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

第七十八章湘西之戰二

“鳴金收兵吧。”高一功臉色發黑,說道:“將所有將領都給我叫過來,還有攻寨的苗進叫過來。”

“是。”左右明顯的感受到了高一功壓抑的憤怒,也不敢多說什麼。立即下去執行。

不過一會功夫,大大小小几十個將領都叫過來了。

高一功目光炯炯的看着所有人,一一看了過去,所有人都不敢與高一功對視,一來也覺得今日打的太差勁一些了。二來就是高一功的積威所致。

高一功因李過戰敗之後,心思動搖,對軍中的很多事情,並不是太上心了。更多思考他自己的前程。但是他畢竟是一員宿將,他麾下的很多人都是崇禎十四年前都跟隨高一功的,也被高一功從延安一路繞了一個大圈子殺到湖廣之地。

不是鐵桿,也成爲鐵桿了。對高一功的畏懼,就好像是張軒麾下將士對張軒的畏懼一樣。

高一功緩緩的踱步,說道:“諸位兄弟,最近我高某人,可有得罪諸位兄弟的地方,是高一功剋扣軍餉了?是我高一功處事不公,還是我高一功欺凌諸位兄弟了?”

一時間所有人都不敢說話。

“有還是沒有?”高一功厲聲說道:“你們倒是說話嗎?”

“沒有。”一行人紛紛說道。

高一功說道:“既然如此,你們給我打得什麼仗,苗進,你自己說?”

苗進臉色蒼白,“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面之上,說道:“末將行事不利, 請侯爺責罰。”

“既然如此。”高一功嘴脣輕輕一抿,說道:“拉出去,斬了。”

此言一出,所有人大吃一驚。

能擔任一軍先鋒的將領,不敢說都是主將的親信,但也必然是非常有能力的,否則也坐不穩這個位置。

苗進,也算是義軍中的老人了,資歷很深,一步步走到今天。卻因爲一次進攻失利,就要斬首,所有人都有些不能接受。

苗進也大聲抗辯,說道:“侯爺,你要殺我,我苗進說不出半個‘不’字。但是單單是這個罪名,我不服。”

“好。”高一功說道:“你是義軍老人,你不負,我給你一個開口的機會,今日這戰打的,就是拎個娘們,也比你打的好。丟人丟到外面了,你還有什麼話說?”

苗進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他本就不是一個口齒伶俐的人,一下子將真心話說出來了,說道:“侯爺,我這半輩子都是在於官軍打仗,這莫名其妙就成爲官軍的一員,如果還要與義軍老兄弟做戰。我實在是,我實在是-----”

苗進所說的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一時間幾乎所有將領都心有慼慼。氣氛有了一些變化。

高一功眼睛餘光掃過,心中暗道:“果然如此。”

或許上面的並不在乎這些隔閡,最下層的士卒,不過是混口飯吃而已,還沒有想這個心思,唯獨是忠貞營的中堅力量,這些軍官們,哪裡不是廝殺過好幾年,即便談不上與官軍血海深仇,但絕對不友好。

單單以苗進舉例,在闖王最艱苦的時候,也就是崇禎十三年的冬天,闖王僅僅剩數百人而已,躲在山中,苗進就是這數百人的一員。

這樣的人並非苗進一個,很多人雖然是後來加入闖營的,但是並妨礙在崇禎年間大災荒之中,死了不知道多少人,其中又有多少是爲官軍所殺。

這是一筆爛賬,算不清楚是某一個人,但是掛在大明的頭上,決計是沒有錯的。

如果明軍勢大,不得已投降的話,其實他們也沒有這麼多意見,亂世之中,能活下來,比什麼都重要。

畢竟活人要比死人重要的。

但是而今明朝是一個什麼情況,岌岌可危,要他們這些人爲大明續命,他們心中沒有怨言纔怪。

如果他們面對是清軍,清軍與闖營的血海深仇,只在與明軍之上,絕不在之下。再加上清軍所做所爲,簡直是毫無人性可言。故而他們才能堅持下去。

在歷史上,就是他們這些人,一直堅持與清廷做對。堅持到高一功父子,李過父子紛紛戰死,堅持到明朝滅亡,萬曆被殺。堅持到了康熙三年。

不過,他們面對當初的義軍老兄弟,夏軍的時候,根本沒有這種堅持到底的信念了。

高一功目光一掃,暗道:“人心散了。”

此時此刻,沒有一個人提闖王。果然是死人哪裡有活人重要,闖王不管當初多麼英明神武,對他們有多少恩德,至少少數人念闖王的恩情,對大多數來說,雖然對闖王有感激之情,清明中秋,多上幾柱香是可以的,但是要讓他們以命相報,卻是不能。

這或許有些忘恩負義,但卻是人之常情。

高一功說道:“你們知道的,我豈能不知道嗎?當初投奔朝廷的時候,或許還存着爲闖王報仇的心思,只是可惜天意如此,非我等能夠挽回的,看隆武也算是中興之主,卻是大明國祚將盡。只是投靠曹營,也要選好時機。”

“你們也知道,張軒一戰滅了毫侯,毫侯僅僅殘留數千士卒東走,此刻還不知道到了什麼地方。曹營對我們分外看不去,覺得我們不過如此,闖營真正的精銳都被東虜打沒了,剩下的都是一些殘兵敗將而已。”高一功說道。

“什麼?”下面的人一聽,一時間個個大怒,說道:“曹營是個什麼東西,不過是躲在後面撿了便宜,如果不是我闖營數次與東虜大戰,消耗了東虜的兵力,東虜怎麼會在襄陽城下止步?”

“對,不就是曹操有一個好女婿嗎?張軒比李軍師強上一點。”

一時間說什麼都有。

如今數年過去了,當初張軒在襄陽爲羅汝才建策的內容,與李自成所採納的計策內容早就傳開了,甚至多了幾分戲說的演繹。

其實在張軒現在看來,很多戰略計劃本無對錯,只有執行的難度而已。比如現在夏軍也開始爲兵源,戰馬,等問題所困擾,如果當初能橫掃北方,決計沒有這種問題。李自成之所以敗,固然有戰略問題,但是更大問題是李自成本身的問題,如同集結重兵數十萬,一片石之戰,並非沒有機會打贏的。

但是下層士卒卻很少能客觀的分析問題。

在他們的演繹之中,張軒早已坐上獨輪車,搖上了鵝毛扇。連羅玉嬌也變得美若天仙。絕色佳人一般。

讓張軒一見鍾情,最終爲了美人。爲老丈人打下江山。

甚至這種民間傳說一般的東西,在文宗朝,也了表示張氏得江山之正。以民間傳說爲藍本,召集很多文人墨客,編成數百萬的宏偉鉅作《江山美人志》。

當然這是後話。

高一功說道:“好了。形式比人強。曹營壓過我闖營,已經是定居了,但是這絕對不是我闖營士卒不能打。我之所以不投降曹營,並非爲了官府效力到底,而是要打出一個場勝仗。要讓張軒不看小窺我等,然後再投降,否則我們歸降之後,也不過遣散爲農而已,諸位兄弟跟着我南征北戰,難道僅僅是爲了這個嗎?”

這一句話,的確說到這些人的心坎裡面。

下面的士卒或許沒有別的想法,但是這種中層將領,絕對不可能沒有一點想法,讓他們放棄所有權利,老老實實 當農民,他們才做不到的。

正如見過人血的狗,很少能繼續當狗,嘗過權利的滋味,又有幾個人能安於平淡?

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二章 樊城二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十五章 鐵模?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十五章 鐵模?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六十章 鑄炮第六章 蕭縣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五章 猛鎮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十章 綠帽子第四章 鄖陽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七章 軸承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八章 立威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
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四十九章 鄭森今日名成功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十四章 再戰陳洪範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二章 樊城二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十一章 大洪山之戰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十五章 鐵模?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一百三十二章浦陽江之役二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十五章 鐵模?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六十章 鑄炮第六章 蕭縣第八十一章 我不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五章 猛鎮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十章 綠帽子第四章 鄖陽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一百零九章 斷手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七章 軸承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八章 立威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