國公人,看不起伏羌伯毛家,覺得他們是土包子,還是從西邊來的土包子。

而毛家也看不起,英國公這些勳貴,覺得他們不過是一些敗家子而已,作爲大明勳貴居然不會行軍打仗,那怎麼可以啊?

而作爲新進勳貴,其實毛銳對正德皇帝的感覺不錯,雖然他與江彬等人有過節,但是正德皇帝提高勳貴地位的政策,還是很滿意。

夜深人靜的時候,毛銳未必沒有想過讓勳貴回到太祖成祖年間的地位與威風。

不過,也只是想想而已。

雖然毛銳同情正德,也有幾分同情雍王,被當今逼得不得不反的程度,但讓他投降雍王是萬萬不能的。

正如他所說的君是君,臣是臣,君臣名分已定,就不能有所更改,否則將來大明每傳一次位,就弄一次兵亂吧。

所以毛銳絕對不允許這樣做。

作爲與國同休的勳貴,或許有一些勳貴已經墮落成敗家子,根本不想什麼家國天下,只是想他自己怎麼享樂,但是作爲一個還能帶兵打仗的勳貴,他的思考方式更多的是考慮,大明天下,而不是那一位皇帝。

既然嘉靖已經坐穩了皇位,即便是雍王再委屈,也不是他起兵的理由。

不管是多同情,真正動起手來,毛銳也不會有一絲留手。

毛江並不懂他父親的心思,見毛銳如此說,他眼睛之中竟然有一絲失望。

知子莫若父。毛銳怎麼不懂毛江的心思,毛江根本不去管什麼天下大局,只是覺得如果毛銳此刻投降雍王,能將雍王推上皇帝寶座,毛江也能成爲第一勳貴,這筆買賣才值了。

毛銳心中暗歎一聲,本想在臨戰之前,給毛江開開小竈,教給他一些行軍打仗的本事,如今看來,即便是教了,他也沒有心思學。

一揮手說道:“你下去休息吧。明日大軍向東,說不定就是一場惡戰。”

毛江還想說什麼,被毛銳一下子堵住了,說道:“是。”

毛銳看着天外漸漸的黑下去的光線,忽然變得憂慮起來。越瞭解雍王的事蹟,毛銳就越是沒有把握。

只是這一戰之中,毛銳沒有任何臨陣發揮的權力,楊一清都已經給他安排好了,就是渡江決戰。

毛銳手中只有戰術上的權力,在戰略上已經被安排死了。。

他能做的就是東行,拔寨而已。

就在毛銳憂慮的時候。北岸碼頭上一片忙碌。

五百龍驤衛終於到了北岸。

黃士龍也登上北岸看看黎子云所部的情況如何。

現在戰線已經逼近了鐘鼓樓,甚至說在於鎮子中央的鐘鼓樓已經成爲前線最堅固的堡壘,上面安置了數十門佛郎機炮,火力就好像是刺蝟一下,讓浙軍根本不敢進攻,繞過此地,從兩邊進攻。

而正北邊卻是一片廢墟,上面好冒着青煙。剛剛火焰還沒有完全熄滅。

當雍軍撤回來之後,黎子云也不管什麼名聲不名聲,從這邊也點起一把火,這把火向北推進。將這一片房屋燒成一片白地。

“你們還堅持下去嗎?”黃士龍還到鐘鼓樓上看着周圍一片發黑的土地,雖然此刻已經看不清楚,但是依稀能夠聞到一股燒焦的苦味撲鼻而來。

黎子云說道:“只要殿下要我堅持,我還可以堅持,今天只不過是沒有想到張經會這麼樣做?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黃士龍-根本不信。

因爲被別人打一個措手不及,本身就是對他自己能力的否定,兩軍交戰,各逞奇謀,能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那是本事。

黃士龍覺得黎子云在硬撐,不過,黃士龍本來就是不是雍軍體系之中,也沒有心思追究這裡,說道:“浙軍主力已經度過姚江了。在這裡堅守已經沒有意義了,明天早上,有船隊來接你們,到時候就可以撤退了。你記清楚。”

黎子云說道:“下官記清楚了,明日一早。”

“既然沒事,我就要回去了。”黃士龍說道,這一夜,黃士龍也不要想休息了,整個雍軍水師所有都必須賣力修補船隻,他也要趕快回去,將他帶過來的水手安排下去幫忙。

“大人,下官有一事請您幫忙。”黎子云立即說道。

“什麼事情?”黃士龍說道。

“大人能不能將我軍的傷員一併稍回去啊?”黎子云說道。

一把大火給黎子云創造不少傷員,而且是燒傷,燒傷很難治癒,最少在前線,在黎子云這邊根本沒有醫生能夠醫治。畢竟前線的醫官只會刀傷。

這也是雍軍大擴軍的後遺症。

雍軍的醫官體系,也是朱厚煌從薛神醫的徒子徒孫之中拉扯出來的,不過,薛神醫的弟子總共纔多少人了,即便有一些速成的醫官,當初也不過是堪堪夠用,但是一擴軍,一般營中,連速成的醫官都沒有了,都是速成醫官的弟子。只會幾個模式,最熟悉的就是刀箭傷,再有就是挖鉛子,其餘的一概不會,燒傷超出了他們的治療範圍了。

爲了應對這樣的局面,朱厚煌不得不在自己大營之中設立醫營,將大部分軍營放在這裡,讓各處將傷員送過來,另外在俞大猷軍中,也有一個這樣的醫營。

黃士龍對這樣的事情,自然答應下來。

就在黃士龍與黎子云商議明日的事情的時候。

張經連夜回了寧波城之中,商討明日做戰。

“什麼,也不做?”張經說道:“大人,這就是你的辦法嗎?”

楊一清說道:“張大人冷靜。”

張經才壓制住自己內心之中的怒火說道:“大人,舉國希望就放在我們身上,如今臨近大戰,您居然讓我們什麼也不做?”

楊一清輕輕給自己倒了一杯茶說道:“現在能做什麼?我已經做了我所有能夠做的事情,現在只能買定離手了。成與不成就看伏羌伯的了。”

楊一清很冷靜,冷靜的有一點讓人發冷。

水師已經廢了,即便是楊一清能找到足夠的船,也沒有那些敢於冒着炮火與雍軍水師作戰的水手了。

後者比前者更重要。

姚江被朱厚煌控制,片舟也過不去,雖然相隔一江,不亞於萬里之遙,楊一清連穿個信給南邊都做不到,更不要說做更多了。

而且臨陣作戰的本事,楊一清自忖未必超過伏羌伯毛銳。他能做什麼啊?

張經也冷靜說道:“既然如此,我就先拔了北岸雍軍的釘子。”說完就想走。

楊一清說道:“以我估計,這個釘子不用拔自己就要撤走。”

“雍軍人少,我這裡每殺一個人,伏羌伯那邊就少一點壓力。”張經說道。“告辭。”

楊一清目送張經離開,端起茶水,卻感覺一陣冰冷,原來他倒進去的是冷水。

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十四章 地圖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
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十四章 地圖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