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瑣事

春耕是頭等大事。

張軒爲了保證春耕,停止了一切訓練,只保留千餘馬隊,還自己的親衛戰略值班,放出很多斥候到東邊探查官軍的行動,而其他士卒,全部去耕種各家的耕地去了。

而且爲失地百姓授田之事,也在與士卒授田的同時也做了。

不過,張質也沒有按照張軒爲士卒授田的模式來,而是讓百姓租種官地,雖然不收稅了,但是每年卻要收租。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真得什麼也不收,張軒的汝寧軍統統喝西北風去啊。

張軒還想給士卒發軍餉的。

只能如此。

不過少了地主一層的剝削,官府所收的租子也不算管,最後官府得到的不少,百姓也覺得得利,可以稱作官民兩便。和後世的責任田,其實也沒什麼區別了。明初朱元璋在江南就弄出不少官田。

但是後世制度破壞,本來是官田卻層層轉包,不知道過了多少手,但是官田的租稅加在一起,比一般的民田重,也成爲一個歷史遺留問題了。

可見天下間沒有是新鮮事,特別是在土地制度之上。

忙碌的春耕過去之後,張質立即要張軒實行自己的諾言,就是重開鴻郤陂之事,張軒也按着諾言。將士卒輪番派出去幫工,再加上張質徵召的民夫,倒是幹得有聲有色的。

張軒卻沒有將注意力放在水利之上,反而放在匠作營之上。

王大炮得了千畝良田的賞賜,再加上下面的各級工匠都得到了賞賜,故而幹勁士卒,再加上棠谿的鐵礦供應充足,故而王大炮放開了手腳,最先補上的是長槍的數量。

槍頭是直接鑄出來的,雖然這樣的槍頭有一些粗糙,但是速度快。打磨一下,也是光彩照人,當然打磨一事,匠作營的工匠不足,就分給各士卒了。

這麼多槍頭出來,張軒首先要做的是,給所有標槍都換上鐵頭。

然後就是長刀。現在工匠營之中,數百工匠都是專門打造長刀。

“將軍你看,這是我按照你說的辦法,打造出來的明光凱,請大人試試。”王大炮一邊說,一邊令左右擡出一具盔甲。

所謂的明光凱是什麼?其實是一具板甲。

不過張軒告訴王大炮的時候,卻說是唐代的明光凱。

王大炮也是沒有什麼見識,張軒說是就是了。當然他即便有這個見識,張軒說是,王大炮也絕對不會說不是了。

不過,張軒看到這個鎧甲的第一感覺,就是沉。

因爲張軒看見這個鎧甲即便是在架子之上放着的,也要三四個人擡着。只是王大炮既然做出來了,張軒無論如何都要試一試。

張軒對自己的安全從來最重視不過的,在戰場之上只有一具上好的棉甲護身,雖然這棉甲上面釘着銅釘,胸前還有一個好大的護心鏡,但是依然讓張軒有一種不安全感。

張軒被張元海將一件件鎧甲給綁在身上,又穿上鐵靴,頓時覺得自己身上好像被壓了五指山下了,沉重的呼吸都不舒服。說道:“卸下來。”

“是。”張元海立即與身邊的侍衛一併動手,將這盔甲給卸下來了。

“這太沉了。”張軒拿起胸甲一看,鐵甲相當之厚,最少在一釐米上。怪不得張軒穿上去之後,感覺呼吸困難,行動不便,敢情不是張軒太弱了,而是這鐵甲太重了。

“不能薄一點,最少比這個薄上一半。”張軒問道。

“行。”王大炮咬着牙說道:“要這麼薄的鎧甲,還要能保護遠距離火槍射擊,定然要百鍊鋼不可,只是需要時間。還請將軍給屬下一些時間。”

張軒聽過有些失望,心中暗道:“真不知道別人是怎麼攀科技樹的。果然是一些問題都是材料學的問題。”

要輕便的大炮,沒有問題,但問題是先要有鋼。

要耐用的火銃,沒有問題,但問題是先要有鋼。

要堅固的板甲,沒有問題,但問題是先要有鋼。

“到底怎麼才能大規模鍊鋼啊?”張軒心中暗道。仔細想想,不過有三兩個不清晰的概念而已。一時間也說不清楚,只好鼓勵王大炮說道:“我信得過你,儘管去試吧。明光凱的事情先放一放,努力想辦法,多煉出鋼鐵來。”

“還請將軍令請高明吧。”王大炮猶豫了一下,說道:“小的只是一個普通的鐵匠,實在沒有這個本事啊。”

張軒也明白,現在已經到了王大炮的技術極限了,王大炮本就不是當時第一流的工匠。

“你是我一手提拔的,這匠作營你是營官,要學會用人。”張軒似乎也明白了王大炮的憂慮所在,說道:“不管是誰,也替代不了你的位置,你只管辦法煉出好鋼便是了。”

王大炮心中這才鬆了一口氣,說道:“大人,何不去襄陽請一兩個大匠來,曹營之中,闖營之中,這樣的大匠都有。以將軍與羅帥的關係,應該能請過來纔是。”

辦起事來,張軒才知道,自己手中的資源有限的很。不過,這一段時間,張軒纔不會去襄陽。說道:“好生辦你的事情便是了,不用亂想。”

“是。”王大炮立即說道。

“將軍,有軍情。”張元海聽到外面有人找,出去了一趟立即過來說道。

張軒陡然一驚,這一段汝寧附近風平浪靜,張軒一直在休養生息,從過年之後,幾乎沒有動過刀兵,而且附近的官軍似乎也無暇顧及汝寧一地,此刻一提有軍情,張軒第一時間想到是馬士英西進?

張元海在張軒的耳邊說了幾句,張軒皺眉說道:“他怎麼來了?”

張軒立即丟下這裡的事情,回到節度使府,一進偏殿,就看見袁時敏在哪裡坐立不安,他看見張軒過來,二話不說,“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面之上,說道:“張將軍,看在你與我家將軍的結義之情上,救救我家將軍吧。”

張軒看袁時敏的打扮就知道事情緊急,袁時敏的樣子根本是風塵僕僕,一路從歸德狂奔而來的。

“起來說話,到底是怎麼回事?”張軒說道:“之前不是還好好的嗎?”

袁時敏滿眼通紅,眼淚就要出來了,說道:“之前,我家將軍與永城劉超聯合,對抗馬士英。雖然落於下風,一時間還能堅持,但是王漢卻突然從開封南下,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劉永也有反水的跡象,我家將軍只能退回夏邑,如今被困在夏邑小縣之中,岌岌可危。只能指望將軍你發兵救援了。”

張軒越讓袁時敏起來,袁時敏越不起來,反而膝行幾步,想要保住張軒的大腿。

“起來。”張軒厲聲說道:“哭哭啼啼算什麼樣子,你不說清楚,我怎麼知道該怎麼辦?”

“是。”袁時敏被張軒這麼一訓斥,反而不敢惺惺作態了,說道:“是。”

張軒坐下來,說道:“先一個個的說,馬士英現在手中有多少人馬?”

“老對手劉澤清,花馬劍劉良佐,還有金聲桓。已經馬士英麾下的貴陽兵,不過數量不多,主力是盧九德的勇衛營,其中黃得功最爲難對付。”袁時敏一一道來。

張軒眼中一眯,暗道:“還真是老對手,不是已經交過手的人,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人手。”

“說清楚,多少人?”張軒問道。

“大概有三萬。”袁時敏說道。

“說實話。”張軒一聽就知道不盡不實,這些人大都是後世南明江北的主力人馬,現在固然沒有經過大擴編,但也不至於加起來只有三萬人馬。

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六章 王度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八章 拷餉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五章 猛鎮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五十六章 病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四章 填壕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七章 攻城第九章 搬家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
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六章 王度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八章 拷餉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五章 猛鎮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五十六章 病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四章 填壕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三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三十八章 威遠城下四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七章 攻城第九章 搬家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