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

讓左良玉不得不想這一點,是曹營實力大進,還是左營不能打了。

其實左良玉心中已經有答案了。

正是這個答案讓左良玉心驚,他才陰沉着臉不說話。

自然是左營不能打了。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左良玉的老底子是遼東兵,不過時間長了屢次征戰下來,不知道有多少人死戰亂之中,特別是朱仙鎮大敗之後,左良玉就知道他的左營已經不堪再戰了。

只好拉虎皮嚇唬朝廷。

於是就有現在的八十萬左營。

其實有多少人,左良玉並不是很清楚的。

無他,這些人大多都是流寇土賊出身,幾乎有一半都是招降的,各自有各自的班底,除卻左良玉的嫡系人馬,左良玉都不好插手。左營嫡系人馬,與這些人混在一起,能有什麼情況。

學好可能需要一輩子,但是學壞只需一天。

左營的軍紀也慢慢變得潰散起來,於是就有了今天的結果。

很多事情,都能作假,但是戰鬥力這東西卻無法做假的,一場大戰打下來,自然知道誰高誰下,誰勝誰負。

沒有戰鬥力的左營,會是個什麼樣子?左良玉越想越頭疼,他覺得他弄出來一個大而無當的怪物,只是他能改嗎?不能。只能用威望來壓制下面的將領,左良玉混跡天下幾十年,這一點威信還是有的。

“大人。”黃澍帶着幾分拘謹說道:“大人可是爲前日之戰而生氣,勝敗乃兵家常事,大人又何必如此上心。”

“兒郎們不爭氣。”左良玉說道:“讓黃大人見笑了。”

“大人。這是北京來的公文,督促大人南下的。”黃澍說道:“北京那邊已經很着急了。大人要不我們順流而下吧。”

乘船直下,直抵南京城下。召集南京城中的士紳,一舉攻克南京城。

這就是北京那邊的希望。但是左良玉卻不敢這麼做,無他,太冒險了。

曹營的水師雖然不多,但並不是沒有。左良玉兵力雖然多,但也沒有專門的水師。如果在這一戰之前,左良玉心中還有幾分大敗曹營的希望,但是此刻,卻沒有這個心思了。

左營已經爛成了這個樣子,左良玉不敢保證自己大軍東進,被曹營一舉拿下,到時候,可就得不償失了。

這個時候,他寧可吹着左營的老虎皮,也不願意冒險了。

左良玉當然不能用這個說法給黃澍解釋,說道:“如今長江水道之上,我軍水師並不佔優勢,還是等黃將軍到了之後,再做突擊南京之舉,這個時候。我只需步步爲營,打到南京城下營便是了。”

黃澍也知道左良玉現在跋扈勁,也不多說,就告辭了。

出了大營之後,他心中暗道:“江南那邊催促日急,需要想一個辦法,讓大軍快進軍纔是。”不去說左良玉步履蹣跚的東征。只說羅玉龍與張軒的東征。

大軍東出之後,鎮江常州不過一兩日的功夫,就紛紛攻下來了,地方官根本沒有抵抗的之心,也沒有抵抗之力,在河南,如果有作爲的地方官,還能徵召民夫上城。

但是在江南,地方官不過是世家大族之奴僕而已,哪裡有什麼權威可言,能指揮的動的不過是麾下的數十個衙役而已,能濟何事。

倒是民間鄉下卻有不少反抗大軍的義士。

只是這些人不過是讀書讀傻了而已,他們徵召起來的義兵,都是一些什麼人,不過些是民夫而已,至於兵器,不過是尋常農具而已,這樣的人,幾乎是幾十年前。陝西義軍的水平,遇見大軍根本都是不堪一擊,甚至幾個衙役都能拿下這些義軍。

不過,曹營畢竟不是清廷。

故而江南士大夫,多做不抵抗不支持的冷暴力。隨着大軍東進,也將分兵佔領了不少府縣,至於鄉下可就沒有多大的控制力了。

畢竟曹營一兩年之間,先勝過這些士大夫家族,在本地幾百年的影響力簡直是不可能的。

僅僅是這樣也就夠了。

打下常州之後,張軒立即拜見羅玉龍,卻不是說戰事,而是要與羅玉龍一起拜見當地一名宿老,不是別人,而是錢謙益。

羅玉龍對張軒的意見還是比較尊重的,雖然阮大鋮有些不滿,但也不敢說出來,畢竟錢謙益文章宗師的名頭,要遠遠的勝過阮大鋮。只是阮大鋮對羅玉龍的影響力,還不如張軒。而且阮大鋮也覺得錢謙益是一個死要面子的人。恐怕不會那麼容易答應下來。

羅玉龍抽出一點時間,在數千士卒的護衛之下,往虞山而去。

虞山在常州西北方向,古稱烏目山,也是當地的一處名勝所在,而錢謙益就在虞山之中。

說錢謙益不得不說柳如是,錢謙益好容易將柳如是娶回家,就在虞山之中,設別院,他與柳如是居之,已經有數年之久了。

即便是常州被義軍攻下的大事,錢謙益也不想理會。

當然了錢謙益之所以留在家中不走,不是因爲別的,一來是人離鄉間,錢家吳越錢氏一脈,在此處也有數百年傳承了,錢家在鄉間說一句話,比官府還管用,離開常州錢謙益可就沒有這一分權力。再者,義軍從南京過來,一路之上殺戮並不算重。

一來,義軍的軍紀嚴明,二來是各處紛紛投降,可以說想殺,都無處可殺。

很多少士大夫都沒有被騷擾,於是乎錢謙益也起了在家中觀望風頭的意思。

只是這一日,錢謙益的算盤卻打錯了。

數千鐵騎下鄉,幾乎將鄉間的道路給堵滿了,所過之處,只能看見騎兵,看不見鄉民了。百姓見狀也都不敢上街,紛紛躲在家裡,看這大隊騎兵往哪裡去。

錢家在當地潛勢力極強,故而大軍還沒有到了虞山,錢謙益就得到消息了,只是他不知道是找自己的,當他發現這鐵騎直衝他家而來的時候,他已經跑不了了。

被硬生生的堵在家中了。

絳雲樓之中,錢謙益臉色蒼白,來回踱步,不住的說道:“這當如何是好?”

柳如是倒是有幾分英氣,說道:“夫君又何必如此,賊人到此,不過兩個意思,要麼是來殺夫君的,要麼是請夫君任僞職,不管怎麼樣,不見即可,他們還能殺進門來不成?”

“賊人可不與你講理。”錢謙益苦笑說道。

“不過一死而已。”柳如是說道:“名節爲重。”

柳如是左右看看,從一邊抽出一塊白布來,伸手一撕,刺啦一聲,白布從中間撕開,露出不少線頭來,將白布兩頭一綁,扔過放房樑。綁好之後,用力一拉,覺得能掛住一個人,就將凳子搬過來。說道:“妾身絕對不會有如錢家家風的。先走一步。”

“撲通”一聲,凳子被柳如是踢翻了。柳如是整個人掛在白綾之上,不住的掙扎,這是人的本能,誰也避免不了。

錢謙益這才如夢初醒,立即上前抱住柳如是,大喊道:“來人,還不將夫人放下來。”

幾個丫鬟與錢謙益一起動手,將柳如是從白綾之下,摘了下來。

柳如是雖然只是掛了一下,但也覺得呼吸不暢,猛烈的咳嗽起來,錢謙益抱住柳如是,一邊拍他的背,一邊說道:“你這是何苦,事情還沒有到這一步。”正當錢謙益安撫柳如是的時候,卻聽外面一陣急促的腳步之聲,一個家丁進來說道:“老爺,外面賊人將家裡給圍上了,有人敲門送上來這一副名刺。”

第三章 岳陽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八章 局面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三十一章 鐵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十六章 決戰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
第三章 岳陽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八章 局面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寧波城二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七十八章 舉火夜戰第三十一章 鐵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五十六章 吳氏兄弟第六十六章 議政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十六章 決戰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