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困獸

一夜喧譁,在清晨的時候,似乎變得平靜起來。似乎誰也不想擾了這壯麗的日出。

太陽從東邊的羣山之中,一躍而出,清除所有晨霧。

大片天地都被踩得不成樣子,一具具屍體躺在地面之上,僅僅來得極用荒草遮擋住而已,更多的就不能做了。

左良玉大營非常大。

分爲五營,左良玉所在的中軍,環繞左良玉的中軍,分別立有四座大營,好像衆星捧月一般。數座大營所站的面積,就好像是一座小城一般,不比一般小縣城佔地少。

這是官軍慣用的紮營手法,也是算經典了。如果大明有高級武將培訓班的話,這種紮營方式,絕對是要講的,甚至要考。

張軒見識過不少這樣紮營的將領。

雖然沒有出奇之處,但是紮營這種事情,不需要出奇。

但是張軒的佈置卻是出奇了。

張軒貼近左營數裡之處下營,或許說並沒有下營,而是列陣,幾乎官軍幾乎營門口數裡之處,就是火銃兵的營壘。這個營壘現在還沒有完工,不過是如之前的一樣,挖掘一道壕溝,用挖掘壕溝的土,壘成一道矮牆。

矮牆並不高。

但是對火銃兵來說,就已經足夠了。

即便這個結果,也是昨夜一戰一戰打出來的結果,否則左良玉萬萬不能接受這樣的結果。

只是左良玉卻與張軒不同。

張軒軍隊夜裡行軍,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這一次主要出動的就是張軒本部人馬,氣勢洶洶,光明正大的過來了。但是左良玉卻不敢與張軒一樣,將自己的主力派出去,與張軒來一個夜間會戰。

因爲夜戰有太多不確定因素了。

打着打着分不請東南西北,打着打着分不清敵我了,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打着打着自己軍隊莫名其妙的崩潰了,更是太正常了。舊式軍隊之中,你根本不知道一個士兵在軍官的視野之外,會做些什麼?

張軒的軍隊不敢說新式軍隊,但是在整個制度上,比左良玉所部要好一點。

張軒其實也不想打夜戰,因爲他也沒有把握。特別還是夜間運動戰。更是沒有把握。只是雙方都沒有把握,但是張軒還是比左良玉有底氣,這一絲底氣,就是他勝過左良玉的地方了。

但是並不意味着左良玉會接受張軒這種幾乎逼營下陣咄咄逼人之勢。

左良玉站在望車之上,遠遠的看向北方,卻見北方一根根菸柱升起來。左良玉看了之後,鬆了一口氣,知道北邊雖然被曹營分割開來了,但是現在還是平安無事的。

白日用煙,夜晚用火。

這是古代傳遞消息的手段。

畢竟是在方圓數十里,三角形小平原之上。雙方音訊根本無法截斷。

很快左良玉就看到南邊的煙柱,以及湖口縣城的煙柱,雖然距離過遠,這煙柱也不能表達太詳細的情報,但這些消息已經足夠左良玉判斷戰場形式了。

“拿我左良玉當軟柿子。”左良玉冷笑一聲,立即下令,全軍準備出戰。

就在左良玉準備出戰的時候,張軒也在佈置作戰任務。

張軒打開一張地圖,這一張地圖,墨跡還沒有乾透。分明是剛剛繪製出來的,這地圖不是別的,正是左良玉大營的地圖,張軒拿着一根燒焦的樹枝在地圖之上,畫出一個個標記,說道:“左良玉大營四個方向留有大門,以火銃兵在四個方向列陣,你們的任務就是封鎖這四個方向。”

“這些事情,都歸賀將軍統一指揮了。”

“有把握嗎?”張軒問道。

隨着昨日一戰,賀虎頭的地位在軍中可以說是水漲船高,一時間有虎父無犬子的說法。賀一龍的名頭,隨着賀虎頭的地位上升,再次被提起來了。

不過,張軒也明白,賀虎頭現在的位置是很虛的,畢竟火銃兵在這一戰之後被看中,已經是事實。只是賀虎頭即便有賀一龍背書,也不可能掌控所有火銃兵。

只是有了這一戰之後,賀虎頭未來定然是曹營重要將領之一了。

“請大人放心。”賀虎頭說道:“我在之處,即爲銅牆鐵壁。”

張軒點點頭,隨即手在地圖上一劃,將左良玉大營整個圈起來,說道:“不過,左良玉大營畢竟不是城池,任何一方面都大軍突圍的可能。所以諸位要有所準備,分立四營,一旦從一側突圍,不用多管,堅守即可,另一側準備進攻,也無須攻下來,給我一把火將左良玉的大營給燒了。”

“不要怕左良玉逃了。這巴掌大的地方,他即便想逃,又能逃到什麼地方去?”

不是張軒大意,而是事實如此。

對於幾十萬大軍會戰,湖口這一塊地方,太小一點,根本沒有多大回旋的餘地。即便左良玉逃走,也不過是將這一戰推遲數日,避免不了兩軍之間的碰撞。

不過,張軒這樣做,也不是沒有風險的。

如果左良玉主力進攻四個營寨之中的一座,不惜傷亡全殲一部,說不定就將形式給扭轉過來了。

不過,辦法誰都知道,能不能做得到卻是另外一回事了。

張軒這邊剛剛處置了任務之後,又接到楊承祖與李汝桂的信使,分別向他說明,他們對面的官軍疲軟無力,暫時沒有能力突破他們的防守,加入這邊戰場,甚至還隱晦的說明一點,希望主攻方向從各自方面展開。

張軒自然知道他們的心思,他們很明白,左良玉大軍東出,這一戰他已經輸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不過是具體的戰事進展才能確定,而左良玉氣勢洶洶而來,虎頭蛇尾收尾,更是確定了左營的虛弱。

如此一來,對接下來的戰事,不過是怎麼吃而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風格,如果羅汝才,那是一場會戰,而在張軒卻是先放守後進攻。不過功勞誰都想要。即便楊承祖與李汝桂平日裡與張軒關係不錯,但在這個時候難免想爭一爭。

不過,張軒也是寸步不能讓的。

一來,張軒確定戰事要點就在左良玉身上,擊敗左良玉本部人馬,剩下的事情自然反手可定,二來,張軒不僅僅代表他自己,他即便不爲自己想想,也要爲麾下一幫人多爭取一些功勞。

這種立功的機會,豈能平白相讓,即便讓兩位大將有意見,那也顧不得了。

自古以來軍中爭功之事,從來就少不了。曹營之中也避免不了。

張軒也不願意得罪他們,只是寫信安撫一番而已。

就在張軒剛剛處理這一件事情之後,就聽見外面鼓聲震天,這個鼓聲並不是從營地之中傳出來的,而是從對面傳出來的,張軒頓時知道左良玉動手了。

張軒立即登高觀望。一看下去頓時微微皺眉。

盾陣,一輛輛盾車幾乎要排成一排,在士卒的推動之下,緩慢的走了大營,兩側有大量的騎兵壓陣,張軒依稀還能看盾車中間,有一些火器也是撞在車上的,如一窩蜂,百虎齊奔箭之類的。

如是等等。

wWW ▲Tтká n ▲C〇

這不是野戰的姿態,而是攻堅戰的樣子。在幾乎巴掌厚的木板遮擋之下,又有這麼多火器反擊,兩側又有騎兵壓制,一時間張軒也找不到漏洞所在。

一時間張軒也有一些擔心,這一次夜間機動,並沒有攜帶火炮,只有一些輕型火炮數量還嚴重不足,單單靠火銃能擊穿盾車嗎?

張軒也沒有信心。

“說到底,還是火銃的威力不足。”張軒心中暗道:“這個問題必須得到解決。”

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九章 搬家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三章 授田二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九章 初戰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九十章 拼死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十章 綠帽子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四十一章 夜第五章 猛鎮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四十一章 夜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九章 初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
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九章 搬家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三章 授田二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九章 初戰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九十章 拼死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十章 綠帽子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四十一章 夜第五章 猛鎮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四十一章 夜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九章 初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