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

?

第六十八章 穎水一別兩茫茫

“諸位有何意見,不妨說來聽聽。”張軒雖然心中有了定見,但是他還要先聽聽部下的意見。

這一次,張軒所部的所有人都在場,除卻羅岱外出之外,曹宗瑜,鄧和,王進才,吳氏兄弟,連張氏兄弟兩人也都在場,還有一直做小透明狀的,王大炮王鐵匠。

“將軍。”張質說道:“我認爲當援救郾城。既然李節度有令我們自當遵從,再者,將戰火限制在郾城之內,也好過何英覆滅之後,大軍圍攻臨潁。”後一句話,纔是張質所說的重點。

左良玉的名聲太好了,好到了張質原本不是死心塌地爲張軒效力的人,此刻一聽左良玉的名頭,立即堅持不許左良玉進入臨潁縣,左良玉所過之處,雞犬不留,草木不生,豈是胡言的。

張質這麼一說,吳氏兄弟立即反應過來,吳來慶說道:“對,將軍,萬萬不能讓左良玉進臨潁。”

“說得好聽。”鄧和說道:“你以爲左良玉是誰?我們能出戰的不過數千之衆,如何能敵得過敵軍數萬精兵,救援郾城能不能成功尚且不知道,不過,我覺得我們出戰與左良玉野戰,我們就死定了。”

鄧和臉冷,話也冷,好像是一盆涼水當頭澆下來,將幾個人衝動澆滅了。

張軒心中暗道:“鄧和說的沒錯。我即便是救援郾城,也要避免與左良玉正面交鋒。”

“將軍做廂車,不就是爲了今日,廂車鐵鏈相連,就是平地一座城池,再加上火炮數百,即便是有數萬大軍來攻,也能堅守一段時間。”張質說道:“大軍就在開封,從開封調兵回來,十日必至。將軍出兵援郾城,無須戰於郾城,只有在郾城以北,臨潁與郾城交界之處--小商河紮營便可,固守小商河,與郾城烽煙可聞,能激勵城中堅守。又能以小商河爲憑依,絕小商橋。屏蔽臨潁城。即便郾城有失,也能撤退到臨潁城下,憑城堅守。”

張軒心中暗叫一聲好,張質實實在在說中了張軒的心思,張軒就是這樣想的,如此今可攻,退可守。實在是萬全之策。

也許是張軒城府還不夠深,還是王進才時時刻刻準備看張軒的臉色,一見張軒眉毛一挑露出喜色,王進才立即說道:“張先生此計甚好,將軍,我覺得我們就按此計行事吧。”

張軒問曹宗瑜,說道:“幼瑾覺得如何?”

曹宗瑜見大部分人都贊同,即便是鄧和也沒有說話,他雖然覺得這個計策,有一點太想當然了。不過,也不願意當面駁了張軒的面子,說道:“聽從將軍安排。”

張軒說道:“好。既然如此,今日好好休息,明日出發,進攻郾城。”

決定之後,就開始安排人手了。左良玉當前,張軒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將手中的精兵強將都挑在手中,又想羅岱常常爲斥候出沒無常,而臨潁城之中,又囤積了大量的輜重,更不要說羅玉嬌也在城中,是萬萬不能有失的,故而張軒將羅岱所部的步隊,數百人都劃給了羅玉嬌。

而從吳氏兄弟部下抽調數百人填補空缺,又將吳來慶調入,當一隊之長,如此一來也算是重用。

因爲張質獻計之故,張軒也將張質給帶上了。

當然這只是明面上的話,實際上是張軒信不過張家,平日也就罷了,大軍臨近的關鍵時候,如果張家有什麼反覆的話,他定然會大敗,故而他不僅僅將張質帶上,張軒也不會放心。

張家損失不起張質這個頂樑柱,這樣牢牢將張家綁在身上,想來城中張家之人,萬萬不敢有變。 吳氏兄弟也是同樣的原因。

一切都安排妥當之後,張軒就去見羅玉嬌了。

羅玉嬌依然微笑着等着他。

張軒拉着羅玉嬌的手坐下來,說道:“明天我要出城了,我留給七百士卒,這些士卒不要讓他們離開我身邊,一旦左良玉來了,你就帶着這些士卒跑,記住立即去找李信,他不敢不救人。不要惦記我,我沒有那麼容易死,當初在獻營之中,不管怎麼都活下來嗎?我一旦見事不可爲。我會先走的。記住見左良玉大軍來了,不要驚慌,直接棄城而走。我們在你爹哪裡匯合。”

羅玉嬌只是點頭,她其實不信張軒的話。畢竟,他男人早就被父親教訓過,是有名的不會逃跑。因爲要逃跑的話,第一要素是心狠,因爲如果不能做到捨棄部屬,又怎麼能跑嗎?

張軒從來不是一個心狠的人。

羅玉嬌相信,如果左良玉兵臨城下,張軒很大可能早已死了。

不過,對羅玉嬌來說,這並不要緊,生生死死,她看多了,早就不在意了,不過,是你生我生,你死我死而已。

羅玉嬌聽張軒絮絮叨叨說着千萬個不放心,忽然有一點厭煩,一把抱住張軒說道:“夫君,我要---”

張軒一聽羅玉嬌酥麻的聲音,他眉毛一挑,將羅玉嬌一把抱起來,說道:“無論你什麼時候,說這個事情,我的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滿足你。”

一夜無話。

也許昨晚操勞過度,張軒起得有一點晚,他剛剛醒過來,就被羅玉嬌給拉起來,羅玉嬌親手給張軒束好長髮,穿上盔甲,黃銅色的盔甲錚明瓦亮。特別是護心鏡,好像是一面銅鏡一樣倒影出一個扭曲人影,就身形微微有一點扭曲,但是依然能看出來佳人如玉。忽然一隻玉手在這面銅鏡上擴大。張軒一把抓住羅玉嬌伸進張軒懷裡的手,說道:“什麼東西?”

羅玉嬌拿出一個陳舊的暗紅色錦囊,看上卻原本是鮮紅之色,不過,時間長了褪色不少,也就變成了暗紅之色。她說道:“這是孃親留給我的護身符,也是我孃親留給我的唯一東西,它保佑我在南征北戰之中,平平安安長大。你帶上,它會保佑你平安回來的。”

張軒說道:“放心,我會平安回來的。”他似乎不想說這麼沉重的話題了。身子一動,他展開雙臂在羅玉嬌面前一晃,說道:“你看,威武嗎?”

羅玉嬌看着張軒,他身穿一身銅黃色盔甲,身後一件大紅斗篷,再加上頭上紅纓顫抖。羅玉嬌忽然看見張軒的臉色,張軒的臉一等一的漂亮,可以用美人來稱呼,但是在鐵甲的襯托之下,未免有一點不相稱了。她忽然想起什麼,將一張鐵面具給張軒帶上,說道:“這樣就好多了。”

張軒看着自己的影子,卻見此人臉上一張鐵面,上面只露雙眼,下面只露出下巴,讓人不由的感受到一陣嚴肅的感覺。

不管怎麼眷戀,都需要走了。張軒收拾停當之後,大步離開了縣衙。

此刻他忽然理解古人爲什麼有那麼多的離愁別緒。對現在的人來說,說了再見,一般都能再見,只要雙方想,而對古人來,很多時候離別都代表的再也不見。時間空間的隔離,每一次分別,都可能是雙方的最後一面。

張軒翻身上馬,站在隊列最前面,數千人馬,在鐘鼓樓之前集結,蜿蜒而去,將小小縣城的大街塞得滿滿的,張軒低聲說道:“出發。”

“轟。”的一聲鼓槌重重的砸在鼓面之上。 大隊人馬無聲而動,緩緩的從南門而出,大街兩旁都是默默觀看的百姓。他們什麼心思都有,不知道誰高喊一聲:“萬勝。”

引起了百姓紛紛應和。

張軒就在這一聲聲萬勝之中,踏上了南下之路。

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三十一章 鐵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九章 搬家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九章 搬家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十五章 鐵模?第十二章 撤軍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三章 奪麥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十章 綠帽子第四章 鄖陽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十二章 作坊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九章 搬家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二十四章 餌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十七章 行軍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四章 岳陽二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四十章 奪門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一章 成軍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
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三十一章 鐵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九章 搬家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九章 搬家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十五章 鐵模?第十二章 撤軍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三章 奪麥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十章 綠帽子第四章 鄖陽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十二章 作坊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九章 搬家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二十四章 餌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四十四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十七章 行軍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四章 岳陽二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四十章 奪門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一章 成軍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