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

?

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

金聲桓的命令一下,張軒與羅玉嬌頓時感覺到前方的壓力頓時鬆了過來。張軒甚至能聽到潰兵對邊的廝殺之聲。

此刻不需要張軒鼓舞士氣了,所有士卒瘋了一樣的向前衝,王進才帶着麾下的士卒衝在最前面,此刻他們真得在拿命來搏。忽然張軒覺得眼前一空,頓時看見了田大娘就在不遠之處。

一股喜悅的感覺,從腳底直接衝到腦門,似乎他整個人都輕鬆起來。

羅玉嬌就在田大娘身後不遠之處,看見張軒,頓時大喜過望,張軒與羅玉嬌持手相望,一時無語,羅玉嬌說道:“你回來了。”

張軒萬千言語藏於心中,既想訓斥羅玉嬌不聽他的話,逞強出城幹什麼?不過,想羅玉嬌爲他如此,什麼話都說不出來了。只是說道:“我回來了。”

“將軍此地不宜久留,當速速入城。”曹宗瑜說道。

張軒渾身一震,立即就將心思從相逢的喜悅之中抽離出來,注意到這還是戰場之上,他現在還沒有真正的安全,說道:“好,快走。”

曹宗瑜說道:“你快走吧。我斷後。”

張軒一聽斷後,心中一震,立即回頭看去,卻見一道煙塵掀起,塵高而尖,再加上地面之上微微顫抖,立即明白官軍的馬隊就要衝過來了。如果沒有人斷後的話,他們這些人大半都回不到城中。

這斷後之人,必須有勇有謀,有膽略,還要意志堅定,願意爲大隊人馬拖延時間,那怕付出性命,而且官位不能太低,否則根本不能服衆。張軒只能在曹宗瑜,鄧和,王進才三人之中選擇。

王進才首先不行。

張軒雖然對王進才最後的爆發,感到很欣慰,但是也不敢將這樣事關生死的大事交付給王進才。

“鄧和在哪裡?”張軒問道。

雖然很不公平,但是在張軒的眼中,曹宗瑜的重要性在鄧和之上,曹宗瑜自有攻讀經史,學習兵法,將來可以成爲坐鎮一方的大將,而鄧和如果沒有長進,不過是好勇鬥狠之輩,鬥將之才。亂世之中,這樣的人縱然不是車載斗量,但是絕對不缺少。

“鄧和受了重傷。”曹宗瑜說道。

張軒眼睛一轉,果然看見鄧和被他的親兵擡着,身邊還有甘草在,甘草居然沒有死在衝陣之時,讓張軒微微有些驚訝。

他看鄧和身上,不知道插了多少根長箭。鄧和雙眼緊閉,生死不知。

“來不及了。”曹宗瑜說道:“你

快走,婉兒,就交給你照顧了。”曹宗瑜一把推着張軒說道:“快走,不要讓我白死。”

“保重。”張軒從牙縫之中崩出兩個字,現在沒有誰比曹宗瑜合適了。

帶着士卒打勝仗,和帶着士卒打必死之仗,是兩種絕對不一樣的難度。

張軒想起了與曹宗瑜相遇以來的所有事情,不知不覺雙紅了眼睛,說道:“曹兄有什麼願望,告訴我,我給你辦到。”

曹宗瑜說道:“我大仇得報,有你在,婉兒將來的生活,我也不用擔心,我哪裡有什麼未了願意,如果有的話,那只有一個,就是天下太平。”

“好。我張軒答應你,我張軒發誓,定然致天下於太平。”不知不覺之間,張軒雙眼淚涌,止都止不住。他大步離開,曹宗瑜爲什麼這樣,不就是想讓更多的人活下來嗎?他絕對不能讓曹宗瑜的心血白流,性命白白犧牲。

大隊人馬在張軒的帶領之下,大步向城下跑去。而曹宗瑜跟在最後面,不過在護城河南邊,曹宗瑜停下了腳步。因爲官軍的馬隊已經追過來了。

撤退是比進攻更加高難度的任務,如果曹宗瑜不留下來狙擊的話,說不定,官軍馬隊定然會跟在張軒背後,一口氣追進城中。那時候纔是大事去也。

“我曹某人,對不起諸位,要諸位留下來陪我一去送死。”曹宗瑜說道。曹宗瑜將所有張軒所部所有的標槍都留了下來,所有的士卒腳下都插着五根標槍,而曹宗瑜身邊更是插得滿滿的,幾乎遍地都是。

“這年頭,死在哪裡不是死嗎?”一個曹家家丁,說道:“能與少爺死在一起,是我們的宿命。”

曹宗瑜從南陽帶過來的家丁,在屢次征戰之中,已經損失殆盡了,只剩下眼前這幾個人了。

曹宗瑜看過每一個士卒的臉,他們的臉色或激動,或蒼白,至少沒有動搖,他耳邊馬蹄敲擊大地的聲音,越發密集起來,掀起的黃沙煙塵,瀰漫過來,說道:“好。今日我曹幼瑾戰死此地。”

他隨即轉過頭,死死盯着南邊過來的官軍馬隊。

“想要我曹幼瑾的命,並不是那麼容易。”曹宗瑜心中暗道。曹宗瑜的瞳孔之中騎兵的倒影越來越大,他大喝道:“南陽曹幼瑾在此,大好頭顱,何人來取。”

兩扇大門咯咯吱吱的做響,好幾名士卒,用力推着,就要將城門關閉。

張軒就在站在城門洞裡面往外看,此刻他已經看到曹宗瑜帶着自己麾下三百將士與衝過來的馬隊戰在一起,馬隊淹沒了曹宗瑜所部。

“咚。”兩扇門重重的關閉。

張軒覺得這輩子,恐怕再也見不到曹宗瑜了。一時間空蕩蕩的,似乎有什麼重要的東西缺失了。

戰場之上,曹宗瑜猛地拔起插在腳邊的短矛,猛地擲出。

短矛飛射而出,正中馬脖子之上,穿過馬脖子釘在騎士胸前,立即撲倒在地。

這已經不是第一個人。

曹宗瑜前面數米之地,馬屍累積,有十數具之多,曹宗瑜反手拔矛擲出,數十步內,百發百中,如強弓勁弩,中者無免。然曹宗瑜身邊的士卒卻沒有這個本事,這個時候,他們被大隊騎兵擊破,有人逃走而死,有人跳進護城河之中,勉強得活,更多的是喪生於馬蹄之下。

不過,曹宗瑜此刻早已自顧不暇了。

他手向下一摸,卻摸了個空,原來不知道在什麼時候,他腳邊的所有短矛全部都投擲一空了。

“殺。”衆騎兵也看見了,他們之前是忌憚於曹宗瑜的投矛的威力,不敢向前,見曹宗瑜手中沒有短矛,頓時勇氣大做,立即衝了上去。

曹宗瑜冷哼一聲,身子一矮,向前一衝,長刀橫切而出,頓時斬斷戰馬的前蹄,戰馬悲鳴一聲,栽倒在地,而馬上的騎士被慣性扔了出來,重重的栽倒在地面之上,脖子不正常的扭曲,顯然已經摔死了。

曹宗瑜無暇去看這個騎士的下場,因爲現在他身邊的將士幾乎已經損失殆盡了,只有他一個人,所以他有太多的敵人要對付了。

好一陣子,曹宗瑜喘着粗氣,將手中的長刀扔下,順手從死屍手中拿出一柄馬刀,他的長刀早已崩出了不知道多少個缺口,幾乎好像是鋸狀了。在激勵的戰鬥之後,早已支撐不住了。

“嘚嘚。”馬蹄敲擊地面的聲音,遠遠的一個人高聲吶喊,道:“這位壯士,我家大人看你是一個勇士,現在只剩下你一個人,如果你肯棄械投降的話,我家大人願意放你一馬,否則千軍萬馬之下,必將你碎屍萬段。”

曹宗瑜冷哼一聲。

此刻雖然是正月時分,天氣還冷的很,曹宗瑜早已大汗淋漓了,他左右一看,他身邊大多都是是屍體,連人帶馬大概有幾十具之多,都是曹宗瑜的傑作。但是再遠一點的地方,曹宗瑜就控制不住了。大部分屍體都是曹宗瑜的部下,而此刻騎兵已經用一個鬆散的包圍圈將曹宗瑜包圍住了。

只要曹宗瑜說一個“不。”字,就萬箭齊發,將曹宗瑜給射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十五章 夜宿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四十一章 夜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二章 家事二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十五章 離京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十章 綠帽子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二章 授田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一章 樊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二章 授田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二章 樊城二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
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十五章 夜宿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四十一章 夜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二章 家事二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十五章 離京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十章 綠帽子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二章 授田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三十一章 大戰帷幕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七十一章 信得過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四十一章 傅宗龍的最後一戰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一章 樊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時中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一百一十八章 闖營的戰略轉向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二章 授田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六十七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二章 樊城二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