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

李自成下的帖子,羅汝纔不會拒絕的。

當天中午,李自成就在襄王府正殿延請羅汝才。

兩人先敘舊情,可謂其樂融融。不過親密之中帶着一股疏離之感,耳昏腦熱之後,李自成覺得火候差不多了。微微一頓酒杯,酒杯之中的酒迴盪出一片片漣漪。

“老羅,你我起兵當初在麾下混口飯吃,也有十幾年了吧?”李自成說道。

“是啊!”羅汝才眼光有幾分迷離,似乎看到很久很久之前,說道:“跟着老大王的時候,好像是崇禎二年吧。”

“是。” 李自成說道:“那時候,老闖王,黃虎,你,還有我,老賀,都在老大王麾下。那時候爲了求一口吃,不知道多少老兄弟都死在洪屠夫的刀下了。”

“是啊。那時候,”羅汝才帶着幾分醉意,用手比劃着說道:“玉龍才這麼高,玉嬌還抱着呢?”

“是啊。”李自成說道:“其實我最佩服的人,就是老大王,那時候大家都怕啊,都是出來求口吃的。都不敢讓朝廷知道底細,都起什麼外號,我當時給自己取一個諢號,叫闖將,而你最有意思,人家罵你是白臉曹操,你居然就給自己掛了個號叫曹操。”

“哈哈哈。”羅汝才大笑說道:“區區一個諢號,叫什麼不是叫。”

“是,叫什麼不是叫。”李自成聲音猛地大了,說道:“但是老大王他不,他要與朝廷幹到底,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就叫王嘉胤。這是我李自成最佩服他一點,爲老大王的豪氣,乾一杯。”

“好。”羅汝纔來了酒性,晃晃酒杯大喝道:“上大碗。”

“對。”李自成大聲說道:“上大碗。”

張鼐立即上來,取了兩個粗瓷大碗爲他們兩個人滿上,兩個人都搖搖晃晃的站起來,一碰碗,碗裡的酒花四濺,說道:“爲老大王,幹。”

兩人一飲而盡,哈哈大笑,隨即又落座。

“殺老大王那兩個小人,還沒有了結嗎?”羅汝才說道。

“對。 ”李自成說道:“殺死老大王的兩個小人,王國忠與張立位。”

一想到這裡李自成還有幾分咬牙切齒。概因王嘉胤死得太憋屈了,當時義軍陷入困境之中,但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王國忠是王嘉胤的族弟,而張立位是王嘉胤的妻弟。兩人把守王嘉胤的營帳,半夜潛入將王嘉胤給殺了,向官軍投降。

“對。”羅汝才說道:“這事我也記得的。”

兩人聊聊往事,李自成話語一轉,說道:“我秉承老大王的遺志,十幾年了,一定要與官軍打到底,十幾年來,不管打成什麼樣子,我李自成寧可戰死,也絕不投降,最慘的時候,身邊只有十八騎,也沒有改變過心思。而今天,終於看見曙光了,從去年到現在,損失在我們手中的官軍,也有幾十萬了吧。朝廷已經是一個空架子一推就倒了。我們也該想想將來怎麼辦了,我李自成沒有別的心思,只有一心想打回老家,將秦王從王座上拉下來,當一當這天下之主。卻不知道,羅兄是什麼意思?”

羅汝才醉眼迷離,但是心中卻如明鏡一般,暗道:“來了。”

就在李自成與羅汝才喝酒的不遠處,有一處偏殿。牛金星端坐在上首,端着一個茶碗。

茶碗是官窯瓷器,精美非常,牛金星也沒有喝茶的意思,只是細細的看着茶碗之上的花紋。

而丘之陶點頭哈腰的好像是一頭哈巴狗一樣。

保持這個樣子已經很久了。

“你找我有什麼事情嗎?”牛金星淡淡的說道,他連頭也不擡一下。似乎對着手中的茶杯說話。

“小人向給相爺獻計。”丘之陶說道。

此刻李自成還沒有真正的開府建制,牛金星還沒有丞相之名,丘之陶不過是提前叫而已。

“哦,爲什麼給我獻計?”牛金星微微擡起頭來,撇了丘之陶一眼,說道:“爲什麼不獻給闖王啊?”

丘之陶帶着幾分苦笑說道:“小人在闖王面前,人微言輕,能說上什麼話啊?只能找人轉呈,之所以找相爺---”丘之陶臉色微變,帶着幾分咬牙切齒的說道:“李軍師欺人太甚。我就是知道相爺與他不對頭,我纔想借相爺之手,報此一箭之仇。”

“說什麼呢?”牛金星厲聲訓斥道:“我與李信同殿爲臣,關係好着呢,這樣的話,從此不要再說。知道嗎?”

“知道,知道。”丘之陶說道。

“坐。”牛金星臉上帶着幾分和煦,將茶碗放在案几之上,說道:“你有什麼計策?說來聽聽。”

丘之陶見狀,心中暗道:“你終於入套了。”隨即他打起精神,知道這是最關鍵的時候到了,說道:“大人,您覺得闖王與曹操在那邊,能談好嗎?”

牛金星微微一笑,說道:“你是怎麼看的?”

丘之陶說道:“一定不成。如果能成的話,也不會等到現在了。所以我給相爺所獻的計策,就是如何下手鏟除曹操?”

“李軍師不是說,大事未成,先殺英雄,不詳嗎?”牛金星說道。

“無稽之談。”丘之陶說道:“這根本是李信的私心所在。而今戰事勢如破竹,官軍早就不是義軍的對手了,如果現在不剷除曹營,等闖王定鼎天下之後,曹營等都成了大患,而今除卻曹操,不過一場火併便是了。但是一旦定鼎天下之後,再想除去曹操等人,就要興百萬之衆而不可得,孰輕孰重。相爺豈能不明白嗎?而且事權不一,在關鍵的時候,如果曹操起了什麼異心,闖王的基業豈不是有顛覆之險。再怎麼容接英雄,也不該這樣來。”

“好。”牛金星大喜說道:“正該如此。”他心中暗道:“這個說辭最好,看李信有什麼辦法。”隨即又問道:“卻不知道丘大人有何計策獻給闖王啊?”

沒有用的連一個正臉都不願意給,有用的時候,立即丘大人的叫起來了。丘之陶心中暗暗嘀咕,但是臉上卻絲毫不露,越來越恭敬的說道:“之前的種種事端,大人覺得是真是假,這曹操真的與左良玉有關係嗎?”

“應該沒有。”牛金星冷笑說道:“曹操早不投官軍,現在朝廷已經威風掃地,搖搖欲墜,纔想起投官軍,當曹操是傻子嗎?一定有人從中作梗。當我闖營之中,沒有一個明眼之人嗎?”

丘之陶一拍腿說道:“相爺英明!”隨即說道:“不過,相爺,我們何不順了他們的心思?”

“順他們的心思?”牛金星有疑惑的說道。

“真真假假,何必分得那麼清楚啊。”丘之陶壓低聲音說道:“這不就是一個現成的藉口。”

“這樣一來,不就中了官軍的計嗎?”牛金星說道。

“這樣更好。”丘之陶的臉上帶着幾分陰冷之色,說道:“正好殺幾個官軍細作,將事情安在他們頭上,闖王不過是被矇蔽了而已,藉此收曹營將士之心。”

“好一個順手推舟,假癡不癲。”牛金星心中暗道:“頓時他對丘之陶另眼相看。不過心中也生出一絲忌憚之感,他既忌憚丘之陶的才能,又忌憚他的背景,不要看,牛金星好像對丘之陶父親這個東閣大學士無動於衷了,其實深懷自卑,即便是李自成也是一樣。

“丘大人,好計策。”牛金星說道:“我定然爲你轉呈闖王。”

“多謝相爺,多謝相爺。”丘之陶說道。

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二章 授田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九章 初戰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三章 搶飯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四十一章 夜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
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二十章 烽火崎山路四第二章 授田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十六章 廢衛所授田策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九章 初戰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七十章 南明決策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九十八章 甬道之戰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三章 搶飯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第五十三章 假癡不癲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四十一章 夜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七十二章 不負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