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

?

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

襄城城下,無數士紳跪在城門之前,迎接汪喬年。

在傅宗龍死後,汪喬年接任三邊總督,他在陝西收攏敗兵,重整旗鼓,編練三萬之衆,本想整頓一二,只是上面有一個性急的皇帝,只能匆匆出兵了。

汪喬年乃天啓二年進士,考上進士的時候,已經年近三旬,而今年近六十,早已白髮蒼蒼,不過,他自覺自己有用兵的才華,一出潼關,就所謂兵貴神速,讓士卒急行,到洛陽的時候,聽聞闖,曹兩營,正與左良玉交戰,立即決定與左良玉前後夾擊,一舉攻克賊軍。

故而將兩萬步卒,留在洛陽之中,帶萬餘騎兵,直撲襄城而來。

得襄城士紳之助,一舉下襄城。

他也知道,這年頭士兵的德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所以他不允許士卒入城,而是將士卒分爲四部,分別爲賀人龍,牛成虎,鄭嘉棟三員大將掌管,還有汪喬年親自掌管的親軍。

也是他帶着幾個親兵入城,宴請城中士紳。

城中士紳在城門口看見汪喬年來了,頓時一個個撲到在地,放聲大哭,說道:“今日復見天日,願老父母爲我等去賊。”

汪喬年將這些士紳攙扶起來,說道:“關中大軍不日即到,與左帥合軍,當粉賊如草芥耳。”

汪喬年在襄縣縣衙坐定,然後聽這些士紳說義軍的底細。

他得知義軍底細之後,立即將三員大將召進城中,吩咐道:“如今,闖賊頓兵于堅城之下,正是我奮發之時,明日一早,我等出發,直撲郾城城下,與左帥裡應外合,定能大破闖賊。”

“大人,萬萬不可。”賀人龍大驚說道:“末將等九月從項城敗回關中,士氣尚未恢復,正月之中又出潼關,行軍十數日,人困馬乏,糧餉不足士氣衰微,而闖曹兩營,正是連戰連捷之時。士氣正旺,而今不可爭鋒。當在襄城修整一兩日,再行進軍不遲。”

“大人。”牛成虎說道:“非末將不肯領命,是士卒實在是苦,半月行軍,衣食不繼,早春尚寒,又不許入城,士卒都有怨言啊。”

鄭嘉棟在資歷上不如兩位將軍,但是也明白這軍心士氣,已經到了如此不堪的地步,不敢不出來說話,說道:“請大人明鑑。”

汪喬年將三人一一攙扶起來,說道:“我何嘗不知道士卒勞苦,已經吩咐下去,襄城出糧食犒賞全軍。諸位將軍出城就能領到糧食

,只是現在情況,危機萬分,讓我不得不快馬加鞭,不可有一日停留。”

“諸位將軍也知道,這郾城先爲賊所據,後爲左帥所破,如此一來城垣定然殘破不堪,賊人以數萬大軍圍之。左帥能堅持幾日,一旦左帥敗績,以我等區區之軍,又能抵得過闖曹新勝之軍。故而片刻不得停留,明日一早,大軍直向郾城城下,大破闖曹,纔是解決之道。”

“如果不勝該怎麼辦?”賀人龍這一句話,在嘴裡面轉了幾個圈,最終還是沒有說出來。走出縣衙之後,賀人龍重重的跺了一下腳,翻身上馬出城向軍營而去。

而此刻,郾城城下大營之中,也是一片慌亂。

“來的好快?”李自成說道。

不管汪喬年是魯莽也好,兵貴神速也好,他的的確確打了李自成一個措手不及。此刻闖營與曹營正在郾城圍的水泄不通,加急攻打。想要一舉殲滅左良玉。但是左良玉就是左良玉,雖然白沙河一戰失利,但是手裡最少還有兩三萬戰兵,又有郾城城池作爲屏障,以闖營與曹營現在的實力,想要攻打下來,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僅僅不容易,李自成還要防備左良玉所部出城偷襲。

畢竟左良玉並非沒有一戰之力的。

“大將軍必須立即撤軍。”劉宗敏說道:“否則,被汪喬年裡應外合就不好辦了。”

一百二十里,而且秦軍都是馬隊,要是下定決心,也不過是一日的路程而已。

李自成不甘心,他好不容易纔算是網住左良玉這一條大魚,如此放左良玉離開?須知縱虎容易,縛虎難啊?左良玉就是一隻大老虎,今日殺不了,將來就是義軍的禍害。但是戰事緊急,孰輕孰重,李自成還掂量的清。

左良玉有堅城可倚,旦夕之內,不,十日八日之內,恐怕攻之不下,而汪喬年所部都是騎兵,人數又上萬,野戰的話,想要殲滅不是很容易的,但是想要擊敗,卻是不難。李自成想要擺脫這種內外夾擊的情形,最好的辦法,就是捏汪喬年這個軟柿子。

“好。”李自成說道:“明日撤軍。”

李自成下了決心之後,立即將思緒轉換到如何撤軍之上了,他轉過頭來對羅汝才說道:“不過,撤軍之時,需要謹慎,萬一左良玉從城中突出,打我們一個措不及防,可就不好,故而,這撤軍寧可緩一緩,也不可急躁。只是汪喬年未必給我們時間,我想請羅兄派賢婿前往襄城,爲我義軍打個前站,別的不用幹

,只需牽制一下汪喬年就行了。”

“只需一日,只需一日,大軍就能從郾城城下撤出來了。”

撤軍從來是高難度的行爲,特別是陣前撤軍,一不小心就會被打崩潰了。歷史上都有記載,比如淝水之戰,與其說是北府兵打敗了前秦軍隊,還不如說,前秦軍隊撤退時組織不好,自己崩潰了。

所以撤軍的時候,多少小心都不爲過。

羅汝纔想起張軒當日在臨潁城南的表現,如果沒有之前的表現,羅汝才萬萬不願意讓張軒去執行這麼危險的任務,但臨潁城南的表現,讓羅汝才認識一點,張軒不僅僅是一個文人,也是一員戰將了。

“好。”羅汝才說道:“我這就去信給小婿,讓他即刻出發,不過,撤退的時候,我曹營要爲先隊。”

羅汝纔對自己女婿還是上心的,撤退的時候,曹營先走一步,張軒這邊有一個萬一還能救一下。

“好。”李自成滿口答應。

於是乎,傳令兵連夜從大營跑到了臨潁城之中,等張軒接到命令的時候,已經是五更天了。張軒深吸一口清晨的涼氣,傳令道:“擊鼓,全軍集合。”

“咚咚咚。”鼓聲猛地響起,所有士卒紛紛從自己的營寨之中跑了出來,三通鼓過後,全軍上下,兩千多人都站在縣衙前面鐘鼓樓附近了。

這是張軒現在手中能帶出的所有人馬。

張軒出戰之前,有三千正兵,再加上吳氏兄弟所部近五千人,但是現在,戰死千餘,受傷千餘,還有一些老弱被淘汰,被張軒安置在臨潁本地,做一農夫。但雖然只有兩千餘人,但給張軒的感覺,卻與之前完全不一樣。

有一種鐵血的意味。

果然,不管怎麼訓練,都不如上戰場打上幾仗。

而張軒看着前面的軍官,是以王進才爲首,其次羅岱,再次吳自蘭,然後是黃旭,周輔臣也被張軒帶在身邊當親信,曹宗瑜鄧和如今還在牀上修養,是萬萬打不得仗的。

張軒忽然有一種興奮的感覺。

一種血脈之中的興奮之感,似乎男人都有一個大將軍的夢想。而此刻張軒就走在這一條路之上。

“襄城爲官軍所陷,大將軍命我等馳援。即可出發。”張軒宣佈命令之後,也沒有多說話。立即讓士卒推着帶着廂車,從西門出了臨潁,在百姓的目光之中,向西而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十五章 夜宿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八章 局面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十二章 作坊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二章 家事二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五章 峽石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
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十五章 夜宿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九十八章 渡江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八章 局面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十二章 作坊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八十八章 不得不發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二章 家事二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五章 峽石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