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

“二弟,三弟,我張家何去何從,現在該做決斷了。”張質說道。

張樸,張素一個個陷入長考之中。

張素說道:“大兄,小弟見識淺薄,在此等大事上,還是應當聽大兄的,不過大兄要聽小弟的意見,小弟也就直說了。這臨潁不是久留之地。”

“河南是中原腹地,四通八達,天下之亂,多爭雄於此間,大兄也知道朝廷之不可救藥,朝廷覆滅之後,不管李自成能不能得天下,臨潁都可能是爭雄之處,即便是現在,張將軍一去,當官軍復來,這臨潁小縣未必能夠保全。故而,即便不跟張將軍走,這臨潁也不能久留了。”

“你的意思是,跟着張軒離開?”張樸說道:“萬萬不可,這是從賊,大兄朝廷的氣數真的盡了嗎?如果朝廷有中興之時,我家就萬劫不復了。而且人離鄉賤,在臨潁一畝三分地,我張家說話,還管用。如果來到別的地方,一旦有了變故,我張家可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在朝廷看來,我張家已經是從賊之輩了,再說,我張家在臨潁說話管用,能比的上賈家,賈家是一個什麼下場,在亂世之中,什麼都比不上刀把子。”張素說道

“好了。”張質重重一巴掌拍在桌子之上,說道:“你們都出去,容我好好想想。”

“是。”張質長兄的權威還是很牢固的,張樸與張素不敢違背長兄的命令,行了一禮,出了門,順手將門帶住。

陽光從窗戶之中照射進來,無數浮塵在陽光之中,載沉載浮,看上去好像是無數浮游在向光飛舞。張質一時間都看癡了。

一夜的時間很長,也很短。第二日,大隊人馬就從西邊而來,大軍東進的路線是,從襄縣到臨潁,然後再攻西華,陳州,然後向東邊,攻歸德。

而接任張軒擔任臨潁縣令的人也來了,就是粱啓隆。

粱啓隆是首先投奔李信的第一個河南士卒,去年被李信推爲郾城知縣,但是因爲與何英鬧了矛盾,在左良玉來之前,就去許州投李信。算是逃過一劫。

“下官拜見張果毅。”粱啓隆一見張軒,就行禮道。

張軒自然想起來,他似乎還有一個果毅將軍的頭銜。他微微一笑,將粱啓隆扶起來說道:“樑大人客氣了。”

粱啓隆笑眯眯的說道:“有一事,還請張果毅見諒。”

“何事?”張軒說道。

粱啓隆說道:“現在大軍抽不出人手來駐守府縣,李軍

師的意思是請張果毅留下一部分人馬來。”

張軒的臉色微微一變,心中暗道:“李信真以爲自己的臉很大嗎?”

在亂世之中,什麼最重要,就是兵馬。即便李自成也不好硬生生抽調各部將的人馬,再加上何英的前車之鑑,有誰想主動鎮守地方纔有鬼了。

張軒覺得李信定然是找不到人手,纔想從他這裡抽出一批人馬來。

只是張軒不知道李信從什麼地方來得自信,覺得自己會乖乖將手中的兵馬讓給他。

張軒正要拒絕的時候。

粱啓隆笑眯眯的說道:“我家軍師也相中了吳把總,還請張果毅成全。”

張軒一聽此言,心思立即冷了下來。

他又不是傻子,怎麼聽不出來,李信已經拉攏了吳自蘭,只是不過是通知自己一聲而已。

張軒轉過頭來,卻見吳自蘭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說道:“將軍息怒,只是吳家世代都在臨潁,不想離鄉,還請張將軍見諒。”

張軒一時間怒火中燒,恨不得將吳自蘭劈死在劍下,要知道,張軒雖然打了好幾場漂亮仗,但是在這幾場漂亮仗後面損失不少。

在襄城攻城之時,張軒也沒有閒着,從臨潁招收了不少士卒,填補缺額。努力將士兵數量恢復到三千多人的程度。

其中吳自蘭在張軒的規劃之中,就有一個不輕的位置。

無他,吳自蘭繼承了他哥哥的曲部。他們的手下是忠於吳氏兄弟勝過忠於張軒。可以說,吳自蘭是張軒這個小軍閥之中的一個小軍閥。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吳自蘭會這樣做。

不過,張軒即便再生氣,也沒有從臉上露出半分,說道:“吳兄弟也是的,你要留下來,何不跟我說?這臨潁縣令之位,又怎麼能落在外人手中。”

吳自蘭本想張軒會勃然大怒,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張軒會如此說,頓時心中一陣慚愧,說道:“是屬下不對,屬下以小人之心度將軍之腹,唯恐將軍不許。”

“我怎麼會不許?”張軒說道,他自己知道,如何吳自蘭之前說,張軒或許真不會輕易答應下來。畢竟亂世之中,兵力越多越好。但也不會對吳自蘭怎麼樣,如何吳自蘭執意要離開,張軒也做不出殺人奪軍之事。只是現在張軒的心思卻沒有那麼單純。

“你哥哥爲我而死,我又怎麼會不好好安排你?既然你有自己想法,就帶你的本部人馬留下來吧,我軍一些傷員也留在你部,我也從臨潁徵走不少士卒,這些士卒

的家人你也好好照顧。有外人欺負你,提我的名字,我張軒在義軍之中,也算是一個人物。”張軒說道。

粱啓隆覺得有一點不自在,張軒左一個外人,右一個外人,這個外人說誰的,不就說自己的人。

隨即粱啓隆覺得張軒與吳自蘭也面目可憎起來。

這就是張軒要的想法。

吳自蘭或許還不大瞭解曹營與闖營之間的暗潮洶涌,但是張軒卻是瞭然。

不管羅汝才與李自成做了什麼交易,這臨潁現在是李自成的地盤了。如果張軒大發脾氣,狠狠訓吳自蘭一頓,反而在幫他。但是如此寬慰吳自蘭,在粱啓隆面前,演上一出故舊情深。自然被粱啓隆當做曹營忠臣。

到時候,有吳自蘭的苦頭吃。

不過,張軒雖然知道這樣,但是心中依舊咽不下這一口氣,也沒有多做交接,回到自己房間之中,看什麼都不順眼,順手一馬鞭,噼裡啪啦,大大小小的瓷器砸了一地。

滿地都是碎瓷片。

“將軍,這是何意?”一個聲音說道。

張軒擡頭一看,卻是張質。他立即收拾心情,說道:“適才怒氣勃發,不能自制,失態了。失態了,還請張大人見諒。”

張質說道:“無妨城門口的事情,我也知道了,留吳自蘭在臨潁,對臨潁百姓,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不過,張軒一想起吳自蘭麾下的數百精兵,心中就有些鬱悶,這些跟着張軒打過兩三仗的士卒。也能稱一聲精銳,就這樣被挖走了。張軒一想起就心疼的很,哈哈兩句,說道:“張先生,可是下了決定。”

張質答非所問,說道:“張將軍,所謂聯宗之事,可是真的?”

張軒一聽頓時大喜過望。他哪裡聽不明白張質的言外之意,任何投資都要收益,更不要說張質將整個張家都壓在張軒身上。豈能不要回報。

“小弟拜見大哥。”張軒頓時下拜,被張質一把扶住,說道:“此事尚早,我只問一句話,如曹操不堪造就,你準備如何?”

張質對李自成,張獻忠,羅汝纔等這些賊人都是看不上眼,他只是覺得張軒此人不錯,而且河南現狀亂軍,想置身事外,已經是不可能了。

他必須爲張家找出路而已。

張軒也明白張質意思,微微沉吟一會兒,說道:“曹操乃我岳父,我斷斷不會背棄他,不過,如果岳父一意孤行,我也只能另謀出路。反正義軍之中,分分合合,也是常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八章 立威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八章 攻城二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四十章 瑣事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一章 樊城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一章 樊城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十章 凌濛初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九章 羅玉嬌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十九章 敵襲
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八章 立威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一章 淮河之上論形勢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八章 攻城二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四十章 瑣事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六十九章 決戰之前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一章 樊城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軍第一章 樊城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十章 凌濛初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九章 羅玉嬌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十九章 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