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

“子嶼,”陳子龍說道:“這一次左巡按請你別無他意,你不要多想。”

子嶼就是許都的字。他嘆息一聲,說道:“我信得過臥子,否則我也不會來此,只是如今當真沒有問題嗎?”

陳子龍陳臥子他說道:“我已經與左巡按深談過了,而今正是用人之際,許都你素負將才,正是大展身手的好機會,尋常賊人投誠,也可以從身爲一方大將,況且子嶼你不過是爲貪官所迫,爲求保全許家而已。本沒有什麼錯處。”

陳子龍也算是當時第一流的人物。

他本是復社的重要成員,而且是當時一流的學者,他主張經世致用,繼承了徐光啓的一些主張,在軍事,水利,政治,典章,之上都很有研究,還整理了徐光啓的著作《農政全書》。

可是說,正是張軒想要的人才。

如果張軒知道陳子龍此人的話,區區許都,恐怕不在張軒眼中了。

而許都本身也不是一般人。

一個人如何,要看他的朋友是怎麼樣的。

許都與陳子龍相交,敢將性命託付陳子龍,可見許都與陳子龍交情之深,陳子龍如此博纔多識,許都如果沒有一點長處,根本走不到陳子龍身邊。

正如陳子龍所言,他也絕對許都是一個將才。

如今流寇猖狂,南都失陷了,這個時候,正是要用將才的時候,故而他纔不惜冒險,去見許都,一力說服許都來降。一方面絕對流寇來攻之時,最後先安撫了白頭軍。二來,就是覺得許都人才難得。

想爲朝廷拉攏一位將帥之才。

許都深深的看了一眼陳子龍說道:“好,我去。”

許都已經敏感的感受到事情不妙了,無他,這幾年金華城之中,一日三驚,對於他的謠言傳得沸沸揚揚的,他被閒置在城中驛館之中,雖然帶了六十個手下,但是官軍卻有不少人在周圍窺視。

許都早就感受到局勢不妙了。心中暗暗後悔,太相信陳子龍了。

但是事到如今,說什麼都晚了,他已經不可能有其他選項了,只能跟着陳子龍一條路走到頭了,不過,他也知道陳子龍是信人,那種騙他過來殺他的事情,陳子龍這樣的人是做不出來的。

許都答應下來之後,就帶着隨從一起去了府衙。到了前院,自然而然將隨從留下來。

一行人紛紛落座。忽然聽一人說道:“左巡按到。”

一行人紛紛起身行禮。左光先微微含笑示意,衆人落座,左光先的目光落在許都身上,目光忽然變冷,厲喝一聲,說道:“拿下。”

兩名侍衛忽然出現,將許都按在地面上,噼裡啪啦的聲音,整整一桌子菜被掀翻了,打碎了一地瓷器,湯湯水水的到處都是,許都說道:“左大人你這個何意?”

左光先說道:“許都聚衆謀反,罪不可赦,壓下去,明日午時,明正典刑。”

許都一聽,頓時大怒,因爲陳子龍上山說服他的時候,說得就是前罪一筆勾銷,然後任朝廷官職,爲朝廷效力。許都才肯跟着陳子龍下山,否則許都又不傻子,他會白白將性命送上,他聽了這話,最恨的不是左光先,而是陳子龍,他雙目瞪圓,死死的看着陳子龍,說道:“陳臥子,你好,你好。”

陳子龍也大吃一驚,他萬萬沒有想到,今天有這樣的變故,說道:“左大人,你這是何意?”

左光先揮手讓人將許都帶下去,說道:“沒有別的意思,大戰在即,許都此人留不得了。”

噼裡啪啦的聲音從前院響起,應該是有人正在拿下許都的六十多名隨從。

陳子龍也顧不了這麼多了,說道:“大人,之前可不是這樣說的,身爲朝廷命官,豈能出爾反爾?”

“如今事情緊急。”左光先說道:“顧不了那麼多了。”

“而今事情緊急,才需要首重人才。許都人才難得,如果能得之爲用,對對抗流寇大有好處,他已經明明歸降了,大人又何必趕盡殺絕了。”陳子龍說道。

“真因爲他人才難得,可惜心思長歪了,就越發留之不得了。”左光先說道:“敢聚衆造反,對抗朝廷,目無王法綱紀,這樣的人,越是有才,越是不能留。賊人此來,氣勢洶洶,如果有一個萬一,許都絕不是死節之臣,我又怎麼敢兵家大事,交付在此人手中,還是殺之以絕後患。”

“大人。”陳子龍說道:“此事一出,朝廷對百姓還有何信用可言?”

“大膽,陳臥子,你恐怕不是擔心朝廷信用,而是擔心自己的名聲吧。恐怕今後擔上賣友之名吧。”一個師爺冷冷的說道。

“哈哈哈。”陳子龍怒極說道:“是,爾等不愛惜國家信用,但我陳子龍還愛惜我自己的名聲,今日想殺許都,先殺我陳子龍。”

左光先說道:“來人。”

有兩名侍衛走過來,說道:“拜見大人。”

左光先說道:“將陳大人給請回去。”

“是。”兩名侍衛說道,他們隨即來到了陳子龍身邊,說道:“陳大人請。”

陳子龍冷哼一聲,自然不會將自己落到讓人請的地步,甩手離開了。

左光先看着陳子龍遠去的背影,心中微微一嘆,他如何不知道陳子龍說得對,但是他這個時候,必須安撫人心。國家信用雖然重要,但是官心也很重要,甚至比民心重要。

許家之事,來龍去脈如何,這一段時間,左光先已經查明白了。

太陽下面沒有新鮮事,許家之事,不過是栽贓陷害,謀奪家產而已。不過,讓左光先感到棘手的事情,是這一件事情有太多人蔘與了,不管說是官府之中,有一個沒一個都不少,但是很多人也拖不了干係。

而且這一次許都幾乎一呼百應,也不是許都的威望有多高,而是官府的壓迫太深了。

這樣的情況之下,許都大大得罪了很大一批人。

有不少人想讓許都死。

如果沒有大軍南下這一件事情,左光先還考慮一下,細細查查,到底情況是怎麼樣的。但是敵軍南下,杭州失陷,這個時候,翻舊賬豈不是讓這些官員投敵。

所以鎮之以靜,是最好的辦法,哪怕是陳子龍有千百個理由,都抵不過這一條。

許都不死,衆官不安,衆官不安,則金華難守。左光先也只有這樣做了。

他只能微微一嘆,嘆息陳子龍還是當官時日尚淺,太過天真了一點。不過,左光先本人也不是太喜歡許都的。左光先是東林名臣左光斗之弟,舉人出身,也是以打擊盜賊起家的,十幾年來做到巡按的位置之上。

對盜賊有天然的反感,不過許家之事,是真冤枉,還是假冤枉,左光先都不在意。敢於對抗朝廷,本就是罪大惡極。百死難恕,殺了許都,左光先一點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對的。

唯一讓他有一點舒服的是,讓陳子龍帶上賣友之名了。

不過,他也不是多看得上陳子龍的,他已經五十多歲,垂垂老矣,而陳子龍三十出頭風華正茂,再加上被複社推崇,陳子龍的名聲談不上天下皆知,也有很多人知道。

而左光先身爲左光斗之地,卻是舉人出身,不能與他哥哥相比,甚至不能與陳子龍相比,雖然陳子龍在其之下,但是飛黃騰達指日可待,以左光先的爲人,倒不會特地對付他。不過自己覺得爲國爲民的同時,也不會多在乎陳子龍如何。

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六十章 叛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一章 家事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四章 填壕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四十章 奪門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九十九章 舊事
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六十章 叛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一章 家事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四章 填壕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四十章 奪門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四十四章 渡河四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九十九章 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