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

張軒此刻有一點後悔,就金聲桓與楊繩祖全部派出去了,此刻在騎兵之上落如下風。不過,對付黃得功這樣的猛將,就是一百個小心也不爲過。

即便再給張軒一次選擇的機會,他依舊好不猶豫的將兩部騎兵都派出去。畢竟黃得功與劉良佐根本就是兩個不同級別的對手。

說不好聽的,劉澤清都比劉良佐強一點。

不過,此刻他也要抓緊時間了。

“王進才。”張軒說道。

“末將在。”王進才說道。

張軒說道:“你也看明白了,從別處調兵,需要時間,我不知道秦猛能纏住劉良佐多長時間,或者根本就纏不住。官軍還可能增兵,我們必須一口氣將官軍給打回去,打破他們的膽,否則今日就危險了。而讓官軍破膽這一件事情,就交給你了。”

王進才一咬牙說道:“遵命。”

王進才雖然是一個滑頭,但也知道什麼時候拼命,什麼時候耍滑頭。而且隨着張軒所部的一步步擴大,王進才越水漲船高,從官軍的一個人低級軍官到現在義軍一營之長,統帥三千人馬,放在官軍之中,少說也一個參將遊擊了。

如果在官軍之中,王進纔是萬萬做不到的。王進纔沒有本事的人,否則也不會被衆多保定兵擁戴。只是在官軍之中,只是有本事沒有關係想爬上去,實在是千難萬難。

時間久了,王進才忍不住耍滑頭,該出十分力的事情,決計不出十一分力,但是內心深處,卻也有一些歸心之意,不再將在義軍之中,僅僅當做混一口飯吃的地方,也生出一絲功名之心,想博一個開國功臣的名頭。

此刻接了張軒的命令,心中暗暗生出立功之心。

隨着張軒全力反撲,又從徐州軍與歸德軍各抽調一營馬回援,鳳陽內城北門外,廝殺已經進入最高潮,地面上一層劫灰之上,鋪着一層用來填護城河的黃土,而黃土之上卻又有一層鮮血。

就這一樣層接的一層,想來來年這裡的土地一定非常肥沃。

鳳陽城下,廝殺正烈。而鳳陽城西幾十裡外,一場大規模廝殺也在進行之中。

上窯在鳳陽之西,是大軍進入鳳陽的必經之路上,數年之前,義軍大隊人馬,就是在這裡擊敗鳳陽軍,隨即大舉進入鳳陽城,破城燒皇陵,甚至讓崇禎皇帝在太廟之中請罪。

而數年之後的今天,這裡又有一場大戰要打。

羅玉龍繞道而行,趕到了黃得功前面,伏擊了黃得功的前軍。

打勇衛營一個措手不及。好在勇衛營騎兵戰力不弱,不比尋常官軍騎兵,故而雖然在剛剛開始穩不住陣腳,時間一長,就與羅玉龍打成僵持了。

沒有過多少長時間,黃得功就從後面趕來。

黃得功斷後之行,並不是太輕鬆。

黃得功從壽州突圍之後,幾乎再也沒有閉一下眼了。

當然突擊,雖然沒有斬將,但也斬了羅汝才的帥旗,讓羅汝才必須整頓一下,纔敢進軍。

不過,羅汝才整軍也用不了多少時間。

等羅汝才安定了軍心士氣之後,二話不說派出數支騎兵猛追黃得功。他帶這大隊人馬在後面行軍。

黃得功絕不甘心被羅汝才追得好像喪家之犬一般。

一路之上,雖然再也沒有如上一次,想直闖中軍,斬將奪旗的壯舉。但也帶着麾下人手,來回奔馳,屢屢擊敗曹營。一路之上,幾乎馬不停蹄。但也着實疲憊不堪。

而聽到前軍被羅玉龍伏擊的時候,頓時明白,原來自己已經中計了。黃得功反擊曹營屢屢得手,固然有黃得功衝陣無雙,所向披靡的原因,但也有羅汝才正在隱忍的緣故。

羅汝纔等得是什麼?

等得就是一個將官軍一網打進的機會。

而此刻,就是這個機會,萬餘騎兵拖住黃得功,等羅汝才帶着大隊馬隊,圍上來,幾乎兩倍於敵,那時候黃得功即便能夠生還,勇衛營估計也要留下來。

畢竟羅汝纔不可能讓所有人都逃脫了。

沒有了勇衛營之中,即便黃得功再怎麼勇猛,孤家寡人又能成就什麼事情。

如此,消除黃得功威脅的目標,也就完成了大半。

此刻,黃得功即便是猜到了羅汝才的計劃,他又能如何啊?

這就是以力壓人,羅汝才的實力比黃得功強,騎兵比黃得功多,他可以多路進軍,黃得功卻不能多路截擊,這就是兵法正道。

黃得功思量一下,也只能快馬加鞭的趕過去,想要搶先擊敗羅玉龍,給他一點調整的時間。

故而黃得功帶着麾下將士從西邊撤了回來的時候,所看見的就是一面混亂的場面。黃得功只來得及深吸一口氣,也將傷臂上面的繃帶拆下來,大喝一聲,說道:“兄弟們,跟我衝。”

黃得功一馬當先闖進羅玉龍軍中。

幾乎在黃得功闖入羅玉龍軍中,硬生生闖出一條血路。

“黃將軍來了。”不知道誰大喊一聲,隨即傳遍整個戰場。

一個猛將在戰場之上,並不代表的是他自己的戰鬥力,而是一能迅速提高士氣。黃得功就是這樣的,黃得功所在之處,根本不用鼓舞士氣,勇衛營各部的士氣,就立即爆棚了。

無數歡呼之聲,就好像是山崩海嘯一般,全部是官軍的歡呼之聲。

與此同時的,還有羅玉龍所部的反應。

不得不說,人的名樹的影,此刻黃得功還沒有真個衝過來。曹營士卒都被黃得功威名所鎮,不敢說手足無措,但至少是變得緊張起來了。

而之前,分明是羅汝才伏擊得手,官軍損失非小,這一個,就立即將這也能士氣調轉過來了。

“該死。”羅玉龍不服氣,說道:“我們去會一會這黃得功。”

羅玉龍一動,他身邊的親衛也動了。數百士卒,兵精甲利,所有士卒都是經歷過沙場的老卒,不敢說強悍無比,但想來不遜色於尋常士卒。

張軒正如張軒喜歡將自己最好的資源都加入親衛之中,打造一支最強悍的部隊。羅玉龍也有這樣的習慣。羅玉龍將身邊的資源也打造出自己的護衛隊,人數不多,也就幾百騎,裝備也曹營之最。

此刻一動,就看上去一點也不遜色於羅汝才的親衛。

黃得功自然看到看了羅玉龍。

所謂斬將奪旗。

黃得功無心於此地多過糾纏,正想速戰速決。而速戰速決最高的辦法是什麼?就是斬將奪旗。羅玉龍不來找他,黃得功也要來找羅玉龍的。

正在羅玉龍興致勃發,想要與黃得功一決高下的時候,身邊的幾個親衛一下之攔住了羅玉龍。有一個人身穿羅玉龍相似的盔甲,帶着帥旗營衝了過去。

“你們這是什麼意思?”羅玉龍心頭大怒,暗暗的抓緊了劍柄,如果他們不能給一個合適的解釋的話,羅玉龍必定殺這幾個人祭旗。

“這是殿下之命,殿下說了,世子只要想與黃得功對陣,就一定想辦法攔住。不許世子上陣。”

羅玉龍心中惱怒非常,卻無可奈何。不管怎麼說,這曹營還是羅汝才的,而不是羅玉龍的。而羅玉龍所帶領的更是羅汝才的嫡系班底。他們對羅玉龍這世子,固然是忠心耿耿。但是對羅汝才的忠心卻在對羅玉龍之上。在羅汝才的命令,與羅玉龍的命令之中,如何選擇,也就不言自明瞭。

“我倒要看看。”羅玉龍眼睛微微一縮,心中暗道:“聽說這黃得功厲害,我厲害個什麼樣子。”

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十章 收兵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十五章 夜宿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三章 奪麥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一章 汝寧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五章 取士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五章 取士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一章 樊城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
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十章 收兵第八十七章 何面目見舊部於地下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十五章 夜宿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三章 奪麥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一章 汝寧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七十六章 決心第五章 取士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鎮武昌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七十章 夏邑孤城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五章 取士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四十三章 安平第一章 樊城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