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

太陽剛剛升起,清風拂過清霜。大地在黑夜之中舒展出來,天地之間,唯有一線蒼茫。

隨即山嵐朝霞都在陽光之下,煙消雲散了。天地之間,就好像是一副畫卷一般,隨着視線的挪移,往兩側無限的延伸。

天高人員之季,傳來重重聲音---- 號角齊名,馬嘶人聲,鼓角連天。

這正是沙場秋點兵。

十萬大軍列陣,幾乎鋪滿了整個地面,在一聲號令之下,分做三股洪流,向東方洶涌而來,帶有淹沒一切的氣勢。一支向北而來,沿着一排長江南岸的山峰南麓,直接衝了過來。

一支最南方,似乎聽這鄱陽湖水的濤聲,大踏步的前進。

而真正的主力,就是左良玉親自帶隊壓陣向衝破最中間的陣地。

這一道道消息,也傳到了張軒的耳朵之中,同樣傳到了羅汝才的耳朵之中。

無數消息傳到了李國輔手中,再由李國輔念給羅汝才聽。

羅汝才端着一碗藥,這一碗藥中,有黃連這一味藥,那種滋味,真是一言難盡,喝在嘴裡,那可是不可描述的味道。羅汝才也算是硬漢了,但是喝這種藥的時候,從來是一飲而盡,從不敢在嘴裡多停留。

但是此刻羅汝才似乎忽略了藥的味道,將藥拿在是手中,就好像是品茶一般,一點點的喝着,等李國輔將消息唸完,這才猛地反應過來,將喝完的藥碗丟在一邊,拿起一個酒壺,一飲而盡,壓下這個味道。

李國輔揣摩羅汝才的心思,說道:“大王,要不請張將軍來彙報一二。”

“不用了。”羅汝才的臉色瞬間冷了,說道:“有些事情,不用你操心,你如果真覺得你的心思很多,寡人就挖下一顆,你覺得怎麼樣?”

李國輔聽了,頓時覺得魂飛魄散,跪在地面之上,重重的磕頭說道:“奴婢不敢了,奴婢不敢了。”

羅汝才冷哼一聲,沒有多說。

但是在他心中,還真不是太放心的。

羅汝才之前的計劃之中,也沒想到弄成這樣幾近於決戰的姿態。但是他更知道他現在撐不住這個陣勢。

指揮這樣的大戰,也是需要體力的。

現在是一場大戰開幕,但是這大戰什麼時候落幕就說不清楚了,也許一天之內,勝負立辨,就如同一片石之戰,也許大戰十幾日,更可能曠日持久。

這都有可能,羅汝才必須保證自己的精力,放在最需要的時候。而且這一場大戰,從開始到現在,都是張軒一手佈置的,即便羅汝才現在將大權從張軒手中拿過來,他未必能做得比張軒好。

“你傳令給張軒,說此戰所有事情,他一力決斷,無須稟報於孤。”羅汝才說道:“當着所有人的面,去吧。”

李國輔這才鬆了一口氣,說道:“是。”

不過片刻之中,張軒就接到了李國輔傳來的命令。

張軒大聲說道:“謝大王。”

其實這個權力,張軒一直都有。羅汝纔派人過來再次重申,無非是以自己的身份壓服曹營其他將領而已。

果然,李國輔剛剛說過,張軒立即感覺其他人對張軒的態度有所變化。

這就是羅汝才的威信,羅汝才的權威。

他們之所有如此對張軒,並不是因爲張軒,而是張軒背後的羅汝才。

“張將軍,這一戰如何打,還請吩咐。”楊承祖說道。

“還請張將軍吩咐。”李汝桂說道。

兩個大佬紛紛低頭,剩下的將領自然不敢表現出一絲不滿,至於張軒的嫡系人馬更不用說了。

張軒說道:“下面我們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等。”

“等?”衆人大吃一驚說道。

“對。”張軒說道:“等,左良玉撞給頭破血流。”

一時間很多人目光相互對視,對張軒的防線,他們並不是多看好的。無他,只有簡單的壕溝,還有一道只能到達胸前的矮牆,能有什麼用處?再有一些鹿角柵欄而已。

只是張軒如此肯定,再加上羅汝才的背書,他們自然不會多說什麼。

內心深處未必沒有想看張軒的笑話。

張軒也在心中默默的想道:“虎頭,這一注我壓在你身上了。”

火器代替冷兵器,是大趨勢。如果經過嚴格訓練的火銃兵,連這樣的陣勢都堅持不了,將來如何能對抗清軍鐵騎。他相信他一手培養出來的賀虎頭,也相信他一條一條制定出來的,火銃兵條例,更相信賀虎頭在訓練的時候,不會有水分。

這一戰,不僅僅是張軒崛起的一戰,也是火銃兵這個兵種在曹營之中,迅速崛起的一戰。

對與亂世之中活下來的人,都是實用主義者,你即便是說的天花亂墜,不如實實在在的打上一仗。 只要這一戰勝利了,讓他們見識到火銃兵的厲害,縱然張軒不推行,他們也會自發的在軍中多裝備火銃。

所以,這一戰之上,張軒壓上太多太多了。

賀虎頭站在胸前之上,看着前面煙塵滾滾,大隊人馬衝了過來,刀槍並舉,馬步皆有,甚至還有一些火器。但是賀虎頭站得筆直,紋絲不動。

他在張軒那邊學到的東西不少,但是讓他銘記在心中的卻不多。

有一條就是讓你的士兵看見你。

故而賀虎頭幾乎站在整個戰場之上最顯眼的地方,不僅僅是麾下所有士卒都看見他。連敵人也看得分明。

不過,賀虎頭也是藝高人膽大。對於弓弩什麼的,他有把握擋下來,對於火器什麼,他更是不在乎,他現在也是一等一的火器好手,手中的鳥銃,說不上百發百中,但也很有準頭。

他太知道,火器準頭了。

這樣的遠的距離,根本打不準,打過來不過是賭運氣而已,與他站在什麼地方根本沒有半毛關係。

賀虎頭看着左軍衝過來,正在默算距離,忽然聽見身邊不遠處,猛地一聲火銃響。隨即又一聲慘叫之聲。

賀虎頭根本沒有回頭,就知道這個擅自開火的人,已經被正了軍法。

在其他時候,還有迴轉的餘地,但是在戰時,張軒制定的軍法之中,只有殺。非如此不足以震懾全軍。

幾乎每一個火銃手後面,就有一個火銃手站着,他的作用有兩個,一個是輪換射擊,第二個就是督戰了。一旦前面那個人出了什麼問題,比如剛剛的擅自射擊,他必須立即處決他,然後代替他進入第一排行列。

否則等待他的是軍法處置。

就是連坐法。他也要處以極刑。

這可以說是戚將軍兵法遺意。在戰時軍法之中,戚將軍的兵法殘酷之極。

火銃並沒有先開火,但後面火炮卻先開聲了。

這也是兩者之間的配合有些問題。這些炮手都是臨時從鄭氏船隊上抽調過來的,彼此之間根本沒有是演練,在他們看來官軍進入射程之後,就開始射擊,也沒有什麼不對的。

一個個鐵彈越過賀虎頭頭頂,打在官軍之中。

官軍隨即爲之騷動起來,有人大聲說道:“是,紅夷大炮,是紅夷大炮。”

所有官軍的腳步頓時變了,有些人腳步慢了起來,這些都是新兵,他們害怕了,但有一些人腳步快了起來,這些人大多是老兵。他們自然知道,他們除非逃回去,否則被大炮打中機率一點不會少。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衝上去。與敵人打成肉搏戰。

不過,這樣一來,對賀虎頭也是一個好像。因爲敵人前後脫節了。本來還有一些隊形,一些陣勢,但是此刻一點都看不到了。

賀虎頭的嘴角之中露出一絲殘酷的笑容,說道:“準備。”

一陣聲音想起,一個個火頭點燃,火繩都在慢慢的燃燒着。

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一章 家事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四十一章 夜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五十章 雜務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十七章 行軍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九十章 拼死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
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五十章 百里麥青青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一章 家事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二章 吳王六部二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四十一章 夜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五十章 雜務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一百零二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二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十七章 行軍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九十章 拼死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九十章 湖口攻防戰二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